51t

聽一段文字,
聽一首歌...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歲月在我在〕張曉風/夢溪

(2018-11-08 17:39:44) 下一個

 

《歲月在,我在》 文:張曉風  誦:夢溪

記得是小學三年級,偶然生病,不能去上學,於是抱膝坐在床上,望著窗外寂寂青山、遲遲春日,心裏竟有一份巨大幽沉至今猶不能忘的淒涼。當時因為小,無法對自己說清楚那番因由,但那份痛,卻是記得的。

為什麽痛呢?現在才懂,隻因你知道,你的好朋友都在,而你偏不在,於是你癡癡地想,他們此刻在操場上追追打打嗎?他們在教室裏挨罵嗎?他們到底在幹什麽啊?不管是好是壞,我想跟他們在一起啊!一起挨罵挨打都是好的啊!

於是,開始喜歡點名。大清早,大家都坐得好好的,小臉還沒有開始髒,小手還沒有汗濕,老師點名,“在!” 正經而清脆,仿佛不是回答老師,而是回答宇宙乾坤,告訴天地,告訴曆史,說,有一個孩子“在”這裏。

回答“在”字,對我而言總是一種飽滿的幸福。

然後,長大了,不必被點名了,卻迷上旅行。每到山水勝處,總想舉起手來,像那個老是睜著好奇圓眼的孩子,回一聲:“我在。”

“我在”和“某某到此一遊”不同,後者張狂跋扈,而說“我在”的仍是個清晨去上學的孩子,高高興興地回答長者的問題。

其實人與人之間,或為親情或為友情或為愛情,哪一種親密的情誼不是基於我在這裏、剛好你也在這裏的前提?一切的愛,不就是“同在”的緣分嗎?就連神明,其所以神明,也無非由於“昔在、今在、恒在”,以及“無所不在”的特質。而身為一個人,我對自己“隻能出現於這個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感到另一種可貴,仿佛我是拚圖板上扭曲奇特的一塊小形狀,單獨看,毫無意義,及至恰恰嵌在適當的時空,卻也是不可少的一塊。天神的存在是無始無終的無限,而我是此時此際此山此水中的有情和有覺。

讀書,也是一種“在”。

有一年,到圖書館去,翻一本《春在堂筆記》,那是俞樾先生的集子,紅綢精裝的封麵,打開封底一看,竟然從來也沒人借閱過,真是“古來聖賢皆寂寞”啊!心念一動,便把書借回家去。書在,春在,但也要讀者在才行啊!我的讀書生涯竟像某些人玩“碟仙”,仿佛麵對作者的精魄。對我而言,李賀是隨召而至的,悲哀悼亡的時刻,我會說:“我在這裏,來給我念那首《苦晝短》吧!念‘吾不識青天高,黃地厚,唯見月寒日暖,來煎人壽。’” 讀那首韋應物的《調笑令》的時候,我會輕輕地念:“胡馬胡馬,遠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獨嘶,東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邊草無窮日暮”,覺得自己就是那從唐朝一直狂馳至今不停的戰馬,不,也許不是馬,隻是一股激情,被美所迷,被莽莽黃沙和胭脂紅的落日所震懾,因而心緒萬千,激情不知所止。

看書的時候,書上總有綽綽人影,其中有我,我總在那裏。

《舊約·創世紀》裏,墮落後的亞當在涼風乍至的伊甸園把自己藏匿起來。上帝說:“亞當,你在哪裏?” 他噤而不答。

如果是我,我會走出,說:“上帝,我在,我在這裏,請你看著我,我在這裏。不比一個凡人好,也不比一個凡人壞,我有我的遜順祥和,也有我的叛逆凶戾;我在我無限的求真求美的夢裏,也在我脆弱不堪一擊的人性裏。上帝啊,俯察我,我在這裏。”

我在,意思是說我出席了,在生命的大教室裏。

幾年前,我在山裏說過的一句話容許我再說一遍,作為終響:“樹在。山在。大地在。歲月在。我在。你還要怎樣更好的世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愛零零吧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51t' 的評論 :

您說的真好!
特別是寓好之群和寓壞之群的對比。是不是兩樣我們都需要呢。
小時候也鬆過自行車的車把騎車,沒有男生做的好。後來我二姐騎摩托車到處跑。我也想騎,結果我不是特別喜歡。是老式摩托車,好多男孩子都騎著費勁。都是好奇的年紀吧。
群體生活和私人生活有很大差距。個人比較自由,群體比較約束。就看自己偏重哪頭來。:)
51t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愛零零吧' 的評論 :
不想上學的學生是好學生,上課打磕睡的學生是好學生。想起國內上大學時,政治經濟學,必修課。教課的老師把學生會幹部和班幹部叫到一起,開誠布公地說,知道大家都不喜歡上這門課,我也是吃了這碗飯,我不會讓你們不過關,你們也給我點麵子,上課都來一下,不聽講也行。老師都這麽說了,我們還有什麽說的呢,於是,上政治課的合班大教室裏,學生總是坐的滿滿的。當然老師也讓我們輕鬆過關。我喜歡這樣的老師,與人為善,有憫人之心。
51t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愛零零吧' 的評論 :
寓群於樂,這是人性潛藏的一個基本特征。通俗地說,大家在,我在;大家都做了,我也做了。能和大家在一起,心就安,能做別人都做過的事,心就坦然。讀中學時喜歡跟人一起起哄,五六個人騎著自行車,丟開雙手,一路飛奔,若是路旁有低年級的學生,就“嗬嗬”地起哄,其實一點意思也沒有,不過是別人都這樣做了,我們也照做。

寓群,有寓好之群,還有寓壞之群,寓好之群不容易,要費些工夫;寓壞之群,則是說來就來,這也是人性本偏惡的一種自然體現。做好事時,總要猶豫再三,做了壞事,就會有洋洋自得的樂。所以人要修行,不修行,就會成為做了和尚還大碗喝酒大口啃狗肉的魯提轄~:)
愛零零吧 回複 悄悄話 很小的時候天天想去上學,因為有人可以玩。也還是小學可以走過去。
後來上初中了,要騎自行車了,有時天氣不好,會刮風下雨的還下大雪的。有時真想不去上學了,那時沒有生病,家長是不允許家裏的孩子不去上學的。總之就是不管怎樣還是得上學去。所以現在有時我家孩子不想上學,我看天氣不好。雖然是做校車去,我偶爾會答應她不去上學。就是想到自己小時候也有不愛上學的日子吧。

謝謝樓主的分享讓我也想到一些過往。
存在真好。隻要在才是王道。昨天我們在,今天我們在,如果明天還有明天都還在。就有希望,就有理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就有時間來把存在演繹成我們應該和想要的歲月。
^O^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