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地陽光

人在大自然中,心胸會變得開闊。在高山之巔、大海之上、沙漠之中,人會感到自己特別渺小,內心的壓力和失意也會淡化許多。
正文

歐洲建築的藝術,哥特式建築

(2017-07-13 19:14:36) 下一個

  哥特式建築是一種興盛於中世紀高峰與末期的建築風格。它由羅曼式建築發展而來,為文藝複興建築所繼承。

 

  

  哥特式建築主要用於教堂,在中世紀高峰和晚期盛行於歐洲,發源於十二世紀的法國,持續至十六世紀,哥特式建築在當代普遍被稱作“法國式”“哥特式”一詞則於文藝複興後期出現。

  

  哥德式建築的整體風格為高聳削瘦,且帶尖。以卓越的建築技藝表現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強烈情感,對後世其他藝術均有重大影響。

  

  哥德式大教堂等無價建築藝術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其也成了一門關於主教座堂和教堂的研究學問。

  

  哥特式建築以其高超的技術和藝術成就,在建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哥特式建築最明顯的建築風格就是高聳入雲的尖頂及窗戶上巨大斑斕的玻璃畫。

  

  哥特式建築是以法國為中心發展起來的。在12—15世紀,城市手工業和商業行會相當發達,城市內實行一定程度的民主政體,市民們以極高的熱情建造教堂,以此相互爭勝來表現自己的城市。另外,當時教堂已不再是純屬宗教性建築物,它已成為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成為市民大會堂、公共禮堂,甚至可用作市場和劇場。在宗教節日時,教堂往往成為熱鬧的賽會場地。

  

  在設計中利用尖肋拱頂、飛扶壁、修長的束柱,營造出輕盈修長的飛天感。新的框架結構以增加支撐頂部的力量,予以整個建築直升線條、雄偉的外觀和教堂內空闊空間,常結合鑲著彩色玻璃的長窗,使教堂內產生一種濃厚的宗教氣氛。

  

  從羅馬式建築的圓筒拱頂普遍改為尖肋拱頂,推力作用於四個拱底石上,這樣拱頂的高度和跨度不再受限製,可以建得又大又高。並且尖肋拱頂也具有“向上”的視覺暗示

  

  哥特式建築逐漸取消了台廊、樓廊,增加側廊窗戶的麵積,直至整個教堂采用大麵積排窗。這些窗戶既高且大,幾乎承擔了牆體的功能

  

  哥特式建築的特點是尖塔高聳、垂直的,據說有感於森林裏參天大樹,人們認為那些高高的尖塔與上帝更接近。

  

  



閱讀詳情: http://www.backchina.com/forum/20170714/info-1481121-1-1.html#ixzz4mlhJ7qp3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