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賽歐

地主雜談


做一個眉宇間寫滿風調雨順的人,安靜於暖,安然於心,不急不燥,清淡歡顏。
個人資料
康賽歐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這不是菜,是皇帝新衣下的預製幻覺 (多圖)

(2025-05-10 07:08:54) 下一個

去年剛回國時,我以為“預製菜”隻是超市熟食的一種,直到在幾家中檔餐館遭遇異常的上菜速度和詭異的菜品溫度時,才意識到自己陷入了認知誤區。

為了搞清楚區別,我查了些資料,這才知道預製菜和熟食並不一樣。熟食通常是當天製作、可即食的成品(如鹵味、涼菜),保質期短,強調“現做現賣”;而預製菜則是工業化產品,按加工深度分為即食、即熱、即烹三類,核心是標準化和規模化,並非新鮮度。它由中央廚房統一加工、包裝,經冷鏈配送,保質期從幾天到幾個月不等。

中國預製菜產業聯盟數據顯示,2023年市場規模已突破5,000億元,但超過60%的消費者仍分不清預製菜和現製菜,這種信息差,成了商家以次充好的溫床。

我並不反對預製菜,在工作和生活忙碌時,我也會囤些冷凍菜加熱食用,方便、實惠,但前提是信息透明。它應是現代生活的“權宜之計”,絕非被包裝成“精致生活”的幻象。

令人不滿的是,人均數百甚至上千元的中高檔餐廳,暗中使用預製菜卻不告知,讓消費者為“手工現做”的溢價買單。我曾在北京一家中檔餐廳點了道燉雞,十分鍾內端上桌,不冒熱氣,吃一口感覺雞肉發硬。我疑惑地詢問,服務生隻是笑笑。那時我尚不懂其中門道,直到查閱資料才恍然大悟。

用冷凍食品冒充現做高價售賣,這哪是商業創新,隻能說是對消費者信任的係統性欺詐。中高檔餐廳的價值,理應體現在廚師的技藝與食材的誠意上。如果用的是流水線產品,卻賣“現炒”的價格,這是對顧客的輕視,也是商業倫理的失守。

有人為此辯護,說是房租高、人工貴的無奈之舉。但現實是:顧客並未因此享受價格優惠,一線員工的收入也未隨之增長。節省下來的成本,更多是流入了老板的利潤賬戶。在精美菜單與華麗裝修背後,是“工業+包裝”的邏輯。

對比美國市場,國內的問題根源會變得清晰:盡管美國預製食品普及,在各大超市都有的賣,但商家必須明確標注“C.F.”(冷凍食品)標識,虛假宣傳可能麵臨天價罰款。更重要的是,餐館幾乎不敢用料理包冒充現做,因為一旦被發現,上了Yelp差評,就足以讓餐館關門。許多餐館反而以“每日現場烹飪”為賣點,認為“現做”是一種承諾和一份信譽。

可見,透明不是技術問題,而是選擇問題。

             美國模式            國內現狀
標識製度         FDA強製標注“C.F.”       某市抽查:83%餐廳未主動提示
消費透明度        冷凍櫃商品明碼標價        高端餐廳(人均300元)概念偷換
監管機製           虛假宣傳麵臨高額罰款      違法成本低於違規獲利

 

日本的《食品表示法》甚至要求菜單注明“預加工”信息。國內某些網紅店,卻把預製菜包裝成“每日限量手作”。

如果一家餐館主打效率,用預製菜無可厚非;但若自詡“匠心手藝”,就不能用流水線產品製造“精致幻覺”。真正讓人反感的不是工業食品本身,而是披上匠人外衣的虛假敘事。

理論上,預製菜應實現三贏:

  • 餐廳:人力成本從20%降到8%
  • 消費者:應獲得30%的價格折讓
  • 廚師:轉型為標準化操作員

但現實是:

  • 某上市餐企使用預製菜後,毛利率提升了11%,客單價卻上漲15%
  • 廚師工資中位數反而下降了23%(據58同城)

消費者為“效率”買單,廚師為“標準化”讓位,隻有資本獨享紅利,這明顯是財富轉移。

許多消費者未必在意是不是預製菜,他們在意的是選擇權是否被剝奪。當“本店拒絕預製菜”成為米其林的加分項,餐飲行業才算真正成熟。在此之前,每一個察覺並質疑的顧客,都是推動改變的無冕監督員。

工業化的菜品本身無可厚非,可恥的是用工業化產品偽裝匠心,卻拒絕讓消費者知情。我們未必有時間去分辨每道菜的來曆,但我們有權知道它是什麽。從我誤把預製菜當熟食,到警覺於“精致幻象”,我才明白:知情權,是現代餐飲不可缺失的誠意。

 

圖片由AI製作,原創

 

這是我和親戚去過的太湖邊上的一家農家樂,新鮮食材基本都在這裏現選現炒,可以肯定不是預製菜。不過人均消費大約要100多元,才能吃到魚、蝦和肉。以下照片全部為原創

 

“太湖三白”中的”二白”:白魚,白蝦,可惜農家裏沒有太湖銀魚賣。都是現殺現烹飪的。

 

 

我的博文:《中年的他像一座橋,扛著三代人的重擔》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2)
評論
康賽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大漢唐' 的評論 : 是這樣
大漢唐 回複 悄悄話 大中城市挺多,反而小地方好點
康賽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aopika' 的評論 : 說的是
laopika 回複 悄悄話 預製菜在國內餐廳已普遍流行,食客稍不留神,就會上當,但相對於變質菜肴,這個隻是不新鮮,口感差,完全靠調味品,所以我們隻能盡可能不在外麵吃飯了:)。
康賽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無法弄' 的評論 : 可能是我在文裏沒講清楚,並不是所有餐館都用預製菜,隻是有些餐館在用,而這些用預製菜的餐館(不包括快餐店,有些快餐連鎖店是注明都是預製菜的),也不一定菜單上都是預製菜,隻是部分菜品摻雜其中,不注明,有些濫竽充數的感覺。
康賽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曉青' 的評論 : 我很久沒有買Costco的烤雞了,老是覺得沒味道,聽了你的介紹,下次我去買一隻嚐嚐。我也不喜歡西餐,隻吃中餐。買過Costco的餛飩,包子,炒麵,餃子等,確實牌子叫Ling Ling的煎餃有甜味,不是很好吃。

無法弄 回複 悄悄話 信息不透明啊,沒有監管,咱沒吃著毒藥就不錯了。我家晚飯基本每天都吃超市裏賣的預製飯,回來用烤箱或微波爐就可以,在中國就搞不懂了,餐廳都用預製菜,咋整?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康賽歐' 的評論 : Costco的烤雞現在蠻好吃的,原來沒有味道,現在有鹹味兒了,我隔段時間會買一隻。別的我沒有買過,不喜歡吃半成品的,貴,又是西餐,餛飩,小籠包Costco的都沒買過,餃子過去買過,餡不行,還有點辣。不喜歡吃西餐很麻煩,反正要做就都自己做了。
康賽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每天一講' 的評論 : 咱們小老百姓,別人吃肉,咱們能喝上湯就滿足了,知足者常樂。
康賽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每天一講' 的評論 : 我沒殺魚,都是老阿姨殺的。一講啥時信佛了?不殺生了,那也就不吃肉了吧,嗬嗬。。。國內買魚啥的都不用自己殺,有的免費,有的給點兒錢就行了。我在美團超市上買的活魚,都是殺好送過來,外賣小哥送貨非常的快。

康賽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每天一講' 的評論 : 我曾在美團超市上買過預製菜的半成品,就是調味料都在裏麵,拿出來炒熟就行了,味道要比全熟的預製菜要好多了。
每天一講 回複 悄悄話 有人為此辯護,說是房租高、人工貴的無奈之舉。但現實是:顧客並未因此享受價格優惠,一線員工的收入也未隨之增長。節省下來的成本,更多是流入了老板的利潤賬戶。
===========

小康說到了現在中國最大的問題,分配不公!改革開放後大量的外貿順差,這些錢到底都到哪裏去了!
每天一講 回複 悄悄話 “太湖三白”中的”二白”:白魚,白蝦,可惜農家裏沒有太湖銀魚賣。都是現殺現烹飪的。
==========

罪過罪過,小康要慈悲為懷,不可殺生哈 :-)
每天一講 回複 悄悄話 我這次回上海,都是朋友在外麵請我吃飯的。其中,一次在“老肥貓”和2個老同事吃飯,我可以肯定是預製菜,因為菜上得很快,而且味道就像在冰箱放過再加工的。

而且服務態度也差勁,招攬生意時一個勁得熱情,等坐下上菜後,連茶水都不加,後來我說你們這是什麽服務,把生意拉進來後,就不理不顧了。
康賽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多倫多橄欖樹' 的評論 : 說的對。我發現中檔偏低,中檔,和中檔偏高餐廳中,使用預製菜的情況較為普遍。聽說,一些街邊低檔蒼蠅小館,口味地道,但就是衛生條件往往令人擔憂。
康賽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曉青' 的評論 : 曉青說的是,最好自己做。美國許多超市,如Costco、Trader Joe's 和 Walmart,都銷售種類豐富的預製食品,其中不少適合作為上班族的午餐。不過,Costco賣的烤雞屬於熟食類產品。
康賽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說的是,特別是在酒店旁邊的餐廳。
多倫多橄欖樹 回複 悄悄話 自己做的,最好了。去飯店吃到預製菜,很不爽~~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自己做飯吧還是,這哪兒知道是不是現做的,商家老板都是為自己賺錢的,不是為大家服務的,這是肯定的。自己做飯經濟實惠,衛生安全。忙了就煮麵條,我覺得那些方便麵偶爾吃一下不錯的,比預製菜強。原來不知道啥是預製菜,現在知道了,嚇人。
康賽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有人為此辯護,說是房租高、人工貴的無奈之舉。但現實是:顧客並未因此享受價格優惠,一線員工的收入也未隨之增長。節省下來的成本,更多是流入了老板的利潤賬戶。在精美菜單與華麗裝修背後,是“工業+包裝”的邏輯。”, 資本家就是這樣, 有人願意挨宰, 是自己的事。
----------------------------------------------------------------------
資本家就是這樣,追逐利益最大化,政府要加強監督才是。我感覺,在北京的中高端餐館預製菜比在浙江的餐館多,但浙江人給的菜量少些。
康賽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你這這一餐好精致,豐盛, 主要是充滿地方特色, 質量保證。 看得我都餓了。 嘻嘻。
-----------------------------------------------------------------

農家菜嘛,主打的就是地方特色加上新鮮食材。老板一家人自己幹活:兒子炒菜,老板娘負責招呼客人,請的服務員是幾個當地老阿姨,洗菜、上菜都是她們。浙江這邊生活水平高,農家菜其實也不算便宜。按理說房子是自己的,地也是自己的,價格應該比城裏餐館低些才對,但實際上也沒便宜多少。

康賽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美國的快餐店都是預製, 屬於“即烹”, 現炸, 也還行。
-----------------------------------------------------------------
我雖然不喜歡西餐,但美國快餐我能接受點兒,比如漢堡,三明治。。。看來,真是世界人民的食品,嗬嗬。。。
康賽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寫出了“預製”的預和製, 學習了。 預製菜的湯汁也是預製的, 這也是和現製區分的重點。 不同的烹調時段下不同的調料,是技術強調的。而調料包會大大降低口味。 高檔餐館使用預製菜,肯定有, 看著好看,其實顧客吃的不過是光鮮的外表。
---------------------------------------------------------------
京妞總結的好!是啊,每家餐館都應該有自己的特色,尤其是高檔餐館。特色不僅體現在服務上,更要體現在廚師的技藝和精選的食材上。否則,還不如去吃快餐或蒼蠅小館。

康賽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謝謝鼓勵!
康賽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給京妞上茶!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