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麽?
這看著像哲學問題,但仔細想來,其實它每天都在我們心裏繞著轉。年少時拚命想考好成績,畢業後忙著找工作,追一份看起來安穩的生活。後來呢?追的可能就是一種別太焦慮的狀態。回頭看過往,那些階段我們“拚命想要”的,好像也沒給我們真正的踏實感。
人還是不停地往前跑,不知道是怕落後,還是怕停下來,就得麵對心裏的空。
去年回國,有個現象讓我挺意外的:有些老人開始往農村搬了。我在北京家裏的鄰居阿姨,她兒子在郊區花了六十多萬蓋了個二層樓的小別墅,不是很大,但敞亮,院子還能種菜。阿姨常去那邊住,偶爾才回來。按說,城裏的醫療、交通,啥都方便,理應更適合養老。可她說:那邊空氣好,人也不多,心靜。早上醒來看著窗外綠油油的,一天都順心。
我們總覺得,資源多一點,就能換來幸福。可到了某個階段才明白,真正想要的,是“剛剛好”。生活當然重要,日子過得要順心,這才叫活著。否則一輩子東拚西湊,最後心還是懸著的。
所以說,這一生到底在追什麽?也許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有人追成就,有人要陪伴,有人想活得有意義,也有人隻求別太累。但不管怎麽走,最終都繞不開一個問題:你到底想把日子過成什麽樣?是為了讓別人滿意,還是為了自己心裏踏實?
人不能一直靠目標活著,真的太累了。到最後,能留下來的,往往是最樸素的東西:清晨一杯熱茶,有個人說話,有地方可以落腳,心不再慌亂。也許我們窮極一生,就是在找這麽一個地方 - 能卸下盔甲,坐下來,喘口氣,然後說一句:“這樣就挺好。”
年輕時的追求就像一場馬拉鬆,起跑線前人擠人,個個盯著遠方那條紅線。跑著跑著,有人拐進了寫字樓,有人鑽進了學區房,更多的人隻是被推著向前,甚至忘了問一句:那條紅線,到底是誰畫的?
記得有一年,我在北京的一家醫院的急診室裏陪我老爸。淩晨三點,走廊裏特別安靜,一位穿著全身名牌的女人蹲在牆角,低著頭哭,腳邊放著一個愛馬仕包。那一刻我突然覺得,人生像一場精心策劃的突圍。我們不停地往上爬、不斷攻占所謂的高地,等真正站上去才發現,戰壕裏早就蹲著焦慮和疾病,甚至還有著說不清楚的空落和虛無。
前年到湖州的南潯古鎮遊玩,我看到一位沒有雙手的中年男子,正用腳夾著毛筆專注地作畫。他坐在一間古色古香的屋子內,木質長桌上擺著幾盆綠植,一旁是雕花隔斷與陳列折扇的木架。顯示屏上寫著“天道酬勤”。一個殘疾人作畫,本身就告訴了我們活著的意義。
現在的人,總覺得“追求”就是不停地往上爬。其實,山頂常常很冷,真正舒服的地方,可能是在半山腰 - 能看到雲海,也能聞到灶火的味道。我有個老同學,辭了投行的工作,去了大理開染坊。她說:以前用年薪來衡量自己,現在染布才覺得生活有點兒意思。
我們一輩子到底追什麽呢?可能不是為了什麽終點,而是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尺度。有的人看重錢,有的人看重自由。慢慢地,我悟出了這麽個道理:早晨醒來,覺得還能過一天;晚上睡前,心裏沒什麽掛念。
南潯古鎮中的一位中年殘疾男子在用腳作畫
剛從卡塔爾旅遊歸來的一位朋友發給了我一些照片,我放上來兩張供網友們欣賞:下麵這個塑像是卡塔爾的國獸 - 大羚羊。這種羚羊生活在沙漠惡劣的環境中,我們人類,是否也該有這樣的意誌?生命本無意義,但能活著,就是我們自己的整個世界。
照片均為原創
---------------------------------------------------------
我看照片上,卡塔爾首都多哈是挺漂亮的,貝聿銘設計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就建在海邊,那裏停了不少的船,還有遊船經過。有個集市叫瓦其夫(Souq Waqif)已經上百年了,還有2022年世界足球競標賽在多哈舉行。。。
而現在是,到了黃河心也不死, 見了棺材也不流淚
這就是文明的進步還倒退?是更執著還是更頑固不化
------------------------------------------------------------
是啊,現在的人不是不到黃河心不死,隻是心早就不在自己身上了,全掛在“別人怎麽想”上。至於棺材,不流淚可能是真的沒感情了,也可能是還在想:“這是不是炒作?” —— 文明進步了,情感卻少了。
----------------------------------------------------------
謝謝鼓勵!所言極是
==========
想起了過去人們常說: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不流淚
而現在是,到了黃河心也不死, 見了棺材也不流淚
這就是文明的進步還倒退?是更執著還是更頑固不化
每天早上當你醒來,有多少人(具體數字忘了)不再醒來
每天當你有幾片麵包在桌子上,有多少人卻餓著肚子
每天當你有幾塊零錢在口袋中,有多少人身無分文
。。。。。。。。。。。。。。
1.旋角大羚羊:旋角大羚羊(Antelope)是非洲大陸上的巨型羚羊,體型雄偉,雄性體重可達200公斤。它們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地區,以其碩大的喉袋和螺旋狀的角而聞名。
2.藍牛羚:藍牛羚(Nilgai)是亞洲最大的羚羊之一,體型雄偉,肩高可達1.2米,體重可達200公斤。它們主要分布在印度北部,雄性成年時體毛變為灰藍色,頸部有一圈白色的毛領,這也是其得名的原因。
3.湯姆森瞪羚:湯姆森瞪羚(Thomson's Gazelle)以其高達每小時80公裏的奔跑速度位列世界速度最快的羚羊之一。它們主要分布在非洲的草原和開闊地區,輕盈的體型和修長的四肢使它們在麵臨天敵時能夠迅速逃脫。
4.叉角羚:叉角羚(Pronghorn)生活在北美洲,以其每小時90公裏的奔跑速度著稱。它們體型修長,腳趾間有彈性墊,能夠在高速奔跑時減少衝擊。叉角羚是北美大陸上最快速的陸地動物之一。
這些羚羊不僅在體型和速度上各有特色,還分別在各自的生態係統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下次回北京, 我一定要抽時間去一次動物園。 我都好多年沒去過了。 看, 我的to do list 已經排好長了。。。 :)
==“世界有四個品種的羚羊,大羚羊是其中一種,我想藏羚羊也是其中一種吧。”
--------------------------------------------------------------
京妞說的是,世界有四個品種的羚羊,大羚羊是其中一種,我想藏羚羊也是其中一種吧。
----------------------------------------------------------
小樹的話是一語點醒我了,我得仔細想想。我去查了查,精致靈魂有以下特點:
1. 審美的自覺
不是說穿得多貴、用得多高級,而是對生活的美有一種敏感。知道什麽適合自己,知道在哪些地方不妥協——哪怕是一隻舊茶杯、一段樂曲,或是陽台上的一盆花。
2. 情緒有層次,心思有分寸
他們通常不會情緒泛濫,卻也不是冷漠無情。他們懂得感受他人,也善於照顧自己的內心,不會輕易失控,更不會輕易傷人。
3. 有原則,但不死板
他們堅持一些價值,但不會咄咄逼人;他們明辨是非,但也能包容不同。
4. 孤獨而不寂寞
很多“精致的靈魂”其實是孤獨的——他們不容易隨波逐流,但也不刻意標新立異。他們可以獨處,也享受與契合的人深談,而不是在熱鬧中尋找自我。
--------------------------------------------------------------
記得我媽有個朋友,文化不高,但嫁了個老幹部。朋友的女兒離婚後,找了個老外。當初她兒子還不願認這個媽,可一聽說她找了個老外,態度立馬變了,開始主動親近她。小小年紀,居然就知道權衡利弊了。後來我媽說,那老外家裏有很大的土地——我猜,大概就是個農民吧,但在我媽眼裏,朋友的女兒算是嫁了個有錢人,嗬嗬。。。
-----------------------------------------------------------
京妞有著很好的規劃。確實是,年齡越大,感覺時間過得越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