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樹

愛書愛樹愛美食愛這個世界,記錄生活點滴個人感悟
個人資料
柿子樹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真有“中年危機”嗎?

(2017-12-22 09:22:18) 下一個

最近又看了一遍2004年出的電影“sideways”。男主人到中年,離婚無孩,做著一份無精打采的中學老師工作,夢想當作家。寫了長長的一部小說,滿懷希望地等編輯給他打電話,結果還是沒被接受。打擊太大,他借酒消愁。不過最後的結尾還是有亮點:他去找度假途中有過火花碰撞的女主,預示一段新生活的開始。

中文電影裏的中年生活,比如張學友演的“男人40”,則是一派為孩子家庭操勞的日子,生活艱辛而無奈。張學友的演技還是頂呱呱的,是我的男神,值得一看。

這些是“中年危機”嗎?

“中年危機”這個詞是elliott jaques 在1965年提出來的。他觀察到中年男女,通常是在45 到64 的年紀,會開始質疑自己的身份和自信,意識到自己不再年輕,而有負麵的情緒,像抑鬱焦慮,行動上會去做一些大幅度的改變。曾有國人笑說:男士危機,健身創業找三;女士危機,美容讀書離婚。

“中年危機”在大眾文化裏還是個很普及的詞,可能是因為有大量的電影和小說描述了這個現象,在一定程度上是誇大了。在心理學學術界,很多人並不認同它。首先,這裏有文化的影響。在日本和印度,就很少有中年危機一說。所以有人認為中年危機的產生跟我們過度重視年輕的文化 (youth culture)有關。另外,危機不等同於壓力。人到中年的社會角色是最多的:所謂上有老下有小,上班要討領導歡心,下班要討配偶歡心,外加熊孩子,再出點健康問題天災人禍啥的,中年生活可以過得像條狗。 但這些是壓力,不應該算是危機。像sideways的男主,寫書失敗,放在他20多歲時,也是個打擊。恰好發生在中年離婚不久,打擊就更大了。“廊橋遺夢”,有人說是中年危機,不過你也可以解釋為真是遇到讓你心動的一個人。這個人在你20歲時遇到,也會心動,那就不能算是中年特有的。真要說中年危機,似乎“american beauty”裏麵迷戀青春少女的男主可以算一個。

據說中年危機在男士那裏持續的時間要長一些,會有3到10年之長。女士的危機一般是2到5年。意識到自己體力和精神上的衰退,加上工作或/和婚姻上的困難,會引起中年危機。男士通常覺得憑自己的能力我應該在工作上幹得更好。達不到自己的期盼,會有失落感。女士會對自己在生活裏的角色產生質疑。在“female brain”一書裏,作者認為女性的大腦還是受生物的影響,在年輕的時候,會自然對孩子家庭有責任感。等孩子長大了,大腦會發生變化,她對孩子的連接感下降,會更願意去追求自己個人的興趣。

人到中年,身體的變化是難免的。有皺紋了,容易發胖了,不能熬夜了,都是自然的變化。那人到中年,一定有“中年危機”嗎? 有人說有,有人說沒有。相當一部分人對中年生活還是滿意的。說滿意的人,通常都是在中年前就找到自己愛做的事情。年輕時要養活自己,可能必須去做自己不愛但能來錢的事。等穩定了,心裏的夢想就蠢蠢欲動了。如果在中年前就找到自己熱愛又擅長的領域,是可以預防中年危機的。

就是中年危機發生了,也不見得就是壞事。有危機就有轉機。把中年危機當作是一個自己反省成長的時機,讓自己更成熟睿智,是件好事。就是在事業上,大器晚成的例子也是不少的。麥當勞的創始人52歲的時候還是個不成功的推銷員。肯德基爺爺創業更是在老人階段了。一切皆有可能,隻要你身體還有點本錢。所以要珍惜生命守護健康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雙魚城 回複 悄悄話 好文!麥當勞的創始人和肯德基爺爺真勵誌啊!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