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儒家輕“信”

(2019-05-16 20:02:36) 下一個

微信群裏一位先生在對中美貿易戰一番高論之後總結道,"特朗普稱中國收回部分承諾。胡扯!協議沒有達成,何來違背承諾之說?" 大有一股外交部發言人的氣勢。接下來又發一條,讓我刮目相看。這位先生寫道,"《論語·子路》第20章,孔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 孟子曰: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這就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

我孤陋寡聞,學識淺薄,孔子和孟子這些話頭一次讀到。從字麵意思來理解就是人可以不信守承諾。這可能也是這位先生引用這些話的意思,就是在中美談判中,中方沒必要死守承諾,要以國家利益為重,見機行事。我問這位先生是不是這個意思,他沒有理我。

孔子的意思真的是可以不信守承諾嗎?大家熟知的成語,"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不也是出自孔子嗎?

網上查了查,這是孔子原話的全文: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
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曰:“敢問其次。”
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

曰:“敢問其次。”
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

曰:“今之從政者何如?”
子曰:“噫!鬥筲之人,何足算也?”

百度上的翻譯是這樣的:

子貢問道:“怎樣才可以叫做士?”
孔子說:“自己在做事時有知恥之心,出使外國各方,能夠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

子貢說:“請問次一等的呢?”
孔子說:“宗族中的人稱讚他孝順父母,鄉黨們稱他尊敬兄長。”

子貢又問:“請問再次一等的呢?”
孔子說:“說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堅持到底,不問是非地固執己見,那是普通人也應該做到的啊。但也可以說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子貢說:“現在的執政者,您看怎麽樣?”
孔子說:“唉!這些器量狹小的人,哪裏能數得上呢?”

孔子原義顯然不是人不應該信守承諾,但是“信”排在做事有知恥之心和孝順父母之後。孟子說的“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很直白的解釋了孔子的意思,“通達的人說話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結果不可,隻要合乎道義就行。”

“仁,義,禮,智,信”稱為儒家“五常”,是儒家也是中國價值體係中最核心的元素。孔子推崇的是"仁,義,禮"。孟子加上了"智",稱為四德。孔孟聖賢根本就沒有把“信”放在最核心的位置,為了所謂的"仁,義,禮,智",根本不需要“信”。直到西漢,董仲舒才在孟子的四德之上加入"信"。網上看了很多對孔孟上麵那些話的解釋。不管怎麽解釋,都想證明一點,孔孟還是很重視“信”的。既然重視,為什麽沒有把“信”列入必須遵守的規範呢?有一點確信無疑,就是"信"在儒家的道德規範中是排在末位的。不得不承認,這種思想作為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直到今天。

與孔孟相比,墨子有“言必信, 行必果, 使言行之合, 猶合符節也, 無言而不行也”。出言必定守信用,行為必定要果斷,使言行一致就像與符節相合一樣,沒有出言而不實行的。真可謂擲地有聲,頗有氣節,堂堂大丈夫也。這句話體現了墨子提倡的不但口講仁義,還要身體力行,言行一致,誠信為本。可惜墨家由於漢武帝“廢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在西漢之後基本消失了。儒家盛行,造就了無數滿嘴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的偽君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清水一隅 回複 悄悄話 對話的意思是誰才算大丈夫呢?
孔子說最低要守諾能成事的兵,然後是忠孝能領導大家的將,最好是嚴守職責鎮壓一方的帥。
孔子的三綱和仁義禮是社會規範和個人品德,智信是後人加的個人修行。
這仍是中國人文化框架。日韓相同,但隻提誠信。有落後的地方但咱們漢人以此為立。
文化藝術不能分開,藝術是血液使文化時尚並與時俱進。可惜在大陸被黨破壞控製了。
但我們不能因此妄自匪薄,長別人的威風。
HCC 回複 悄悄話 覺得他的意思是:因為還沒有達成協議 - 所以中國並沒有違背"承諾"。
曉龍東雲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武勝' 的評論 : 謝謝指教
曉龍東雲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TakeMyTime' 的評論 : 多謝謬讚
武勝 回複 悄悄話 孔子肯定信是一種基本行為規範,但排在君命、孝弟後列第三。例如,約好了要與朋友去做一件事,到時候家裏老爹生病要照顧無法履約,是為孝。但是如果身負國家使命,那老爹也隻好不管了,更遑論朋友之約。墨子的話沒提到義或其它行為規範,所以邏輯上雙方說法並不矛盾。

國家之間的信,也是排在更高行為規範(國家利益)之下。美國拋棄台灣政府而與中共建交,豈不是大大失信?說好了的反共呢?中美建交三公報約定美國對台軍售逐年減少,美國有遵信嗎?中國收回香港也是失了當初兩國之間條約的信,但這是民族大義所在,條約不公平就得推翻。
TakeMyTime 回複 悄悄話 好文章!比我兩個犬子(五毛和半塊的帖子)強得太多了 - 選自港片的台詞。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