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德總理推開德工業聯合會主席訪華

(2024-04-15 03:49:15) 下一個

德語媒體:肖爾茨訪華專機上的“空椅子”

德國總理肖爾茨即將訪華,據《商報》了解此次隨行經濟代表團名額的搶手程度,已經達到兩國關係黃金時期的水平。盡管如此,德國工業聯合會主席魯斯武姆並不在名單上。《經濟周刊》分析了這背後存在的關竅。  

德國總理肖爾茨(左)和德國工業聯合會主席魯斯武姆(右)在2023年的一次會議上

德國總理肖爾茨(左)和德國工業聯合會主席魯斯武姆(右)在2023年的一次會議上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總理訪華之行啟程在即,《經濟周刊》(WiWo)注意到,雖然隨行人員名單中不乏德國各大知名企業的總裁高管,但是作為工業界的代表——德國工業聯合會(BDI)的主席魯斯武姆(Siegfried Russwurm)卻不在其中。

魯斯武姆2021年曾在一次公開演講中公開抨擊中國的人權現狀,指出德國需要誠實地討論如何與中國等貿易夥伴打交道。他認為,如果越過了人權的紅線,就不能回避對抗,“普世人權不是國家內政”。

記者Daniel Goffart注意到,在2022年11月肖爾茨訪華的時候,曾經在西門子高層任職多年的魯斯武姆也沒有跟去。“至於為什麽會這樣,雙方有著不同的說法:政府圈透露出來的情況是,BDI那邊顯然沒有表現出隨行的興趣,也沒有表達相關願望;而協會這邊則表示,之所以態度謹慎,是因為擔心遭到拒絕。此外工業聯合會還強調,該機構在中國有自己的代表機構,也不一定非得要跟著總理專機出訪。”

2022年肖爾茨訪華的時候,魯斯武姆也沒有去

2022年肖爾茨訪華的時候,魯斯武姆也沒有去

單從雙方之間爭奪解釋權的現象就可以看出,這件事絕不是小事一樁,也不是單純的外交禮儀問題。《經濟周刊》的評論寫道:“中國對於德國經濟來說是一個關鍵的市場。鑒於北京不斷地努力占據主導地位,人們必須尋找一個新的平衡,在基於規則的自由貿易政策和德中兩國及其企業的利益之間做好權衡。”

作者強調,目前德國已經邁進的“去風險”道路以及適當地、自信地代表自由世界價值觀的做法其實方向是正確的。隻是由於如今和北京打交道越來越難,所以必須要不斷地重新進行調整——這正需要總理和工業界最高代表之間保持緊密的溝通交流。 

Ursula von der Leyen / Rede 30.03.2023

誰發明了 “去風險”?

馮德萊恩智庫演講

2023年3月30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布魯塞爾兩個歐洲智庫主辦的活動中用英語發表演講。她指出中國和歐洲之間的經濟關係正變得越來越不平衡,中國“明確地將軍事和商業領域融合在一起”的做法給歐洲安全帶來了風險,因此需要去風險,並且更好地運用現有工具,以維護歐洲經濟利益。“我們之間的關係不是非黑即白,而我們的答案也不可能如此。因此我們必須聚焦於去風險(De-Risking),而不是脫鉤。”

“即使雙方都有理由去指責對方,但不管怎樣經濟界和政府是依賴於互相合作的——尤其在和強大的獨裁政權打交道時。直接玩消失的‘空椅子’策略不是明智之舉。一位德國工業聯合會的主席,不管出於什麽原因,主動退出總理府的交際圈,這表現出對自身職責的一種奇特理解,對於那些繳納會費的會員企業來說也沒有任何助益。”

德國工業對中國的依賴性絲毫未減

雖然魯斯武姆不會跟隨肖爾茨出訪中國——不管是他自己不願意還是總理不想帶他去,但是《商報》(Handelsblatt)從柏林方麵獲知的消息是,這次隨行經濟代表團名額的搶手程度,已經達到德中經濟關係黃金時期的水平。而從近日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來看,在四個領域,德國經濟仍然嚴重依賴中國。

德國經濟研究所(IW)分析了在那些德國企業已經高度依賴中國的領域的工業產品進口數據。雖然在2023年,這些產品的進口總價值有所下降,但是存在對中國高度依賴的產品類別數量仍然基本保持不變。

在化工產品方麵,德國經濟仍然嚴重依賴於從中國進口——存在高度依賴的200個產品類別中,有85個產品組來自化工領域。其次是電子產品,包括筆記本電腦、電腦配件、太陽能電池板、此貼和電池等。此外,機械製造領域所需的一些原材料和礦物質也離不開從中國的進口,其中包括稀土。

《商報》對此分析指出,利用這種依賴關係,“北京不僅可以令中國產品大量湧入世界市場,而且還為未來根據需要實施更有針對性、更為快速的貿易限製創造了條件——尤其是那些德國企業嚴重依賴於從中國進口的原材料。比如幾個月前,中國政府就已經對石墨、鍺和镓實施了出口管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