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陳傳興 新冠病毒給一套譯碼係統看向未來

(2023-12-23 08:15:39) 下一個

YouTube 視頻:采訪他,許知遠很失敗!陳傳興一眼看穿他的虛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sAUZTlJt0I&ab_channel=

陳傳興:我們現在是重新在尋找宇宙是不是還有其他類似生命,也是一個重新發現新大陸,比如說病毒就讓我們發現了一個非生命體,它怎麽擾動整個生命這一種所謂的秩序,它可以幹擾、改造、顛覆,是一個新的翻譯者,他把你體係裏麵的那些編碼,DNA、RNA所有這些符碼全部用它的語言來改造,就講出一套我們不知道的語言。現在很多人在講就是說,因為這次疫情,所以全世界的國家權力變得極度膨脹,個人自由被縮減,我們現在完全以負麵在看它,可是沒有想到其實還帶來另外一麵,除了黑暗之外,可能還有另外。我們知道在英國瘟疫的時候出現沙士比亞,所以明後年,我覺得一定會出現非常多、巨大的,不管是文學作品、科學的發現、思想上麵的創新,所以這也就是我剛才講的-病毒重新給我們另外一套譯碼係統,這套譯碼係統其實是開向未來的。

陳傳興(1952年—)是一位台灣的藝術家,同時身兼攝影家、藝術評論者、作家與電影創作者等身份,且長期投入於美學、影像論述、哲學,與精神分析等領域。

1976年畢業於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係之後赴法國巴黎第三大學戲劇係進修,並於1979年畢業後進入同校現代文學電影所研讀,於次年取得碩士學位。陳傳興在接下來的數年間留在巴黎並進入社會科學高等學院專攻語言學博士。[2]在1985年取得博士學位之後,陳傳興回到台灣,進入了台灣藝術學院美術係及戲劇係。往後進入了台灣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進行後博士研究,對魯凱族的原始藝術進行調查。1989年至2012年間,陳傳興於清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研讀。

職業生涯

陳傳興長期於美學、影像論述、哲學,以及精神分析領域耕耘。他本身同時是作家、藝術評論學者與電影創作者。[4]此外,陳傳興亦有涉足攝影,但自1975年《蘆洲浮生圖》展後便淡出了台灣攝影圈。陳傳興的攝影作品主題廣泛,包括了台北車站來來往往的旅客、戲班子在幕前與幕後的對比,也曾到蘭嶼拍攝重刑犯。對於紀實攝影,他表示“每個時代有其美學、價值觀與世界觀”。陳傳興特別推崇過去綠色小組投入社運的紀實作品,他認為“把生命擺在前麵而不是意識形態,影像會有其自主性和生命,而非隻是附屬品。”[5]1990年代後半,陳傳興為了出版尚·拉普朗虛的書《精神分析辭匯》(Vocabulaire de la psychanalyse),之後為了處理翻譯、編輯、印刷等事務,遂於1988年成立了行人出版社。

著作

《憂鬱文件》(1992年),雄獅圖書,台北 ,台灣[8]
《道德不能罷免》(2006年),如果出版社,台北,台灣
《銀鹽熱》(2009年),行人文化實驗室,台北,台灣[9]
《木與夜孰長》(2015年),行人文化實驗室,台北,台灣
《銀鹽熱: 21 世紀影像啟示錄》,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廣西,中國
攝影集《未有燭而後至》,行人文化實驗室,台北,台灣
攝影集《未有燭而後至》,光明日報出版社,北京,中國
《岸螢》(2020年),中信大方,上海,中國

紀錄片

1978–1980 《阿坤》,16mm,45 分鍾
1979 《移民》,Beta,45 分鍾
1993 《鄭在東》,Super VHS,45 分鍾
2010 《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係列電影(監製)
《如霧起時》(執導)
《化城再來人》(執導)[10]
2020 《掬水月在手》— 葉嘉瑩傳記紀錄片[1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