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拜登意識到 中美不能繼續緊張

(2023-11-26 00:04:05) 下一個

李成:拜登意識到了,中美關係不能繼續緊張下去

直新聞  2023-11-22

當前國際形勢複雜,中美關係更是世界關注的焦點。香港大學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主任、政治與公共行政學係教授李成,11月19日出席了在深圳舉辦的2023大灣區企業家論壇,在論壇上,他帶來題為《逆全球化、泛安全化、兩極化背景下的中美關係》的演講。
圖片
李成出生於上海,1985年赴美留學,2006年加入布魯金斯學會,在華盛頓深耕多年,“中美關係”一直是李成主要的研究領域之一,他多次撰文為西方政學界解析中國議題,增進西方對中國政治的認識。今年7月,李成決定返回亞洲,擔任香港大學新智庫領導職務。他曾在訪談中透露,他認為麥卡錫主義正重返美國。對於像他這樣的華裔來說,在美國生活越來越不舒服。李成的回國,也被外界認為是當前中美競爭大背景下的又一縮影。特朗普執政時,美司法部製訂“中國行動計劃”,導致不少華裔學者麵對所謂刑事案指控。在李成之前,已有多名旅美中國學者和科研人員選擇離開。
演講中,他認為近期的中美元首會晤意義重大,尤其在美國正經曆逆全球化、泛安全化和兩極化的背景下。李成結合自身經曆認為,美國人沒有“雙贏”這個概念,他們認為不可能“雙贏”,總有一個輸,總有一個贏。而美國兩黨的共識竟是所謂“中國在美留學生都是間諜”。不過,就在這樣的壓力下,美國總統拜登意識到了中美關係不能這樣下去,太危險,不符合美國利益,不符合世界安全利益。那麽對於中美關係未來發展的前景如何,中國該如何做,台海發生戰事的概率又有多少?李成教授給出了他的答案。李成教授的演講部分節選如下:
今天我講的題目是“逆全球化、泛安全化、兩極化背景下的中美關係”。我想把這個主題跟剛剛結束的習主席和拜登總統在舊金山的會晤連在一起講三點:
第一,是我對這次會晤的初步評估;
第二,是這次中美對話中一些非常值得注意的或者是突破性的成果,這個成果可能兩國要過一段時間才會進一步闡述;
第三,是中美關係在今後幾年可能會碰到的障礙,有些障礙並不會隨著一次會晤就完全改變,但是這次會晤是意義重大的。
美國正在經曆逆全球化、泛安全化和兩極化,這些情況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或多或少有所表現,但是在美國最為明顯,或者說美國是受衝擊最大的。
美國人沒有“雙贏”概念?
首先,逆全球化。我們以前經常講中美兩國是全球化最大的獲益國,這句話對中國來講是對的,對美國來講也是對的。但是在美國,隻有最高收入的20%是增長的,其它的80%幾乎沒有變化。而且我在布魯金斯的一位同事最近出版了一本書,他發現美國男性工人的平均工資還不如70年代,這是非常令人震驚的一個研究報告。
這解釋了為什麽特朗普在2016年的大選中可以獲勝,因為共和黨的基礎已經轉到了藍領工人,也解釋了為什麽拜登在2020年競選的時候就說,他做總統之後就要把跟中國的關稅去掉,但始終沒有做到,因為美國的勞工階級、中產階級不認為這樣做對他們是有利的。也就是說,美國的中產階級下層或者美國的普通民眾,不會把中國的發展認為是他們現在的機會,當然你們可以認為這是沒有道理的,因為是中國人的勤勞、智慧使中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有不少的美國人認為是中國人搶了他們的飯碗。
我的同事約翰·桑頓最近做了一個民調,美國人對中國經常用的哪些詞匯有同感,哪些詞匯是不認同的,其中一個就是“win-win”(雙贏)。美國人沒有“雙贏”這個概念,他們認為不可能“雙贏”,總有一個輸,總有一個贏。
還有一些美國人認為所謂“win-win”是中國要贏兩次。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的中產階級從二次大戰時期占人口的70%,到現在50%都不到,美國的中產階級跟中國有很大區別,美國的中產階級是沒有儲蓄的,所以處於這樣一個困境中。這也解釋了即使像美國這樣的國家,逆全球化是重要的趨勢。他們認為跟中國做貿易,對大財團、華爾街有利,但是不利於美國的中產階級和平民百姓,這是逆全球化。
美國有泛安全化趨勢
其次,泛安全化。可以看到在很多方麵,美國有泛安全化的趨勢。美國的兩院議員最近幾年提出很多議案,當然這些議案不一定通過,成為法律的就更少,但是成為法律的幾乎都是攻擊中國、反中國的,比如有關台灣、新疆、香港、西藏議題的,還包括美方稱中國在俄烏衝突中“支持俄羅斯”等等。
我是今年6月底離開美國的,今年上半年就有300多個議案。所以美國總體反華的群體是非常多的。另外它的行政部門目前還是“鷹派”在主持,最近還有幾位“鷹派”人物獲得了晉升,這方麵的環境也是非常不好的。而且美國成立了一個以國家命名的委員會,在冷戰的時候曾經有以蘇聯命名的委員會,這是第二次,這個委員會是非常反華的,它整天就跟各個公司講,你們要從中國撤離,要抵製中國共產黨對你們的影響。
美國的大學也受到美國國會的要求,如果你不停止跟孔子學院或其他中國教育機構的交流,聯邦政府或者其它機構就停止給你們的撥款,所以大多數學校迫於壓力,都是處在非常艱難的狀況。
同時美國還有一個觀點,這是民主黨和共和黨一致認同的,就是他們認為中國在美留學生都是間諜,因為他們的家屬在中國。這是普遍的觀點,目前還是這樣。
而美籍華人這一塊,包括這次APEC委員會有5個歡迎委員會,其中有一個是華人負責,美國國會就說他是“中國的間諜”,當然這是造謠的,他們要求把這個華人從委員會的名單中除去,但是最後沒有得逞。
再一個是媒體,他們並不是都是對中國友好的敘事。舉個例子,你們可能很難理解,你們可能會笑,我記得4月時“氣球事件”發生,當時我還在美國,看到CNN采訪了一個四星上將,這個上將說,在美國過去七八十年的曆史上,本土受到過三次攻擊,第一次是珍珠港事件,第二次是“9·11”,第三次就是這個氣球事件。我不知道應該笑還是應該哭。但是從他的表情來講,他沒有絲毫講笑話的意思。這也反映了美國媒體的炒作,使美國人感覺到居然偵察衛星到了美國的本土。因為在美國的討論中,中國的衛星占世界的一半甚至3/4,現在已經到了美國本土。盡管美國政府最後已經宣布這不是間諜衛星,是一個一般的氣球,但這已經造成了很大的傷害。
在這種情況下,泛安全化、逆全球化,有這樣一次(對美國)成功的訪問是非常難得的。
世界需要更多國際合作而非兩極對立
最後,兩極化就更明顯了。最令人擔憂的是軍事和意識形態分裂,也就是我們定義的冷戰,最後是人工智能下可能的熱戰。所以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情景,當然我們可以說這個最終成不了,但是現在還是往這個方向在進行,盡管有時候說不搞“脫鉤”,但實際上一些“脫鉤”還是在進行當中。
我們現在需要的是更多的國際合作,而不是兩極的對立,但是這個世界在目前的情況下還是往這個方向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兩國元首顯示了他們的政治魄力,顯示了智慧,同時還有一種非常大的使命感。
在座的可能知道,在過去幾年當中,我們對美國政治,尤其是對拜登總統、特朗普總統有很多批評,但是這一次拜登總統做了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在這樣的壓力下,他意識到中美關係不能這樣,太危險,不符合美國利益,不符合世界安全利益,這就是我帶來的第二部分(分享)——成果。
台海戰事發生的概率幾何?
(此次中美會晤的)成果最主要是在安全領域,包括建立了兩軍之間的對話機製,同時行政部門也重申了一個中國的對華政策。但這裏麵最關鍵的、突破性的就是在人工智能方麵。這是一個什麽樣的雙方認可的事情呢?
我們知道人工智能從本質上來講是機器與機器的衝突,或者機器與機器的戰爭。我們現在麵臨的是人工智能第一場戰爭。台灣海峽如果發生戰事,它的本質是完全不一樣的,不可能是一個代理人戰爭,也不可能是一個有限的戰爭。所以現在得出了一個目前突破性的進展,就是在人工智能時代,維護人對核武器的控製,而不是讓核武器跟人工智能體係掛在一起。所以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努力,也顯示了兩國領導人對人工智能時代一些非常有遠見的議題(有討論)。
王毅在介紹這次會晤時提到,“取得20多項重要成果,包括響應國際社會的期待,建立人工智能政府間對話”。拜登也在介紹有關會晤情況時提到了軍隊間的對話機製,提到了人工智能,對於這點他沒有展開,這個領域我們有待觀察,如果真的能有這樣一個全麵的合約,將對人類社會在新的人工智能時代當中有非常深遠的意義。
未來實際上還有很多的問題,我不想全麵展開。第一是2024年的美國大選,現在誰也不知道到底是什麽情況,現在問題不是誰能當選,哪個黨能主持白宮或者主持國會,問題是當一方已經宣布他當選了,另外一方不承認,將會怎麽樣?比如說2020年選舉,特朗普到現在也沒承認他失敗了,但是至少最高法院、美國的軍隊、美國的地方檢票的官員,包括共和黨的官員保持了良知,保持了他們的職業準則。但是你不能夠肯定下一次權力的轉移是否能順利。
第二是台灣問題。現在的結果還不是非常清楚,反對民進黨的勢力在馬英九的撮合下又重新組合,這是一個好的苗頭,但是你可以看到民進黨的激進分子和美國支持“台獨”的勢力也會強烈反彈,這些反華勢力不會在這個問題上輕易罷休。
第三是美國的財政和金融政策,他們不斷印鈔票,提高利率,把錢吸引到美國,這對全世界都造成了很大的壓力,這個結構性的矛盾也不會消失。
另外,兩場戰事正在進行中,烏克蘭危機和巴以衝突,是不是有可能像2001年那樣,“9·11”事件以後,小布什總統突然發現他以前的定位錯了,中國不是美國的敵人,敵人是其它的國家。但是在目前美國的政治語境當中,很難想象哪一個領導說我們選錯了敵人。我覺得相反,美國將中國看作“主要的敵人”,這個環境、語境在短時間內不會改變。剛才講到國會和行政部門,目前對中國的強硬也不會消失。
這些背景不容樂觀,但是所有這些最後的平衡點在哪裏?在這個艱難的時期,不管是中國還是美國,目前各自都麵臨著很多問題,尤其是美國的問題遠遠比中國的要嚴重得多。這是我的理解,你們也許不完全同意。
雙方領導人還是保持了溝通,這是非常重要的。對中國來講,最主要的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而且要反其道而行之。
粵港澳大灣區在中國經濟發展中起到了引領的作用,今天的討論中出現最多的詞匯是穩定、發展、多邊主義、和平,我覺得這正是中國所需要的。
我最近一直在其它地方訪問,在新加坡、越南,包括到歐洲去,我經常講一句話,因為中國國內和國際上很多人都擔心台海發生戰事,我想在這裏分享我的觀點,作為今天分享的結論,台海戰事發生的概率還比不上美國發生內戰的概率高,也就是說美國發生內戰的概率要遠遠高於台灣海峽發生戰事的概率。你們很多人可能不同意,西方很多人也不同意我這個觀點,但是我們這樣想一想,會使我們更多了解目前我們所處的環境和挑戰,然後怎麽在這種環境下保持冷靜、保持睿智,保持對和平的尊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