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是世界古代農業文明的發源地

(2023-07-02 08:37:55) 下一個

中國是世界古代農業文明的發源地

——訪文化人類學家、民俗學家 林河  本刊記者 李建輝

http://agri-history.ihns.ac.cn/reading/050701.htm


中國自古“以農立國”,中國的農耕史實際上也就是中華文明史。
中華民族最主要的糧食作物是水稻。 自從中國人在一萬多年前學會了種植水稻以後,中華文明就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中國人的水稻不但養活了全人類50%以上的人口,而且還將先進的中華文明傳播到西方,西方的古代文明以及西方人引以自豪的近代文明和產業革命,無一不是中華文明的種子在西方土壤上綻開的花朵。“中華文明來自西方”的論調、 被一些曆史學家顛倒了的中華文明史, 必須把它更正過來。為此,林河先生又提出了“中華文明一萬年”和“上下七千年,古今兩神農”的觀點。由於他的基本觀點不同於曆史教科書上的觀點, 為此,我再次采訪了林河先生。
記者:中國的考古發現證實,中國的稻作農業萌芽於距今14000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到了距今八、九千年的時候,中華大地就已經是遍地炊煙了。而中國的曆史文獻記載,首創農耕的神農氏卻隻有4000多年的曆史,而西方的曆史學家也說中華文明是從西亞、印度等地傳過來的, 這是什麽原因呢?
林河:這是因為,無論是東方或西方,曆史都是為統治者樹碑立傳的。統治國家的民族與被統治的民族往往是文化不相同的民族。以中國為例,古代生活在長江、黃河流域的,大多是一些善於農耕卻不善於騎馬射箭的農耕民族;生活在大漠一帶的,大多是一些不善於農耕生產卻善於騎馬射箭的遊牧民族。有些遊牧民族以強大的武力“問鼎中原”,成為統治農耕民族的中原霸主,過上了“鍾鳴鼎食”、“呼婢使奴”的生活。這些統治中原的民族雖然克服了農耕民族不喜戰伐的弱點, 把中國變成了一個“文武雙全”的國家, 在曆史上也起到了推動社會前進的作用,但他們所知道的農耕文化史,隻能是從中原的農耕民族那裏聽來的。又由於中原的農耕民族隻知道中原的農耕始祖是陝甘地區距今4000多年前的黃帝和炎帝(此炎帝不是下麵所說的7000年前的南方炎帝),那些為中原王朝樹碑立傳的史官們,便把中原農耕民族口頭流傳的農耕傳說記載到史書中去了。因此, 即使有與中原不同的農耕傳說,也很難將它們收入史冊,這就是中國的上古史往往會出現“以偏概全”情況的主要原因。
西方的曆史學家說中國的農耕文明是從西亞和印度或埃及傳過來的, 是因為西方的殖民主義者在征服了西亞、埃及和印度以後, 通過考古發掘, 發現了這些地區種植麥子和水稻的曆史都早於他們所不了解的中國。因此, 在中國的考古學還沒有崛起, 還沒有發現中國有一萬多年的稻作文化以前, 世界上是無法知道在中華大地上還埋藏了如此古老而先進的農耕文明的。
記者:中國首創農耕的既然不是中原農耕民族傳說中的黃帝和炎帝,那麽又是誰呢?
林河:中國首創農耕的人是誰,認定上曆來都有兩大派。“炎帝出生於中原”的依據,來源於春秋時代左丘明的《國語·晉語》,書中說:“昔少典氏娶於有喬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薑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薑,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其實,文中的這一番話,是在談論黃帝和炎帝兩大氏族如何從“有名無姓”的原始時代,進步到“有名有姓”的文明時代的曆史,根本沒有涉及到黃帝和炎帝的誕生地問題。而“南方說”的證據卻相當充足,最著名的就是楚國時代的那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曆史典故、文學藝術無所不通的大學者屈原。他在《遠遊》一詩中寫道:
指炎神(一作炎帝)而直馳兮,吾將往乎南疑。覽方外之荒忽兮,沛網象而自浮。祝融戒而還衡兮,騰告鸞鳥迎宓妃。張鹹池奏承雲兮,二女禦九韶歌。使湘靈鼓瑟兮,令海若舞馮夷。玄螭蟲象並出進兮,形蓼虯而逶蛇。雌霓便娟以增撓兮,鸞鳥軒翥而翔飛。音樂博衍無終極兮,焉乃逝以俳徊?
在屈原的詩句中明白地寫著,炎神的帝宮就在江南的九疑山上,而不是在中原的什麽地方,詩中的天界風物,也全是南方情調, 並無半點北國風光。如鸞鳥是南方之鳥,衡山是五嶽中的南嶽,祝融的神宮在南嶽山的祝融峰上,湘靈是湘江女神,九韶是南方之樂,海若是南方的海神,玄螭蟲象是南方的動物等等。特別是詩中的許多名詞,都是南方的“蠻語”(即古代百越民族的語言), 而不是中原的“漢語”。如“祝融”並不是姓祝名融,而是“火光融融之神”的音譯,“鹹池”並不是“苦鹹的池水”,而是“粳稻之賦”的音譯,“海若”是“海神”的音譯等等。總之,屈原詩中的南天炎神,完全不像東、西、北三大天帝那樣地清苦貧寒,而是一位居住在富饒的南方稻作文化區, 在九疑神山之上建有富麗堂皇的神宮,講著百越民族的語言,過著歌舞升平的日子,享受著連屈原也為之徘徊忘返的幸福生活的天帝。可以說, 屈原是一位深知炎帝就是南方稻作文化中的農神(稱"農神"為"神農"是百越語言的倒裝語)的南方學者。
可惜的是,由於曆代的中原文人大都重北輕南,從來不重視屈原這位南方學派的觀點, 因而未能破譯其中的奧秘。 曆史上頗有一些人, 還在歪曲屈原的文意, 總是想把篤信"怪力亂神"的南方學派,納入不信"怪力亂神"的中原學派,如隻承認住在東、西、北三大天庭裏那3位清苦貧困的天帝為天帝, 不承認居住在南方天庭裏過著富裕生活的炎神為天帝, 就是這種觀點之一。
晉代,湖北襄陽有一位以批判陳壽《三國誌》中錯誤而聞名的史學家習鑿齒,也是深知神農炎帝是南方人的學者。據《世說新語》引晉朝《伏滔集》載《習鑿齒論青楚人物》略曰:“神農生於黔中”。習鑿齒能夠斬釘截鐵地說出神農炎帝的誕生地就是先秦時代的黔中之地, 是很需要一些不畏權威、知難而上的勇氣的。他所說的黔中, 包括了今日湘鄂川黔4省的許多地區, 其政治文化的中心為湖南的西部地區, 郡治則在今日的湖南沅陵縣。這個地區在曆史上留下來的“黔中郡”、“黔陽”、“黔城”等古地名, 可以為曆史作證。因此, 習鑿齒所說的黔中,主要是指今日洞庭湖西部的沅、澧二水流域。
屬於“南方說”的還可以找到以下例證:
一、出土於南方的先秦古籍往往充滿了對炎帝感恩戴德之詞,而中原的古籍對炎帝並沒有好感。中原古籍中的薑水炎帝, 是一個亡國之君,連他的兒子都被視為窮凶極惡的人。
二、《列子·湯問》:“楚之南,有炎人國”。楚在湖北,“楚之南”即湖南,炎帝是炎人國之帝, 他當然是湖南的炎帝族人。
三、《禮記·月令·夏之月》說:“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古人把節令中的春夏秋冬與方位中的東西南北相對應, 因此, "夏之月"對應的方位就是南方。
四、《淮南子·天文訓》:“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祝融)”。
五、《淮南子·時則》:“南方之極,自北戶孫之外,貫顓頊之國,南到委火炎風之野,赤帝所司者萬二千裏”。說明了赤帝所司的炎人國是在南方。
六、《白虎通·五行》:“時為夏,夏之言,大也,位在南方……其帝炎帝,炎帝者,太陽也。其神祝融,祝融者,屬續,其精為鳥,離(太陽)為鸞”。說明了祝融是“神鳥圖騰”,太陽神炎帝是神鳥之王,所以是“鸞圖騰”。
七、《漢書·魏相傳》:“南方之神炎帝,乘離執衡司夏”, 文中的炎帝是以太陽鳥(鸞鳳)為坐騎(乘離)的,而鸞鳳是南方民族的神鳥,中原沒有。
八、《帝王世紀》:“(炎帝)以火承木,住於南方……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長沙。”說明了炎帝生前住在南方,死後也葬在南方, 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南方人。
九、《帝王世紀》:“(神農炎帝)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長沙,納奔水氏之女,曰聽沃。生帝臨魁、次帝承、次帝明、次帝直、次帝厘、次帝哀、次帝榆罔,凡八世,合五百三十年”。中原語稱“炎帝”,越語則稱“帝炎”,文中提到的8位炎帝,都是“帝”字在前, 說明了炎帝氏族是講中國南方越語的民族。
十、《茶陵補誌》:“炎帝榆罔受封於茶陵之露顛,榆罔亦神農末一帝也。”文中的榆罔隻是末代炎帝之一,也說明了在他的周邊地區還有其他的炎帝。
十一、《衡湘稽古》:“衡山為炎帝遊息之所,帝自稱曰朱,有朱陵洞,死葬長沙”。文中的“朱”是越語的“領袖”之意, 這說明炎帝講的是南方越人的語言。
十二、同書又雲:“炎帝為衡山君”,衡山即湖南的南嶽衡山。
十三、同書又雲:“炎帝後山氏以長沙為厲山國”,說明了古代的長沙國就是炎帝時代的“厲山國”。
十四、《元和郡縣誌》引《南嶽記》:“炎帝館其嶺,祝融托其陽”。
十五、《拾遺記》:“(炎帝)時有丹雀銜九穗禾,其墜地者,帝乃拾之,以植於田,食者老而不死”。丹雀、禾穗與水田都是北方沒有的。
十六、《衡湘稽古》:湖南“桂陽北有淇江,其陽有嘉禾縣。嘉禾故糧倉也。炎帝之世,天降嘉穀,神農拾之,以教耕作。於其地為禾倉。後以置縣。循其實曰嘉禾”。
十七、湖南有地名曰郴州,相傳是炎帝之臣“郴沃”的轄地,而《帝王世紀》載:炎帝的妻子曰“聽沃”,“聽沃”應即“郴沃”, 而中原無此類地名傳說。
十八、湖南有地名曰耒陽,相傳是炎帝製耒的地方,而中原無此類地名傳說。
十九、馬王堆漢墓的“飛衣帛畫”上方,有一由水鳥簇擁著的女神,眾水鳥正在喙取人間供奉的嘉禾,說明了這女神就是湖南人民心目中的農神,即最初的神農氏。
二十、馬王堆漢墓的“地形圖”上畫了九疑山,山的南麵和東麵各有一組圖騰柱。舜帝南麵而王,南山的圖騰柱應該是祭祀舜帝的,炎帝的圖騰是太陽鳥,應該向東而祭,東山的圖騰柱應該是祭祀炎帝的,與屈原所說炎帝的神宮在九疑山上不謀而合。
請看:持“炎帝中原說”的隻有一個似是而非的證據,而持“炎帝南方說”的不但數量多,還都能說得清楚明白,但一些中原史學家為什麽不願意接受“南方說”呢?說穿了,就是因為中原的史學家,都是為中原王朝樹碑立傳的禦用文人,他們不敢相信也不會相信被中原王朝視為蠻夷的民族,能夠創造出遠遠超過中原農耕的曆史文化來。為了維護中原王朝的光輝形象,他們寧可相信似是而非的證據,而不願相信清楚明白的“南方說”了。
記者:您舉出了“炎帝南方說”的大量例證, 能經受考古發現的檢驗嗎?
林河: 曆史的天平常因史官們的偏見而有所傾斜,曆史事件常因統治者的意誌而被故意顛倒,隻有不帶偏見的考古科學才是大公無私的法官。經過中國考古學家的艱苦勞動,中國的《上古文明史》終於顯露出了它的真正麵目。但令人驚訝的是,考古發現與屈原與習鑿齒等中國南方學者的說法竟然是那樣地吻合!
發現有距今14000年前的人工栽培稻的道縣玉蟾岩遺址,真的就在屈原詩中所說的炎帝神宮所在地的九疑山下。
在距今7400年前的黔陽高廟文化的藝術陶器中,當真就出現了畫有符合神農氏特征的“神農氏神徽”,完全證明了晉代史學家習鑿齒所說的“神農生於黔中”的正確性。
這高廟出土的“神農氏神徽”,不但出土於湖南黔中,還陸續出現在整個中國的稻作文化區。而持“神農炎帝出生於中原說”的直到今天,還沒有找到什麽能夠支持這一學說的考古發現。
記者: 這上古時代的神農氏有些什麽特征? 別人能相信您發現的“神人像”就是“神農氏神徽”嗎?
林河: 文化人類學告訴我們:人類在上古時代都有過一段圖騰崇拜的曆史,在圖騰時代,人們都相信自己是某種自然神、動物神或植物神的後代。如中國有女媧造人的神話,而女媧的畫像是人麵蛇身。中國古代有一位能用針灸治病的神醫扁鵲,而在漢代的畫像石上,扁鵲的畫像卻是手持銀針的鳥。大清王族自認為是龍的傳人, 因而將龍旗作為國旗。日本人自認為是太陽女神(天照大神)的後代,因而將太陽旗作為國旗。根據這一規律,隻要我們弄清了中國農耕民族的圖騰是什麽形象,我們就能知道上古時代的神農氏的形象。我在以前的文章中多次談到,人類的許多創造發明都是《仿生學》的成果。中國古代的“象耕鳥耘”傳說,反映了稻作民族因從觀察中領悟到水鳥和野獸在沼澤地裏亂踩能使野生稻豐產的奧秘,因而總結出了一套從“象耕鳥耘”到“牛耕人耘”的耕作方法,實現了將野生稻轉變為人工栽培稻的亙古夢想。農耕民族對鳥獸助耕的感激之情,萌發了農耕民族對鳥獸的崇拜,因此,神農氏族的圖騰形象必然與“象耕鳥耘”有關。我據此“按圖索驥”,果然在7400年前的黔陽高廟文化群中,找到了兩個至關重要的“神農氏神徽”:一幅“神農氏神徽”是中間畫著一個雙頰上畫著兩顆象牙的人麵,人麵的兩旁各有一隻神鳥,完全體現了神農氏族以“象耕鳥耘”的內容;另一幅是頭帶三尖神冠、長著兩隻大眼睛的人麵像。這幅人麵像神冠上的3個尖應該是火的象征,兩隻大眼睛應該是日月崇拜的象征。這幅頭戴三尖冠的神像,很有可能是火神祝融的圖騰形象。考古學忌諱“孤證”,為了檢驗我的這一發現是不是“孤證”,我又在好幾個高廟文化遺址出土的藝術陶器中深入尋覓,尋覓的結果大大增強了我的信心。原來,高廟文化的藝術陶器雖多,但其藝術主題基本上都是與“象耕鳥耘”有關的內容。除了上麵說的那幅“雙鳥人麵圖”以外,還有“鳥喙形人麵圖”、太陽神產門裏長著兩顆象牙的“生育神鳥圖”、“雙鳥簇擁嘉禾圖”、“神鳥引吭長鳴圖”、“神鳥載日圖”、“神鳥載月圖”、鳥背上畫有嘴裏長4顆象牙的人麵、雙翅上畫有太陽的“火鳳凰圖”、“太陽神鳥追逐遊魚圖”、裝載於有帆欞船之上的供奉著長了兩顆象牙的“太陽神龕圖”、“裝載於雙身畫舫之上的供奉著嘴裏長了4顆巨型象牙及太陽產門正在產出許多太陽神鳥的“神龕圖”、許多由“4顆象牙一張嘴”組成的抽象符號、麵部刻了3個字(其中有一個是“月”字) 的石雕人頭像等等,高廟文化藝術陶器上處處都畫有“象耕鳥耘”的文化內容,證明了我的發現不是孤證。


記者:文化是有傳承性的,黔陽高廟文化中的“神農氏神徽”有沒有被後人傳承下來呢?
林河:如果高廟文化沒有傳承性,它就成了自生自滅的文化,沒有什麽研究價值了。關鍵是高廟文化的內容不但上有繼承下有傳播,它的這些藝術圖案,不但影響了同時期的湖南長沙大塘文化、稍晚的浙江河姆渡文化、珠江三角洲文化、江浙一帶的良渚文化、山東的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中原的仰韶中晚期文化和商周的青銅文化及當今的民族民間文化,還向西傳播到了西亞,影響了那裏的蘇美爾文明。在古印度、埃及等文明中,也可找到高廟文化的影子。例如高廟文化中的雙鳥擁人麵, 麵頰上畫了兩顆象牙的圖案,到了河姆渡時期,雙鳥擁人麵依舊,但兩顆象牙不見了,頭上還加了一頂三尖皇冠。到了良渚文化時期,象牙被獠牙所取代,頭上則裝上了牛角,雙鳥被黥到了人的雙頰上,而三尖皇冠被誇大成更宏偉的太陽神冠。說明在良渚文化時期, 牛耕已取代了象耕, 大象已經不受崇拜,巨大的太陽神冠顯示了神權的進一步鞏固。中原仰韶文化中晚期的藝術陶器中, 也出現了相類似的長有獠牙的鳥形“神農氏神徽”, 正好說明陝西的薑水炎帝,就是在這一段時期由“不好耕”的遊牧民族轉化為“好耕”的農耕民族的。當玉器和青銅禮器取代了藝術陶器後,“神農氏神徽”仍然是玉器和青銅禮器上的主要裝飾, 隻不過有些人不懂南方民族的文化,沒有將它與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神農氏聯係上, 而是毫無根據地將它與邪神“饕餮”聯係上了。相信了這種毫無根據的考證,豈不是把中華民族也當成信奉邪神的民族了! 黔陽高廟文化遺留下來的神農氏崇拜, 從古代一直流傳至今, 直到20世紀中葉, 海南島的黎族婦女還在麵頰上黥鳥紋,湖南的侗族、土家族、苗族、瑤族婦女的織錦上,還保存了“雙鳥朝神人圖”、“雙鳥朝嘉禾圖”、“雙鳥朝陽圖”等“神農氏神徽”,侗族婦女還保留了插野雞翎、戴鳥羽冠的風俗,苗族婦女還保存了梳牛角髻的風俗等等,這都是對“神農氏神徽”這一萬古藝術傳統的遺存。
西亞的蘇美爾文明中,也可以找到中國黔中地區的“神農氏神徽”(請參看本文插圖)。西方稱中國為“China”,也是“黔”的音譯, 因為在5000年前, 中國的中原對西方來說,還是遠隔大漠、遙不可及的地方。而地處“黔中”的神農氏族卻是他們的近鄰,隻要越過印度洋就可以到達與印度比鄰的黔中地區, 這裏的文明比西方先進了好幾千年,西方當然會就近向“黔中”的神農氏族學習先進文明了。因此, 在西亞的蘇美爾文明中,不但能夠找到中國黔中地區的“神農氏神徽”,還能有神農氏語言、神農氏信仰、神農氏族的創造發明和神農氏族的血統。中華民族的稻作文明對人類的生活、信仰、生活習俗與人類文明所產生的影響,由此可知。
記者: 依您所說, 西亞的蘇美爾文明就是中國神農文化的種子在西亞土地上開出來的又一朵鮮花,這還可以有多少證據呢?
林河: 我在貴刊去年第12期《“海上絲綢之路”始於四千年前的古黔中》的訪談中已經談了許多, 這裏再作點補充說明:
西亞的蘇美爾人不是歐洲人種,而是中華人種;
西亞蘇美爾人的語言不屬歐洲語係, 而屬中華語係;
中國陶器采用稻殼作摻和料,從湖南九疑山下距今14000年前的道縣玉蟾岩遺址就開始了,而不產水稻的西亞蘇美爾文化用稻殼作陶器摻和料的製作工藝,是從中國傳過去的;
中國的古黔中有竹王崇拜,竹文化特別發達,在祭祀竹王時,參祭的人都要以筍殼為衣,以芭蕉葉為裳。而基本上沒有竹資源的西亞草原,竟也出土了以筍殼為衣,以芭蕉葉為裳的泥塑神像,這顯然是從中國傳過去的。
農耕是婦女發明的。中國的黔中古語尊稱上古的女性神農氏為“薩嬤”(或譯薩滿),意為“最受尊敬的老祖嬤”, 並有“粳薩”(種粳稻的祖嬤)、“洛薩”(種田的祖嬤)、“白薩”(種糯米的祖嬤)、“薩瑪”(最大的祖嬤)等“薩語係列”。而西亞的“薩語”也有係列,還能與中國的黔中古語相對應,如“蘇美爾”(薩嬤)、“薩馬拉”(拉氏族的祖嬤)、“薩爾貢”(貢氏族的祖嬤)、“塔薩”(塔氏族的祖嬤)、“蘇珊”(蘇氏族的祖嬤)等,這就是語言淵源。
中國從9000年前的彭頭山文化開始,就出現了“卍”字形吉祥符號, 而西亞的蘇美爾文化也出土了大量“卍”字形吉祥符號。
中國從9000年前的彭頭山文化開始,就出現了日月崇拜,從7400年前的黔陽高廟文化開始,就出現了“太陽紋”、“雙鳥朝陽”、“雙鳥朝神”等藝術陶器,而西亞的蘇美爾文化也出土了大量這種類型的藝術陶器。
中國湖南南縣距今8000年前的塗家台遺址曾出土過船形墓葬, 根據“生產關係永遠落後於生產力”的原理,中華民族從發明船隻到形成墓葬習俗必然還有一段漫長的日子,應該在一萬年以上了。既然蘇美爾人是中華民族飄洋過海到西亞與西亞人結合的後代,那麽,蘇美爾人發達的航海文化,也應該與中華文明有關……
記者:您是對民族語言有研究的學者,您的語言學論文《越人歌研究》,曾有“研究楚越文化的最大突破”之譽,您能不能談談“神農生於黔中”的“黔”字,在南方民族語言中有什麽含義呢?
林河: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研究民族語言往往能使我們的研究得到意想不到的成功。如“三苗九黎”的“苗”字, 含義為“種在田裏的草”, 說明了“三苗”是一個稻作民族。“黎”字的含義是“野生稻”,說明了“九黎”是一個馴化“野生稻”的民族。由於中原人不懂南方民族的語言,往往是隻聽其音而不知其意,在翻譯時必定會因人而異,把同一個南音翻譯成了無數的漢字,如將英文的“China”翻譯成漢字,就出現了“中國”、“支那”、“至那”、“脂那”、“賽尼”、“希尼”、“震旦”、“真丹”、“振丹”、“秦尼”、“秦”等等的譯名, 倘若是不知情的人, 還以為是許多不同的國家呢! 因此, 我們必須掌握了這一規律, 才有可能把某些漢字去與南方民族的語言對比, 找出它的原生含義來。我曾研究過“黔”的原生含義,終於發現了它就是“粳”字的音譯。原來,中國的南方民族在發明稻作農業時,最早被馴化的野生稻就是“粳”,因而以此為驕傲,將自己也稱為“粳民”。又由於原始語言沒有現代語言這樣複雜,他們便將自己耕種的土地、居住的山川都稱為“粳”。不知其意的中原文化人,往往就把它翻譯成五花八門的漢字了,如長江的“江”(古音讀粳)意為粳民的水、共工氏的“工”意為粳氏族的又一位領袖、鴻雁的“鴻”意為粳民的神鳥、“粳稻”意為鴻雁帶來的稻、秦始皇的軍隊駐紮的“鐔城”意為“粳氏族的山”(“城”是百越語“山”的音譯)、“貢山”意為粳民的山、“高黎貢山”意為“黎山之首”等等。
記者:中國的農耕文化已經有了14000多年的曆史,您曾經提出過“中華文明不是五千年而是一萬年”的說法,為什麽在這裏隻提“上下七千年,古今兩神農”呢?
林河:我提出“中華文明不是五千年而是一萬年”,是根據中國的農耕文化有14000年的曆史, 在距今八、九千年左右, 中華大地上就已是遍地炊煙了這一考古發現說的, 而“上下七千年,古今兩神農”的提法, 是根據考古發現中的神農氏出現的時候提出來的。中國的農耕文化雖然有了14000多年的曆史,但是,那時候還是在嚐試著把野生稻培養成人工栽培稻, 不可能產生神農崇拜。在距今9000年到8000年, 農耕文化已經在中華大地上普遍開花, 如今所出土的藝術陶器上, 也出現了太陽符號、月亮符號、火靈符號和鼻有雙孔的卵石人頭像。根據《白虎通義·五行篇》:“炎帝者,太陽也。其神祝融,祝融者,屬續,其精為鳥,離為鸞”的記載,那太陽符號有可能是代表炎帝,火靈符號有可能是代表祝融。但由於在農耕初期,人們還不能做到“牛耕人耘”,還需要依靠野生的鳥獸來承擔為人類“象耕鳥耘”的任務,而在距今一萬多年到8000年的稻作文化遺址中,並沒有出現能與“象耕鳥耘”聯係到一起的神人畫像,所以,還不能認定那些太陽符號能夠代表神農炎帝,那些火靈符號能夠代表火神祝融。到了距今8000年到7000年之間,黔陽高廟稻作文化遺址的藝術陶器上, 終於出現了有水鳥相伴、臉上畫著象牙的人麵像,顯示了“象耕鳥耘”的內容,比較符合神農炎帝的圖騰特征了,因此, 我才敢於認定:黔陽高廟文化的這幅神人畫像就是神農炎帝的畫像。再加上晉代史學家習鑿齒說“神農生於黔中”,而黔陽正好是古代的黔中地,“高廟”在百越語中恰恰又是“祖廟”之意,高廟的具體位置就在黔陽的安江鎮了。安江的真正名稱應該是“雁江”,以安江有一條“雁江”得名(今日的雁江上還留下了一個叫“大雁橋”的地名), 大雁正是上古時幫助人類耘田的神鳥之一。由於黔陽話的“雁”字讀“安”, 才將“雁江”誤寫成“安江”了。從民俗學的角度分析,在沅水流域的民族文學中,有許多神鳥助耕的故事,如侗族有把神雁當作“薩嬤”(祖神)的傳說,侗族民居的屋脊上往往要雕塑一個“雙雁朝陽”的圖案,土家族的祭神詞中, 則有“不會下雨的龍不是好龍,不會耕田的鳳不是好鳳”之語。綜合曆史、考古與民情風俗等多方麵的因素, 我想,我們應該解放思想,大膽地論證高廟的神麵像就是中國最早的神農炎帝的神像了。
記者:那麽,“上下七千年,古今兩神農”中的當代“神農”,我想應該是指我國當代的“雜交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吧?
林河:是的,當代“神農”指的就是1981年榮獲我國第一個國家特等發明獎的當代“雜交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他對當代農業的偉大貢獻是一點也不亞於古代的神農氏的。天緣巧合的是,7400年前發明種植粳稻的神農氏住在沅水西岸的高廟,而7400年後發明種植雜交稻的袁隆平院士則住在沅水東岸的安江農校。 隻要有一葉小舟,不到半個時辰就可以橫渡沅水,任你去盡情地暢遊袁院士的舊居或古代神農氏的故居了。這可是古今中外絕無僅有的一個集7000年文明於咫尺的旅遊亮點。
在當代中國農村,“世界雜交稻之父”袁隆平的名字, 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了。中國農民常說,吃飯靠“兩平”,一靠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二靠袁隆平的雜交稻。西方世界則把雜交稻譽為“東方魔稻”。國際上甚至把雜交稻當作中國的第五大發明,是人類繼上古“第一次綠色革命”之後的“第二次綠色革命”。富裕起來了的中國農民自發地為袁隆平雕塑漢白玉的肖像,天上升起了“袁隆平星”,袁隆平獲得的榮耀已多得無法統計。但是,袁隆平對人類文明和中華文明的影響卻遠不止此。
在偉大的中華文明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上古的神農氏族首創農耕的創新精神,可以看到黃帝元妻嫘祖“教民蠶桑,累死道中”的忘我情操,可以看到楚國逐臣屈原“憂國憂民”、“上下求索”、“雖九死而不悔”的愛國至誠, 可以看到鄭和“七下西洋,溝通中外,講信修睦,和合萬邦”的開拓精神,也可以看到我們無數的革命先烈“獻身真理,前赴後繼,不達目的,奮鬥不止”的革命品質。而中華文明曆經了千秋萬代所創造出來的民族精神,就是我們中華民族能夠永葆青春的文化基因,就是我們中華民族能夠在一萬多年來的曆史長河中長盛不衰、為人類文明做出偉大貢獻的根本原因。袁隆平的成功,就是中華文明萬年文化底蘊的成功,就是中華文明優秀基因的成功,就是中華民族高尚的民族精神的成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