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溫鐵軍:美國用了二十年,打造了收割全球的金融利器

(2023-07-01 11:30:36) 下一個

觀後:《溫鐵軍:美國用了二十年,打造了收割全球的金融利器》

 

溫老師講的高屋建瓴,門外漢不求深解,力求理出一條邏輯出來。

世界人口在增加,金融資產也在增加,但是人均GDP,或者人均財富在減少。也就是說,世界總體財富隻是在少數人手中增加了,而且是以虛擬財富的形式增加的。而世界整體的財富並沒有增加,由於人口的增長,大部分人的財富其實是減少了的。

量化寬鬆:約等於印鈔票。

投機產品:約等於期貨

期貨:約等於工業原材料

工業原材料:約等於石油

製造業大國:約等於發展中國家,約等於出口型國家

通貨膨脹:約等於物價高

一、增加流動性和消滅流動性

金融資產的增加,本質玩的是增加流動性,和消滅流動性。所謂增加流動性,就是印貨幣,俗稱熱錢。錢多了,就去資本市場,買一樣東西:投機產品。投機產品約等於期貨,期貨約等於工業原材料,工業原材料約等於石油。石油價格上漲,這就導致,實體國家,或者,製造業國家,工業生產成本上升,所以,生存的產品的價格就上升。因為生產出來的初級產品會被其他的工業進一步加工,所以最終導致物價全麵上漲。形成通貨膨脹。

因為石油或者工業原材料上漲,是世界性的。所以,物價上漲也是世界性的。進而,世界人民的消費需求都會下降,不管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所以,生產出來的產品不僅在本國賣不出去,在國外也賣不出去,這就打擊了出口。製造業的企業不僅麵臨成本增加,同時麵臨產品賣不出去,兩難的危機。如果問題得不到解決,賣不出產品,就收不回資金,企業就無法繼續運轉。最後,隻能宣布破產,或者,選擇低價出賣工廠和企業。這時候當時通過炒作期貨掙錢了的熱錢,就會來低價收購這些瀕臨破產的企業。這樣當年,印出來的紙,就真的變成了資產,從而消滅了流動性。由於熱錢去收購了實體經濟,期貨上的熱錢減少,工業原材料和石油的價格回歸正常情況,這就回歸了原點。為下一輪,印鈔票做好了準備。

觀察:

  1. 整個過程,可以完全不存在石油短缺和糧食短缺,單純是印鈔票
  2. 總體的世界財富沒有增加,而財富發生了轉移,從製造業國家轉移到了金融國家。
  3. 世界上的貨幣增加了,但財富沒有增加。所以,全世界的錢都沒有以前值錢了。
  4. 金融國家本國的製造業並沒有增加,因為企業和工廠還是在製造業國家,所以,金融國家本國就業崗位並沒有增加,並且非金融行業的人民的財富也沒有增加
  5. 因為金融國家控製了製造業國家的製造業,所以,製造業國家變成了金融國家的打工人。
  6. 金融國家印錢後,需要把錢以貸款的形式,給到金融機構,例如華爾街。由金融機構出麵完成整個操作,所以,製造業國家的財富首先進入了金融機構的口袋。而金融國家隻能通過貸款利息和稅收的方式拿到財富。所以,大頭還是在金融機構的口袋裏。
  7. 因為第5點,金融國家掙得少,金融機構掙得多,所以,長此以往,金融機構會比國家更有錢,更有話語權。
  8. 因為製造業被變賣,如果企業通過變賣還能維持的下去。那經曆著這次風波,企業可能優先選擇投資金融等虛擬產業,而不會繼續投資實業。

二、政府調控

上麵分析到製造業國家的實體經濟遇到了困難,企業麵臨成本增加,而產品又賣不出,兩難的窘境。這時候,製造業國家的政府就需要出麵。製造業政府會向企業收購初級產品,或者,原材料,企業不賺錢,但是最起碼收回了成本,能活下去,而工人可能會被拖欠工資,但不至於被解雇。政府收購了這些初級產品和原材料後,就會去做基建,造橋,鋪路,造機場,造高鐵。在基建的過程中,會大量雇傭工人,雇傭其他的企業來完成項目。這樣,企業和工人就都掙到了錢,那就能平衡本國物價。其次,政府可以通過貶值自家貨幣,讓自己國家生產的產品變得便宜,這樣通過貨幣兌換,其他國家的人民就會覺得東西便宜了,就會買東西,這樣,製造業國家的企業也可以收回資金,讓企業繼續活下去。當然,政府還可以直接發救濟金和收購企業,企業國有化。

觀察:

  1. 政府出資,做基建,所以財政會支出大量的金錢,可能會出現財政赤字,甚至,政府負債
  2. 政府投資的基建,短期基本收不回成本,而長期也不一定能收回成本,但是有可能幫人民和企業渡過難關。
  3. 因為基建單從投資角度來看是不賺錢的買賣,所以,私人企業和私人銀行一般不會來做。必須由國家政府出麵來搞,因為政府能等的時間更長,而且可以通過其他方麵的稅收來回籠資金,不至於像企業那樣破產。
  4. 因為美聯儲不是國家機構,是由私人銀行家們聯合組成的私人機構,根據第3點,像基建這種項目,一般都不願搞。
  5. 中國模式,由國有銀行貸款給國有企業,國有企業去搞基礎建設。因為第2點,所以,國有企業會占用大量資金,而國有銀行的回報比和效率也會很低,但從整個國家發展的角度來看,是有用的。
  6. 國家貨幣貶值,雖然能讓企業回本,但是當再次去國際上購買原材料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的財富縮水了,同樣多的本國貨幣換不來同樣多的外匯了,所以,雖然自己的企業還活著,但是也是被扒了一層皮。
  7. 如果貨幣貶值,企業還是倒閉了,那當初的熱錢就可以以更加便宜的價格完成對企業的收購。貨幣貶值猶如飲鴆止渴。

三、軍事霸權

在第一部分的分析裏麵有一個前提,就是存在一個國際的唯一市場,大家都來這,買石油,而且,必須用統一的貨幣。如果沒有統一的貨幣來買石油,假如金融國家A印了錢,大家完全可以用金融國家B的錢去買石油,這樣石油的價格就還是穩定的。所以,要印錢收割世界,就必須讓石油隻能用美元結算。所以,世界大多數油井必須由我們的人看著,不用美元賣,我就揍你。世界的油田在中東,所以,中東遍布了美國的軍事基地。不用美元結算,我就想辦法揍你。

目前來看,釜底抽薪的辦法就是:打破石油隻能用美元結算的霸權;或者,找到替代石油的新能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