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長照體係崩盤 美國中產家庭難以承受之重

(2023-05-08 13:49:35) 下一個
長期照護(英語:Long-Term Care,簡稱LTC),是一種協助因慢性疾病身心障礙而長期無法自理的病患,滿足各式各樣醫療與非醫療需求的服務。
 
長照體係崩盤:美國中產家庭難以承受之重
 
世界新聞網 |2023-05-08        
 
多少年來,有關美國究竟是年長者的「天堂」還是「墳墓」的爭論未曾稍歇。今年年初,洛杉磯(專題)舞社72歲華裔(專題)老人陳友艮開槍濫殺桉,以及緊隨其後的加州(專題)半月灣67歲華男槍擊同事桉,更喚起人們對年長者生活和心理健康的關注;在美國社會愈來與老齡化的今天,如何讓年長者老有所依,老有所養,活得有尊嚴,走得無痛苦,是迫在眉睫的課題。
 
人們常說老人須有「三老」(老伴、老友、老本),才可安度晚年。然而,《世界新聞網》近日發文稱,美國許多華人(專題)新移民(專題)因來美國後未工作,「老本」不足;語言不通,交不到新友,「老友」又都在彼岸,長相廝守的隻有「老伴」,生活之無助、乏味可想而知。
 
亞裔老人 68%不諳英語 30%獨居
 
亞美聯盟對美國亞裔年長者的調研顯示,多達68%的亞裔老人不諳英語,在外需靠翻譯,30%的亞裔老人獨居,37%的老人與親友和鄰居沒有日常聯繫。而亞裔老人的貧困率與西語裔一樣,也是各族裔中最高的,達30%,照養問題在各族裔中最為迫切。
 
雖然受儒家傳統觀念的薰陶,華人子女多重孝道,對長輩照護有加,然而兒孫也有自己的家庭和事業,在生活的強大壓力下,他們照顧父母的精力和財力畢竟有限,沒有醫療保健體係和社區組織伸以援手,要想為家中老人提供長期照護,幾乎寸步難行。
 
長期照護,一靠錢,二靠人。
 
養老靠錢 每年6萬元起跳 怎負擔
 
先談錢,長照成本是最大問題。根據波士頓(專題)學院退休研究中心(CRR)分析,美國國內有約1800萬中產階級的嬰兒潮世代,仰賴長照資源,卻無力支付相關費用。其中有房有產的中產階級,不符合申請政府補助的資格,隻能自力救濟,結果陷入財務惡性循環。
 
根據研究機構估算,入住長照機構的費用以每年6萬元起跳,並且隨著年齡增長、照護需求增加,成本也水漲船高,照護失智症的長照機構平均每年收費更逾8萬元。這對絕大多數中產家庭來說,都是不可承受之重。
 
照護靠人 養家又養老 夾縫掙紮
 
再談人,誰來照顧?對於家中有慢性病尤其失智症老人的家庭來說,老人的親屬無不在照護老人和養家活口的夾縫中掙紮。專業護理員請不起,護工又短缺,安置到療養院去又擔心老人受罪,子女內心的煎熬,實非親身經曆者所能理解。不少人為照顧家中老人而辭去工作,本人因此失去固定收入來源之外,也失去雇主支付的健康福利,想再重返職場更是困難重重。
 
長照崩盤 各州急推動保險因應
 
業內專家指出,早在新冠疫情爆發前,美國國內的長照體係就已崩盤,普通家庭完全無力支持;因此政府向長照體係挹注資源、把好鋼用在刀刃上,以保障第一線照護人員擁有競爭性的薪資,並維持現代化設備,已刻不容緩。華盛頓州今年已開始啟動長照保險計畫,強製徵收勞工0.58%薪資,作為長照財源,將提供每戶家庭每日100元照護費用,加州和密西根州也開始推動類似長照保險計畫。
 
高齡社會已在眼前,老人照護的政策,必須要與時間競賽。
 

長期照護(英語:Long-Term Care,簡稱LTC),是一種協助因慢性疾病身心障礙而長期無法自理的病患,滿足各式各樣醫療與非醫療需求的服務。

長期照護通常會提供看護與非技術性照護,例如協助著、使用浴室等日常生活活動。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長期照護案例,屬於多重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口,需要專業人員以專業技術進行處理,因此醫療照護服務漸漸加入長期照護服務當中。長期照護可以在家庭、社區、支援性居處護理之家及居家呼吸照護所等處提供。各年齡都有可能視需要長期照護需求,惟老年人的需求最為常見[1]

長期照護的類型[編輯]

長期照護的提供服務形式可分為常規與非常規。能提供常規長期照護的機構,通常會向需要晝夜監護的人提供生活食宿,包含專業健康服務、個人照護與飲食、衣物洗滌與居家事務服務[2]。這些機構的名稱較為多樣,例如護理之家、居家呼吸照護所、個人照護機構、持續性照護機構等。

長期照護可以在家中進行常規照護,常稱作居家照護,可與多家診所服務(例如護理藥物治療呼吸治療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語言治療非藥物療法)派遣相關醫事人員(護理師呼吸治療師、醫師、物理治療師等)到宅服務與其他如居家結構工程(如安裝液壓升降台、翻新浴室和廚房)等服務結合。

非常規居家長期照護,由家庭成員、朋友與無償誌工支持與照護。據估計,90%的居家照護,是由愛心誌工無償與非正式提供[3][4]

長期照護的嚴重問題[編輯]

  • 未來老年人口恐無人照顧

台灣的高齡化造成照護費用的長期赤字,而政府的公益性質也導致無法照顧到基本所有需要照護的對象,形成一個在社會實際層麵上的空洞及隱憂。由財政觀點看“長期照護服務”民間參與之可行性,隻有政策的分析跟發布下,實際的長期照護市場,可能沒有人要投入,原因在於少子化的前提下,年輕人希望能有更多的收入,但長照產業的收入不如一般傳統的商業模式可以產生很大的收入,因此年輕人就不會選擇這個產業。此外,由於公益性質的關係,即所謂做功德的概念,幾乎是這個產業的代名詞,對於年輕人來說,做功德並非是大多數年輕人所追求的,因此,這個產業對於年輕人當然是不會有多大的吸引力。但事實上,台灣在2018年已經進入高齡社會,即台灣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突破14%,對於老年人口照護的需求已經迫在眉睫,政府如果隻有做長期照護的照顧方法的話,該方法如果失敗,將導致未來的老年人口照護產生巨大問題,甚至導致嚴重的經濟下滑,因此政府應該提出更好的解決方法,來處理該問題,並且要即時且有效。

2020年台灣長照基金可獲325.7億收入,但同年支出卻高達386.7億,短絀61億。麵對不穩定財源,衛福部等政府部門正在檢討因應經費製度。[5]

政策[編輯]

世界各地的政府或民間已在不同程度上和不同層麵對不斷增長的長期護理需求做出反應。政府的這些回應部分基於長期護理的公共政策研究議程,其中包括特殊人群研究、靈活的服務模式和管理式護理模式,以控製不斷上漲的成本和高私人支付率。

台灣[編輯]

在台灣,政府社會福利長期照護的最上位的法源為《長期照顧服務法》[6]

2017年起政府推動“長期照顧十年計劃2.0”,據OpView調查政府長照政策輿情,以“醫療照顧”內容最受關注,“社區照顧”和“老人共餐”則是以有助於長者的社會參與,獲得最高的政策好感度。[7]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