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自作自受 歐洲火車頭熄火 是和中國叫板的代價

(2023-05-29 00:34:51) 下一個

自作自受,歐洲“火車頭”熄火警告,這就是和中國叫板的代價

新財迷 |2023-05-28  

歐洲“火車頭”這次真的慌了!

近段時間,叫囂著要與中國脫鉤的德國陷入了一個尷尬的處境,那就是他們設定的“中國戰略”無法出台,而這一情形卻真實展現了現在大部分西方國家對華態度的窘境。

自從朔爾茨上台以來,德國政府內部對於中國問題就始終存在分歧,這麽長時間過去了,“中國戰略”一直無法落地,也讓外界議論紛紛。

點擊圖片看原樣大小圖片

此前,歐洲多國領導人先後訪問中國,這一信號也表明了歐洲在對華問題上的態度:既不能與中國“脫鉤斷鏈”,而是要保持對話;也不能停止對抗競爭,以維護與美國的關係。

顯然,歐洲各國也很清楚,與中國徹底翻臉就意味著本國經濟將麵臨斷崖式的損失。而德國之所以在對華問題上矛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德國工商界對中國市場的格外看重。

點擊圖片看原樣大小圖片

多年以來,德國一直被視為歐洲的“經濟領頭羊”,如今卻意外“掉隊”。據路透社5月24日報道,德國統計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德國經濟與前三個月相比出現收縮,這就意味著德國經濟已陷入技術性衰退,而比衰退更可怕的是,德國工業產出遭遇了12個月以來最大跌幅。
 
點擊圖片看原樣大小圖片
 
在這樣的背景下,德國政府還在高喊對華“去風險化”,但打臉的是,德國企業並沒有搭理這一套。

近日,德企西門子CEO博樂仁接受采訪時就直言,正尋求擴大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他明確指出,西門子的創新和增長已經與中國市場緊密相連。

其實,並不是隻有西門子一家公司如此重視中國市場。有數據顯示,2022年德企對中國的直接投資增長了111%,此外中國已經連續七年蟬聯德國最重要貿易夥伴的稱號,就連德國工商總會高官也坦言,沒有任何國家能夠替代中國。

要知道,目前至少已經有超過2300家德國企業在中國建廠、設立生產服務和銷售機構。也就是說,如果中德關係惡化,極大可能會導致一些德國公司破產。所以,德國政府也不敢在對華問題上表現得過於極端,畢竟這個後果他們承受不起。

總的來說,德國隻是歐洲的一個縮影,在對華問題上,其他國家同樣也陷入了兩難境地。如今中國對他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德國的遭遇也無疑給他們敲響了警鍾,德國企業的實際做法充分說明,中國才是他們最好的出路。

中國歐盟商會:以商促變政策,反讓中國改變了歐洲
 
LTN |2023-05-27        
 
即將卸任的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JörgWuttke)表示,過去德國的中國政策是“以商促變”,然而,誰也想不到,“以商促變是實現了,但是卻是中國人改變了我們”。他也說,中國如果能自由化,將蘊藏著極大潛力,但中國共產黨亟欲保持控製權,看不到這樣的潛力。
 
《德國之聲》中文網報導,在北京生活30年的伍德克在卸任中國歐盟商會主席前夕,接受《南德意誌報》訪問說,“中國已今非昔比。經濟增長不那麽強了”。前十大歐洲企業占中國投資80%,他們繼續投資中國,但“較小企業已按下暫停鍵,或者離開了”。
 
他說,這樣的情形與歐企在美國的狀況迥然有別,德國經濟界對美國市場感到興奮,“(美國)再工業化讓德國工業界收到訂單。這與中國的悲觀與危機氛圍形成鮮明對比”。
 
他表示,中國經濟最大問題在於占國民經濟四分之一的房地產業。盡管停工項目恢複施工,但幾乎沒有新開發項目。此外,在出口方麵,中國去年向歐盟輸出640萬個貨櫃,但歐盟對中國僅輸出160萬個貨櫃,顯示中國對歐洲消費者的依賴程度。中國能源供應不斷出現問題,衝擊工業生產,而其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城鎮突破20%,成為隱憂。
 
伍德克說,中國的民營企業非常靈活,“中國是由企業巨頭阿裏巴巴的馬雲或騰訊馬化騰向前推進的,但這些人現在受到懲罰,而國有企業則受到國家扶持”。
 
麵對共產主義在中國是否重新顯露的提問,他表示,“國有企業和5年計劃一直在給出方向,但過去民營企業有更大空間,前國家主席江澤民把他們帶到黨內。但現在國家主席習近平擔心葉爾欽效應重演。當時俄羅斯民營企業家接管經濟和媒體,最終導致黨分崩離析。在中國,我們現在還沒有到60年代文革的時候,但方向是這樣的”。
 
以貿易促進變革:到底誰改變了誰?
 
德國之聲 |2023-05-26
 
歐盟駐華商會會長伍德克(Jörg Wuttke)在北京生活了30年。即將離任之際,他接受《南德意誌報》采訪,伍德克認為,以貿易促進變革,“改變的是我們”。《新蘇黎世報》在六四之際回顧中國民主運動。
 
歐盟駐華商會主席伍德克向《南德意誌報》介紹說,中國的地方官員對於外國投資者鋪出紅地毯熱情歡迎,然而,這樣的魅力攻勢之下,歐洲企業仍然表現出很大的謹慎。他說:"中國已今非昔比。經濟增長不那麽強了。排在前麵的十大歐洲公司占到在華投資的八成,它們也繼續投資。但較小的企業已經按了暫停鍵,或者離開了。這與在美國的情況迥然不同:在那裏的德國經濟界非常興奮,再工業化讓德國工業界也收獲了訂單。這與中國的悲觀與危機氛圍形成鮮明對比。"
 
伍德克向《南德意誌報》說,中國經濟最大的問題是在房地產業,這占到國民經濟的四分之一。盡管停工的項目繼續施工,但新開發的幾乎沒有。此外,在出口領域,中國去年向歐盟輸出640萬個集裝箱,歐盟對中國僅160萬個集裝箱。這顯示出中國對歐洲消費者的依賴性。在工業生產方麵,能源供給也不斷出現問題。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在大城市約20%。
 
伍德克說,中國的私有經濟界有非常聰明、靈活的頭腦。"中國是由企業巨頭像阿裏巴巴的馬雲或騰訊的馬化騰向前推動的,而正是這些人現在受到懲罰。而國有企業則受到扶持。"
 
《南德意誌報》記者提問說,如今共產主義是否重新顯露出來?伍德克說:"國有企業和五年計劃一直在給出方向,但過去私有企業有更大的空間,前國家主席江澤民也曾把他們帶到黨內。現國家主席習近平則擔心葉利欽在俄羅斯的一幕重演。當時私有企業家接管經濟和媒體,最終黨分崩離析。在中國我們現在還沒有到六十年代文革的時候,但方向是這樣的。"
 
記者問道:過去在德國有關中國的辯論中總是會提到"以貿易促進變革"這句口號。中國現在的情況是否是我們當時可以預計的?伍德克回答說:"以貿促變是實現了。中國人改變了我們。過去我們從未想到過,現在我們看看在德國投資者的國籍。中國人給我們展示了工業政策。"
 
伍德克還表示,中國有著極大的潛力,如果能夠完全自由化。但黨看不到這一潛力,因為想要保持控製權。
 
為自由抗爭的火種
 
六四之際,《新蘇黎世報》客座評論回顧中國民主運動的艱難曆程與不息的火種:從1989年的天安門學生運動,到劉曉波獲諾貝爾和平獎之後病逝於獄中,以及之後維權律師的被打壓。
 
評論寫道:"多年來,中國建造著一個反烏托邦的係統,用攝像頭和中央數據庫監控本國民眾。但這一係統也同樣不能摧毀異議人士的抵抗。理由很簡單:一位政治活動人士是有意識地從事這樣的活動,即便加強國家監控也不能對其態度有所改變。此外,他願意為自己的抵抗而忍受牢獄甚至更糟糕的後果,這也是監控所不能改變的。"
 
評論寫道:"共產中國持續近50年的民主運動顯示,一位專製者盡管可以壓製本國民眾、迫害和毀滅其對手。但人們對於自由的需求以及個別人為此抗爭的意願,是他們不能窒息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