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烏克蘭外長替中國辟謠的一個細節,非同尋常

(2023-05-29 00:27:32) 下一個

陸媒:烏克蘭外長替中國辟謠的一個細節,非同尋常

補壹刀3小時前

烏克蘭的“大反攻”,要開始了?

在27日一天之內同步出現的三則烏克蘭方麵的消息,引發了不少外媒對烏方“大反攻”的連環推理。

部分美歐不少媒體對此興奮不已,恨不得“大反攻”下一秒就打響;有的媒體則悄咪咪想搞事,在紛繁複雜的消息中摻雜些“假料”,挑撥各方對中國勸和促談努力的認知……

這次,當烏克蘭外長庫列巴親自下場“辟謠”打造謠媒體的臉,美歐輿論卻開始裝聾作啞。

俄烏衝突正走向何方?衝突之外,又是誰在搞小動作?

1

第一個消息,27日,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瓦瓦列裏·紮盧日尼時隔25天,在推特上更新一段長1分4秒的視頻,配文為 “現在是時候奪回屬於我們的東西了”。

視頻製作精良,用電影式的鏡頭展示全副武裝的烏克蘭士兵行軍、訓練的過程,全片充滿“大反攻”的氛圍。

而第二個消息,則來自烏克蘭的另一位高官。

27日,烏克蘭國家安全顧問奧列克西·丹尼洛夫在接受BBC采訪時表示,烏克蘭反攻“準備開始”。

根據BBC的說法,丹尼洛夫不願透露“大反攻”的具體日期,但表示可能會在“明天、後天或一周內”開始進攻,並從俄羅斯手中奪回領土。

據稱,丹尼洛夫這次“極為罕見地”接受了BBC的采訪,中間被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電話留言打斷了,就是為了開會討論反攻問題。

第三個消息,接受《衛報》采訪的烏克蘭總統顧問米哈伊洛·波多利亞克也表示,“初步行動已經開始為反擊俄羅斯占領軍鋪平道路”。

這幾條摞一起看,“大反攻”豈不是板上釘釘了?

在這些消息發布的前一天,26日,烏克蘭國防部就表示,俄羅斯模擬在俄軍控製下的紮波羅熱核電站發生重大事故,“以挫敗烏克蘭蓄謀已久的反攻行動”。

“俄羅斯人正準備在最近的時間內對紮波羅熱核電站事故進行大規模的模擬。他們計劃攻擊紮波羅熱核電站區域,之後他們將宣布放射性物質的泄漏情況。”

但令人摸不著頭腦的是,烏克蘭國防情報局沒能拿出任何證據。更新核電站消息最多的國際原子能機構也從未發布有關消息。

如果俄對紮波羅熱核電站的所謂“計劃”還隻是烏克蘭方麵的猜測,那麽27日聲稱準備“大反攻”的當天,基輔就遭到了俄烏衝突爆發以來最大規模的無人機空襲。

根據烏克蘭國防部的說法,俄羅斯派出了54架伊朗“沙希德”無人機,其中52架被擊落,空中警戒持續了五個多小時。

對俄方的行動,《衛報》的報道中稱,俄羅斯不斷發動空襲的另一個目標是用廉價的伊朗無人機耗盡烏克蘭的防空彈藥,而在計劃對俄“大反攻”之前,防空導彈短缺是烏克蘭最緊迫的擔憂之一。這也再次給“大反攻”增添真實性。

本聲稱在春季發起的反攻已經快要走進夏天了,除了烏克蘭釋放的一些口頭信號外,沒有太多的事實性佐證。

可以看到,烏克蘭為“大反攻”做的更多是宣傳,這也許跟當前俄烏衝突中信息戰愈加激烈有關。

對烏克蘭而言,這時候密集發布有關“大反攻”的各類信號,一方麵能以此向西方盟友“要價”,在物資援助上得到幫助。

另一方麵,“大反攻”的陣仗就算是雷聲大雨點小,也能讓俄羅斯方麵感到不安,至少讓烏方在戰場上的動作更難以琢磨。

當然,除此之外,這也讓整個國際社會進入了緊張狀態,畢竟,“大反攻”的成敗與否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俄烏衝突最終會走向何方。無論結果如何,都是對當今國際格局的巨大衝擊,其中的每一方都要為此做好準備。

2

但除了對俄烏戰場最新跟進的跟進外,外媒對有關“大反攻”的報道卻透露出些許微妙之處。

在對烏克蘭總司令宣傳視頻的報道中,CNN使用的措辭是“等待已久”(long-awaited)的“大反攻”。

這其中的“小激動”似乎要溢出屏幕了。

媒體的報道心態或許來源於其追求新聞刺激性的本能,但CNN的編輯有沒有想過,戰爭升級的後果真的值得“期待”嗎?

美歐主要媒體對於烏克蘭“大反攻”的消息有多亢奮,對於北京勸和促談的唱衰抹黑就有多麽變本加厲。

一路緊盯李輝大使歐洲之行的《華爾街日報》駐德國記者,幹脆直接下場造起了謠。

26日,也就是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前往這次訪問最後一站莫斯科的當天,這家美媒“瞅準時機”推出一篇文章,試圖總結李輝前麵幾站的情況,包括烏克蘭、波蘭、德國、法國和布魯塞爾歐盟總部。

其實,我外交部網站一直跟隨中國特使的行程進行信息通報。26日晚些時候更新的通報中說,李輝25日在布魯塞爾同歐盟官員舉行會談,闡述中方有關烏克蘭問題一貫立場的同時也收到歐方反饋:

歐方“高度評價”中方發揮的積極作用,讚賞政治解決危機的有關原則,認為歐中雙方在烏克蘭問題上存在不少共同利益,願同中方共同努力推動以和平方式解決衝突……

類似氛圍和基調,也洋溢在李輝這次訪問的其他一係列會見和會談中。

趙隆,來自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的俄羅斯問題學者,26日也對李輝這次歐洲之行發表看法:

不同於部分國家的“裁判官”心態,中國代表沒有附和、偏袒或施壓任何一方,而是把推動國際社會在“促和”意願上形成合力作為核心目標,努力構築“促和”壓倒“求勝”的主流敘事。

但《華爾街日報》記者呢,一點都沒讓人失望地做出完全相反的“異樣解讀”。

文章一上來就屁股明顯坐在華盛頓一邊地指責“中國試圖分化西方”,依據,就是“中方支持歐洲國家加強戰略自主”。

支持歐洲戰略自主並實現長治久安,就是“分化西方”?難道幫著華盛頓忽悠蒙騙已在汩汩淌血的歐洲繼續付出巨大安全和經濟代價,配合美國完成基於一己之私的戰略謀劃,才是“仗義執言”?

不知已在抨擊美國“割韭菜”的歐洲人,聽了《華爾街日報》這番歪理是啥感受。

如果隻是這樣一番已經讓人耳朵磨出繭子的對華攻擊抹黑,可能也就作為陳詞濫調飄過去了。但偏偏,表演上癮的華爾街日報記者這次“超常發揮”,開始生編硬造。

文章開頭就稱,中方特使敦促立即停火,“讓俄羅斯占據它現在占領的烏克蘭部分領土”。

可能也是對公然造謠心裏沒底,該報記者再次玩起美歐媒體慣用的把戲:

聲稱這是“了解中國特使與歐洲各國政府會談內容的西方官員透露的”。至於具體是啥“西方官員”?你猜對了,沒名沒姓,匿名。

換句話說,就是又故意搞了個“死無對證”。

3

這篇文章的英文版26日上網。27日一早,《華爾街日報》又頗為“得意”地把它翻成中文,放上中文網站首頁突出位置,接著開始等待美歐輿論對這個“獨家消息”的轉載和進一步“發揮”。

不料它等來的,卻是被烏克蘭外長親自辟謠和啪啪打臉。

什麽?《華爾街日報》說消息源來自“了解情況的西方官員”?

烏克蘭外長庫列巴較起了真,他看到這個新聞後“立即聯係”李輝歐洲行所到之處的“歐洲同事”核實情況。

但結果,“沒有任何人證實曾討論過承認俄羅斯擁有烏克蘭被占領土的問題”,27日一早,庫列巴在臉書上發布視頻予以澄清。

這位烏克蘭外長提醒人們“保持冷靜和常識”,不要因為隨便一條新聞就做出情緒衝動的反應。他強調烏克蘭與所有關鍵夥伴保持著信任關係,“不會有人在我們背後做任何事”。

一位俄羅斯問題學者說,庫列巴如此迅速的澄清甚至直接回懟華盛頓,當然是因為《華爾街日報》記者造的這個涉華黑謠,直接涉及烏克蘭領土問題,任由謠言發酵對基輔沒有好處。

另外,烏方顯然也是擔心美媒如此肆意重傷中方勸和促談的努力,對烏克蘭也不是好事。

一家名為Agenzia Nova的意大利媒體說,庫列巴當天還特意提到,基輔“將繼續與作為重要對話者的北京保持溝通對話。”

按理來說,烏外長與歐洲多國高官緊急溝通並澄清重大信息,這對密切關注俄烏局勢發展的美歐主要媒體來說,是一個不可能漏掉的新聞。

但偏偏,這個消息就是被它們漏掉了。

直到現在,意大利Agenzia Nova仍是零星幾家報道庫列巴“臉書”辟謠的美歐媒體,而且說得相當簡單。其他主要美歐媒體,齊刷刷地裝聾作啞一言不發。

就連造謠者《華爾街日報》,臉被打得啪啪作響,目前也仍沒有做出任何反應。

在這事上,美歐主流輿論又秀起了下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