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從遙遙領先中國 到一敗塗地 被美國整死的日本航空業

(2023-02-14 16:08:21) 下一個

從遙遙領先中國到輸得一敗塗地,被美國活活整死的日本航空工業

2023-02-14 18:03:42 來源: 萬乘之尊 

前言:日本航空工業在活塞時代能研製出“零式”、“疾風"等當時一流的戰鬥機,1945年戰敗後日本航空工業獨立發展的權利被美國剝奪了,日本雖然不具備中美俄那樣的獨立研發能力,但也不甘心成為的“提款機”,渴望盡量爭取國防獨立自主,以重現“零戰”輝煌的野心也不曾泯滅,1984年,日本研製出F-2“平成零戰”戰鬥機,一下子就超越了中國,雙方差距迅速拉大到三十年。


 

一:日本的大飛機夢

日本航空工業在二戰之後整整斷層了40年,其間日本人也搞了各種各樣又胎死腹中的飛機計劃,隻是無奈實力不足“屢敗屢戰”,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開始,日本就開始嚐試自主研發和生產飛機,為對抗蘇聯海軍嚴峻的潛艇威脅,日本人全力裝備反潛機,引進並量產了美國P2V-7改“海王星”反潛機,但這種美國正在淘汰的反潛機滿足不了海上自衛隊巡航速度要夠快,低空性能優異的要求,正在生產“海王星”反潛機的川崎重工於1967年首先拿出一個,項目代號"GK520"的四發噴氣式反潛機,1970年,川崎重工完成了所有設計,開始建造1:1比例木質模型,並預計在建造出2架原型機。

這個計劃也被日本防衛廳升級為"PX-L研發任務,PX-L反潛機計劃安裝4台渦扇發動機,最高時速高達880千米/每小時,比美軍正在換裝的P-3C反潛機高120千米/每小時,比當時中國的水轟5反潛機先進不知多少倍。但很快美國人的壓力如期而至,洛克希德公司賄賂了日本右翼領袖兒玉譽士夫700萬美元,最終,日本決定下馬PX-L反潛機並引入洛克希德公司的P-3C反潛機,這時日本航空工業還處於朝氣蓬勃的將態,日本完成了C-1中型運輸機的試製和YS-11支線客機的首飛,軍用飛機搞不過美國的川崎重工計劃模仿道格拉斯DC10和洛克希德L-1011研發YS-33幹線客機。


 

但問題是需要投入1000億日元研發資金,還要打贏波音、道格拉斯、空中客車公司的在研機型才有希望收回成本,所以希望政府提供百分之百的補助,日本國會對大概率會血本無歸的項目沒多大興趣,但PX-L反潛機的失敗和石油危機令波音公司的大客機銷路不順,川崎拉上三菱、富士公司組成了“民航機開發協會”和波音合作開發YS-33幹線客機,即是後來大賣的波音767客機,這時中國的運10客機還沒影子。波音公司原來占股51%,但很快波音公司發現波音767客機有巨大的潛在市場,就以日本收受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商業賄賂為借口要求把日本占股壓到15%,後麵的研發和原型機建造日本都沒有實質參與。

不過研製成功的波音767客機的機體、主翼、起落架等零件則由三菱重工、富士重工和川崎重工三家公司製造,但關鍵技術和標準被美國人攥得死死的,日本隻是摸到了客機製造的“邊",波音767客機於1981年正式開始商業運營後日本“民航機開發協會悄然解散,日本的客機製造夢想也終結了,之後川崎重工在90年代初又計劃發展支線客機,又被波音公司的波音717客機一拳打碎,後不甘認輸的日本又不停企圖研製客機,包括三菱重工2008年開始研製的SpaceJet客機,在消耗15年和1萬億日元經費後,三菱重工旗下的三菱航空到了資不抵債的地步,不得不終結該項目,至此日本全部放棄了世界民用客機市場。


 

不過川崎重工還是在C-2運輸機的基礎上發展了世界上第一種真正的“專業反潛巡邏機"P-1,P-1反潛機是日本企圖研發大飛機工業的一部分,機體與發動機均為日本獨立全新研製,P-1反潛機自2001年開始研製,2007年製造出首架原型機,經過長達6年的測試後才交付第一架生產型P-1反潛巡邏機給海上自衛隊,海上自衛隊希望采購70架號稱比美國P-8“海神”還要強大的P-1反潛巡邏機完全替代P-3C反潛巡邏機,其巡航速度、續航能力和飛行高度均遠超P-3C反潛巡邏機,可短時間內趕赴關心海域形成24小時不間斷監視,遏製中國潛艇的行動自由。

但是2013年3月26日才服役的P-1反潛巡邏機在2013年5月13日就在愛知縣近海上空發生罕見地4台發動機全部停車事故,幸好飛行員在飛機直墜時緊急手動重啟發動機,才避免了機毀人亡。事故導致P-1反潛巡邏機的裝備、部署及海上巡邏計劃全部推遲,其實P-1反潛巡邏機在試飛期間就發生過三次發動機停車故障,和主翼翼根、燃料箱及尾翼處出現了15至20厘米長裂紋的問題,服役後仍然麻煩不斷,在役的20架妥善率僅為10%,日本也沒有繼續購買這種價格高達兩億美元的P-1反潛機,轉為為P-3C延壽。

二:F-2支援戰鬥機的慘敗


 

日本的軍用戰鬥機研發也為美國隨意捏圓捏扁,戰後日本沒有獨立研發出一款戰鬥機,都是按技術轉讓許可製造整機,70年代,日本大藏省以石油危機為削減防衛開發經費,把三菱公司計劃自研替代F-104D/DJ戰鬥機的F-X項目下馬,轉而引進美製F-4E戰鬥機,不過為了補償三菱公司,F-X項目改為T-X項目,成為航空自衛隊的T-2教練機,由於T-2教練機保留了F-X項目的火控裝置、機炮射擊係統,幾年後又被改裝成日本戰後第一代國產戰鬥機F-1,但F-1戰鬥機沒有對空作戰能力,載荷也不如攻擊機,唯一的優點是可以攜帶80式空射反艦導彈,僅這一點就遙遙領先當時隻有轟-5魚雷機的中國。

冷戰時期,美國需要日本把蘇聯堵在日本海,在增強日本空中截擊能力方麵相當慷慨,F-15A戰鬥機1974年才服役,1977年就同意日本采購213架,其中203架由三菱重工按許可證生產,使日本航空自衛隊在相當長時間裏是亞洲裝備最精良的空軍。1982年,日本人想要研製一種有對空作戰能力又可以攜帶空射反艦導彈的戰鬥機,作為F-15J戰鬥機的高低搭配,於是FS-X支援戰鬥機在1985年正式立項,日本防衛廳決定立足國內自主研發,因為F-16、F/A-18和“狂風”70年代中期就已經開始裝備,到FS-X支援戰鬥機開始裝備時已經落後。


 

因此必須是比F-16和F/A-18晚20年的新機型,為了將外國飛機拒之門外,日本空中自衛隊提出需要在機身半埋掛載4枚反艦導彈的性能要求,因為沒有一款外國飛機能夠滿足這個要求,如果外國飛機要參與競爭就要大幅度改進,而且飛機基本設計也完全由日本所左右,基本上沒有哪個企業能夠接受,從而將其拒之門外,日本防衛廳技術研究本部,預計FS-X支援戰鬥機要10年研製時間,其間可以突破先進飛行控製係統和碳纖維複合材料技術。

三菱重工立即拋出代號為JF-210的方案,這個雙發戰鬥機方案采用雙垂尾設計,大小介於“陣風”戰鬥機和“鷹獅"戰鬥機之間,戰術指標以超越F-18戰鬥機為標準,主動相控陣雷達性能超過F-15戰鬥機的AN/APG63雷達,掛載4發反艦導彈作戰半徑高達930千米,研製費用隻要9.76億美元,單機成本約2600萬-2850萬美元,不過輔助係統的研製和建立新生產線的投入並沒有被計算在內,日本人也認識到自己不可能解決發動機問題,因此在F404、RMI2、PW1120和RB199四種中等推力發動機中瑞典與GE公司為JAS-39戰鬥機設計的RMI2發動機,一來RMI2發動機總推力比F404增加15%,空戰重量又比F/A-18低10%,加速性和高空大M數飛行性能指標自然超越F/A-18,二來防衛廳技術研究本部也預計美國可能拒絕提供發動機,正當所有人都認為三菱重工穩操勝券時,


 

對日美巨額貿易順差火冒三丈的美國政府在這時威迫日本簽訂了“廣場協議",同時為了避免日本軍事航空技術的快速發展,美國政府開始施壓,指責日本防衛廳操縱遴選過程,有可能對日本進行限製甚至隱性製裁,日本外務省和日本駐美領事館為了平衡對美貿易順差,極力建議引進美國飛機,1986年,日本防衛廳被迫同意協助美國投標FS-X戰機,並修改了性能需求讓美國重新提交招投標方案,1987年,日本防衛廳在日美防衛長官會談後就直接決定和美國“聯合研製與生產”FSX支援戰鬥機,由於擔心F/A-18戰鬥機容易成為日本發展艦載戰鬥機的參考,美國再一步利用“協同作戰的裝備統一性要求”將日本的引進F/A-18生產線想法扼殺,迫使日本采用體積最小、最不符合要求的單發F-16C作為FS-X戰機的基礎,至此日本企圖獲得全套第三代戰鬥機研發與製造技術的夢想完全被美國滅了。

日本能爭取到的是FSX支援戰鬥機使用本自製的火控係統和武器,載荷和航程不足的問題通過增加體積來解決,1995年,F-2戰鬥機開始試飛,研製費用從127億美元提高到了226億美元,單機價格比最初增加了超過3倍,比同時期F/A-18高2倍,平均采購價格高達9400萬美元,根據美日規劃,日本和美國各占60.9%和40%的份額,美國可以將合作研製中得到的日本技術應用到美國飛機上,日本則不能將將合作研製中得到的技術應用到其他日本飛機上,美國不但得到了大量日本資金和較先進的技術修改和調整自己的“敏捷隼”戰鬥機方案,還要求所有設備和部件都要向美國采購,這樣美國可以隨便切斷成品供應完全阻止日本生產F-2戰鬥機,日本出錢出力和承擔市場風險後,仍然沒有獲得獨立生產戰鬥機的能力,

三:“心神”驗證機


 

日本雖然在F-2支援戰鬥機項目上受到了挫折,但是始終沒有停止獨立開發戰鬥機的野心,1995年,日本防衛廳技術研究本部,開始投入力量進行早期技術儲備,但F-2支援戰鬥機項目證明日本不具備獨立設計複雜戰鬥機的能力,2011年,航空自衛隊再考慮下一代戰鬥機,目標先是引進F-22戰鬥機生產線,被美國以技術保密理由拒絕隻好在F/A-18E和F-35A、歐洲的“台風"中選擇購買42架已經陷入預算黑洞的F-35A戰鬥機。

日本軍用航空工業得到的好處是日本將參與製造F-35的300個主要部件中的40%,還包括在愛知縣建立總裝廠和製造機翼和尾翼,這樣日本航空工業就可以參與到F-35的全球生產鏈中,但這並不能滿足渴望借機“偷師”的日本,日本軍用航空工業也試圖突破隱身戰鬥機領域,以重建世界一流的戰鬥機研發能力,從而帶動日本航空工業產業鏈升級。2014年7月,日本ATD-X“心神”技術驗證機突然出現在公眾麵前,“心神”技術驗證機是三菱重工在2000年開始秘密研發,2005年開始試飛1比5的模型,該模型總共製造了4架,擁有機體、發動機、推力矢量裝置,防衛省預計2013年實現首飛。


 

研製預算為466億日元,2013年,三菱重工組裝完成第一架全尺寸“心神”驗證機,宣將2014年實現首飛,但一個月後試飛被推至2015年,後又被2016年4月才完成首飛,三菱重工表示“心神”將在今後10年逐步取代F-2和F-15J戰鬥機,與F-35戰鬥機搭檔使用,但事實上“心神”驗證機全長隻有14米,翼展9米,機頭尺寸不大,機腹空間狹小,按照防衛省的說法,“心神”驗證機隱身性能隻比一隻飛蟲略大,但事實上進氣道無隱身結構,後機身兩側的邊條和平尾來自F-2,心神”的發動機是日本自產XF5-1渦扇發動機,單台推力隻有49幹牛,不具備成為五代戰鬥機的可能,隻是一款單的技術驗證機。


 

因此“心神”驗證機僅試飛32次就無聲無息了,在中國的殲20的刺激下,日本又公開了“第六代”F-3戰鬥機的設計草圖,該機的設計參考了集平尾和垂尾功能於-身的V型尾翼、S型進氣道、槽溝形尾噴管的YF-23設計,不過尺寸稍小,但這隻是一個模型,在戰鬥機的研製開發上,日本處於一種進退維穀的狀態,日本航空工業沒有任何有競爭力的戰鬥機核心技術,購買的F-35也不是世界一流水平的戰鬥機,在裝備後不久就墜海進一一步加深日本人對F-35有多少水分的疑慮。

F-3戰鬥機很可能就是個“釣魚工程",日本一直非常想要F-22戰鬥機,但美國不給,日本想用F-3戰鬥機迫使美國同意出售F-22戰鬥機,不過美國自己都無力重啟F-22戰鬥機生產線,日本的算計似乎沒有達到預定效果,就算美國同意按2018年洛-馬公司競標日本下一代戰機的方案,在F-22基礎上加上F-35的航電設備,但每架采購價高達200億日元,遠遠超出日本的經濟承受範圍。

四:結語


 

日本雖然是美國的盟友,但美國從來沒漠視日本人野心又善變的本性,清楚地知道強大的日本是個危險,所以限製日本發展軍事力量成為美國的自然反應,但同時美國又需要日本為其賣命,在日本自行開發軍事裝備的過程中也不能一棍打死,美國一邊基本壟斷在日本空、海裝備建設,一邊用政治和技術手段設置障礙使日本軍事技術發展,一但日本的軍事發展項目超出美國的可控範圍,美國立刻就翻臉,所以無論日本如何分階段突破,或者企圖通過和美國合作而掌握先進航空技術,最終還是成為妄想,這也是仆從國的悲哀,等哪天日本擺脫了美國的束縛,想要再發展航空技術,會絕望的發現,中國已經領先十代八代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