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不變身為狼——和美國人辯論

(2023-01-18 14:16:59) 下一個

不變身為狼——和美國人辯論

孫平的Psychology 2023-01-18 
https://m.creader.com/news/page/1181586

  2017年到紐約去參加全美精神分析大會,散會以後和同住一個酒店的,紐約當地的所謂“東亞問題專家”——從小到大、從古至今地爭論了起來,過程非常精彩。

  其實,當時有一刻,我也想變身“戰狼”——說他無恥無德,就特麽是想詆毀中國文化。

不變身為狼——和美國人辯論

  雖遠必誅!!!

  但我沒有,我動用以前所說過的“中性化”能量,盡量在內容層麵上和他debate/battle, 結果獲得了讓我自己非常滿意的體驗。

  一、由“中央政府”引發的血案

  吃完飯我們散步,“東亞專家”抓到了我話裏的一個紕漏, 然後事情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當時我和別人在談論美國的州政府(state government)和聯邦政府(federal government)的權力關係,不小心把聯邦政府說成了“中央政府”(central government)。

 

  這時候“東亞專家”馬上跳出來:“你知道,美國是一個聯邦(federation), 她是由各個州在民眾自願的基礎上組成的國家。請問你知道什麽是聯邦嗎(那個態度...oh no)?要知道,我們絕對沒有中央政府的。我相信隻有中國才有中央政府這樣的說法,在這裏你這麽說可不行.”

  我覺得他糾正的內容是沒錯的,但是因為態度倨傲,而且對中國現行政體充滿鄙視,我於是回答道:“是的,目前美國沒有中央政府,而中國也不是聯邦。但我覺得事情是相互轉化的(其實我原意是想說“反者道之動”,但英文表達不出遂作罷)。也許將來,美國會成為一個有中央政府的集權國家,而中國會成為民主國家也說不定呢?”

  “東亞”:“這絕不可能,我們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大型民主國家,你說她會變成集權體製?絕不可能!”

 

  我:“我相信我們可以借鑒曆史,我們都知道,很多美國人在內心中頗認同古羅馬,在各類影視作品中,也經常把美國比為古羅馬。美國的參議院(Senate)和古羅馬的元老院(Senatus)幾乎就是同一個詞。而你要知道,古羅馬原先不也是有一定民主的共和國嗎?他後來不是因為各種內外原因疊加,而成為了獨裁帝國嗎?”

不變身為狼——和美國人辯論

  在美國,有很多影視作品,甚至是學術界,會把古羅馬和當代美國之間作對比。這是一個普遍的文化現象。

  “東亞”:“你這樣的對比很幽默,羅馬從一開始就建立在奴隸製之上,她從來都不是真正的民主,而美國(他應該想到了美國直到1863年才廢除奴隸製,也算廢奴最晚的西方國家之一了,所以陷入短暫沉默)...”

  他接著說:“...你知道真正的羅馬公民,隻是整體國民中的很小一部分,而當今美國呢?幾乎全都是公民,他們一律平等。”

 

  這話一說我就笑了:“我知道很多,我自己身邊就有很多,為這個國家付出過血汗的移民,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拿到綠卡,更不用說享受公民權。你怎麽看待這個不平等現象?另外,據我所知,古羅馬在共和國時期,就已經授予所有意大利人以公民權;在進入帝國時期以後,帝國境內所有的自由民也都被授予羅馬公民權——所以古羅馬,似乎也不像你說的那樣吝嗇自己的公民權,她或許比今天的美國還要更慷慨一些...”

  “古羅馬絕對沒有大規模地授予過公民權!”

  於是我拿手機給他看百科,他傻了...

不變身為狼——和美國人辯論

  公元212年,羅馬皇帝Caracalla授予帝國全境自由民羅馬公民權

  然後傻了的他繼續強調古羅馬和當今美國的區別,比方說美國在和英國的較量中,發展出了獨一無二的民主精神。

 

  我反駁他說,古羅馬在最早的王政時代也是在和暴君的抗爭中形成了獨立-民主精神,以此造就了共和國,曆史似乎有著驚人相似...

  這個主題就這麽打住了,“東亞專家”也許知道古羅馬史並不是他的長項,要知道他可是自詡“東亞專家”啊,他會再回來的。

  二、“在漢字輸入以前,韓國人學狗叫嗎?”

  一行人走到靠近酒店的位置,一個韓國商店的招牌印入眼簾,“東亞專家”馬上用韓語說出了這兩個韓文(啊希巴,鬼知道他念的對不對),旁邊幾個美國糙漢當然驚異不已。

  這時“東亞專家”很自然地問我懂不懂韓文,我說不懂,但是我接著跟他說就在昨天我的韓國精神分析師朋友告訴我(絕對真人真事)——她哀歎韓文的字符不夠多,不像漢字那麽多,日常使用是足夠了,但要表達像精神分析這樣縝密細微的學說,她深感韓語字符還是不夠的。

  我補充道:“但是我理解一個獨立的民族,他們不能一直使用另一個民族的語言(我指韓國和朝鮮在二戰後停用漢字事件),為此犧牲掉一點語言的精密性和複雜性也是可以理解的。”

  東亞:“哦,那麽閣下的意思是說韓文和中文的關係落?“

  我:“是的”

  東亞:“不知你怎麽理解它們的關係?”

  我:“雖然沒有做過這方麵研究,但我在很多韓國古裝片裏(我腦海裏當時隻能搜到大長今)發現韓國古代幾乎都是書寫漢字,韓國語言(Korean Language)或許源自於中文。”

  這話一說,東亞專家似乎雞凍了,他馬上知道我語言學知識不咋地。於是他立即馬上immediately反駁道:“我比較係統研究過東亞的語言,因此可以明明白白地告訴你,韓語並不源自中文!”

  東亞:“據我所知,當然這也是沒什麽爭議的,韓語屬於阿爾泰語係(Altaic languages),這個語係在北亞流行.而中文屬於漢藏語係(Sino-Tibetan languages), 因此韓語和中文這兩種語言根本不同源。實際上你知道嗎,日語和韓語是同源的,因此隻要日本人願意學習韓語字符,他就會很快掌握韓語。而中國人即使學會韓語字符,他也比較難說韓語,因為有些音發不出!”

  不得不承認,談到這裏我還真有些蒙了,我哪裏知道這個語係那個語係,畢竟本科選的語言學已經丟了十多年。但是既然已經來到這裏,我是不願認輸的,畢竟我說的是書麵語言,他說的是自然語言。

  我說:“我相信你在這裏有偷換概念的嫌疑,我們最開始談論地是韓國書麵語,而你現在在跟我說的韓國口語...”

  他又雞凍了:“我當然是指自然語言(natural language)即口語, 我當然知道韓國古代借用了很多中文外來字(loan words),我隻想請問你,在這些外來字傳進來以前,你認為韓國當地人日常說什麽?學狗叫嗎?”

不變身為狼——和美國人辯論

  他急了,和急躁的人辯論最好使用幽默,這樣可以讓他看上去很傻,我說:“嗯,我並不知道他們那時說什麽,我隻知道你剛才是看到了兩個韓國書麵字,才念出了韓語,我相信你不是聽到了兩聲韓國狗叫,然後又用韓語像狗一樣叫了回去。如果你要辯論,你一開始就要告訴我你的辯論範圍,語言一般分為口語和書麵語。你要說韓語口語我根本不了解,你要說韓語書麵語我可以明確告訴你——韓國在十四、五世紀以前幾乎隻用漢字!”

  這個時候,我們正好走進電椅,樓層都按錯了,但這個插曲反而也打斷了爭論。接下來我和barking at the wrong tree的“東亞專家”還有”最後一戰“。

  三、“甲午海戰是因為中日之間搶奪衝繩島”

  雖然沒有在口語、書麵語等阿稀巴思密達這上麵繼續爭論下去,但是“東亞專家”應該還是對自己的亞洲知識麵蠻有信心的。

  而我因為剛才在諷刺他學狗叫方麵占了點上風,所以我這回主動說道:“我相信中國對日本和韓國的文化都是很有貢獻的,我們輸出我自己文化而他們也主動過來吸取...”

  “哦?是嗎?” 他打斷我:“我相信中國在曆史上不光向韓國和日本輸出文化,也輸出過武力征服吧”

  我:“你具體是指?”

  東亞:“ 中國曆史上曾遠征過朝鮮(準確說是高麗),對吧?”

  我:“沒錯,隋煬帝三征高麗,但都失敗了”

  東亞:“妳們還有一個朝代征過日本吧”

  我:“沒有(說完我馬上回過神來)...你是指元朝?蒙古人建立的朝代跨海東征日本?”

  他馬上接道:“就是那個蒙古朝代,它畢竟是一個中國政權,它想征服日本。”

  說這個我可真不幹了:“不,我並不認為元朝是一個典型的中國朝代。首先,它不認同中國傳統文化,它把儒生貶為九儒十丐裏的第九等,隻比乞丐高一等。我一直認為,你可以武力征服中國,但若你不認同,甚至鄙視中國的儒家文化和士的精神(the Spirit of Shi),你就不是中國朝廷。

  所以中國史學界有言--宋蒙崖山海戰以後,再無中華。這句話就是對蒙古朝廷非我族類的最好證明。所以後來的東征日本,是蒙古朝廷的軍事行為,並非華夏民族的意誌,蒙古人的政權本來就是建立在完全軍事征服上麵...”

  東亞:“那按照你這麽說,清朝也不是中國朝廷落?我記得乾隆皇帝非常喜歡漢文化,他自己寫詩而且組織編書,但他的民族滿族也是外來的...”

  我:“雖然我個人並不喜歡清朝,但他們畢竟認同漢文化,他們也曾積極改變自己融入漢文化,我認為他們和元朝不同,因此你可以把清廷稱為中國朝廷。但是,清朝可沒有征過日本,相反,晚清被日本還幹得不行(the Late Qing Dynasty was totally fucked up by the Japanese Empire)。”

  東亞:“是的,這我記得,清朝1898年在一次因搶奪衝繩(Okinawa) 島歸屬權的海戰中被日本人狠狠教訓了...”

  等等,你妹的,甲午中日海戰你說起因是因為清朝去搶衝繩?看來你歸根到底是“東亞磚家”啊,臉是送上來丟的...

  當然,接下裏的劇情很簡單了,他主動要我找甲午海戰的維基百科,還一再強調英文是the First Sino-Japanese War,不是什麽Jia Wu War...

  但結果地球人都知道,英文維基也承認(毛裏求斯維基也應該承認)——是日本因為要搶奪朝鮮控製權而主動擊沉清廷運兵船,最終迫使清廷宣戰的...中國當時屬於被迫應戰。

  所以哪裏是什麽清廷因為要搶衝繩而和日本發生戰爭...我也就不說什麽秦始皇派他家阿福領著一千少男少女去日本大幹特幹生了整個日本民族之類——那種沒根據的廢話了...你這甲午海戰中國近現代史上最令人扼腕的曆史事件,你以為哪個重要細節我們會不知道?

  在查了數個網站以後,“東亞磚家”一屁股喪氣地坐在酒店地板上(絕對真實)...他想重新積蓄力量,開始準備跟我彈一彈文化大革命...但是很顯然,他的“真氣”已經散了

  四、愛你的文明

  真的,辯論是件很有趣的事情。對手也是值得尊敬的,他用自己的知識和孩子般的執拗激活了最好的我,逼我調取一切記憶,組織最好的語言,並使用技巧來應付他。

  在這個過程中,雖然感受到了他狠抬韓日文化,貶損中國文化的態度。但我也克製住了內在深藏的那顆“草泥馬你個美國鬼子”的戰狼心,用自己積累的人文曆史知識——在辯論的內容層麵上來應對他。

  更重要等是,在辯論的過程中,我也發現自己作為一個中國人,在世人麵前真正想捍衛的文化核心是什麽。不是金錢GDP,不是高樓大廈煤礦稀土變形金剛。

  那片土地滋養出的某種屬於華夏的精神,那種自然而然的文化歸屬感,無論在哪裏,好像從來都不會斷絕,都可以被自然地激發出來。

  它也提醒我:在你的文明遭受攻擊和詆毀的時候,你要對自己的文明有熱愛,有了解,甚至有浸泡,你才能作為一個大寫的人,而非一條戰狼——去捍衛之,保護之。

  恨是脆弱的,而愛則難以被撼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