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宋魯鄭 蔡英文把台灣已推入四大危機

(2022-11-20 08:09:56) 下一個

宋魯鄭:蔡英文可能還不知道,台灣已陷入四大危機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宋魯鄭  :2022-11-20

https://www.sohu.com/a/367619858_115479

趁著選舉勝利的勢頭,蔡英文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采訪時繼續操弄“反中”議題,卻全然不知她治下的台灣已然危機四伏。

蔡英文任期還剩2年結束。不出意外的話,這2年將是她政治生涯中最艱難,也是最危險的2年。因為經過蔡英文6年的折騰,台灣已陷入了四大危機之中。這四大危機就像四顆未定時的炸彈,隨時可能被引爆。而蔡英文和整個台灣的命運,都可能因此而徹底改變。那麽,這四大危機到底是什麽呢?



第一,台灣的“護島神山”,正麵臨被肢解的威脅

芯片產業,被譽為台灣的“護島神山”,也是台灣出口型經濟的支柱產業。而如今,蔡英文卻正在一步步將它推向火坑。前不久美國出台了一項“芯片法案”,企圖打造一個把中國排除在外的“民主芯片”產業鏈。這個法案表麵上看是針對大陸,其實也有打壓台灣芯片產業的用意。該法案條文中明確提到“勿太過依賴台灣”,“半導體科技,是二十世紀由美國所發明的,隻是後來流向亞洲......”很顯然,美國是要將芯片的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等核心技術收回到自己手裏。


對此,美國商務部長說得很明白,“不要把所有的蛋放在台灣的籃子裏,有一天會變成美國的重大國家安全危機。”他還警告稱,如果不改變這種現狀,一旦發生台海危機,美國也可能發生芯片短缺。正是基於這層考慮,所以美國這幾年一直在誘迫包括台積電、三星在內的芯片製造巨頭到美國建廠招工。目前台積電已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立了5納米芯片生產基地,預計2024年開始量產。按照規劃,未來台積電還將繼續在美國投資,至2029年投資總額將達到120億美元。
 

但根據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披露,中低階的廠簡單一點,移到海外對台積電的生存沒有什麽影響,“但是高階的廠移到任何地方,離開台灣的話,台積電也就不行了。”而美國要台積電去開廠,顯然不是為了製造低端芯片。既然張忠謀對赴美投資如此擔心,為何還要去呢?因為有蔡英文的施壓。在佩洛西竄台期間,蔡曾安排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董事長劉德音等大佬與佩洛西見麵。後來美國亞利桑那州州長竄台,蔡也表達了期待與美國共同生產所謂“民主芯片”的意願。

蔡英文希望借美國之手打壓大陸芯片產業,但她可能沒想到,此舉同時也會反噬台灣的芯片產業。對此,國民黨籍前“立委”蔡正元痛心疾首地指出,美國“芯片法案”就是用來肢解台積電的。台積電的高階芯片廠一旦去了美國,最終就會導致台灣失去“護島神山”,競爭優勢也將被英特爾打垮。當然還有更嚴重的後果。一旦芯片產業被美國利益深度捆綁,還可能讓台灣失去經濟和政治自主權,甚至還可能引發兩岸的資源爭奪甚至衝突。
 


第二,製度僵化,派係忙於權鬥難顧民生。

窩裏鬥,是台灣政治生態中一種很常見的現象。國民黨就不用說了,從成立至今已至少分裂了10次,這讓百年大黨的實力如江河日下,一年不如一年。民進黨雖然創黨才三十多年,同樣是內鬥不斷。民進黨早期打的是“團結起來反對國民黨”的旗號,成員三教九流都有,堪稱“一鍋大雜燴”。後來隨著勢力的逐步壯大,派係也越來越多。目前民進黨內主要的派係有英派、新潮流係、正國會、海派、綠色友誼聯盟、蘇係、謝係等。這些派係常年鬥爭,完全不輸“內鬥內行”的國民黨。



當然,對台灣社會影響最大的,還是民進黨與國民黨之間你死我活的鬥爭。一黨執政,另一黨就會想盡一切辦法拆台,樂此不疲。這似乎已成為了兩黨輪莊執政的通病,就像美國的共和黨與民主黨一樣,互相使絆子,互相攻訐,毫無底線。由此造成的一個結果是,在很多時候,黨派隻是為了反對而反對,而根本不在乎反對的是什麽。沒有哪個黨派真心為台灣民眾的未來著想。他們大多數終其一生,隻不過是在忙於打壓對手,鞏固自己的勢力地盤。
2000年,靠反對國民黨起家的民進黨成功上台,打破了國民黨數十年的權威統治,一時間民眾歡呼雀躍。但執政幾年下來,台灣經濟增長緩慢,貪腐頻發,最終讓國民黨卷土重來。而國民黨上台後也沒有吸取教訓,熱衷於權鬥,加上政績乏善可陳,最後又敗給了民進黨。對台灣民眾來說,最可悲的莫過於,他們即使知道自己被牽著鼻子走,知道台灣社會正在被分裂和內卷,但卻無能為力。
 


第三,出生率連年下降,少子化危機越演越烈。

近年來台灣地區的生育率持續走低,自2020年起已連續兩年出現人口負增長。台教育主管部門今年公布的預測報告顯示,未來15個學年全台各教育階段人數將大減,小學生平均年減2萬餘人,到2029年可能跌破百萬。初中生預計年減8800人,高中生年減10400人,大學生年減2900人。

導致生育率低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結婚率低,收入偏低,倫理價值的改變、外籍配偶減少等。其中,結婚率低和收入偏低是兩個主要原因。數據顯示,去年全台結婚人數為114606對,比前年減少了7096對。2020年新生兒數量為165249人,創曆年最低,還沒有當年的死亡人數173156多。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不婚、晚婚等,成了生育率下降的主要推手。

而導致年輕人不婚或晚婚的主要原因,是收入偏低。“有錢人沒時間生,窮人沒錢生”,麵對高昂的住房、醫療和教育費用,一般的工薪階層隻能望而興歎。根據國民黨發言人白喬茵披露的數據,2021年全台有47萬人沒有工作,失業率達3.95%,創7年來新高,算上沒有登記的,還會更多。而且上班族平均薪資隻有3.7萬元新台幣,換算成人民幣,不到8500元,低於2020年的水平。

因此國民黨還質疑民進黨公布的“平均月薪5萬多”的數據,是動了手腳。生育率低不僅會改變一個地區的人口結構,同樣會給經濟帶來負麵影響,比如加劇勞動力短缺問題。長期來看,勞動力人口增長趨緩,必然會對台灣地區的經濟包括產業轉型、就業保障、社會福利等造成衝擊。

其實蔡英文在2016年上任時,也曾信誓旦旦地承諾要解決台灣麵臨的幾大挑戰,其中就包括“人口老化”、“出生率低落”都問題。但如今6年過去,她不僅沒有兌現承諾,反而還加劇了這種趨勢。畢竟,一個一心走“台獨”路線的政客,在每年花費幾千億買軍火對抗大陸之後,還有什麽人力物力去解決民眾的困難呢?


第四,台海局勢難收場,祖國統一時間日益臨近。

蔡英文勾結美國肆意挑釁,執意謀獨,破壞了台海和平穩定,給台海局勢帶了戰爭的風險。正如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所說,因為她的“任性”,才導致了台灣現在的最大危機,讓台灣陷入到了戰爭風險中。

其實,假如蔡英文遵守台海秩序,不搞“台獨”,也許台海局勢不會發展到劍拔弩張不可收拾的地步。但她卻低估了大陸解決台灣問題的決心。在佩洛西竄台挑釁之後,解放軍舉行了史無前例並且是近似實戰的圍島演習,可以說已經做好了不惜一戰的最壞準備。

同時大陸官方已多次表態稱,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必然要求。由此可見,大陸解決台灣問題的意願已經越來越迫切,而且時間點也提到了祖國複興之前。那麽由蔡英文挑起的這場台海危機,將會如何發展如何收場呢?其實關鍵就在於蔡英文怎麽做。如今她還有三個選項可以選擇:一,有所收斂地挑釁,直到平安卸任。二,勾結美國走激進路線,引發解放軍出手。三,棄暗投明,迫於壓力在卸任前下主動歸順。

在這三個選項中,後兩項的可能性是最小的。蔡英文目前還沒有敢直接挑釁大陸的勇氣和實力,也沒有棄暗投明的任何跡象。所以,蔡英文更可能走第一條路。但有一點需要說明,即使蔡英文2年後能夠平穩卸任,也不等同於她就能安享晚年。當年陳水扁就是卸任後鋃鐺入獄的,而蔡英文也可能步其後塵。

引爆危機,蔡英文難逃“現世報”在未來的2年時間裏,上述四大危機將不斷透支蔡英文本人以及民進黨的政治資產。按照目前的態勢來看,她的結局已很不容樂觀。如果蔡英文當局敷衍應對,不斷惡化四大危機,那麽等待她的可能就是跟陳水扁一樣的結局。但要是她觸雷引爆了台海危機,那麽等待她的就是人民的審判。隻要她能活到祖國統一的那一天,一定不會錯過她應得的報應。(來源: 羅馬)

宋魯鄭:蔡英文還不知道,台灣已陷入四大危機 


2020-01-18 08:34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宋魯鄭】

趁著選舉勝利的勢頭,蔡英文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采訪時繼續操弄“反中”議題,卻全然不知她治下的台灣已然危機四伏。

 

第一大危機是製度危機。

台灣的政治製度是由於曆史偶然因素和美國的外壓力下,不得不照搬西方。其一方麵存在自身文化與移植的製度之間的衝突和不兼容,另一方麵也同時兼具西方製度的弊端。

但一個最重要的不同在於,西方的政治製度擁有經濟高速發展的合法性和正當性印證,即在它們的製度下,實現過經濟的起飛和民生的大幅改善。但台灣的經濟高速起飛階段是在所謂的“兩蔣”專製時期——這也是為什麽到今天仍然有很多人懷念那個時期,也是為什麽蔣經國在曆次民調中一直都是台灣聲譽最高的政治人物,反而是移植西方政治製度之後,台灣經濟增長開始停滯乃至迅速下滑。

台灣實際GDP增長率(圖/Knoema)

決定一個政治製度合法性和正當性的最根本因素還是經濟發展,任何製度設計出來的目的都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如果歐美個個貧困如非洲,它們的政治製度怎麽可能在世界上擁有如此大的影響力?

台灣政治製度最大的危機就是它一直沒有得到經濟發展的支撐。它之所以現在還沒有像埃及、泰國等那樣製度崩潰,根本原因還在於兩蔣時期打下的經濟基礎以及擁有中華民族傳統的勤勞美德,當然還有大陸為了統一而進行的經濟讓利。

台灣的政治製度雖然還沒有到崩潰的地步,但危機日益顯現。主要體現就是選民日益煩躁,日益極端,實際是對這種製度喪失耐心。

2000年第一次政黨輪替,台灣不少民眾歡呼雀躍。然而民進黨八年執政令習慣了經濟高速增長的台灣人民大為失望,民眾更被民進黨的貪腐所激怒。於是八年後國民黨重返執政。本以為丟失過政權的國民黨會吸取教訓,有所改進,結果八年下來仍然是天怒人怨。沒有其他選擇的台灣百姓隻好又把他們曾經唾棄的民進黨選上台。

但這一次,台灣民眾遠遠失去了耐心,僅僅兩年就把民進黨拋棄,2018年的地方選舉中,把民進黨打趴在地下——盡管這兩年國民黨仍沒有什麽反思和進步。更不可思議的是,僅僅一年過去,台灣民眾又一次做出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再度把票投向同樣沒有反思和改進的民進黨。

台灣2020年選舉結果(圖/BBC)

民眾的反應不僅僅是對政治製度失去耐心和走向極端,更帶來嚴重後果。

一是治理難度加大。

任何一個地方的發展都需要時間和高質量的政治治理才能實現,沒有什麽靈丹妙藥,就是投資,從申請、審批到投產再到產生效應,沒有幾年是不可能的。更別說今天的台灣需要痛苦的改革——未來收益是怎麽樣的還不清楚,付出的代價卻是要先刻骨體驗到的。

但今天的台灣社會經曆兩次政治輪替後已經喪失耐心。政治人物大概除了借債搞補貼飲鴆止渴外,也沒有什麽別的選擇了。

二是極端的選民行為違反了比例原則和責任原則,導致選舉本身所具有的提醒政治人物改進和糾錯的功能消失。

2018年國民黨還沒有反省,民進黨已經大敗。2020年民進黨還沒有改進,國民黨又轟然倒地。這實際是害了兩大政黨。

如果2018年國民黨隻是小贏或者在沒有足夠反思的情況下再敗,它進行的改革力度會很大,也不致於在2020年這一局表現得如此傲慢,舊病全發。

同樣的,如果民進黨在2020年小贏或者敗選,蔡英文也不會高調地說這個選舉結果證明了過去四年民進黨的方向是正確的——完全自我肯定,何來反思?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2020年大選,主要原因之一不是國民黨做錯了什麽,而是因為和它無關的香港問題。用一個和政黨無關的因素去懲罰一個政黨,這當然違反了責任原則,更重要的是令一個政黨無所適從。它會認為我做得再好,再深刻反思也都沒有意義,因為外界事務完全能夠決定選舉結果。

西方的政治製度是建立在政黨政治基礎上的,政黨如此,就可知製度為何了。

三是一個國家或社會頻頻發生政治一百八十度的、如過山車般的巨變,必然導致社會的不穩定。

因為這樣的社會缺乏預測性,誰都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麽。比如誰敢預測兩年後的選舉會是什麽結果?一個缺乏可預測性的社會,經濟如何發展呢?誰敢來進行長期投資呢?今天台灣這種形態可謂全球僅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