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美國夢,是時候醒了……

(2022-10-09 08:16:51) 下一個

美國夢,是時候醒了……

 

Pinterest優選  微信號:Pintchina 2022年10月09日

 

 
最近,美國馬薩諸塞大學發布了一份針對美國老年人的調查。數據顯示,美國超半數老年人生活在貧困之中。其實美國的貧困問題一直都比想象中要嚴峻。雖然身為“世界第一強國”,但目前美國仍然有4000萬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德國拍攝的一部紀錄片《美國窮人的生活》,就全麵展示了美國貧困人口的生存問題。
 
有人因為交不起房租而被驅逐,還有人則不得不每天都在車裏過夜……
以車為家的“人”
Eric以前本是一個電腦工程師,每月薪水有7000美元(約4.8萬人民幣)。但現在,他每天都要去拿餐廳賣剩下的披薩果腹。入夜之後,他的棲身之所,更是這輛僅有“一平米”的小轎車。從體麵的工程師到風餐露宿者。何以至此?
 
原來4年前Eric遭遇了燒傷事故,同時心髒也出現了問題。昂貴的醫療費用不但花光了他所有積蓄,也讓他無法再從事之前的工作。
 
像Eric這樣以車為家的人,在加州並不少見。比如已經在車裏睡了好幾年的Maria。她以前也過著美國主流的“中產生活”,有美滿的婚姻,帶著花園的房子。但離婚以後,她把一切留給了前夫,自己搬了出來。近幾年,加州的房租日益水漲船高。Maria每月1600美元的工資(約1.08萬人民幣)還是不足以支付房租。她索性就睡在了車裏。幸好有“民間組織”在停車場安置了一些必要的生活設施。每天早晨,Maria還可以用共用咖啡機衝杯熱咖啡喝。
夜幕降臨,諾大的停車場沒有一個安保人員。
雖然白天很安全,但是晚上Maria仍然做足了防範措施。
她用衣服將汽車窗戶擋得嚴嚴實實的,枕頭邊放了防狼噴霧。
 
其實像Eric和Maria這樣,可以躺在自己的小車裏,已經很幸運了。
有些人,隻能露宿街頭。
 
滿是流浪漢的街道,隨處可見的小帳篷。
如果你看到這一幕,可能會恍惚以為自己穿越到了東南亞。
事實上,這裏並非東南亞的貧民窟,而是聲名在外的天使之城-洛杉磯。
 
這裏的A麵是紙醉金迷的比弗利山莊、星光熠熠的好萊塢……
 
B麵則是滿大街的“風餐露宿者”。
Kami在這個破舊的帳篷裏已經住了五年了。
但比起糟糕的住宿環境,安全問題才是她最擔心的。
帳篷幾乎起不了任何防禦的作用,晚上隨時要為突如其來的“襲擊”做準備。
 
32歲的Christy則更加慘。
有三個月身孕的她,和丈夫在街頭的移動木板箱裏,已經住了4年了。
夏天的木板箱悶熱無比,床單被褥也是破舊不堪。
 
加州好歹是世界第五大經濟體,尚有如此多的人不能負擔基本的生活費用。
而在某些州,情況則更為嚴重。
 
被趕出家門的“人”
 
弗吉尼亞州毗鄰華盛頓特區。但在這裏,有四分之一人口的生活處於“貧困水平”。
 
在弗州的首府裏士滿,每年就有超過3000戶居民因為付不起房租被驅逐出家門。
美國十個驅逐率最高的城市,有一半都集中在這裏。
如果租客拖欠房租超過5天,房東就有權利將他們驅逐。
 
拔槍,破門……
這不是什麽防恐演習,僅僅隻是為了驅逐一個單親媽媽。
 
這個女士在這所房子住了7年。
但因為付不起房租,她即將被掃地出門。
 
房東已經上門更換了門鎖,如果她一天之內還沒搬出去。
那房東請人將她的“家當”運到垃圾場的費用,還需要她來付。
今晚,她打算帶著孩子先在車裏湊合一晚上了。
 
被驅逐的人越來越多,廉價的汽車旅館就成為了這些“無家可歸人”的臨時落腳點。
38歲的David也是被驅逐的一員。
David是一名普通職員,在兩年前被驅逐。
 
現在他一個人帶著孩子和女友,住在這間一居室的房間裏。
 
小小的一間房,放下一家人的家當後,顯得有點擁擠不堪。
 
但即便這樣,每月租金也要1400美元。
 
其實David也想搬出這個擁擠狹小的空間。
但因為他們有過被驅逐的記錄,就很難租到房子了。
 
美國有一個公開的信用數據庫。
任何人都可以登錄訪問。
 
換言之,房東隻要上去查詢一下,就可以查看租戶過往的所有不良信息。
包括信用卡在何時逾期等記錄。
如果房東覺得你有風險,他就可以拒絕把房子租給你。
 
有人需要為安身之所奔波,還有人更甚,需要為“三餐”而苦惱。
 
靠“施舍”果腹的人
 
在美國阿巴拉契亞地區,有很多人正靠著“救濟食物”過活。
 
Louise夫妻倆在雙雙失業以後,每月可以領取政府派發的1600美元救濟金。
但顯然,這點錢對於這個5口之家來說,捉襟見肘。
每天一到飯點,他們都要在“村口”等著食品救濟車來“送飯”。
 
但這些免費的午餐隻有孩子們才能領。
今天的午餐是三明治、一盒牛奶和一顆奇異果。
簡單的一頓午飯,孩子們卻吃得很開心。
 
因為開支緊張,月底的時候,Louise每天甚至隻能吃一餐。
 
“吃不起飯”在阿巴拉契亞地區不算什麽新鮮事。
在這裏的一家超市,來購物的人超過一半都是使用政府免費派發的食品劵。
 
一個人帶著三個孩子的Jenifer就是其中之一。
她們一家每月靠著政府發放的640美元食品劵度日。
 
她現在帶著孩子寄住在58歲的姨媽Sareniya家裏。
說是家,其實也是政府免費提供的可移動木屋。
 
Sareniya以前是海軍陸戰隊員,由於長期的疾病,已經很久沒有工作了。
現在她每月靠著700美元(約人民幣4800元)的養老金艱難度日。
為了省錢,連老公的頭發都是她自己剪的。
 
但相比這些日常的生活開支,“昂貴”的醫療費顯然讓他們更加難以承擔。
 
淩晨時分,突然出現大排長龍的車隊和“人龍”。
他們是來排隊看免費醫生的。
Sareniya決定趁著這個機會,來看一看拖了很久的“牙疾”。
 
大片的空地被改造成一個臨時的露天醫院。
醫生們被組織過來為看不起病的人免費治療。
 
長期支援這裏的醫生說道,對於這些生活拮據的人來說,把錢花在醫院還是拿來填飽肚子是個兩難的抉擇。
 
Sareniya如果要去醫院看牙醫的話,需要花費3000美元。
這樣一算,相比花掉4個月的養老金去治牙,在這等上一晚上還是很劃算的。
 
這天,Sareniya終於拔掉了困擾她多時的爛牙,種上了新的牙齒。
 
她對著鏡頭說:“我終於可以自信地笑了”。
她由衷地感謝醫療團隊對她的幫助。
 
很多人或許會帶著刻板的印象,認為無家可歸或者沒錢看病的人都是因為懶或者是個癮君子。
但其實大部分人還是很勤奮的。
像Sareniya和Eric這樣,淪落這般境遇並非他們不夠努力。
很多人是因為身體和運氣問題才造成了當前的窘境。
 
但好在大家都在積極地改變現在的狀況。
“以車為家”的Eric打算重新振作。
正在打零工的他準備先存錢租一間公寓。
 
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參與進來,試圖幫助這些人走出“窘境”。
有好心人給住在紙皮屋的kami夫妻送來了環境更加舒適的小木屋。 
 
他們終於可以在幹淨整潔的的環境裏,迎接孩子的出生。
 
片子裏的人,是美國4000萬貧困人口的一個縮影。
他們的生活沒有那麽多戲劇性,但卻是浮華的“美國夢”下最真實的人生。
 
“貧窮的窘境”無論誰都可能遇到。但是隻要懷著希望,不斷做出改變,明天就還是充滿著希望……
 
最後,願這個世界多一些“安居樂業”,少一些“顛沛流離”……
 
撰文、編輯/ Eric 圖片來源/網絡   責任編輯/ 七七&蜜糖
END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