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俄烏衝突 西方國家付代價 俄羅斯是贏家

(2022-07-05 23:25:53) 下一個

達利歐談俄烏衝突:與西方國家付出的代價相比,俄羅斯是“相對贏家”

作者: 王眉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63875?

 

達利歐抨擊了美國不尊重基於規則的體係的政治極端分子,認為在烏克蘭衝突中,俄羅斯看起來正在獲勝。

7月4日,全球最大的對衝基金——橋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的創始人達利歐(Ray Dalio)在美國獨立日假期這一天,在Linkedin上發表了他認為正在重塑世界的力量的最新情況。

達利歐對美國的情況感到擔憂。

他寫道:“(在1776年獨立宣言之後)設計治理體係的傑出領導人,創造了一種既有原則又有實際意義的方式,並將其融入憲法,以此種方式這套秩序迄今已持續了近250年。

但是,他指出,代議製民主良好運行所必需的一些基本要素現在受到質疑,例如遵守選舉投票結果和最高法院的裁決。他說:

隨著右翼民粹主義者和左翼民粹主義者之間的衝突日益加劇,越來越多的人傾向於為他們想要的東西和他們認為正確的東西而鬥爭,而不是基於我們的開國元勳設計的一套基於規則的共識和妥協體係來行動。我從研究曆史中學到的原則之一是‘當人們行為背後的動機對他們來說比製度更重要時,製度就會處於危險之中,’這種情況越來越多。”

達利歐表示,他將非常有興趣了解11月的中期選舉如何重新確認或破壞現有的國內秩序。

關於大國衝突導致的世界秩序的變化,達利歐談及烏克蘭衝突,他認為,到目前為止,俄羅斯看起來正在獲勝,暗示即便俄羅斯也受到了衝突的嚴重損害,它也隻是“較小的輸家”。

他補充說:“由於烏克蘭遭受的破壞比俄羅斯嚴重得多,而且烏克蘭和/或那些願意花錢重建烏克蘭的國家來說,將付出高昂的經濟代價,這場衝突看起來對北約國家來說代價更高,所以這也將是俄羅斯的相對勝利。

此外,達利歐認為:

似乎很少有國家強烈反對俄羅斯並支持北約國家,而且由於成本相對較高,北約國家內部對持續衝突的支持似乎正在減弱。美國實施大規模二級製裁的可能性似乎也較小,因為這樣做的成本非常高。”

據報道,達利歐的對衝基金在6月將其對歐洲股票的空頭押注增加到近90億美元。

達利歐發表在Linkedin上的原文如下:

我喜歡7月4日,因為它是典型的美國節日,有燒烤、煙花、朋友和家人。與此同時,這不禁讓我思考《獨立宣言》、隨之而來的美國故事、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以及美國的未來走向。

如你所知,我關注的是大周期中正在發生的事情。在我的《應對不斷變化的世界秩序的原則》一書中,我列出了一個非常詳細的大周期原型模板,我將其與實際發展情況進行比較,以幫助我理解正在發生的事情,並展望未來以嚐試預測可能將發生的事情。雖然我研究了18種不同的衡量標準,但我最關注的是三個主要力量:

1)巨額債務和貨幣創造及其產生的影響(例如滯脹);2)我們在國家內部看到的內部秩序的變化和衝突,尤其是在美國;3) 世界秩序的變化以及這些變化在大國和其新興盟友和敵國之間造成的衝突。我最近發表了我對上述第一種力量是如何導致滯脹的觀察。下麵,在這個7月4日(美國獨立日),我將分享一些關於第二和第三力量的思考。

國內秩序及其變化

和大多數新國內秩序的創造一樣,始於1776年7月4日的新秩序是由於一場革命戰爭,產生了關於新治理體係如何運作的法律文件(在美國,最重要的聲明是《權利法案》和《邦聯條例》,最後是《憲法》)。設計治理體係的傑出領導人,創造了一種既有原則又有實際意義的方式,並將其融入憲法,以此種方式這套秩序迄今已持續了近250年。

為了構建這部憲法,開國元勳們很自然地借鑒了當時現有的治理規則(來自歐洲,主要是英國的),並使這些規則適應自己的信仰和環境。不同利益集團的代表進行了談判,提出了製度運作的規則以及修改規則的規則。這一製度或秩序之所以維持如此之久,是因為:

1)規則相對清晰且實用,並在出現分歧時有具體的解釋條款(例如,通過最高法院裁決),2)規則可以修改以反映變化(通過憲法修訂程序),3)規則受到尊重,因為民眾願意將法治置於個人利益和個人權力之上(例如,遵守投票結果,而不是利用權力來爭奪控製權)。

由於這種設計良好的製度/秩序及其長期良好運行的曆史,大多數美國人如今想當然地認為它會永遠良好運行下去,即使不存在永遠都運行良好的秩序,並且代議製民主良好運行所必需的一些基本要素現在受到了質疑(例如,遵守選舉投票結果和最高法院的裁決)。

隨著右翼民粹主義者和左翼民粹主義者之間的衝突日益加劇,越來越多的人傾向於為他們想要的東西和他們認為正確的東西而鬥爭,而不是基於我們的開國元勳設計的一套基於規則的共識和妥協體係來行動。我從研究曆史中學到的原則之一是“當人們行為背後的動機對他們來說比製度更重要時,製度就會處於危險之中,”這種情況越來越多。

所以很自然地,我想知道與那些分裂美國人的原則相比,那些將美國人團結在一起的原則現在是更強還是更弱。我會將現實的發展與典型模板中的發展(以及內部秩序大周期起落的各種其他案例)進行比較,我現在正在觀察最高法院的決定將被尊重還是不被尊重,我將非常有興趣了解11月的中期選舉如何重新確認或破壞現有的國內秩序。

世界秩序及其變化

至於大國衝突導致的世界秩序的變化,我(和一些重要的政府領導人)希望通過觀察烏克蘭衝突的進展來了解三件事。它們是:

1、俄羅斯是否會“贏或輸”。如之前所述,我所說的勝利是指:a) 控製烏克蘭東部,b)俄羅斯經濟不會出現難以承受的下滑(GDP下降10%-15%是可以承受的,而下降30%-40%則難以承受),c)普京繼續掌權並留在世界舞台上(例如,參加G20會議)。

到目前為止,看起來俄羅斯正在獲勝,即便“較小的輸家”可能是描述俄羅斯的更好方式,因為俄羅斯也受到了衝突的嚴重損害。此外,由於烏克蘭遭受的破壞比俄羅斯嚴重得多,而且烏克蘭和/或那些願意花錢重建烏克蘭的國家來說,將付出高昂的經濟代價,這場衝突看起來對北約國家來說代價更高,所以這也將是俄羅斯的相對勝利。

2、美國主導的製裁產生的影響和成本。這是我之前提出的另一個問題,答案依舊是程度較輕的:a) 美國主導的製裁是否會對俄羅斯造成無法承受的傷害並導致其放棄目標(答案似乎是否定的),b) 製裁將造成市場(如石油、天然氣、其他商品、航運等)混亂,這會給美國、北約國家和世界其他地區造成多大的損失?我的初步回答是,美國主導的製裁對美國人和未受製裁的實體來說有適度代價,因為供應效率下降加劇了滯脹,並使美元和美國資本市場武器化。

3、各方/各國如何選邊站隊,美國是否會使用二級製裁,來試圖迫使其他國家采取更多親北約和反俄行動。我之前按國家和地區解釋了這種選邊是如何發生的,所以我就不再重複了。但是,我想總結一下,似乎很少有國家強烈反對俄羅斯並支持北約國家,而且由於成本相對較高,北約國家內部對持續衝突的支持似乎正在減弱。美國實施大規模二級製裁的可能性似乎也較小,因為這樣做的成本非常高。

總而言之,總的來說,實際的發展似乎在繼續遵循典型的大周期模板,我希望我們能夠珍惜和照料我們今天慶祝的事情。如果我了解更多,我會傳遞出去,但就現在而言,我希望你能在7月4日的假期裏細細品味和反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