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複旦教授葛兆光:中國文化的五大特點

(2022-05-02 08:02:46) 下一個

複旦教授葛兆光:中國文化的五大特點

https://new.qq.com/omn/20210513/20210513A013KP00.html

葛兆光,曾任清華大學曆史係教授,現為複旦大學文史研究院院長、曆史係教授

01  中國文化典型的五個特點

什麽才是典型的中國文化?換句話說,即中國文化的特點——什麽在中國比較明顯、在外國不太明顯?什麽在中國有、外國沒有?

這樣,我們才能把它稱作“中國文化”。

但是,我這裏還要作一個界定:下麵講的主要是漢族中國的文化。

第一個是漢字的閱讀、書寫和通過漢字思維。這個是非常重要的。

現在全世界除了極少數,像中國雲南納西族的東巴文字以外,所有的以象形為基礎的文字基本都在生活中消失了,隻有漢字仍然和它最起初的象形性、原初性,保持著直接的聯係。

漢字有的是象形的,日月木水火手口刀等等。這個在古代中國叫作“文”;用章太炎的說法,這就是最基本的漢字單位“初文”。

這是古人通過圖像,直接描繪他所看到的事物。

但是,這些字不夠,就加上會意,就是在一些象形的文字上,加上一些標誌意義的符號。

比如說刀口上加上一點,就是“刃”;爪放在樹上,就是“采”;牛被關在圈裏麵,就是“牢”。

會意還是不夠用,就加上聲音,成為形聲字,比如說江河鬆柏等等。

基礎的漢字主要是這三類。

當然六書有六種,但主要的是這三類。

大家可以看到這三類,基礎都是形。

因此,用漢字來說話、思考、閱讀、書寫,就會帶來很多特征,可能會有一些重感覺重聯想、但語法相對簡單的特點。

我經常舉一個例子,中國人對於“文”和“字”,有一種自然的感受和聯想。

古代的“人”字,一看就是人,如果這個人嘴巴朝天,就是“兄”。“兄”原本不是兄弟的兄,是慶祝的“祝”,人的口朝天是向天“祝”和“咒”的意思。

人的嘴巴朝前,又是什麽?是哈欠的“欠”。

但這個嘴巴如果掉到後麵呢?就是既然的“既”,這是吃完了不吃了,所以是“既”,即已經結束了的意思。

漢字都非常有意思,它形成了中國文化很多特點。

簡單地說,漢字的使用帶來了書法的發達、詩歌聲律的發展,比如對偶、平仄等,這些都是單音節的漢字才有的。

在古代中國,漢字這種以象形為基礎的文字,曆史上沒有中斷,延續到現在。它對我們的思維、閱讀和書寫,都有很大的影響,甚至影響到了東亞,形成了所謂的“漢字文化圈”。

第二個特點,是“家、家族、家國以及在這一社會結構中產生的儒家學說”,這是非常有影響的。

我上課的時候,尤其是給外國學生上課的時候,要出一個題,這個題就是,賈寶玉應該管林黛玉、薛寶釵、史湘雲叫什麽?外國人總搞不清楚,他們說sister,我說,沒那麽簡單,用中國話來說,是表姐、表妹,但是,還是沒那麽簡單。

嚴格地說,林黛玉是賈寶玉的姑表妹、薛寶釵是賈寶玉的姨表妹、史湘雲隔了兩代了,更遠的表妹。

為什麽中國稱謂這麽複雜呢?

這是因為中國的家、家族、家族共同體,要想有秩序,必須把遠近親疏關係界定得非常清楚。

這就涉及到中國倫理原則和等級秩序。

紅樓夢劇照

簡單地說,這裏其實就是兩個原則:

一個是“內外有別”。父母夫妻之間,分內和外,也就是說,女性的親族和男性的親族,等級遠近是不一樣的。比如說,叔叔、伯伯,那是你的父黨,同姓;但是,舅舅、阿姨,那是母黨,不同姓。所以,外公外婆是外,爺爺奶奶是內,在古代中國,是分得很清楚的。

第二個原則就是“上下有序”。必須講清楚上下,伯仲季叔,分得清清楚楚,不能亂。

這兩個原則,在喪服製度上表現得最明顯。

一個人死了之後,在這個人的喪禮上穿什麽衣服,一方麵表示你和死者關係遠近如何,一方麵通過喪服,把一個大的家庭、放大的家族、更大的家族共同體聯結起來。

而中國的家庭、家族、家族共同體再放大,就是國家。

西方不論是country、state都沒有“家”的意思,中國偏偏有“國家”和“家國”,因為在中國觀念世界裏麵,國就是放大的家,家就是縮小的國,上下有序、內外有別的倫理在國家層麵上也是非常嚴格的。

正是在這個基礎上,才有了儒家學說。

第三個,漢族中國文化裏麵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三教合一”的信仰世界。宋孝宗、永樂皇帝、雍正皇帝不約而同講過幾乎相同的話,叫“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

也就是說,儒家管社會治理,佛教管精神修養,道教管身體修煉,三教看起來蠻融洽的。

其實從曆史上看,這個道理很簡單。

在中國,佛教道教沒有絕對性和神聖性,所以很難看到宗教之間的辯論,也不大會有宗教之間的戰爭。

這是中國的一個特色。

第四個特點,是中國最有趣的陰陽五行。

陰陽不說了,五行有兩大原則:

一個是相生相克——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這是相生的輪回;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這是相克的輪轉。

第二個原則是,五行可以串聯萬事萬物。

比方說,五行可以配五方,東南西北中;

可以配五色,青白赤黑黃;

可以配五聲,宮商角徵羽;

還可以配五味,酸甜苦辣鹹,等等。

把萬事萬物連成一個大網絡。

這是我們先人對宇宙萬事萬物認識的知識基礎。大家現在學了科學,對這個有懷疑,但是在古代,這就是我們理解世界最關鍵的基礎。

在這個基礎上還產生了一整套知識和技術。

第五個,是中國天下觀念。用我們現代的話來說,中國古代的世界觀,跟其他國家和民族很不一樣。

古代中國人有一個宇宙想象叫做天圓地方,就是“天圓如倚蓋,地方如棋局”。即,天是圓的,像鬥笠一樣;地,像圍棋棋盤一樣。

天的中心在哪裏呢?古人想象在北極。

古人夜觀天象,視覺裏天在轉,地不轉,因此“天道左旋”。

當你麵朝北的時候,天是朝左轉的,你會感覺有一個地方始終不動,這就是北極,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極點。

古人認為大地的中心在哪兒呢?

“洛者,天之中也”,洛陽是大地的中心。

這是因為這套觀念形成的時候,大概是東周,那時候王都在洛陽。

洛陽最了不起,特別是,到了夏至那天,“日下無影”。

所以,古代中國人以洛陽為中心。

想象中一圈圈放大,這就是大地的形狀,所以有“九服”或者“五服”的說法——每服五百裏,兩邊各有五百裏,就是一千裏,“五服”就是五千裏,大地就是這麽方方的。

但是,從這裏形成的一個觀念很重要,就是越在中心的人,文明程度就越高;越在邊兒上的人,文明程度越低。

這就是南蠻、北狄、東夷、西戎。

中國很早形成了“華夷觀念”,認為中國人是文明人,周圍人是野蠻人,野蠻人要接受文明人的教化,就形成了一套“天下觀念”,即以我為中心想象世界。

這個想象和觀念逐漸發展,不僅成為一種民族誌、地理誌裏麵的文化觀念,也形成了政治製度即“朝貢體係”。

唐·閻立本 職貢圖

這五個方麵如果結合在一起,就構成了非常明顯的屬於漢族中國的文化。

可是,需要再次強調的是,現代中國是五方雜糅形成的,就連漢族本身,也是五方雜糅的。

從秦漢到隋唐,其實不斷有外族進來,漢族也是逐漸吸納、融合、雜糅了其他民族才形成的。

我一直在講,中國文化是複數的文化,不是單數的文化。

如果你沒有這個觀念,可能成為盲目的文化自大。

02

不同以往的文化轉型

曆史上,中國在很長時間,總是“在傳統內變”,主流文化始終還是在漢族文化傳統係統裏麵作調整。

這是因為,在古代中國,無論是佛教、三夷教、伊斯蘭教,還是明清天主教,始終沒有任何文化可以挑戰和改變這個漢族中國文化。所以,變化都是在傳統內部的調整、適應、改革、變化。

但是,到了晚清,由於堅船利炮、西力東漸的原因,中國不得不“在傳統外變”,不得不越出傳統,文化就麵臨危機。

從1895年到1919年,這是中國思想和文化轉型最重要的時段。

在這個時段你會看到很多變化,比如說皇帝變成了總統,滿清帝國變成了五族共和的民國,傳統帝國不得不變成現代國家;

廢除科舉,興辦學校;

開設議會,建立政黨;

剪去辮子,穿上洋裝;

不再叩拜,改成握手;

婦女解放,男女平等;

破除迷信,崇尚科學;

解開束縛,走出家庭。

以前所謂的“三綱五常”變了,變得很徹底、很厲害。

麵對西洋和東洋列強,中國人處於一種焦慮和緊張的心態中。

以前那種很自信、很安定的樣子已經很難看到了,優雅、寬宏和從容,變得越來越不合時宜。

清末民初的北京

相應地,剛剛我們講的漢族中國的文化的五方麵也出現了變化。

雖然大多數中國人仍然在用漢字,但現代漢語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一,“五四”新文化運動提倡白話文。

提倡白話文無疑是非常正確的,因為要普及識字率,提高國民的文化程度。但是,也出現了一個新舊文化斷裂的問題。以前的書麵語言,也就是文言,它代表典雅、禮貌和尊嚴,也代表著有教養、有文化,現在不再有了。

當以前的口語變成書麵語言之後,使得雅言和俗語失去等秩,同時也使雅、俗不再有分別。

我不知道大家現在有沒有這種感覺——自從白話文成為主流之後,寫信已經不再有典雅方式了,電腦普及,網絡流行,語言和文化的格調都沒了。比如說,學生給我寫信也不署名了,最後來一個“嗬嗬”,雅俗之間已經沒有區別了。

第二,現代漢語摻入了太多現代的或西方的新詞匯,這些詞匯進來以後,使得我們通過語言感知的世界已經變了。

第三,特別是上世紀50年代以後,中國提倡簡體字,使得文字和原來的形象之間的距離更拉大了。

簡體字雖然方便學習,但是離開原來的“形”,越來越像抽象符號,傳統漢文化裏麵,通過形象的文字思考、書寫和表達的這個因素,就發生了問題。

第二個,家、家族、家國,以及儒家學說,也出現了問題。

雖然現代中國尤其是鄉村仍然保持著一些傳統家庭、家族組織,中國人至今還是相當看重家庭、看重親情、服從長上,但是,城市化、小家庭化、人口流動,使得家庭、社會和國家的結構關係發生了變化。

過去那種密切的、彼此依賴的鄰裏、鄉黨、家族關係,已經在現代化過程中逐漸消失了。

因此,儒家家族倫理與國家學說,也逐漸失去了原來的社會基礎。

流動人口

第三個是信仰世界。

自從晚清以來,儒家在西洋民主思想的衝擊下,漸漸不再能夠承擔政治意識形態的重任,佛教與道教也在西洋科學思想的衝擊下,受到“破除迷信”的牽累,逐漸退出真正的精神、知識和信仰世界,越來越世俗化、體製化和旅遊化。

因此,傳統的信仰世界也在危機之中。

第四個是陰陽五行,在科學的衝擊下也越來越難以維持,它在現在已經不能完整地解釋世界萬事萬物了。

陰陽五行學說,現在基本隻在中醫、風水、食補等領域裏麵還保存著。在整個現代的知識係統裏麵,它已經到了很邊緣的地方。

第五個是“從天下到萬國”,基本的世界觀念變了。

隨著晚清以後西洋進入東方,不僅摧毀了原來中國的天下觀念和朝貢體製,也重新界定了中國與世界各國的關係。

古代傳統裏麵的宇宙觀、世界觀、朝貢或冊封體係,已完全不現實了。

上述變化說明,中國文化——尤其是漢族中國文化——已經處在一個需要重新認識和重新理解、重新更新的時代。

03

“文化”與“文明”有何區別

我今天一再強調,各種文化沒有高低,隻有文明是程度不同的。

在這樣一個理解的基礎上,我們可能才會緩解長期以來的焦慮和緊張。

我這裏想引用一位德國學者伊裏亞斯的見解——他在《文明的進程》這本書中提出:可以把“文化”和“文明”做一個界定和區分,即“文化”是使民族之間表現出差異性的東西,它時時表現著一個民族的自我和特色,因此,它沒有高低之分。而“文明”是使各個民族差異性逐漸減少的那些東西,表現著人類的普遍的行為和成就。換句話說,就是“文化”使各個民族不一樣,“文明”使各個民族越來越接近。

我們習慣把文明看成一種擺在我們麵前的現成財富,但在埃利亞斯看來,“文明的表現”絕非天然如此,文明是一種過程,是曆經數百年逐步演變的結果,是心理逐步積澱規範的結果。

傳統社會學把人和社會看成是兩個各自獨立的實體,而作者推翻了這種兩分法,提出兩者不可分割,正是宏觀的社會和微觀的人之間的互動激蕩形成了個人、國家乃至社會的整個文明的進程軌跡。

接下來伊裏亞斯又指出,“文化”是一種不必特意傳授,由於耳濡目染就會獲得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氣質,而“文明”則常常是一種需要學習才能獲得的東西,因而它總是和“有教養”、“有知識”、“有規則”等詞語相連。

就好像說,我們經常拿著球來玩,這沒問題,但是對不起,一旦你上了籃球場就不能用腳隨便踢,上了足球場就不可以用手抱(除了守門員),很多人在一起玩就要有規則。

雖然“文化”是讓你隨心所欲表現自己特色的,但“文明”是給你一些限製和規則的。

如果這樣理解“文明”和“文化”,我們就不必對全球化和現代秩序恐懼,也不必擔心我們的文化會被侵蝕掉。

問題在於,我們如何在普遍的文明和規則中,守護好獨特的文化和傳統。

再接下去,我還必須說明,各個民族的“文化”往往是固守的,它表現出一種對異質“文明”的抗拒。

毫無疑問,文明始終是在不斷侵蝕文化。我們承認這一點,因為“文明”常常是在前進的,時時表現著殖民和擴張的傾向。

也就是說,“文化”與傳統有關,它是特殊的;而“文明”與未來有關,它是普遍的。

這兩者怎麽協調?

我們今天講漢族中國文化的特點,那麽,我們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在一個普遍文明規則下,能夠保存好特別的文化?同時在現代文明的時代,能夠理解這些文化在曆史中的合理性?

現象級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的片頭日晷

比如說,我們在接受和讚美科學的同時,對於陰陽五行能不能有一些同情的、曆史的理解?

又比如說,我們在接受普遍的法律和製度的時候,能不能夠對傳統中國的家、家族、家國的倫理和道德準則有一點曆史的理解?

再比如,我們能不能在接受新的文明的時候,對傳統宗教也能夠有一些溫情?

同樣,我們能不能夠在接受萬國平等原則的同時,也能對中國人理解世界的曆史習慣有一點點理解?

我本人是研究曆史的。

我一直認為,無論是文化還是文明,我們必須要在曆史當中看。

我們承認,曆史是變動不居的。

我們回過頭去看文化,麵向未來看文明,對兩者都要有同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