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研究顯示美國口碑在中國年輕人心中嚴重下滑

(2022-03-17 16:33:32) 下一個

研究顯示美國口碑在中國年輕人心中嚴重下滑,海外網友說出實話

2022年03月17日 15:08 新浪網 作者 文匯報

  香港《南華早報》17日援引發表於中國政治與國際政治雜誌上的一份報告稱,“90後”的中國年輕人對美國的風評不如年長一輩。報告認為,造成美國口碑在中國公眾心中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的涉華言行。

  報道稱,該研究調研了2000餘名中國公民,分布在三個年齡段:“90後”、“40+”以及“50+”;調研分兩個時段進行:分別是2020年10月29日至11月3日以及2021年1月25日至2月2日,即美國“2020大選”前後。調研背景正值中美貿易摩擦,以及美方發布了一係列關於新冠病毒起源於中國的虛假言論。

  研究稱在“90後”受訪者中,認為美國在製定外交政策中考慮中國利益的人數占比低於9%,少於5%的人認為美國對中國經濟有利好影響。相較於40+”、“50+”,他們對美國政府沒什麽信心。

  報告認為,研究結果同受教育的程度息息相關,稱受過大學教育的受訪者普遍對“中國經濟有更為務實的認識”,認為美國對世界的影響有所削減。在持有該觀點的受訪者中,受過大學教育的比沒有本科文憑的人多8%。

  報告指出,損害美國口碑的主要是特朗普執政期間的涉華言行和政策,中國國內輿論引導對公眾判斷的影響沒有那麽明顯。報告認為,在外交事務上,公眾獲取信息的渠道廣泛,因此他們對美國的判斷是基於對信息的了解。

  研究指出,自特朗普當選以來,中國公眾對美國的正麵看法從原來“相當強的好感”斷崖式下滑。特朗普發動的對華貿易戰以及涉華敵意言論,還有美國民眾對種族歧視的抗議、國會暴亂等一係列事件,都讓中國公眾開始重新評估中美關係的現狀,中美兩國各自對世界的影響力,以及美國的現狀。

  值得注意的是,《南華早報》這篇報道引發熱議,新聞下不少海外網友對美國口碑下行的原因闡述了頗為客觀的看法。

  有網友說,“中國公眾,尤其是年輕人,對美國的了解要比美國對中國的了解多得多。所以,他們知道美國的現實是什麽。他們閱讀有關美國及其社會中存在的不平等的新聞。種族問題、窮人在經濟上的弱勢、中產階級的衰落、社會暴力的增加,在學校和商場等公共場所無辜的生命遭到槍殺,以及1%的富人擁有美國超過一半的財富......所以,中國人,尤其是年輕人,對美國不再熱情也就不足為奇了。”

  有網友認為,“數十年來,由反華大亨控製的西方媒體一直在用有關中國人的負麵假新聞給美國民眾洗腦......中國公眾目睹了美國政府為遏製中國而采取的反華措施不斷升級,對在美中國學者和學生的政治迫害不斷增多,美國國內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不斷上升,更荒謬的是美國一旦有什麽糟糕的事情,最後都是中國的錯......”

  有網友評論,“為什麽中國人對美國的看法在過去幾年裏變差了?其實不需要什麽調研,且看美國對我們企業沒完沒了的禁令,把新冠病毒歸咎於我們,虛假的涉疆指控,幹預香港和台灣問題,建立反華軍事同盟,美國國內的反亞裔罪行,大量不實、負麵的涉華媒體報道等等。罄竹難書!然後是美國自己對自身形象的係統性破壞:國會騷亂、大規模槍擊事件、對新冠疫情防控孱弱無力,不計後果的軍事開支,還有對中東和南美的破壞性幹預......美國很難接受中國的崛起或非西方競爭對手的存在......”

  3月7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談及中美關係:“擺在我們麵前的事實是,美方仍不遺餘力地對中國開展零和博弈式的‘激烈競爭’,不斷在涉及中方核心利益的問題上攻擊挑事,接連在國際上拚湊打壓中國的‘小圈子’,不僅損害兩國關係大局,也衝擊國際和平穩定。這不是一個負責任大國應有的樣子,也不是一個講信譽國家所做的事情。中國作為一個主權獨立國家,我們完全有權利采取必要措施堅定捍衛自身的正當利益。”

  王毅表示,大國競爭不是時代主題,零和博弈不是正確選擇。在一個相互依存的全球化時代,中美兩個大國如何找到正確相處之道,既是人類社會沒有遇到過的課題,也是兩國必須共同解開的方程式。

  編譯:蘇展  責任編輯:施薇

中國90後及大學畢業生 對美國印象更差


2022年3月17日 10:01來源: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沉朋達台北17日電)一項國際研究指出,“90後”中國民眾比年長群體對美國的印象更差;有大學學曆者更認為美國扮演的世界角色不那麽重要。而川普對中國的政策態度,是塑造此一輿論的主因。

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國際政治雜誌(The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3月14日刊登一篇題為“從川普至拜登時代,中國對中美關係的輿論”的論文。

這篇由美國德州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教授方鬆英、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教授李曉雋,和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教授劉遙共同撰寫的論文,在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前後,對中國民眾做了兩次民調。

文章指,研究者分別在2020年10月29至11月3日,及2021年1月25日至2月2日期間,訪問了3個年齡層共2000餘名的中國民眾。

香港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報導,研究發現,1990年後出生的中國人比年長群體,對美國有更差的印象。

相較於1960年代出生或更年長者,“90後”認為美國在製定外交政策時會考慮中國利益者,下降了9%。而認為美國對中國經濟有良性影響者,則下降5%。

研究認為,相較於年長者,“90後”對白宮更沒有信心。

教育程度也影響受訪者的態度。研究顯示,相較於沒上過大學者,認為美國扮演的世界角色不那麽重要的中國民眾,具有大學學曆者還多了8%。

但有大學學曆者多對“中國成為世界領導者”的說法,持保守態度。研究認為,這應證許多分析指中國尚未準備好承擔此一角色的觀點。

此外,和美國有過個人接觸經驗的中國民眾,對美國態度較佳。研究指,對美國總統有信心、相信美國尊重公民權利的中國民眾,有經驗者比無經驗者多了7%。

研究認為,川普2020年一係列對北京的言論、政策,是造成中國民眾對美國印象轉差的主因,且可能比中國官方宣傳的影響還大。

研究也顯示,在川普競選連任時,有75%的受訪者認為中美關係已經惡化;但在拜登上任後,這個數字下降到64%。

不過研究提醒,這個降勢可能會隨著拜登延續許多川普時代的政策,而逐漸消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