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外科風雲之馬克思理論

(2017-05-11 10:39:57) 下一個

修敏齊沒有在全院大會上承認事實,但是在家中對會後緊跟著來拜訪的傅博文,並沒有隱瞞真實的情況與想法。 

80年代的中國,有著雄心抱負的青年大夫領導,為著能攻克科研難關,不願意承認錯誤,落人手柄。聽著倒也合理。但是,“她隻是一個--護士。” 一句道明標準的馬克思主義曆史發展觀。

曆史是向前發展的,向好的方向前行的,必要的犧牲也是不可避免的。掌握資源的人,推動曆史的進程。被犧牲的,常常是手無寸鐵的普通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馬克思有創造曆史的見解與意誌,認為偉大的人是應該去攪動風雲的,順應局勢的。

傅博文答的好,“生命是平等的。” 並且醫學科學進步的腳步也不會停下來。隻是不再是由修或是傅。馬克思的曆史觀,將人分等,將偉人等同於了偉大的事業本身。的確是以勞動人民的名義,去實行成為統治階級的蛻變。而且通常這樣的偉人都是自己任命的,self-appointed, 常常得由順從者們去自願托舉配合完成。尼采的"master-slave"理論也解釋了這個部分。

在位者,當權者,出色的專業人士,的確是掌握著資源與先機。母親完成不了的申訴,由專家莊恕30年後翻出來,撼動人心。坑爹小王子揚子軒同學,也得有個能坑的爹。經濟與物質,在普通人的生活中也是不可或缺。陸晨曦,林歡,都給標配大房子。

人有許多原動力。馬克思尖銳地指出了物質,抱負,成就偉業,這部分人性屬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痛快一回 回複 悄悄話 修敏齊是在狡辯,難道大家看不出來他的邏輯錯誤嗎? 30年前,他為了科研,為了救更多的人,可以犧牲一個護士,OK,可以理解; 30年後,已經沒有再隱瞞的必要了,他還是不承認,完全沒有理由,已經到了無賴的程度!
今留 回複 悄悄話 很好。看了一部好的連續劇,有此超人的哲學心得,值得學習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