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

(2017-10-01 17:29:09) 下一個

From 信步華爾街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70211/201710/1.html

了道瓊斯技術分析鼻祖定義的趨勢:

(1)基本趨勢(Primary Trend):持續一年以上的大趨勢,幅度達20%以上。此乃牛市熊市的範疇。

(2)次等趨勢(Secondary Trend):和基本趨勢相反的,價格沿基本趨勢方向演進中產生的重要回測。持續三周以上,通常3月以內。幅度可能達到基本趨勢一段推進幅度的1/3-2/3。
(3)小趨勢(Daily Trend):日常的小波動,幅度小,時間通常6天之內,最長不超過3周。
 
今天我來深入研究一下(1)基本趨勢。如果看不清基本趨勢,其它的趨勢就不用看了,肯定不對。基本趨勢是牛熊級別的。基本趨勢上升,為牛市;基本趨勢下跌,為熊市。
 
道瓊斯對趨勢的判斷基於日線的高點和低點。Higher High, Higher Low,牛;Lower High, Lower Low,熊。以此思想為出發點,理出各種Higher High, Higher Low轉變的形態,所謂頭部反轉形態:頭肩頂、雙頂和相應的底部反轉形態。這些Seminal的思想至今還是技術分析的主要組成部分。但是,日線高低點的轉換很頻繁,即使周線,仍有太多的情況隻是牛市暫時的整理調整,絕大多數並沒有由牛轉熊。所以,道瓊斯對趨勢的判斷無法確定是哪一級趨勢,從而失去對基本趨勢的判斷成功率。這就是為什麽華爾街技術分析麵對同樣的圖卻經常有對趨勢不同的見解。
 
事實上,華爾街對牛市熊市也沒有準確一致的定義。有一個通用的基於幅度的定義:高點到近期低點:-5%是Pullback,-10%是Correction,-20%是熊市。不達熊市標準是牛市。且不說這種定義too arbitary,對指導交易意義也不大,以達到熊市標準-20%出局的話,一是可能太晚,二是錯誤率很大。
 
另外,牛熊判斷針對個股和大盤很不一樣。個股熊,大盤牛,應如何處理?相反,大盤熊,個股牛,怎麽辦?看看AAPL,經常性地跌-20%,但大趨勢很快恢複。我覺得,大盤由於不易被操縱,牛熊判斷成功率高。而大盤的牛熊,對於個股的操作很重要:大盤走熊的話,個股再牛也要有及時出局的準備,不用等個股變熊了。相反,大盤仍牛,個股走熊,如果沒有基本麵的變化,很可能是被操縱的波動性,有恢複牛市的可能性。
 
股市牛熊另一個判斷的方法是均線交叉。這個特別簡單的方法可能是最被人詬病的:經常性地假信號。同時,均線很多,通常大家至少用三根,到底哪一個交叉是有效的?我還看到用無數根均線的,花花綠綠的,甚是好看,不過,你是增加了信號還是噪音?就不可知了。
 
我一直推崇深入思考,關於技術指標的使用,也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越是高手,使用的數目越少。論壇中公認的丙兄,用的是裸圖,隻看K線,支撐和阻力;搗亂以趨勢圖和13日均線見長。雲霧兄一根均線走天下。不停宣稱技術分析無用的,我估計是用很多技術指標的。在任何時間,大多的技術指標 常常自相矛盾。看似一無所用。你試想想,如果一個技術指標是一種武器的話,你同時使用18般武器,會是高手嗎?我以前的帖子說過:高手之所以高,在於精,不在於泛。
 
上一期《均線的秘密》(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70211/201709/23049.html )談到平均指數和移動平均的含義。一個是空間的平均,一個是時間的平均,而兩者的作用一樣:過濾掉被操縱的,日常心理的,消息的影響,從而揭示出股市自然的趨勢模樣。
 
道瓊斯推崇道瓊斯工業指數和道瓊斯運輸指數的相互印證,在那個時代,可能是最好的股市指數了。但是,現代的股市上,道瓊斯工業指數的缺點暴露無遺:股價平均,造成高價股權重很大。通過操縱高價股,就能有效地操縱道瓊斯工業指數。GE=24.18,BA=254.21,操縱波音有GE十倍的效果。從平均指數的目標來看,道瓊斯指數已經不理想了。相反,標普500都是大盤股,市值占到股市的70%以上,同時是按市值權重,因此,權重越大,反而越難操縱,是反映股市情況的最佳選擇,也是我的唯一選擇。對於標普,由於SPY ETF有Dividend GAP,不是最好選擇,e-mini不連續,有Futures的Premium,也不理想,我選SPX Cash Index。
 
移動平均的選擇很多,很多的平台有一個讓人可笑的限製,就是要不均線全是簡單平均(SMA),要不都是指數平均(EMA)。這個誤區你不深入思考不足以發現問題:為什麽不能有的是SMA,有的是EMA呢? EMA 因為跟蹤股價比較有效, 是短期均線的最佳選擇, 對於標普,我發現了一個有效的EMA:15EMA。50SMA市場認同度高, 是個比較好的參考。15:50= 3:10,也是一個好的比例。隻用兩根均線,信號很明確,沒有矛盾。同時,避免用一根均線(如雲霧兄)導致市場暫時的恐慌影響大的趨勢。另外,使用周線,以看出基本趨勢。
 
下麵我們來看看標普500周線圖:
2000年前後股市牛熊的轉換:
 
我們看到2000-10-23,死叉出現。股市由牛市轉換成熊市了。此時,標普1400附近,離高點1550跌得還不多,此時出場,極其漂亮。2000-10-23前的牛市經過了很多輪的測試了。1998-10-5是一個極其凶險的測試。1999-10-11的測試股價破了,但均價沒有,2000年股價不停的測試,但均線高高在上,直到2000-10-23。
 
熊市開始後,周線50SMA是個重要的阻力,2002-3-4股價試圖突破,很快被炸下來,而整個熊市,周線15EMA從來沒有突破過周線50SMA,2003-5-19金叉後就轉牛市了。
 
這個牛市因為數據不全,無法看到這輪牛市大概起始於1987-10-19的Black Monday後。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波浪理論的5浪上升、3浪下跌的說法過於理想化市場了。波浪理論其實說明了一個市場的最小情況:一個牛市,起碼有三腿;而一個熊市,起碼有兩腿。而這輪牛市,估計有10腿以上,利用波浪理論預測牛市結束的專家在正確前要錯多少次啊?(波浪理論搞了個浪裏個浪來解釋,就近乎全主觀了。)而這輪熊市,粗略看起碼4腿,最後以三重底結束。
 
細看的話,周線15EMA在牛市,是日常走勢的主要支撐,而熊市,則是強大的阻力。而周線15EMA,是市場長期走勢的一個自然的,過濾了噪聲的代表。
 
我估計你從來沒有看到過如此漂亮的圖形吧。即使通過簡單的金叉死叉,你也可以有效地跟蹤趨勢,全身而退,根本沒有滯後。說技術分析沒用的,自我懲罰吧:罰看我所有39篇博克三遍!
 
且慢!你發現了問題:你小子Back Fit了技術參數來適應這一輪牛熊!我記得你在《人工智能看大道至簡》(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70211/201709/23049.html )說過越Overfit過去的數據,對未來的預測越不準。你的圖是不是太漂亮了?都說胸大無腦,太漂亮就沒預見性了!
 
好問題。讓我們來用這個牛熊周期做學習數據,下一個牛熊周期做驗證數據。
2003-5-19開始的牛市和隨後的熊市。
這輪牛市走了走了大概6腿,2004-10-18第一次嚴肅的測試,成功,2005股價測試了兩次,2006-07-10又測了一次。2007股價兩次測試後,於2008-01-07死叉,1400處轉成熊市。離高點1580, 1400不算很差的出點吧?相比2008年一路跌到666,1400簡直是禮物啊!
 
牛市不言頂,故牛市有幾腿不重要,知道起碼三腿,上不封限。而熊市如波浪理論所言,腿比較少。這次有4腿。如果你非要左側交易,在熊市中撈底並持有的話,除了聽搗亂大牛的,你還可以遵循這個原則:根據波浪理論,熊市起碼兩腿,所以,1腿不撈。而實際的熊市,通常都有3腿以上,所以,2腿不撈。同時,熊市腿數有限,這樣,你小倉位第3腿試倉。如果出現第4腿,則撈底的把握大幅增加,可以倉位大一點。如出現第5腿,則很可能熊市尾聲了,可以大倉位後死磕(雖然我不讚成死磕。。。)。第三腿,有一個術語叫Extended Down Market。
 
好,那這個理論來分析一下09年以來的股市。
 
哈哈,Got you!理論開始出現Crack!
08年的大跌是如此猛烈,以致僅次於1929的大蕭條。2009-8-10後的牛市仍然恐慌不斷。同時,計算機交易模型橫行,造成標普的穩定性下降。但是這個理論根基並沒有動搖。
 
回顧一下《分析和交易》(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70211/201706/3682.html)你不隻要有分析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交易的能力。讓我們看看交易的能力如何在此體現。
 
2010-7-26,死叉,收1100附近。保守的交易,此處出全倉。2010-10-04 金叉,1170再進,賺得也少不了多少。回頭看,這是一個假熊市。根據波浪理論,熊市起碼兩腿。所以,這後驗為一個牛市調整,不歸為熊市。
 
2011-8-22,死叉,1200附近。此處,更細致的交易,死叉時出1/3-1/2倉位,然後緊密觀察市場,死叉後的第一次反彈通常會觸及周線50SMA,所以,第一次反彈過程中,特別是接近周線50SMA處出盡剩餘倉位。在1250-1300間出盡倉位。2012-1-30,1350附近再進。同樣,因為一腿下跌,後驗為一個牛市調整,不歸為熊市。
 
2015-8-31,這個是怎麽回事?
先看交易。1950附近出1/3-1/2倉,而後反彈中2050-2100間出盡。2016-5-2 2060金叉再進。結果是1950處1/3-1/2倉少賺了100點。但回避了1800的大跌。還是非常理想的交易結果。
 
再看分析,死叉,是進入熊市的第一個標誌。沒死叉,不考慮熊市的處理。死叉第一腿下跌後,反彈通常能達到周線50SMA,它達到了。但反彈沒有形成金叉,又第二腿下跌,所以是一個熊市。根據波浪理論,熊市起碼兩腿,它達到了。所以,這是一個熊市,一個非典型的最小熊市:兩腿熊市。
 
這就是我在《趨勢的思考》(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70211/201708/29630.html )裏說明的小熊市。
 
這個小熊市的判斷對後續的走勢是有參考意義的。這意味著目前的牛市起始於2016-05-02,是一個新牛市,這個新牛市還很年輕,才1年多,估計再走兩年問題不大。如果和前一個一樣長的話,會達6年。這個小熊市的作用有點像1987年的大跌。大跌前,牛市自1982-7。已有5年多了,而後到1990-7,3年後才再次大跌,這個大跌回頭看是一個大調整,因為隻有1腿。而此後就是曆史了:長達10年的牛市,直到2000年。(這些隻是展望,推理,完全可能是錯的,交易要根據實際情況。)
 
現在回頭再整理一下實際牛熊市的準確分界線:牛市最高點,到熊市最低點,這算一個完整的熊市。
 
而我的策略中,熊市是這麽定義的:SPX Weekly Chart,周線15EMA和周線50SMA死叉後,至少兩腿下跌。死叉假定熊市開始,兩腿下跌後,確認熊市開始;否則是高級熊套。
 
假定熊市開始,出倉1/3-1/2,第一腿後的反彈中,周線50SMA附近,出盡多倉。
 
但是,牛熊分界線實際上是個人的。不管別人認為現在是牛還是熊,你的策略中,有沒有可靠的方法區分你的牛和熊?更重要的是,你有沒有針對它們的Action Plan?再次回顧我的博克:《金融市場邏輯推理的陷阱》(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70211/201709/15937.html ):
 
“金融市場是個赤裸裸的現世報世界。你的任何推理,都轉變成金錢的盈虧。不投錢,別推理,更不要做信誓旦旦的100%發生的推理!自己投了錢,才有你推理能力的進步。不用負責任,就永遠進不了股市正確推理的門。”
 
對Alan Greenspan影響最大的女人,哲學家Ayn Rand說過,
 
財富是一個人的思考能力的產物
 
送給真正願意並樂於獨立、細致、周密思考,不將它作為攻擊別人的工具,而作為提升自己的認識水平的股友們共勉。
 
本貼是如此的重要,不達1萬人閱讀我會不停地重貼。在此先向論壇版主告罪。
 
在後續的博克中,我會逐步推出Smart DCA策略,供長期投資的股友參考。我會提供所有的細節,你自己看圖即可。如果你還是偷懶,歡迎微信掃描我的頭像跟蹤我的公眾號(信步華爾街)。目前還沒有什麽內容。但日後我會加入Smart DCA策略信號,你可以通過微信實時收到。
 
看貼不仔細的股友注意了,本貼的圖,15EMA, 50SMA都是周線級別的,不要和日線混淆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