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Wellness

覆蓋內容有心理學概念,症狀,治療手段,教子有方,心理學趣味常識, 中醫心理學之博大精深等
正文

小孩總上網、玩手機、玩遊戲怎麽辦?

(2017-04-21 15:43:37) 下一個

前不久,我的一個病患的丈夫出差到美國的德克薩斯州公幹。他是一家公司的CEO 日理萬機,所以即使休息時間也免不了查電子郵件發信息。誰料到他邊走邊回短信,腳下沒踩穩,直接臉朝地摔了個瓷實。右手手腕骨折。這個是個年近古稀的成年人。可見隨著網絡電腦的普及,手機的功能多樣化,大人小孩多養成了低頭的習慣。不論是有公幹還是實打實的娛樂,在網絡的世界裏,人們的視野大開,涉獵到的知識也頗為繁多。由於不需要過多的語言交流和身份的暴露,網絡提供了個體一種身份安全的自由探索的平台。因而,網絡有著無比的吸引力。很多家長感慨自家小孩年紀小小的就迷戀手機、網絡和遊戲,茶不思飯不想,實在不知道該怎麽辦了。下麵我來提供幾點線索共家長參考:

        首先,網絡電腦人工智能的發生與發展對社會總體上說是起積極推動的作用。是人類進化史來的一種飛躍和奇跡。這一點是毋庸置疑和無可厚非的。但越來越多的大人小孩沉迷於這種新科技便著實令人堪憂了。因為這個世界沒有了最遠的距離,可是卻造就了心得無比遙遠的距離。要想讓孩子有節製的上網、玩遊戲、或玩手機,那家長要反省一下自己作為家長的這一角色是否有所缺失。從心理學角度說,要想讓小孩遠離不好的誘惑,不是想司令官一樣的嗬斥或強行禁止,Pediatrics 中發表了Dr. Deborah Cohen 帶領的在對2000多五至7年級的小學生做的行為研究報告,科研結果發現積極的充滿正能量親子關係可以糾正小孩的上癮行為。 從常識上看,好像同伴的影響多半是導致小孩偏激上癮的重要原因之一,但Dr. Deborah Cohen  確認親子關係遠勝於同伴關係對兒童行為的影響。

          這位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的Dr. Cohen 還發現凡是父母花比較多時間與小孩溝通和互動的,小孩寄希望於從上癮行為中獲取樂趣的傾向就會降低。 另外, 小孩的父母如果經常帶有同情心地聆聽他們的,多半會遠離不良玩伴並且很少表現出破壞性行為。這當然是因為與正能量的父母積極地互動更有回報,故此,以下的建議便值得參考:

1.   分給小孩家務,但目的不是為了懲罰他們,而是要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如果用家務做懲罰手段的話,是會破壞良好的親子關係的建立。 

2.   不要為小孩決定那個朋友是適合交往的。與其試圖阻止小孩與某些朋友的交往,倒不如試圖建立你和小孩的親子關係。你的小孩會更加信任你而不會受同伴的蠱惑去進行高危性行為。

3.   家長要盡量開明。你不要強迫小孩去喜歡披頭士或滾石樂隊什麽的。但你可以與他們探討你喜歡的樂隊和為什麽你喜歡他們。 同樣的,你即使不喜歡小孩的音樂,你也不要劈頭蓋臉地挖苦譏諷他們喜歡的音樂,因為這樣做會導致小孩不信任父母。 不如鼓勵小孩來告訴你他們為什麽喜歡那些音樂,電影和遊戲中人物情節等。 

4.   表達你的期盼是要簡明扼要。規則如果被明確的告知和解釋後,要確定小孩複述並保證他們理解和認同這些規則。花時間解釋為什麽你不同意他們參加無監控派對。多數時間,小孩會感激父母不希望不詳之事發生在他們身上。 

另外,基於親子關係是防止小孩進行高危行為的良方。家長應該:

1. 規範小孩上網,玩遊戲,玩手機的時間和條件。告訴小孩這些規則時,家長一定要說的清楚,態度堅決。

2. 熟悉高危行為的表現和症狀,家長也要以身作則。

3. 明確違反家規的後果。 當你立了規矩,解釋清楚道理是什麽並事先說明後果是什麽。每次的懲罰一定要一致,不可姑息放任。有效的懲罰手段可以是取消特權,比如開車,參加朋友聚會。

4. 每天騰出時間和小孩討論一下他們一天的生活,感受和他們的想法。 讓他們說,你主要是聆聽,然後適當總結以表明你聽懂了他們的訴說。 當然,做為家長的你應分享一下你的個人經曆。

5. 一定要尊重小孩的經曆與感受。

6. 幫助小孩設立個人目標。花時間討論為什麽要有目標,探討他們的目標是什麽——學術的、體育的、社會的、個人的。目標應該是理性而可及的。 目標應該包括短期(一個月內)及長期的 (一到兩年)。

7. 抓住時機慶祝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成功。 教會小孩如何接受和從失敗中汲取教訓,還要教會他們如何體麵的對待成功。

8. 花時間認識你小孩朋友的家長。 這種結識會豐富你的人生,幫助你了解你孩子朋友和社交顧慮並幫助你成長為更好的家長。

 總上所述,良好的親子關係是上癮的解藥。規矩的製定也是要花費一段時間,做家長的應該保證獎罰的一致性。 有的時間家規的製定和履行是要有一定時間的。做家長的不可以操之過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長天一色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you' 的評論 : 多謝!希望所言對家長會有所啟迪和幫助。更多的教子有方原創文章會在近期與您分享。
cyou 回複 悄悄話 好文!謝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