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來罘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死的本體論意義

(2018-07-27 13:59:40) 下一個

這是位於亞利桑那州東部荒漠深處的一個大坑,直徑1.2公裏,深200米。它的存在印證了另一個物體的存在,一顆流星的存在。大約五萬年前,一顆流星滑過地球的上空,重重地砸在亞利桑那的荒漠上,留下那個大坑。那顆流星的存在,如同人的存在一樣,極為短暫,進入地球大氣層的那一刻,好比一個人的誕生,滑過天空,是它的一生,砰然砸地,則是它的死亡。

進入地球大氣層的流星不可計數,能在地上留下印記的屬於少數,大多數都悄然滑過天空,未及著地,便燃燒殆盡。這些流星如同芸芸眾生,悄然來到人世,匆匆度過一生,又悄然離開人世,不帶走一片雲,也沒留下任何印記。少數,隻有少數,流星死得轟轟烈烈,有些在地上留下存在的痕跡,有些其死影響之大甚至造成物種滅亡,例如,墨西哥尤卡坦半島附近的那個超大規模的隕石坑,據說造成恐龍時代的結束。

砸到亞利桑那荒漠上的那顆流星,叫什麽,長什麽模樣,來自何方,人類已無從知曉,但是,它曾經的存在卻是勿庸置疑的,人類甚至知道,落地的那一瞬間,它的體積接近一輛普通的公共汽車。它的在,不是上帝的那種在,虛無縹緲,不知然否; 它的死,如同秦始皇的死,地表印記,至今猶在。

死不是一個令人愉快的話題,拉開山膀對死展開哲學分析,更需要相當的理論的勇氣,思想的開明,與人生的豁達。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 1889/09/26-1976/05/26)具備所有這些特質,在他的存在主義哲學裏,死是一個重要的基本概念。他的趨死之在(Sein-zum-Tode),顧名思義,就是由死提供參照的在的情態,因此,徹底釐清死的本體論概念就有了必要性。

關於死的本體論概念,海德格爾是這樣給出其完整的定義的: “在其終點,死是在世人生的一種可能性,一種最自己的,非關係性的,無疑的,不確定的,無法繞過的可能性”①。通過這個定義,海德格爾構勒出死的五個特性。

乍一看,這個死的本體論定義及其前麵的大段分析如同廢話。人固有一死,婦孺皆知,何勞海德格爾進行長篇大論的分析? 海德格爾是胡塞爾(Edmund Husserl 1859/04/08-1938/04/27)的學生,見右圖,其方法論來源是胡塞爾的現象學。他那種近乎廢話式的討論其實是所謂的現象學還原,即通過剝繭抽絲式的釋義,區分涵義的細微差別,撥開假象,讓真象顯現出來。

結合海德格爾在定義之前的分析與說明,五個特性可以具體分述如下。

一,最自己性
德文原詞為Eigenste,這個詞聽上去十分別扭,沒辦法,這是海氏生造的概念之一。為了徹底顛覆傳統的概念係統,海氏生編硬造了一係列概念,這些概念隻有在他自己的係統裏才有意義,因此,海氏的東西以難譯著名。

在德語裏,自我的陰性原形為eigene,比較級為eigener,最高級為eigensten。英語裏形容詞也有原形,比較級,最高級的變化,死扣句法,應該有以下對應關係,
eigene - eigener - eigensten
own - owner - ownest
以上英語比較係列裏隻有own有意義,比較級owner 存在但隻作名詞使用,意為,擁有者,最高級ownest根本不存在。但是,英譯版的翻譯者還是根據句法對應關係為eigensten生造了ownmost這個詞。Sein und Zeit(存在與時間)的英譯者之一Joan Stambaugh(1932/06/10 - 2013/07/07)就是這麽幹的。

譯成漢語就更難為情了,“最自己的”,“最自我的”,“最我的”,或“最屬於我的”,等等,比較符合原意,但聽上去別扭,“非我莫屬”聽上去漢語,但不哲學。兩害相權取其輕,按照Joan Stambaugh套路,我權且取“最自己性”。

不過,Eigensten在海氏的理論體係裏是協調的。本真(Eigentlichkeit/Authentizität/authenticity)這一概念在存在主義哲學裏被普遍運用,用以指稱一個有意識的自我,在外界種種壓力之下,對自己的人格,性格,及精神的忠實程度。本真既然有程度之分,自我也自然可以用比較級來形容。

海德格爾認為,死是在世人生顯示其個人化的基本構成因素。“沒有人可以把別人的死頂掉,每一個在世人生必須親自接受死亡,隻要在,本質上死總是我自己的。②”死的最自己性,用日常語言來說,我的死非我莫屬。世人在日常生活中思考死時,實際上是用他人之死來替換自己之死。在此,海德格爾意在拂去世人日常經驗中的虛假現象,還原死的真象。

二,非關係性
德文原詞為unbezügliche,直譯成英文為nonrelational。“於是,與其它在世人生的所有關係都在即將來臨自身的死中消解③”。用日常語言來說,一個人的死切斷與所有其他人與物的關係,在中國文化的語境裏,大致相當於,一了百了。這一點聽上去似是而非,詳情容後細述。

三,確信無疑性
德文原詞為gewisse,直譯成英文為certain。世人回避死,口頭上說,確定無疑,每個人都會死,但不是此刻,一個但是就把死推遲到了將來,其無疑性也因此被掩蓋了。通過無疑性,海德格爾試圖拂去世人日常經驗中的自欺,申明死作為一種可能性隨時都會兌現,這一點確信無疑。

四,不確定性
德文原詞為unbestimmte,直譯成英文為indefinite。盡管每個人都必死無疑,但何時死,以何種方式死,卻是不確定的。這一困局為海德格爾的死的不確定性提供了實體性理由。

五,不可繞過性
德文原詞為unüberholbare,直譯成英文為not to be bypassed。在世人生無法繞過死的可能性④。這一點引出海德格爾一句有名的悖論,死是不可能性的可能性。這句聽上去自相矛盾的話可做如下初步理解,在世人生的自由投射所擁有的所有可能性是不可剝奪的,隻有死才可以做到。反過來說,死亡無法被剝奪,但它剝奪在世人生的所有可能性。

關於死的非關係性,海德格爾有如下討論。“與死屍不同的是,逝者被從未亡者身旁拖走,成為一個在殯禮,葬儀,及墓穴中被關照的對象。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的那種存在還不隻是一個正在被關照的內心世界的東西。通過在葬禮上哭送與緬懷,那些未亡者,以關切他的方式,與他同在。因此,與逝者的關係不可以理解為與一個被關照的東西的相與之在。”⑤

至此,海德格爾似乎想說明死並沒有徹底抹掉人的存在,然而,他筆鋒一轉,卻把存在壓縮到在世之在這個狹小的範圍之內。 “在這種與逝者的相與中,逝者本身實際上已經不在了。然而,“相與”總是意味著在同一個世界裏互相依存。那些未亡者能夠依然與他同在的地方是這個世界,而逝者已放棄我們這個世界,把它留在身後。”⑥

以上討論表明,海德格爾所謂死的非關係性充其量隻是在生理意義上成立。如果死的非關係性僅在生理意義上成立,按他的說法,死也就失去了本體論(ontological)意義,隻剩下實體(ontical)意義。用語言學的術語來描述,海德格爾的在世之在,是第一人稱迄今為止的在。

海德格爾認為,存在即時間,而時間是有限的。這裏的存在是一個在世人生的存在(Dasein),換言之,其理論體係的坐標原點是一個個體,其體係的有效範圍是這個個體的視界。在討論死的非關係性時,海德格爾顯然是以到達終點的在世之在為出發點的,這使他的本體論蒙上了唯我論的色彩。勿庸置疑,這種討論方式是有漏洞的。

真正的死亡體驗全被死者帶進墳墓了,無一例外,而討論者仍然存在,因此,真正的死亡體驗不可能被討論者獲知。換言之,海德格爾對死的感知或洞見,無論如何接近真正的死,也不是本真的,因為,作為討論者,他還活著。一個活著的存在,代表死去的“非存在”,斷言死是非關係性的,這是否有點武斷?

絕對真空在地球表麵不存在,人類隻是在向它無限接近。海德格爾對死的感知或洞見,在本質上,也是通過他人的死所進行的最大限度逼近或抽象。否認這一點,他的本體論將陷入唯我論。他的老師胡塞爾後期意識到自己的理論存在這一問題,於是提出了主觀際性⑦這一概念。主觀際性接近海德格爾的相與(Mitsein),但相與是使在世人生失去本真的因素,從這個意義上講,主觀際性這一概念在海德格爾的係統裏沒有認識論意義。

人之相與就是在世人生對周圍世界與其它在世人生發生關係。從一個跨越生死兩界的存在(或上帝)的角度來看,關係本身也是一種存在,而且它不是單向的,不會因其中一個在世人生的終結而結束。實際上,如果想對死的關係性展開有意義的討論,取一個類似上帝的立場,或主觀際的立場,是必須的,原因很簡單,生死兩茫茫,活著的論者無法獲得死界的真知。

既然真正的死亡體驗是無法獲得的,死的非關係性就是一個沒有根基的特性。其實,逝者如斯夫,它是否認為自己切斷了與所有其他人的關係,未逝者不得而知,好象也不十分在意。未逝者更在意的是,自己是否切斷了與逝者的關係。

從直覺上講,一個關係的結束是以所有關聯方的終結或對關係的切斷為前提的。比如,一個生意人與放高利貸的人發生了借貸關係,日後,生意人無力還貸,想單方麵切斷借貸關係,放高利貸的人定然不會同意,恐怕要追到天涯海角,即使生意人死了,也不會輕易罷休。

我們知道,人類目前無法影響過去,但可以影響未來。由於時間的連續性,改變了現在,就改變了未來。我們可以把自己對未來的影響寫進一個字條裏,封上時間,到指定時間才可以打開,所謂錦囊妙計,遺囑等等,都屬於這個範疇。一個在世人生終結,把這個世界留在身後,也把諸多關係留在身後。留下遺囑或安排身後亊,就是不想讓死切斷某種關係,讓自己的“思想”或“路線”得以延續。

本真的趨死之在,自由投射,意在改變自己,改變世界,亦即,對世界產生影響。俗話說,人過留名,雁過留聲,在世人生都試圖對人間世產生某種影響,或為人間世留下點什麽,如同進入地球大氣層的流星,試圖著地,留下點印記。 這種影響經常是深遠的,在做出努力的在世人生終結後很長一段時間,或綿延不絕,或始見效力。

有一個英國哲學家叫羅素(Bertrand Russell 1872/05/18 - 1970/02/02),見右圖,數學家出身,與海德格爾同時代,《大數學原理》的作者之一。1905年,羅素在哲學雜誌Mind (心)上發表了一篇論文,題為On Denoting (論指稱),文中提出了一個著名的語言哲學理論,哲學界俗稱“羅素的摹狀詞理論”。這一理論被認為是語言分析的典範,其經典例子可以簡約的方式展開如下。

命題P: Scott is the author of Waverley. (司各特是《威弗利》的作者。)

其中,“司各特”是專名,“《威弗利》的作者”是一個限定摹狀詞,二者都指稱同一個對象,Sir Walter Scott (1771–1832)。P可以被解析為, 
①存在一個x,x寫了《威弗利》。 
②對任意一個y,如果y寫了《威弗利》,那麽y就是x。 
③x是司各特。

在一階謂詞邏輯裏,P被表述為: ∃x(Wx & ∀y(Wy → x=y) & Sx)。
其中,∃x叫存在量詞,∀y叫全稱量詞。P為真的前提是,變項x有一個值滿足以上等式,亦即,存在量詞∃x可以被有效使用。因為Sir Walter Scott存在,所以命題P為真。

命題Q: The present King of France is bald. (當今法國國王是禿頭。)

在一階謂詞邏輯裏,Q被表述為: ∃x(Kx & ∀y(Ky → x=y) & Bx),句法結構與命題P完全相同。 然而,在羅素看來,命題Q為假,因為限定摹狀詞“當今法國國王”在命題Q裏有主要出現,而它所指稱的對象不存在,換言之,不能有效地使用存在量詞∃x。並不是所有人都同意這一說法,例如,Peter Strawson(1919/11/23 – 2006/02/13),見右圖,認為,在不能有效地使用存在量詞的情況下,命題Q既不真,也不假,而是荒謬。我同意Strawson的觀點,所謂畫鬼容易畫人難,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鬼不存在,畫匠說它是什麽樣,它就是什麽樣。不過,這一分歧不影響此處的討論。

可以有效地使用存在量詞這一條件被後來的語言哲學家們稱為“本體論承諾”(ontological commitment)。當然,他們所說的“本體論”是語言的詞匯與其意義及用法之間的約定,猶如數學家預設隻能被1或自己整除的數存在一樣,“存在”是語境裏的預設,不同於海德格爾所使用的人本主義意義上的“本體論”及“存在”。

在羅素寫下命題P時,司各特已經死了,但是命題P為真,這是海德格爾不能否認的。換言之,海德格爾必須承認,司各特的死沒有把他的本體論地位降到鬼的地位,否則,史實與虛構之間的區別將消失。羅素的摹狀詞理論向我們提示,能對一個已經死去的對象使用存在量詞,而且命題為真,這不是自然語言或一階謂詞邏輯有問題,而是海德格爾的理論係統有問題。司各特死了,但他仍然具有某種存在,作為《威弗利》的作者,他仍然存在。換言之,司各特的死沒有切斷所有的關係,他仍是《威弗利》的作者,亦即,死不是非關係性的。

這就是說,在世之在不是在的全部。接下來的問題是,什麽是在? 如何定義在? 如此一問就危險了。海德格爾寫了《存在與時間》,湟湟大卷,目的就是試圖通過Dasein來說明在,我們又把問題推回到什麽是在,海德格爾會笑話我們循環論證。要想對這個問題有一個透徹的認識,我們必須跳出海德格爾的窠臼,站在曆史的角度看問題。

縱觀西方哲學史上的本體論討論,關於存在這一概念,大致有如下三點是基本共識。 一,存在不是一種屬性: 存在是一個普遍性最高的概念,超越任何種屬範疇。 二,存在是不可定義的: 存在既不是一種屬性,也不是一種對象,因此,用傳統邏輯屬加種差的方法,無法加以定義。 三,存在是不證自明的: 當我們把任何一個東西當作對象去思考的時候,我們已經預設了對存在的理解。如,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或數學裏的隻能被1或者自己整除的自然數。

海德格爾也清楚地告訴人們,在不能定義,隻能釋義。他試圖用胡塞爾現象學的現象學還原法,通過剝繭抽絲式的釋義,區分涵義的細微差別,撥開假象,讓在的真義顯現出來。在我看來,他的釋義學方法對頭,隻是方向有問題。

莊子《秋水》篇裏,莊子與惠子就魚之樂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辯論⑧。其中,惠子的“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把知壓縮到純主觀的範圍,抄了唯我論的理論捷徑,對此,另有專文討論,不在此贅述。表麵上論證很有說服力,大前提卻經不起推敲。莊子用詭辯的方式反諷惠子,老兄,你把知與辯的一些基本預設都推翻了。

與惠子一樣,海德格爾也走了唯我論的理論捷徑。把存在壓縮到在世之在這一小範圍裏,海德格爾獲得邏輯的嚴謹,卻失去理論的普適。在本體論層麵上,這種思想路數不僅有唯我論的理論傾向,而且還有以偏概全的邏輯傾向。

亞利桑那荒漠深處的那個大坑表明,其創造者的存在遠在能夠反思自身存在的現代人類出現之前。如果,象海德格爾所說的那樣,存在與Dasein是不可分離的,注意,海德格爾所說的不可分離是雙向的,那麽,離開人類,那個大坑就不複存在。對此,地球上的天文學家都不認可,地外文明更不認可。你們地球人類才存世幾年? 枉言存在與Dasein不可分離,口氣未免太大了吧?

在倫理層麵上,海德格爾的上述說法更不為人稱道。如果死是非關係性的,那麽,路易十五及其情婦蓬巴杜夫人的處世哲學,或曰價值觀,就是可以接受的。他們有句名言,我們身後發大水⑨。這句話流傳到中國演變成,我死後哪管洪水滔天。在中國文化裏,作為一個君王,這是暴君的處世態度,作為一介平民,這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處世態度,作為一個社會,這是種族自戕的處世態度。若這種處世態度有倫理的合理性,則發子孫財,幹斷子絕孫的亊,就有了理論依據。

對當今中國的瘋狂發展稍加審視,不難看出,還真有點發子孫財的意思。莊子再世,定會仰天而噓,繼而嗒焉似喪其耦。其實,在這一問題上,豈止是當代中國,整個現代西方文明都是如此,五十步與百步而已。算一算北美的人均資源消耗量⑩,不難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這是斷子絕孫式的活法。因而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麽美國人民不希望中國人民及印度人民過上與他們相同的日子。

在北美這片廣袤的大陸上,印第安人世代靠漁獵為生,捕殺水獺水牛幾千年,水獺水牛卻生生不息。歐洲人來了,不過兩百年,水獺水牛瀕臨絕跡。西方文明卻在此達到頂峰,其富庶平和令各國移民趨之若鶩。我有幸位列鶩群,生活在北美,享受著這裏居全球榜首的人均資源消耗,一方麵,理性清楚地告訴我,這是斷子絕孫式的活法,另一方麵,感性卻清楚地阻止我去過印第安人或愛斯基摩人式的生活。這就是人性。西方社會痛恨納粹的頭人希特勒,卻對納粹的哲學家海德格爾情有獨鍾,很有意思吧?

人世的種種現象顯示,死不但是關係性的,而且還浸透了價值判斷。 中國古人司馬遷說,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現代漢語裏還有一句話,“讓你不得好死”,這是對人極其惡毒的詛咒。有一部好萊塢電影叫Legends of the Fall,見右圖,Ludlow家老二犯了亊,逃往加拿大北方山野,最後死於與狗熊搏鬥。家裏的印第安人老仆說,He died a good death,字麵意義是,他死了一個好死,更合乎中文語法的表達形式應該是,他死得好,或他得了好死。至於信教的人常說的Damn you,幾乎是中文裏“讓你不得好死”的翻版,無需複述。

在中國文化的語境裏,切斷所有的關係大致相當於一了百了。中國曆代帝王,耗盡天下民脂民膏,為自己修建規製宏大的陵寢,為的不是當前,而是身後。身後亊代表的是一種關係,地下大量的陪葬供自己享用,地上宏大的陵墓令後人敬畏。為建立這一關係,與之相與的其它人賴以生存的資源被大量剝奪,這些人在他們身後常會選擇報複,報複的方式經常簡單到挖墳,更有甚者鞭屍。帝王們生前身後所發生的一切表明,其一了遠遠沒有百了。

總之,無論古今中外,無論是在世之在,相與,還是世人,在他們那裏,死從來就不是簡單的終結。一個在世之在的終結,對於與其相與過的其他存世之在來說,其影響仍在,很多人生就是為了獲得這種影響而在世的。所謂精神遺產,陰魂不散,流芳百世,遺臭萬年,等等,折射的就是死的關係性。

死的關係性決定了死的本體論意義,既然一了不能百了,圖謀一了百了就是非理性的。善始不可期,善終係我願。對於在世人生來說,善始不是個體能控製的,善終卻是,而且,芸芸眾生都在為善終而努力。為善終而努力的等價形式是好好活著,從這個意義上講,死的本體論意義可以歸納為: 死是好好活著的終極目的。

----------------------------------------------------

① 死的完整定義。
"The full existential and ontological concept of death is the ownmost nonrelational,certain,and, as such, indefinite and not to be bypassed possibility of Da-sein."
Being And Time - A translation of Sein und Zeit, Translated by Joan Stambaugh,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6, Vol II, Ch. 1, §52

②⑤⑥ ibid,§47

③④ ibid,§50

⑦ 主觀際性。譯自 intersubjectivity。前綴 inter- 通常表示,之際,之間,相互, 如,international - 國際,interpersonal - 人際。後綴 -tivity 通常表示,性,如,subjectivity - 主觀性,objectivity - 客觀性。詞根 subject 意為,主觀,主體。合起來,可譯為,主觀際性,主體際性,還有人譯為,相互主觀性,交互主觀性,等等。

胡塞爾認為,當個體體驗到其他個體時,它體驗到的其他個體並不隻是時空世界中的對象,而是和自我一樣具有先驗構成能力的其他個體,它們是自我的同類,每個個體都與其他個體相聯係。作為主觀際中一員而存在的自我,它在先驗的意向活動中構成的對象不是隻屬於孤立的自我,而是屬於主觀際的群體。換言之,主觀際性允許認知主體假定,世界對自我的呈現同於對其他自我的呈現,這不是因為我能猜透他人的心思,而是因為我假定,如果他人在我的位置上,他們也會象我這樣看待這個世界。

主觀際性強調共有的認知或共識對形成我們的意識和關係的重要性,它是構成客觀對象的基礎。個體有關世界的經驗不僅自身可以獲取,他人也可以獲取。主觀際性是私人的與公有的,自我與他人之間的橋梁,也就是說,客觀的必定是主觀際的。

⑧ 魚之樂。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女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翻譯成白話意思是,莊子與惠施在濠水橋上遊玩。莊子說,魚出遊從容,是魚的快樂。惠子說,你不是魚,怎麽知道魚的快樂。莊子說,你不是我,怎麽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惠子說,我不是你,所以不知道你,你不是魚,所以你不知道魚的快樂,證畢。莊子說,讓我們回到開頭,說‘你怎麽知道魚快樂’時,你已經知道我知道而來問我,我是在濠水橋上知道的。關於具體分析,另有專文討論,在此恕不贅述。

⑨ 我們身後發大水。這句話的法文原文是,Après nous, le déluge。英文是,After us, the flood。漢語字麵意思是,我們身後,發大水。

⑩ 北美的人均資源消耗量。根據1997年世界石油大會提供的數字,1994年,北美人均消耗石油3437公斤,是世界人均消耗量的6倍,第三世界國家的35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2)
評論
來罘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niersi' 的評論 :
在我看來,有神無神不重要,重要的是心平氣和討論問題。信仰可以是很個人的,科學必須是共同體的,哲學也如此。正如你的實驗結果必須能被他人複製才會被科學共同體接受一樣,我的個人體驗必須能被他人體驗才能上升為理性。唯我的體驗不能與人分享,因而難以被人接受。但它的存在勿庸置疑,對此我保持敬畏。
niersi 回複 悄悄話 看了y兄和樓主的辯論。我想說的是樓主是無神論者。存在主義也是無神論,最多涉及不可知論。
我和Y兄即存在兄看法一樣,在這個問題上。但是我覺得這根本辨不清楚。也不試圖說服樓主。
我之所以有形而上的體驗是有過特殊經曆。有些不可否認的經曆揭示過物質以外的存在。
我曾和sister 討論過。我曾有的經曆她從來沒有過。所以她是無神論。我想樓主也一樣。因此尊重存在主義哲學。
這些特殊經曆包括存在兄寫過預言的夢。對我不陌生。為什麽大多數人沒有這種經曆。也是未知的。有佛友說是前世打坐的緣故
來罘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ilywanda' 的評論 :
多謝耐心讀完。海德格爾的東西以艱澀難讀聞名,您的評論告訴我,我對他的解構沒有那麽艱澀,再謝。“罘”與“福”同音。
來罘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風水縱橫' 的評論 :
人離開本土文化,猶如魚離開涸泉相與處於陸。大家聚到文學城,相呴以濕,相濡以沫,胡一刀很幽默。謝謝耐心讀完。
lilywanda 回複 悄悄話 看那麽多大拿都說不全懂, 我也不好意思說看懂了(就好像是一個傻子跟人說他最聰明)。我從文章的邏輯架構上知道作者論證了海德格爾"死的非關係性"是錯誤的。另外請教作者的名字怎麽讀嗎?
風水縱橫 回複 悄悄話 花了幾次的時間認真讀完了這篇,謝謝。

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因為每個個體與其他個體相連。再:其它文章也非常深刻,謝謝你的精神影響。
來罘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武勝' 的評論 :
“關於存在或有的概念是社會性的”這句很精彩。“社會性”與胡塞爾的“主觀際性”,Kripke's causal-historical chain大致吻合。
來罘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ilverbug' 的評論 :
謬讚了。多謝耐心讀完。
來罘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fz9465' 的評論 :
感覺我們是在不同方向上,向同一目標逼近。
武勝 回複 悄悄話 經典邏輯用來進行哲學思考是非常局限的。上次有貼談論的悖論,就是經典邏輯不敷所用之故。

“存在”在中國古代哲學中就是“有”,就是可感,不管是直接還是間接,自己還是別人。佛家說的無或空,就是把感抽除,那就“本來無一物”了。個人死亡隻是失去了一個感的主體,而關於存在或有的概念是社會性的。所以“雁過留聲,人死留名”,死的非關係性不成立。
silverbug 回複 悄悄話 博主對現代哲學、linguistics都深有造詣。 佩服了。
yfz9465 回複 悄悄話 回複來罘
我沒說你的解釋有問題,而是說你的解釋與佛教經典的解釋都屬於二元邏輯表述。都是一種在無法描述前的無奈之舉。它們都是務虛,千萬不要將它作為真理。真正的務實是自身的精神通透。這也是佛陀與基督所希望的。
來罘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fz9465' 的評論 :
請允許我把你的話翻譯成我的語言。沒有死亡總不至於是唯我論意義上的沒有死亡吧? 除此之外,內外不二,即反對二元論,與主客體(觀)為連續統大致等價。存在是不可“理”解的,與存在是不證自明的大致等價。如此說來,你我之間沒有原則分歧。差別是,你務虛,我務實。
yfz9465 回複 悄悄話 回複來罘
“最後一句,主觀際性呼之欲出,沒有死亡豈不是永遠活在X心中的等價形式? 殊途同歸。” 這還是用邏輯在解析本體。其結果要麽自相矛盾,要麽循環論證。語言的二元對立是無法表達無分裂的本體。本體隻能是一個無結構的名相。有人說是“存在”,有人說是“絕對精神”,有人說是“神”,也有人說是“道”。
佛教的經驗是一種語言比喻,以促使人走向精神直覺。不用這比喻,沒法傳遞經驗。用這比喻會產生誤讀。所以,佛通常不說。而基督說我就是本體,為讓人看著他的精神狀態。對這個終極問題,經典中通常用不二。即內外不二。在精神直覺中,沒有主體與客體的差別。存在是不可“理”解的,隻能“感受”的。
來罘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aglegirl' 的評論 :
上帖時就有點誠惶誠恐,您的兩個1/4讓我更加惶恐。不是內容太深奧,而是海氏太繞。過段時間,我會討論海德格爾為何艱澀難讀。
來罘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存在無法說' 的評論 :
嚼別人的饃,糠本來就多,碰巧這饃又是全麵粉的。
來罘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越吃越蒙山人' 的評論 :
多謝。讀過你的“邏輯是很重要,但還要有別的”,感覺英雄所見略同。
來罘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fz9465' 的評論 :

最後一句,主觀際性呼之欲出,沒有死亡豈不是永遠活在X心中的等價形式? 殊途同歸。
beaglegirl 回複 悄悄話 看了兩遍,還是隻看懂了前1/4 和後1/4. 太深奧了。
存在無法說 回複 悄悄話 太多概念了,‘死’這個概念是幻覺。
越吃越蒙山人 回複 悄悄話 這篇不敢妄評(主要是看不大懂),看了不少篇以前的,寫得真棒!
yfz9465 回複 悄悄話 如此對本體,與死的邏輯推斷,玄奘大師在印度就與人辯論過。藏傳佛教關於因明的辯論也與此有關。隻不過,他們的辯論不僅僅停留在概念上,而是結合對自身潛意識的直覺洞察上。到底“什麽”死了。
將“存在”當學問(解析存在),一定走向自我矛盾。所以,邏輯定義存在,本身沒意義。至於,直覺能否通透存在,這是個實踐問題。也是精神問題;或者是文明真諦的歸屬問題。
許多佛教精神追求者的經驗告訴後輩:人若趨向個體,那死亡是永恒的。人若直覺不到個體,就沒有死亡。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