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來罘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麗達與天鵝

(2017-12-15 15:22:39) 下一個

古希臘神話裏有這樣一個故事,斯巴達王廷達魯斯的妻子麗達在河邊洗澡,宙斯見到麗達赤裸的身體,被她的美麗衝昏了頭腦,於是就偽裝成一隻天鵝,強奸了她。還有一說是宙斯偽裝成天鵝,假裝躲避老鷹的追殺,落到麗達的懷裏,誘奸了她。

不管是強奸,還是誘奸,總之,麗達與天鵝交合了。這與荷馬眾神的德性一脈相承,既偉力無邊,也邪惡無比,喜歡神人相交。同時也反映了人性中的獸性,先民的人獸相交,雖經數千年文明的壓製仍時隱時現。從文藝複興時期起,麗達與天鵝成為多種藝術,尤其是繪畫與雕塑,的一個主題。

那些作品中最有代表性的當數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 1475/03/06-1564/02/18)的一幅畫作,見右圖。原作已失,據說是被教會消毀的,所幸十七世紀畫家魯賓斯(Peter Paul Rubens 1577/06/28 - 1640/05/30)留下那幅畫的臨摹,現存於倫敦國家藝術館。以Leda and the Swan為關鍵詞在網上做一下檢索,你會發現,類似的作品成百上千,琳琅滿目,稍一恍惚,還以為自己上了色情網站。

在那些視覺藝術作品中,藝術家們一麵倒地選擇了誘奸說,表現的幾乎全是做愛的情景。麗達與天鵝,或交脛成合,或遊戲甚歡,或相依相偎,或相親相愛。作品的整體意境或唯美或唯色,有的還表現出“民與糜鹿共處,無有相害之心”的意境,有的甚至顛覆了傳統主題,表現的是,麗達欲火焚身,引誘天鵝,而不是相反。總之,一片唯美主義景象,很難見到暴力因素。

文藝複興釋放人性,也釋放人性中的獸性,麗達與天鵝這一斑,讓我們窺見那頭豹子。文藝複興過去幾百年了,這一主題仍餘音不絕,而且與色情越來越劃不清界限了。2012年4月,倫敦警方勒令某畫展撤下一幅有關麗達與天鵝的現代畫,原因是它違犯了某項新的法令。

關於這一主題,最有名的文字作品,當數二十世紀英國著名詩人濟慈(William Butler Yeats 1865/06/13 - 1939/01/28),見左圖,的一首詩,標題就是《麗達與天鵝》。濟慈總算是選擇了強奸說,在詩中大膽地表現了暴力。原詩如下,中文翻譯最忠實於原詩的當數餘光中(1928/10/21 - 2017/12/14)①,見右圖,右下是餘的詩譯:

 

Leda and The Swan 麗達與天鵝
   
A sudden blow: the great wings beating still 猝然一攫:巨翼猶兀自拍動,
Above the staggering girl, her thighs caressed 扇著欲墜的少女,他用黑蹼
By the dark webs, her nape caught in his bill, 摩挲她雙股,含她的後頸在喙中,
He holds her helpless breast upon his breast. 且擁她捂住的乳房在他的胸脯。
   
How can those terrified vague fingers push 驚駭而含糊的手指怎能推拒,
The feathered glory from her loosening thighs? 她鬆弛的股間,那羽化的寵幸?
And how can body, laid in that white rush, 白熱的衝刺下,那撲倒的凡軀
But feel the strange heart beating where it lies? 怎能不感到那跳動的神異的心?
   
A shudder in the loins engenders there 腰際一陣顫抖,從此便種下
The broken wall, the burning roof and tower 敗壁頹垣,屋頂和城樓焚毀,
And Agamemnon dead. 
             Being so caught up,
而亞加曼儂死去。
             就這樣被抓,
   
So mastered by the brute blood of the air, 被自天而降的暴力所淩駕,
Did she put on his knowledge with his power 她可曾就神力汲神的智慧,
Before the indifferent beak could let her drop? 乘那冷漠之喙尚未將她放下?

 

這是一首所謂Petrarch體的十四行詩。該體以文藝複興時期的意大利詩人Francesco Petrarca(1304/07/20 - 1374/07/19)的姓氏命名。前八行叫octave 或 octet,通常用於破題,韻腳多為abba abba。後六行叫sestet,通常用於作答,韻腳多為cdecde 或 cdccdc。盡管這個體裁不是由Petrarca本人發明的,但因為他的十四行詩,在文藝複興時期的歐洲,被人們廣泛傳揚並摹仿,以至於成為當時詩歌的樣板,所以,這個體裁的詩就被冠以他的名字。顯然,濟慈沒有循規蹈矩,死扣所謂的格律。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Petrarch體多用來抒發情感,尤其是愛情,然而濟慈卻用它來描寫暴行。無獨有偶,有一部日本電影名叫《楢山節考》,描寫的是一種野蠻的棄老習俗,即老人到了70歲就要由家人背到深山野嶺等死。片名中的“節”字,在日語裏,是歌謠,民謠的意思。用優美的語言形式,表現野蠻的人類習俗,這與濟慈的《麗達與天鵝》有異曲同工之妙,頗有兩極相通的意味。

片中有這樣一段情節,辰平將年過七十的老娘送到山上等死,放下老娘後,適逢天降大雪,辰平遠遠地喊,“媽,下雪啦,上山的日子下雪,運氣真不差!”。那幾句話,用日語說出來,合轍壓韻,象吟詩一般,令人百感交集。同時又讓人不由得思忖,該片的導演一定讀過濟慈的《麗達與天鵝》。

1923年,濟慈得過諾貝爾文學獎,他的《麗達與天鵝》被認為是二十世紀最好的詩之一。在我看來,最好,未必,最耐人尋味,則是肯定的。在濟慈筆下,麗達雖然是被強奸,但麗達的態度相當曖昧,有拒,有迎,還有欲拒還迎,這中間存在著很大的解讀空間。

研究濟慈詩歌的人,對《麗達與天鵝》有多種解讀。有欣賞詩中的暴力美學的,有感歎美加無知的破壞性的,有哀歎麗達麵對強權的無助的,有看出麗達在整個過程中欲拒還迎的,有讀出麗達被奸之蝴蝶效應的,甚至有女權主義者從中讀出濟慈可能是個同性戀者。

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在這首詩中,暴行的雙方乃至暴行本身都得到美化。天鵝是神,惡而不可抗拒。天鵝的暴行,類似於地震,牆倒屋塌物毀人亡,若是鄰邦所為,又一場特洛伊戰爭將不可避免,是地震所為,沒有人咒天罵地。麗達是美的化身,不醜化便是美化,她的不反抗無損其美。對暴行的描述不知不覺間成為對曆史事件的追溯,對古希臘文明的回顧蓋過暴行帶來的痛楚。用不了多久,我們對當下的專製與強權也會如此。

對於濟慈的《麗達與天鵝》,多數人傾向於做政治解讀。該詩首次發表於1924年6月,濟慈自己說,之所以寫這首詩,是因為政治評論的編輯向我約稿,索要一首詩。寫的時候是有政治考慮的,大鳥與女人這一場景是一個局,它能產生出所有政治。具體說來,人們傾向於把麗達與天鵝理解為,濟慈對愛爾蘭衰敗的哀歎。在比喻意義上,愛爾蘭被英格蘭強奸了,同時,它的衰敗又與特洛伊的毀滅好有一比。

對於二十世紀末的酒國知識分子來說,把它理解為自己麵對強權時的無助與無奈又何嚐不可。他們不隻一次地經曆強暴來臨時的恐懼震驚,強暴進行時的欲拒還迎,以及強暴過後的曲意逢迎。他們甚至還為施暴者產下雙黃蛋,隨後,還不時地叫上幾聲,期求待遇改善。

麗達與天鵝的交合,不管是強奸,還是誘奸,其結果彌漫開來,最終都是毀滅與死亡。這個古希臘神話故事裏閃爍的既有人性,又有獸性,既有蝴蝶效應,又有天運宿命。在古希臘文化的這種混沌狀態中,我們似乎看到,麗達與天鵝引出一個等式,“美+美=惡”。

如果我們往前再走一步,接受古希臘文化裏美與善是一回事的觀念,那末,從“美+美=惡”中可得,“善+善=惡”。這裏透露的信息是什麽? 過猶不及? 1+1!=2? 藝術是透著邪惡的美? 抑或邪惡的美也是藝術? 帶著麗達與天鵝所帶來的問題,重溫《莊子·應帝王》篇裏混沌帝②的故事,那個故事的結尾似乎應改寫成這樣:

七日而渾沌醒,與倏忽遊於雅典之野,見麗達,齊曰,美。見天鵝,齊曰,美。見麗達與天鵝,混沌曰,惡。忽曰,美上加美,是謂大美。惡從何來? 混沌曰,畢達哥拉斯死了,禮崩樂壞。倏不置可否曰,以邊緣人觀,麗達者,美也,天鵝者,美也,二美交合,美中有惡,邪中有美。混沌急火攻心而死。

據說,荷馬也是這麽死的,幾個漁民的孩子出謎語,荷馬猜不出,急火攻心而死。

----------------------------------------------------------------

① 餘光中。忽聞餘光中去世,心生失意,祭出舊文,聊表哀思。

② 混沌帝。故事的原文如下: 
“南海之帝為倏,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倏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倏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嚐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