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你所不了解的美國“房事”

(2017-03-07 13:48:10) 下一個

房地產大亨特朗普問鼎白宮,美聯儲加息勢如破竹。手持美元的你,是否也心動了呢?如何在大勢中盤活手中的美元,牛氣衝天的樓市,成為很多人眼中的搖錢樹。

想要入市撈一筆,投資什麽?錢怎麽花?今天就給你普及一下水很深的“美國房事“。

1) 自買自住Buy-and-Live

根據美國地產經濟國家協會的數據,2016年在35歲以下的購房者中,有46%的購房者有能力在6個月內存夠房款首付,有17%的人在1年內會存夠首付。越來越多的“千禧一代”(1980年代至199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將在2017年出手購買自己的首套房。而到了2017年,首批Z世代( 1990年代中葉至2000年後出生的一代人)將年滿18歲,與經曆過經濟危機、戰爭、恐怖主義的前輩相比,他們更加從容。事實上,97%的Z世代想要擁有一套房子。 17歲的卡曼在接受NAR調查時表示:“我希望有一個大房子,能夠給每一個孩子提供一個房間,有一個主臥室,幾間客房,加上一個電影房。”

2) 投資出租 Buy-and-Hold

關於房產投資有句名言:“Live where you want, but invest where the numbers make sense”(住在你喜歡的地方,投資在數字升值的地方)。這裏分為幾種,長期租約(long term rental property)、短期租約(Airbnb)。在合法出租的基礎上,將房屋的閑置空間轉換成有效資產,獲得穩定增值,保證一定的現金流。但房子在別人手中,命運自然不可控。如果是異地投資,還需要與本地的管理公司合作,定期的清潔、維修成本,又是一筆不小的支出。要是哪天碰上“極品”的租客,你就成為新聞頭條上的苦主,喧囂過後的殘局,也隻有打落牙齒和血吞。

 (出租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3) 先租後買 Lease-to-Own

如果你希望租客像對待自己的房子一樣愛惜房屋,那麽可以選擇先把房子出租給客戶,並給予他以後買下來的權利。這也是很多想置業,但首付資金緊張、信用條件不夠的新移民租客,會考慮的交易方式。為了保障租客可以在2-3年的合同期後,以約定的價格優先購房,租客需要向房東繳納一筆總價款2%-2.5%的權利金,每月租金中,也需繳付200-300的費用作為權利金。如果最終租客買下這套房子,之前的權利金可以折算成買房的首付款。

相較於直接賣房套現,這種方式的資金回籠比較慢,如果房市持續攀升,房主的心情也會隨之而持續低落。而對租客來說,合同到期時,也不一定保證銀行會貸款給你。如果房市下跌,你將會麵臨高價買房與損失權利金的兩難選擇。

4)購買樓花 Pre-Construction

在剛開盤時入手,持有幾個月後,等社區配套起來,周邊發展成熟,人氣漸旺時再加價賣出,實現盈利,這是非常傳統的炒房方式。在房地產市場景氣的時間,新屋開盤“秒光”已是常事。在美國,炒房的成本要高很多。通常要有一半以上的公寓被預訂,開發商才能從銀行取得建築貸款,正式開始建造。買家需要向開發商支付2%至10%的訂金,由第三方托管。

這類項目受控於很多未知的市場因素,同類房子同時期的暴增對於房價的影響,建築商施工的因素,新社區的不完善不確定等等。而很多炒房客買了新房後並不入住,導致建成之後的社區猶如空城,讓其它住戶非常不滿。因此,開發商開始對於購買房屋後的入住進行一定限製。

5)加建改建Buy-and-Rezone

投資者通過改建舊屋的格局和用途,實現房屋的增值。常見的有將Residential改成Commercial, 將Single Family改成Multi-family等。在紐約、洛杉磯等大都市,一棟並不起眼的荒廢老屋,經過打造後卻能賣上好價錢。曾有新聞報導,華裔林先生在紐約Brooklyn以80萬元買下舊屋,支出100萬元用於改造,最終建成2棟全新房,一棟自住,一棟以新房市場價售出,價格約為150萬。

但改建的過程並不容易,政府的各項審批需要大量時間,對房子結構、水電、草坪、地下水的檢測一項都不能馬虎。如果房屋真的破舊不堪通常很難通過銀行貸款,需要買家手中至少要有幾十萬的資金周轉。如果對於開發和建造的專業知識欠缺,分分鍾會收到房屋局的罰單。這裏麵大有文章可做,隻要你知道怎麽玩。

6)舊屋翻修 Flipping

低價買入舊房屋,短期內裝修翻新,再以高價售出,獲得不菲的經濟收益。根據美國房地產研究公司RealtyTrac的數據,2016年第一季度,舊房翻修的轉手收益率高達47.8%, 平均淨利潤近6萬美元,是近六年來的最高值。縱觀房地產開發的種類:買地蓋屋、購地重建、舊物翻新、加建改建等,其中“舊屋翻新“的投資相對較小、風險較低、周期短收益高,在全美大行其道。

舊房翻修需要的不僅是時間和資金,更需要根據房屋的實際狀況做非常細致的規劃。哪怕隻是加兩個插座,看起來很小的活,背後涉及到要接線,挖槽,鑽孔,連線還要考慮各種安全管道,這樣便是又增加了一天的工期費用。如果對建築商選擇不當,遇上工期拖遝糾紛不斷的,那更是啞巴吃黃連。

因此真正有能力賺取利潤的房產投資人,還是相對較少的。投資房屋翻新的業者必須對房地產走勢密切關注,並需要有房屋架構師等專業團隊輔助,才能在這個市場贏得高收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