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資派改開後哪個行業不是生意
走資派改開後哪個行業不當生意?如同資本主義社會裏一樣,各行各業都可以進行賣買賺錢做生意。但是,中國的走資派篡權複辟資本主義的改開後,要比西方的資本主義社會更加生意化,更惡劣的初期的資本主義化。
例如,西方的資本主義社會在馬列主義運動高潮時,引進的免費醫療,免費教育,可負擔住房等民生行業還是堅持到現在。雖然,靠稅收支出的財政巨大,不知能維持多久,起碼今日今時還存在。
而在中國走資派特色政府的當下如何:
說說《醫療》。病人看病,必須先付錢再看病。需要化驗檢查住院拿藥開刀等沒付清錢隻得等待。沒錢,這單“生意“就不成交。而需要各種特殊治療的又要送紅包。製藥廠及中間銷售商都要回報,藥價都成天價。這中間每一個節點都存在著“生意“買賣,有人從中賺錢發財先富成為獲利者。而病人成了被宰的羔羊。
穿上白大褂就敢當“神醫”?就能是“生意人“。就能當“老扳“資本家。例如一些養生館、按摩店等養生保健機構裏的沒有學過醫的“神醫”,個個都成了能賺錢的“生意人“。隻因人們越來越重視健康,對養生保健服務的需求也水漲船高。
中醫在實踐方麵注重“防病”,有自己一套獨具特色的養生理念和方法,很容易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比如,通過按摩等舒筋活血的方法,的確能夠緩解病痛,很多愛運動的人都有一定的體驗。因而,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行業得以迅速發展。統計顯示,中國走資派特色社會裏的健康養生市場規模已超萬億元。
“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現實中,很多養生保健手段與中醫療法並無清晰的界線,一些養生館由此嗅到了商機,常常越界做起“看病”的生意來了。真是“經營者有多大膽,服務就有多廣”。
有的宣稱能夠治療椎間盤突出,有的提供針灸、灌腸等醫療服務,還有的上來就給客人“號脈”,口中念念有詞:女士往往“氣血不足”,男士多是“肝腎陰虛”,“治療”方法都是推拿、拔火罐、刮痧等。可以說,人的一身從頭到腳、從裏到外,這些養生保健機構的服務無所不包。事實上,養生保健機構的不少從業人員,基本沒有係統學習過中醫的理論,或者半路出家懂點皮毛,常掛在嘴邊的穴位、經絡等名詞,都是用來忽悠消費者的。
騙人錢財著實可恨,傷人身體孰不可忍。中醫養生保健服務並非無所不能,“沒有金剛鑽兒,就不能攬瓷器活兒”。以看似簡單的推拿為例。病人在醫院做推拿前,醫生會先診斷再治療;而在養生館,技師往往沒多少醫學常識,客人哪裏不適就按哪裏,這很容易出現危險。在網上隨便搜索一下,就可以看到不少因為推拿不當導致消費者身體受到傷害的案例。至於那些更為複雜的醫療手段,讓一些披著中醫外衣的“二把刀”在消費者的身體上“實驗”,後果不堪設想。
醫學是一門嚴肅的科學,從業人士都需要經過多年學習實踐才能給患者看病,而對於病情的判斷,同樣不是“門外漢”可以做的。所謂“民間高手”,不要指望在這個領域裏出現。技師包裝成醫師,保健上升為診療,如此越界“看病”的生意該終止了。
更嚴重的是:《中國反壟斷執法年度報告 (2023)》透露了這樣一組數據:2023年全國查處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案件27件,罰沒金額21.63億元。其中,涉及醫藥領域案件7件,所涉罰沒金額約17.72億元,占比超過8成。流轉過票、層層加價……見不得光的操作,被掀開一角。壟斷原料藥,虛增成本數百倍。
此次公布的一眾案件,涉及東北製藥、天津金耀、遠大醫藥、武漢匯海、江西祥宇、上藥生化等多家企業。其中,僅上藥生化等四家企業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案就罰沒超12億元,這一案例也堪稱“經典”——一家企業以原料藥壟斷為起點,最終撬動整個藥品生產、購銷鏈條的巨額利潤。罰近18億!一份報告,揭開醫藥領域壟斷黑幕。敲警鍾!醫藥反腐風暴仍在持續發生著。這是一門“大生意“。
說說《教育》。在“教育市場”上,隻要不惜重金,什麽畢業論文、畢業文憑,甚至“副博士”之類的頭銜都可以買到。有了這些玩意兒,就可以騎在勞動人民頭上作威作福了。不難看出,教育領域的新行業,完全是適應特權階級對勞動人民實行資產階級文化專製的需要而產生的。
“有錢,就可以進入高等學校”,這是一句很難得的真話。學校商業化,知識商品化,這完全是走資派全麵複辟資本主義給教育帶來的必然結果。統治者通過校內教育和校外宣傳,公然要青年人樹立“合理的利己主義”世界觀,並且毫不隱諱地對他們說,“學習、掌握知識”是一本萬利的買賣,“這是一個將能產生高額利錢的貯錢匣”。既然“知識”、“文憑”、“學銜”都可以用金錢買來。
那麽,這些東西一旦到手,當然就要立即投入“周轉”,以謀取更大的利潤。虧本的生意誰會去做?這種腐朽透頂的“教育”,是一個黑色染缸,別說特權階級的子女,就是少數勞動人民的子女進校後,也必然要受到腐蝕和毒害。它隻能培養那種以賺錢贏利為人生哲學的新資產階級分子,即培養特權階級的接班人。
教育領域這種新行業,鬧得烏煙瘴氣,引起了勞動人民的憤怒,於是走資派官方報紙也不得不說上幾句對此表示不滿的話。這當然隻是裝裝樣子、騙騙群眾而已。他們心裏明白,擦掉主人身上一點兒浮油,根本不可能觸傷老爺們那肥胖的軀體。那些真正敢於揭露這種醜惡現象的社會根源的,不僅文章登不出,恐怕連作者都早已被關進了“瘋人院”。
《生意》的本質就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商品(服務)賣出去之後,立馬收到現金。再來算算成本和利潤,購買原材料花了多少錢,人工成本是多少?期間費用是多少?扣除各項成本之後,利潤是多少?這裏麵的成本、利潤等,更多的體現在報表上。
有句說得好,普通人看利潤,高手看的是現金流。一筆生意賺了多少錢?並不是完全等於扣除成本後收到多少現金,還可以是應收賬款等。公司要賺錢,一定要拿到手才算賺到了,如果沒有現金流就是一潭死水。利潤,賺錢,這是做生意的目的。
自從走資派篡權複辟資本主義後,為了要將新中國毛澤東時代社會主義製度下的各行各業都當作“生意“來做,製造了無數的謊話,造謠千萬篇來醜化抹黑毛澤東時代的各行各業,用一個新名字“產業化“來忽悠,其實質複辟私有化,買賣做生意。
《文革》中批走資派。《改開》之後完完全全徹徹實實用社會實踐被證實了。走資派鄧小平的機會主義兩麵派手法得逞了。也是對於信仰共產黨和社會主義的中國人民的一個很好的反麵教育者。中國走資派是孔孟之道忠實信徒,不但在中國國內大搞孔孟之道,還要將孔孟之道散布到世界各地,似乎要將孔孟之道馴化全世界的人。世界各地的大大小小的“孔子學校“布下了不少。
毛主席在《文革》中反複指出:“搞社會主義革命,不知道資產階級在哪裏,就在共產黨內,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走資派還在走。”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十年來,全黨全國人民同劉少奇、林彪、鄧小平這些黨內走資派展開了驚心動魄的生死鬥爭,積累了極其豐富的革命經驗。在深入批鄧的鬥爭中,認真學習毛主席的一係列重要指示,學習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總結同走資派鬥爭的經驗,研究和掌握黨內走資派的特點和活動規律,對於弄清楚資產階級在哪裏和對資產階級全麵專政的問題十分有益。
走資派搞修正主義,總是要拋出反馬克思主義的綱領。一切階級鬥爭都是政治鬥爭。任何政黨,任何政治派別,都有自己的綱領,它“是一麵公開樹立起來的旗幟”,集中地代表著本階級的利益,鮮明地反映出這個政黨所執行的路線,“而外界就根據它來判斷這個黨”(恩格斯:《給奧·倍倍爾的信》,《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9頁)。
我們黨的基本綱領,是徹底推翻資產階級和一切剝削階級,用無產階級專政代替資產階級專政,用社會主義戰勝資本主義,最終實現共產主義。而劉少奇、林彪、鄧小平一類走資派,為了複辟資本主義,總要拋出修正主義的綱領,同黨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綱領相對抗。從劉少奇提出“鞏固新民主主義秩序”、“三自一包”等等,到林彪提出“克己複禮”和炮製《“571工程”紀要》,到鄧小平提出“三項指示為綱”,並授意炮製《論總綱》、《匯報提綱》和《條例》,盡管不同的時期,說法有所不同,花樣也可以“翻新”,但其綱領的右傾機會主義即修正主義實質,則是萬變不離其宗的。他們的綱領所表述的基本觀點,都是宣揚階級鬥爭熄滅論和唯生產力論,否認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的階級鬥爭,否認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從根本上背叛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他們的綱領所規定的政治任務,都是顛覆無產階級專政,複辟資本主義。一句話,就是堅持資產階級壓迫、剝削無產階級的思想體係和資本主義的社會製度,反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思想體係和社會主義的社會製度。
黨內走資派的修正主義綱領,不僅反映了資產階級的複辟願望,而且指導著他們的複辟行動。黨內外資產階級和一切牛鬼蛇神都聚集到鄧小平“三項指示為綱”的黑旗之下,一個個跳了出來,“拚老命”向無產階級猖狂進攻,就是證明。階級鬥爭的事實說明,哪裏貫徹執行“三項指示為綱”最“堅決”,那裏的翻案妖風就刮得最凶;那裏的革命幹部和革命群眾就受到壓製和迫害;那裏就會出現文化大革命的成果被“全麵整頓”掉的嚴重局麵。因此,我們在與走資派的鬥爭中,一定要抓住他們綱領性的東西、抓住他們修正主義的思想政治路線這個要害,深入批判,充分揭露其極右實質,更好地識別他們,戰勝他們。
中國走資派是孔孟之道和新老修正主義及帝國主義資本主義的忠實信徒。劉少奇、林彪、鄧小平之類黨內最大的走資派,都是不讀書,不懂馬列,是孔孟之道和新老修正主義的忠實信徒。叛徒、賣國賊林彪曾說,儒家的《四書》是“中國政治思想的藍本”,這當然是胡說。但是隻要在“中國”二字後麵加上“曆代反動派包括社會主義時期的黨內走資派”幾個字,這句話就比較確切了。在走資派那裏,孔孟複辟之道,新老修正主義的反革命理論,是兼收並蓄、融為一體的。
孔孟之道是他們的重要思想根源,修正主義的階級鬥爭熄滅論和唯生產力論是他們的重要理論基礎。劉少奇、林彪、鄧小平等人,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時期,都把儒家的“忠恕”、“仁義”、“中庸之道”等同新老修正主義的階級鬥爭熄滅論、唯生產力論揉合在一起,作為腐蝕革命隊伍,反對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武器。嚴酷的事實告訴人們,走資派宣揚階級鬥爭熄滅論和唯生產力論,搞的卻是驚心動魄的資產階級反對無產階級的鬥爭,搞的是孔老二式的“克己複禮”,要全麵複辟資本主義製度。
走資派要搞複辟倒退,他們的思想路線必然是唯心主義的和形而上學的。他們不可能懂得客觀世界的發展規律,總是以自己的主觀願望代替客觀現實。他們以為憑著自己的主觀願望可以任意擺布曆史發展的進程,因而必然根本否認“曆史是人民創造的”、“群眾是真正的英雄”的真理。他們把儒家的“天人合一”、“萬物皆備於我”,實用主義的“有用的便是真理”,乃至馬赫主義的唯我主義等等,奉為至寶。他們的思想路線適應著反革命政治的需要,是為他們的政治路線服務的。
曆史經驗告訴我們,從政治上、思想上徹底批判一條修正主義路線,肅清它的影響,要比從組織上打倒一兩個機會主義頭子艱巨得多。在當前批鄧的鬥爭中,我們要把批判鄧小平同批判中外機會主義頭子的言行結合起來,同批判孔孟之道結合起來,把鄧小平反
革命的修正主義路線批深批透。
走資派總是要搞修正主義組織路線。走資派在政治上搞修正主義,在組織上必然搞分裂,分裂以毛主席為首的黨中央,分裂革命群眾隊伍。他們就象列寧所說的,“總是最惡毒的分裂分子”(《工人的統一和選舉》,《列寧全集》第36卷第178頁)。他們從上到下大搞宗派分裂活動,既是打擊別人,抬高自己,又是欺騙群眾,保護自己,妄圖達到篡奪黨和國家最高權力的罪惡目的。
毛主席教導我們,“要團結,不要分裂”。黨的一貫政策是團結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幹部,團結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群眾,以實行絕大多數人對極少數壞人的專政,也就是無產階級專政。鄧小平這樣的走資派們則總是千方百計破壞黨的政策,“打擊一大片、保護一小撮”,實際上是要變無產階級專政為資產階級專政。
走資派要複辟,必然要招降納叛,結黨營私,組織搞修正主義的隊伍,另立資產階級司令部。鄧小平一重新工作,就提出“首先抓班子”,到處攻擊老中青三結合原則,叫嚷關鍵是要“整頓領導班子”。鄧小平的這種“整法”,就是要從上到下組織一支敢於複辟,頑固堅持搞修正主義的幹部隊伍。不管老的、中的、青的,凡是右的他都要“依靠”,甚至要把文化大革命中清查出來的叛徒、特務留在黨內,以便日後東山再起。凡是堅持毛主席革命路線,擁護文化大革命的,他都要“搞下去”。他選擇任用幹部,根本違背了毛主席關於培養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的五項標準,實際上是要引誘幹部跟他搞修正主義,為少數剝削者謀利益。鄧小平推行的修正主義組織路線,就是企圖為複辟資本主義準備隊伍。
走資派都是搞陰謀詭計的。一切修正主義分子,特別是黨內走資派,都是反革命兩麵派,都是玩弄陰謀詭計的專家。這是他們的反動階級本性所決定的。鄧小平矢口否認自己是兩麵派,硬說他搞修正主義“是光明正大的”。這既說明他虛偽,也說明他頑固。他因襲一切反動派“以屈求伸”的“韜晦之計”,拋出假檢討,賭咒發誓要“悔過自新”,“永不翻案”,但一重新工作,就翻臉不認帳,這難道是“光明正大”嗎?他背著毛主席和黨中央拋出“三項指示為綱”,強加在黨和人民頭上,這難道是“光明正大”嗎?他到處煽動別人寫誣告信,並授意捉刀代筆,上書言事,這難道是“光明正大”嗎?他造謠言放暗箭,惡毒攻擊堅持毛主席革命路線的廣大革命幹部和革命群眾,妄圖分裂黨中央,分裂革命群眾隊伍,但卻高叫“團結”,比叫喊什麽都厲害,這難道是“光明正大”嗎?如此等等,完全是徹頭徹尾的反革命兩麵派行為。鄧小平就象馬克思所痛斥的野心家巴枯寧一樣,“如果說他在理論上一竅不通,那末他在幹陰謀勾當方麵卻是頗為能幹的。”(《致弗·波爾特》,《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395—396頁)
鄧小平這類走資派玩弄兩麵派手法,對革命的危害很大。隨著社會主義革命的深入,這些人的手法也不斷翻新,偽裝越來越巧妙,因而有更大的欺騙性。現在鄧小平雖然垮台了,但是走資派還在走。他們仍在繼續玩弄陰謀詭計,幹擾批鄧的大方向,破壞反擊右傾翻案風的鬥爭。“我們革命黨人必須懂得他們這一套,必須研究他們的策略,以便戰勝他們。切不可書生氣十足,把複雜的階級鬥爭看得太簡單了。”
走資派為了顛覆無產階級專政,拚命爭奪輿論陣地。“凡是要推翻一個政權,總要先造成輿論,總要先做意識形態方麵的工作。革命的階級是這樣,反革命的階級也是這樣。”走資派搞複辟總是要與無產階級拚命爭奪輿論陣地。他們或親自出馬,或指示其追隨者炮製種種修正主義的奇談怪論,鼓吹形形色色的反動思潮,提出蠱惑人心的反革命口號,製造聳人聽聞的政治謠言,妄圖首先把人們的思想搞亂。鄧小平大刮右傾翻案風,就是從大造反革命輿論開始的。在天安門廣場鬧事的一小撮反革命分子,也首先打出這個“拳頭”,以反革命輿論作為反革命暴力的前奏。鄧小平除了夥同少數幾個不肯改悔的走資派,采用到處講演,大肆放毒和擬提綱,籌辦刊物等手段外,最惡毒的是用謠言來作為翻案複辟的武器,攻擊偉大領袖毛主席,攻擊毛主席的革命路線,妄圖分裂以毛主席為首的黨中央。魯迅先生曾經說過:“謠言這東西,卻確是造謠者本心所希望的事實,我們可以借此看看一部分人的思想和行為。”(《華蓋集續編·無花的薔薇之三》)從鄧記謠言公司炮製出來的五花八門的彌天大謊中,我們可以看出鄧小平一類走資派手段和目的的卑鄙,進一步看清黨內資產階級的反動性、腐朽性和瘋狂性。
在整個社會主義曆史時期,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在意識形態上的鬥爭,是長期的階級鬥爭,誰勝誰負的問題還沒有真正解決。我們必須遵照毛主席的教導,十分重視抓好意識形態方麵的工作,抓好革命輿論的工作,用革命輿論壓倒並戰勝反革命輿論,使人人都知道走資派,使走資派陷入十分孤立的境地。
走資派總是要竭力強化和擴大資產階級法權。社會主義社會出現走資派,有它深厚的階級根源和經濟基礎。毛主席指出:“列寧說建設沒有資本家的資產階級國家,為了保障資產階級法權。我們自己就是建設了這樣一個國家,跟舊社會差不多,分等級,有八級工資,按勞分配,等價交換。”在今天我們的社會裏,資產階級法權在生產關係三個方麵,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與此同時,舊的資產階級、大量的小資產階級,大量的未改造好的知識分子還存在,小生產的影響,貪汙腐化、投機倒把到處都有。這一切就是走資派存在的土壤和條件。
走資派,特別是那些搞修正主義的“大官”,總是利用他們手中的權力,推行修正主義路線,擴大和強化資產階級法權,為他們自己,為新舊資產階級謀取很大的利益。他們在不改換社會主義名稱的情況下,把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製和集體所有製,蛻變為走資派實際控製的資本主義所有製;他們欺壓工人、農民,欺壓學生,欺壓小官,把社會主義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完全變成雇傭關係,壓迫與被壓迫的關係;他們以暴發戶的貪婪性,通過某些合法和大量非法的手段,侵吞工農群眾的勞動成果。總之,他們是一夥“吸工人血的資產階級分子”,“與工人階級和貧下中農是兩個尖銳對立的階級”。
但是,廣大工人、農民對此是不能容忍的。他們要求繼續革命,不斷限製和逐步消滅資產階級法權。這必然引起走資派的刻骨仇恨和拚命反抗。因此,對資產階級法權限製和反限製的鬥爭,是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生死鬥爭的一個重要部分。鄧小平瘋狂地仇視和扼殺文化大革命中成長起來的新生事物,就因為那些新生事物有力地限製了資產階級法權。毛主席關於無產階級專政理論問題的重要指示下達以後,鄧小平氣急敗壞地叫嚷:“限製資產階級法權,也要有一個物質基礎,沒有,怎麽限製?”實質上是用唯生產力論來取消階級鬥爭,反對限製資產階級法權。他甚至授意一些人在翻譯上做文章,妄圖取消“資產階級法權”這個概念,充分暴露鄧小平背叛馬克思主義的醜惡嘴臉,也表明批判和限製資產階級法權打中了走資派的要害。列寧指出,對於產生階級統治和階級鬥爭的基礎,無產階級的利益總是要求消滅它,“所以有組織的工人自覺進行的階級鬥爭,也就應該指向這種基礎。”(《弗裏德裏希·恩格斯》,《列寧選集》第1卷第86頁)我們深信,隻要堅持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這種基礎必然最終要被完全摧毀。這是無論走資派怎樣跳,也無法阻擋的曆史的必然。
《我》把黨來比母親。《你》要剿殺共產黨。《我》和《你》各自代表不同的《階級》。有《階級》,必存在《階級鬥爭》。《共產黨》是一群人組成的一個《政黨》,《我》把黨來比母親。《你》要剿殺共產黨。這是事實存在的。在《我》和《你》各自代表不同的《階級》上,能有“共識“嗎?能是“命運共同體“嗎?而又能互相讓步嗎?
《你》要剿殺共產黨。自共產黨成立第一天起至今日今時,《你》要剿殺共產黨的信仰放棄過嗎?而那些《我》把黨來比母親的人,能讓他(她)們不把共產黨比母親嗎?這些《我》中有農奴、下崗工人和農民以及到此流浪討生活的農民工和底層勞動人民。
例如《唱支山歌給黨聽》的詞作者:姚筱舟16歲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軍政大學第五分校,後入朝作戰回國,被分配到陝西銅川礦務局焦坪煤礦。姚筱舟被譽為“礦工詩人”,他在焦坪煤礦工作了28年,寫下了大量以礦山、礦工為主題的詩歌、散文。
焦坪煤礦大部分礦工,新中國成立前都曾在私人小煤窯中采過煤,受盡苦難和折磨。他們對共產黨充滿深情與感激,有的工友發自內心地說:“共產黨是媽,礦是咱的家,咱聽媽的話,建設好咱的家。”姚筱舟與礦工們朝夕相處,心靈受到了強烈震撼。
1958年,姚筱舟創作詩歌《唱支山歌給黨聽》,詩的全文是: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母親隻能生我身,黨的光輝照我心。舊社會鞭子抽我身,母親隻會淚淋淋;黨號召我們鬧革命,奪過鞭子揍敵人!母親給我一顆心,暴風雨中一孤萍;億萬紅心跟著黨,乘風破浪齊躍進。姚筱舟不敢署自己的名字,就以單位名稱的諧音“蕉萍”為筆名投稿,後來這首詩被發表在《陝西文藝》雜誌“總路線詩傳單”專欄裏,“總路線詩傳單”是由陝西省民歌整理小組編印的一張小報。
《唱支山歌給黨聽》後來被中國青年出版社匯編在《新民歌三百首》一書中出版發行。
1960年1月,雷鋒在讀書時偶然看到了這首詩,被詩中字句的真誠、質樸的情感所打動。回想起自己苦難的童年和翻身解放的日子,雷鋒不禁感慨萬千。他懷著自己對黨的感情,將“母親隻能生我身”一句改為“母親隻生了我的身”,將“黨號召我們鬧革命”改為“共產黨號召我鬧革命”,並省略了最後四句,整齊地抄錄在了自己的日記本中。
雷鋒逝世後,《雷鋒日記》被編印成冊全國發行。1963年,上海實驗歌舞劇院著名作曲家朱踐耳在書中讀到了雷鋒抄下的這一段文字,被深深感動,於是為其譜曲,歌曲由任桂珍首唱。當時正在上海音樂學院學習的藏族學生才旦卓瑪在校園廣播裏聽到了這首歌,作為農奴的後代,這首歌的歌詞讓才旦卓瑪深受觸動。回想自己的身世經曆和翻身解放後的幸福生活,才旦卓瑪難以抑製激動的心情,她主動找到自己的恩師、聲樂教育家王品素,要求學唱這首歌。王品素被才旦卓瑪的真情所打動,便費盡周折找到曲譜,一字一句地教她漢語歌詞。
1963年“上海之春”音樂節舞台上,這首由姚筱舟原創歌詞、雷鋒改動抄錄、朱踐耳深情譜曲的歌曲,經過藏族學生才旦卓瑪的出色演唱和電台的錄製播放傳遍大江南北,直至今日,經久不衰,成為幾代人心中最熟悉的紅色經典旋律之一。
一首歌曲幾經輾轉,流傳於世。是共產黨的深情感染,姚筱舟將情義抒寫;是歌詞動人,雷鋒同誌將它記錄;是故事感人,朱踐耳將它譜曲;是情真意切,才旦卓瑪將它唱響。正是因為它是人民自己的歌,是人民群眾心中的歌,才能過去這麽多年始終深入人心。它飽含人民群眾對黨的一往情深,它必會被中華兒女世代傳唱,萬古流芳。
“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母親隻生了我的身,黨的光輝照我心……”
幾十年來,《唱支山歌給黨聽》激蕩過幾代人的心扉,它的歌詞質樸感人,旋律動人心弦,表達了人民對共產黨的深情,是流淌在人們心中的歌、難忘的旋律。
新中國毛澤東時代全國各地群眾《唱支山歌給黨聽》,用歌聲發自肺腑的歌詞和感人至深的旋律,讓人久久難忘。為什麽這首歌曲能經久不衰,曆久彌新,傳唱至今。
提起這首歌,人們很自然地把它與雷鋒聯係在一起。1963年,雷鋒逝世後的第二年,毛澤東同誌為雷鋒題詞,並號召全國上下向雷鋒同誌學習,掀起了一場學習雷鋒的熱潮。也是在那一年,雷鋒日記裏一首名為《唱支山歌給黨聽》的歌曲傳唱大江南北。
一開始,大家還以為歌詞就是雷鋒所寫,後來經過考證認為,歌詞僅僅是雷鋒從報紙上摘抄的一首詩歌。幾經周折,有關部門終於獲悉,歌詞係陝西省銅川市焦坪煤礦一位技術員姚筱舟(筆名“蕉萍”)所寫。
《唱支山歌給黨聽》演唱者:才旦卓瑪。
1937年6月,才旦卓瑪出生在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一個農奴家庭。當時農奴的家庭生活十分困苦。從小,她就喜歡唱歌,小時侯給農奴主放羊,經常和身邊的人一起唱西藏民歌。
1951年,共產黨解放軍進駐西藏,包括日喀則,麵臨藏族民眾的誤解和恐懼。然而,共產黨解放軍的公正和友善行為讓才旦卓瑪等藏民改變了看法,並與之親近。才旦卓瑪因對唱歌的熱愛,被解放軍文工團吸引,並最終加入其中。之後,她有機會代表西藏青年赴內地參觀,訪問了北京、上海等地,拓展了視野 。
1956年,才旦卓瑪去拉薩參加第一屆西藏青年代表大會,那時候連演出服也沒有,穿著一套借來的牧民服裝,上台唱了一首《獻給毛主席》 。
1958年,才旦卓瑪成為了文工團一名歌唱演員。不久,才旦卓瑪被選派進入陝西鹹陽的西藏公學院(現西藏民族大學)裏學習。按特長,才旦卓瑪被分在聲樂班學習聲樂。在這裏,才旦卓瑪開始認識漢字,並學習到基礎的文化知識。1958年底,上海音樂學院辦少數民族聲樂班,組織推薦才旦卓瑪去了上海,師從聲樂教育家王品素教授 。
1959年,才旦卓瑪被選中演唱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拍攝反映西藏巨變的紀錄片《今日西藏》主題歌《翻身農奴把歌唱》,該曲由紀錄片的編導李堃與作曲家閻飛合作而成,影片上映後,這首歌迅速風靡海內外,才旦卓瑪也一曲成名。
1961年,才旦卓瑪在第二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上獨唱了由肖冷改編的歌曲《東方升起吉祥的太陽》,獨具特色的歌喉令觀眾印象深刻 ,同年,還在讀書的才旦卓瑪在王品素老師的引領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學生黨員。
1962年,隨中國青年代表團參加了世界青年聯歡節的演出。
1963年,才旦卓瑪再次登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舞台,演唱了歌曲《唱支山歌給黨聽》,該作品經上海人民廣播電台錄製、播放。同年,她為電影《農奴》演唱了插曲《阿哥,你何須說(一支無字的歌)》 。
1964年10月2日,才旦卓瑪在北京參加了由周恩來總理倡導編排的戲曲片《東方紅》並演唱了歌曲《毛主席,祝你萬壽無疆》。
1965年,演唱由李堃作詞,閻飛作曲的歌曲《翻身農奴把歌唱》,該曲入選“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宣傳部推薦的100首愛國歌曲” 。同年,才旦卓瑪從上海音樂學院畢業,聽了周總理的一席話,回到西藏,加入西藏歌舞團。在團期間,才旦卓瑪走過了很多城鎮、農村、牧場、廠礦、高山哨所為牧民群眾、工人和人民子弟兵演唱歌曲。
1967年7月,才旦卓瑪在海拔4700米的定日縣古措兵站為1000多人舉行了文藝演出,不顧疲勞和高原反應,連續獻唱5首。演出後,她還特意為炊事班的8位同誌補唱。此後,她堅持進行慰問演出,無論生病還是環境惡劣都從未停歇 。
1972年,演唱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錄音歌曲《北京的金山上》。1974年,任西藏自治區文化局副局長 。
1978年,江村羅布與才旦卓瑪率西藏自治區歌舞團出訪北歐五國,旨在通過藝術表演消除西方對西藏的誤解。他們作為中國文化使者,展現了西藏獨特的音樂舞蹈,深受歡迎 。為了更好地宣傳西藏,讓世界了解西藏,在國務院和中宣部、文化部、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等中央有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她先後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文化使者、中國藝術訪問團團長等身份出訪了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等30多個國家 。
1980年1月,參加西藏電視台播出的第一個小型電視晚會;9月,參加第1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 。1981年,擔任西藏文聯主席、黨組副書記 。1985年,西藏自治區成立20周年前夕,她在拉薩舉辦了個人獨唱音樂會,演唱的31首歌中,有27首是藏族歌曲 。1986年,才旦卓瑪參加由中國音協表演藝術委員會、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少數民族聲樂學會聯合舉辦的王品素教授從事藝術教學四十年學生音樂會。
1988年,當選中國音協副主席。1988年至1993年,擔任西藏文聯主席、黨組書記,西藏政協副主席、中國音協副主席、中國文聯第五屆副主席、西藏文聯名譽主席 。1989年,獲得第1屆中國金唱片獎、“五洲杯金曲獎”、西藏首屆“珠穆朗瑪文學藝術基金獎”等 。
1994年,由才旦卓瑪率領的西藏藝術團到澳門進行演出,藏族音樂的獨特魅力立刻征服了澳門的觀眾。在澳門同胞的資助下,一個以弘揚藏民族的表演藝術,培養和獎勵西藏中青年優秀藝術人才為宗旨的“才旦卓瑪藝術基金”建立了 。1995年,西藏文藝代表團參加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節 。1996年,參加“才旦卓瑪藝術基金獎”歌曲新作演唱評獎暨電視頒獎晚會 ;同年,發行群星專輯《20世紀中華歌壇名人百集珍藏版》;12月,擔任中國文聯第六屆副主席,第七、八屆全國政協委員 。
1998年,參加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 與克裏木、德德瑪等聯唱歌曲《往日情懷》。1999年,發行個人作品精選專輯《才旦卓瑪名歌經典》;同年,隨西藏藝術團訪澳並演唱歌曲《北京的金山上》。
2002年,發行精選集《才旦卓瑪》,同年,才旦卓瑪專門從拉薩飛到北京,在第十屆“哈藥六杯”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上,對西藏年輕的歌唱選手索朗旺姆進行支持 ,同年,才旦卓瑪受邀在“五個一工程”頒獎晚會上演唱了榮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的歌曲《一個媽媽的女兒》,該曲由著名軍旅作家和詩人楊星火作詞,國家一級作曲家阿金作曲 。2003年,才旦卓瑪舉辦了“奇正藏藥大型巡回演唱會”,足跡遍及上海、南京等幾大城市。演唱會上,她把西藏的中青年歌唱演員帶給了內地觀眾 。
2005年,發行個人專輯《才旦卓瑪從藝50周年極品CD珍藏》;同年,才旦卓瑪到青藏鐵路建設工地慰問鐵路建設者。2007年,參加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並演唱歌曲《雪蓮獻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