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為

人世間所有事情的成敗完全在於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努力去嚐試去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去做!
個人資料
yongbing199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鼓勵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罪在哪裏

(2022-06-16 04:45:20) 下一個

鼓勵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罪在哪裏

 

“我本來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姑娘,在黨的培養下我為人民群眾做了一些我應該做的事情。可這些有限的工作與後來黨和人民給我的地位和榮譽相比,是多麽不相稱啊!我願意到基層去,到人民群眾中去。所以,後來不論組織上對我怎樣安排,我從沒有打過折扣。我永遠感謝黨和人民。”走資派粉碎“四人幫”後,像其他知青典型一樣,邢燕子也接受過審查。邢燕子笑著說:“市委書記就得接受審查,書記不接受審查,難道去審查老百姓呀?”邢燕子說,她當天津市委書記時,是不拿工資、靠掙工分的國家幹部,身份還是農民。1981年,她才“農轉非”,國家照顧她的一個小孩可以跟著她從農村戶口轉為城市戶口。1987年,邢燕子的丈夫被照顧“農轉非”,成了一名園林工人。邢燕子一家終於過起了尋常百姓家的日子。

邢燕子何許人也? 又是犯下什麽罪要被審查?  誰要審查她? 這還得從她中學畢業後說起。新中國的1958年,邢燕子中學畢業。當時,她的父親是市裏一家工廠的副廠長,然而邢燕子卻沒有選擇留在城裏工作。她思念與自己十分親近的爺爺,於是選擇回寶坻老家司家莊村務農,這是她當時最直接、最樸素的“下鄉”初衷。在那裏,她深感家鄉的落後,決心“做祖國第一代有文化農民”,和家鄉人民一起改變貧窮麵貌。

司家莊村窮,年輕男子大多外出支援建設,剩下的很多是老弱婦孺。在生產隊,邢燕子積極解放婦女勞動力,帶領農村婦女冬天砸開三尺厚的冰窟窿結網打魚,晚上搞生活自救打葦簾子,三個月下來創造了3000多元的副業收入。1959年,司家莊村出現糧食危機,生產自救迫在眉睫。邢燕子又帶領村裏的姑娘們用各種工具往水坑外提水。幾天後,坑裏的水越來越少,竟然打出了幾百斤魚蝦。那一年,邢燕子19歲,在鄉親們眼中,她已經成為了樸實能幹的大姑娘。她被安排到生產一線,和鄉親們一起插秧苗、種高粱,帶領姐妹們組成了“燕子突擊隊”,不辭辛苦地勞動。

1960年冬,為了多開荒地、多打糧,讓鄉親們吃飽飯,邢燕子帶領“燕子突擊隊”的隊員們一鼓作氣開墾了560畝荒地,準備來年開春種麥子。隆冬時節,化肥疙瘩凍得像石頭一樣硬。大夥兒合力將化肥疙瘩一個個軋碎,在滿是冰碴兒的地裏大幹10多天,把560畝地軋了8遍。種子播種後,秋天多收獲4萬多公斤糧食,幫助鄉親們渡過災荒。就是憑著這股“要使石頭長出糧”的幹勁兒,邢燕子在那個年代成為“發憤圖強、紮根農村、大辦農業”的青年典型。

1973年,在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邢燕子當選為第十屆中央委員會委員。此後,又連續當選第十一屆、十二屆中央委員。邢燕子曾擔任過不同的領導職務。在北辰區一家知青農場當黨支部副書記時,她依然是勞動榜樣。上班時間,她挑著大桶撒肥,幫小賣部售貨員售貨,一天工作十四五個小時,哪裏需要她,她就去哪裏。在擔任北辰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時,她查看了大量文獻資料,沿豐產河兩岸逐個排查排汙口,完成了《天津北運河水汙染問題的報告》和《保護豐產河水免受汙染的報告》兩個課題,為保護水質、防止汙染提出了自己的見解。邢燕子還經常看望基層單位女職工,特別關心農村婦女,鼓勵她們學習文化知識,創造美好生活。

邢燕子,是新中國最早樹立的知識青年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典型,廣大知青心中的偶像,曾兩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5次當選全國黨代表,3次當選中央委員,5次見到毛澤東主席,13次見到周恩來總理。“1958年我是自願去農村生產勞動的,當時中學畢業,正是搶種小麥的季節。爺爺還在農村,又趕上自然災害,國家糧食不能自給。周總理也號召,發展農業生產,全國人民勒緊褲腰帶過日子。我就想,作為青年就應該去農村幹自己最應該幹的事。我是一路小跑進村的!”邢燕子講到這裏,從沙發上站了起來,手舞足蹈地比劃著小跑的姿勢,滿是皺紋的臉上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

邢燕子的父親當時是天津陶瓷廠副廠長,她完全有條件當工人,也可以繼續升學。但她卻選擇了回到寶坻縣司家莊務農,這離國家大規模動員城市青年上山下鄉還有10年。邢燕子的這一選擇與黨中央的號召不謀而合。在此之前的1955年,毛澤東主席就發出了“城鎮知識青年到農村去,農村是一個廣闊天地,在那裏是可以大有作為的”號召。1957年4月8日的《人民日報》發表了《關於中小學畢業生參加農業生產問題》的社論。

在村子裏,邢燕子帶領青年婦女成立突擊隊,哪裏苦就奔向哪裏,哪裏完不成任務就往哪裏上。白天網魚,晚上編葦簾子,3個月副業就創收3900元,時值自然困難時期,無疑是“雪中送炭”。經過報紙、雜誌、電台的相繼報道後,邢燕子被樹為紮根農村的典型,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郭沫若也曾為她寫詩《邢燕子歌》,後來還被著名曲作家劉熾譜曲,在廣大青年中廣為傳唱。

“郭老不愧為大家,這首為我寫的詩中有一句:青春獻農村,青春永不老 。這說出了我的心裏話。”邢燕子說,郭沫若的詩1960年9月17日在《中國青年報》上發表。同日的《中國青年報》刊載文章,眉題為:“河北青年比雄心壯誌比艱苦奮鬥比革命貢獻”;題為:“向邢燕子看齊形成熱愛農業勞動的新風氣。”後邢燕子入黨。“我當時無比激動,我現在還記得入黨申請書裏寫著 我要把自己的一生獻給黨和人民,用自己的熱血和生命譜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篇章,把一顆紅心交給黨,永遠聽黨的話,聽毛主席的話,永遠跟著共產黨走,永遠紮根農村,像董存瑞、邱少雲、黃繼光那樣,為革命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

1960年9月20日的《人民日報》,以“邢燕子發憤圖強建設新農村”為題,用大半個版的篇幅,報道邢燕子紮根農村大幹農業的先進事跡。
當初隻想著回鄉下跟著爺爺種點地,卻一下子成了家喻戶曉的全國典型,這是邢燕子萬萬沒有想到的。而今回首往事,邢燕子不由得一番感慨:“當時,我回村務農,隻是為了響應毛主席的號召,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改變家鄉的落後麵貌,別的啥也沒想過。出了名,當了知識青年的榜樣,給我的壓力特別大。我想,大家都在看著我,我隻有幹得更好才能對得起這個稱號,所以白天黑夜拚了命地幹。有時在太陽底下休息,剛坐在鋤頭把上就睡著了。雖然累,可心裏特別充實,因為我做到了,黨叫幹啥就幹啥。”

生命中哪件事情讓她至今最為難忘?邢燕子想都沒想,眉毛一揚,大聲說:“當然是1964年12月20日開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時,第一次見到毛主席,開會前毛主席跟我親切握手,還親自領我上主席台!”邢燕子回憶說,當時大會即將開幕,她跟幾位代表正在人民大會堂湖南廳休息,毛主席走了進來與代表一一握手,當毛主席握著邢燕子的手時,用湖南口音親切地問:“你就是燕子?”邢燕子當時激動萬分,淚水奪眶而出,一個勁地點頭。“此前在夢裏想了千萬遍的話,當時一句也說不出。”會議就要開始了,讓邢燕子做夢也沒想到的事又發生了。“毛主席用他那溫暖的大手領著我緩步走上主席台。我當時感到,台下無數驚奇、羨慕的眼睛在注視著自己,全國人民在注視著自己,一股幸福的暖流立刻湧遍全身,使我有種不知身在何處的眩暈。”邢燕子回憶說,這時候,敬愛的周總理也走過來跟她握手,慈祥地問她:“你是邢燕子?你的名字我很熟悉,我早就知道你!”毛主席問:“燕子坐在哪?”工作人員告訴他,邢燕子同誌是今天的大會執行主席,坐在前排。毛主席親自將她領到前排座位上,然後才走到第二排自己的座位上。

邢燕子當時雖然是知識青年中的一位先進代表,但當她親自看到萬民敬仰的毛主席,而且被他親手拉著在燈火輝煌、莊嚴隆重的主席台上,左瞅右顧找位子,她是怎麽也不敢想象的。這一幕情景,她感到無比幸福,同時已銘記於心田,終身不忘。

在這場速寫式的畫麵上,毛澤東完全不像一位開國領袖,也不像一位億萬勞動群眾發自內心敬仰的偉人,而是一位年逾七十的父親,手腳也許帶點兒笨拙,但自然、熱誠、細心地做了4個連貫動作:一是在湖南廳,毛澤東聽介紹後握著她的手問:“你是燕子嗎?”;二是就要開會了,毛澤東挽著燕子的手向主席台走去沒有鬆開;三是在主席台上,毛澤東仍然拉著邢燕子的手親自給她找座位;四是聽工作人員說燕子坐主席台最前麵,毛澤東就親自找到執行主席的座位,看著她坐好,才回身找自己的位子坐下。這4個動作,順乎事理一個接一個,連貫自然,看去平平常常,無驚天動地的舉止,但意味深長。這是長輩對小輩的慈祥與疼愛之情的自然流露,也是共產黨的領袖對一代新人知識青年的敬重加關切之情的自然流露!

1964年12月26日,正逢毛澤東主席71歲生日,平生喜歡不公開過生日的毛澤東打破了這個規矩。那天散會後,邢燕子和另一位江蘇鹽城的知識青年代表董加耕應邀參加了毛主席的生日聚會。她被安排坐在毛主席的右手邊,董加耕坐在毛主席的左手邊。同桌的還有北京市市長彭真、大寨大隊支書陳永貴、大慶鐵人王進喜、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還有羅瑞卿、曾誌、謝富治等人。這一天,毛澤東喜愛的女兒都沒有參加。在席間,邢燕子為毛主席點煙時,聽見他風趣地說:“今天沒讓我的孩子來,他們是吃蜜糖長大的,不下鄉,沒資格,不配。我要堅決坐在群眾一邊。”

在毛澤東眼裏,邢燕子和董加耕是知識青年,具備了“資格”!“我要坐在群眾一邊。”毛澤東笑著說,並將自己的一碗飯扒給邢燕子和董加耕,“年輕人要多吃啊,要吃飽!”能身子緊挨著自己敬仰的毛主席一塊過生日,邢燕子是又驚喜又激動。當時,她來不及去細想“為什麽自己具備資格”所蘊藉的含義,但事實已然,便端肅地坐在毛澤東身邊,一麵吃飯一麵聽他講話。席間,毛澤東講了農業,講了讀書,還講到讓邢燕子銘記終生的一段話:“有很多人做了很多好事,都沒有翹尾巴,這很好。一個人做出了一點成績不能翹尾巴,做兩點也不能翹,三點、四點更不能翹,一輩子都不能翹尾巴。”邢燕子一邊聽一邊不住地點頭。

邢燕子看到毛主席的生日聚餐沒有宴席,隻是每人一份飯,菜很一般。餃子、湯圓、米飯、燒餅,每樣隻有一點,加一小碗湯。那是邢燕子第一次見識這樣的場麵,她不知道菜是一道道上的,每樣嚐一點就撤下去。她想沒吃完就端走多浪費呀,就要求服務員別端走。毛主席見了以為她沒吃飽,就讓服務員再給她和董加耕弄些飯來。而且還不放心,又把自己的那份餃子和燒餅夾給邢燕子和董加耕。毛主席給她夾了兩個餃子和一個燒餅,給董加耕夾了兩個燒餅和一個餃子。邢燕子的心裏暖融融的,雖然主席誤會了她的意思,卻讓她感受到,偉大領袖對一個來自農村的青年人的關愛之情。邢燕子在毛主席慈愛的目光注視下,把餃子和燒餅都吃了下去。毛主席看她吃了,非常高興,放心地開懷大笑。

在這個71歲生日宴會上,毛澤東同邢燕子、董加耕一塊吃飯的生動場景,被攝影記者抓拍下,不僅為當事人,而且為後世留下一個真實生動的影像記錄。真是曆史刹那間的永恒!在寫到這段文字時,我們再次麵對這幅照片看了許久許久,深受感染。其中的毛澤東慈祥和藹,神情高興;慶壽倒在其次,主要是能同自己想要見麵的人在一塊度過,談笑風生十分愜意。被邀請的小貴客們,初來時的緊張拘謹不一會兒已蕩然無存,仿佛不是同一位崇敬的偉人,而是同一位熟悉的長者交談,該笑就笑想說就說。

同毛主席一塊過生日,成為邢燕子、董加耕人生中最難忘、最光榮的一章。這充滿人情味的一幕傳達一個極重要的信息:領袖毛澤東對邢燕子、董加耕的信賴與器重,決不僅僅是對他倆,可以說也同樣是對在農村和邊疆工作的數以百萬計的知識青年,其意令人感奮。

40年過去了,但講述這段往事時,邢燕子老人的眼眶依舊濕潤,淚光閃爍。看得出來她對那段歲月有著特殊的感情。去邢燕子家采訪時,我們曾設想她家客廳牆上一定掛滿了與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合影。可是令人吃驚的是,她家客廳牆上空空如也,隻是電視櫃左右兩端擺著毛澤東、周恩來兩人的瓷像。

“我一輩子也不能忘記毛主席、周總理對我、對我們青年的關懷。一輩子聽黨的話、跟著黨走的信念我從來沒有變。後來,糧食過關了,苦日子也終於過去了。”邢燕子動情地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