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為

人世間所有事情的成敗完全在於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努力去嚐試去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去做!
個人資料
yongbing199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 阿Q》子孫繁多永世不絕!

(2017-09-24 15:34:00) 下一個

《 阿Q》子孫繁多永世不絕!

 

如今的人們雖說都為99%的人之中,   但是在這99%的人中的有些人一邊為資本階層打個工掙些養家糊口的生活費,   一邊幫著為資本階層唱讚歌,   可謂是當代的《 阿Q》!   從社會經濟地位來看,眾多當代阿Q顯然屬於不占有生產資料的無產者,混得稍好一點也就勉強算個小資產階級。

可是這些並不占據優勢社會資源的群體,偏偏站在大資產階級的立場上思考問題。他們想當然地認為,對大資產階級有利的事情,也會讓他們跟著飛黃騰達起來;  並且不顧自己實際的社會經濟地位,一廂情願地認為自己也屬於所謂“上流社會”。

老藝術家嚴順開主演的電影《阿Q正傳》可謂經典,片尾的畫外音意味深長——“據考據家的考證說,阿Q還是有後代的,而且子孫繁多,至今不絕……”

其實這話說的一點不錯。即使在21世紀的今天,各大網站、論壇和自媒體上仍然活躍著阿Q的繁多子孫。當代阿Q繼承了祖宗阿Q的愚昧無知和“精神勝利法”,輿論場中隨處可見他們的身影。

背著一屁股房貸、經常加班打工過得並不寬裕的商場職員,大小工廠的工人,  大小互聯網公司的碼工網管小編,   富有人家的管家保姆..........他們中的有些人總是惡狠狠地咒罵 “社會主義的公有製”,整日鼓吹要求所有的企業公司服務業都要私有化。但是私有化後的問題在於,私有化對他們有半點好處嗎?

前蘇聯解體之後,葉利欽在俄羅斯主導的私有化是什麽樣子?  堂而皇之將國企裝入自己腰包裏的,大都是蘇聯時代的腐敗官員和國企領導,靠的是強硬後台和特殊關係,普通老百姓絕對沒份。20世紀90年代後期的中國大大小小的國企改革,也上演了高度相似的一幕。國有資產私有化以後大量財富流失進入特權階層,半點都進不了這些小職員的腰包!

而私有化以後工人下崗失去工作之後,  以工人那點少得可憐的打工收入,如何能承擔日常生活的開支,  私有化帶來的公交、水電煤氣, 食品付食品等等社會服務價格的普遍上漲,反倒要由他們來承擔。鼓吹讓自己過得更慘的經濟製度,是不是愚昧?

中小型私有企業裏的“加班狗”常常與泡麵和廉價盒飯為伴。即便拿著微薄薪水、麵臨隨時被裁員的風險,他們卻時常抱怨別人的生活:“國企員工的高福利是腐敗!早該砸爛鐵飯碗!” 這種說法匪夷所思,當下的國企其實談不上什麽高福利——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權威數據,2015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指稅前工資)為62029元,也就是說,平均月薪才5000多元。

考慮到中國二線城市平均房價普遍超過10000元/平方米,這無論如何談不上高收入。不是國企的工資太高,而是私企的工資太少—— 2015年全國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39589元。麵對經濟下行的壓力,許多小型企業和創業公司連加班費都不發。被壓榨得很慘的“加班狗”不敢向剝削他們的雇主爭取權利,卻憎恨國企員工享受本應擁有的勞動福利。認同讓自己生存得毫無尊嚴的分配製度,是不是愚昧?

才工作沒幾年的年輕人,在社會上沒什麽根基,甚至不時還需要父母接濟一下。在這種窘迫的狀況下,他們不去反思自己的才學淺薄,卻整天抱怨“中國體製不行”,鼓吹在中國推行“憲政民主”、搞美國式的選舉。在他們看來,好像隻要換個體製,就可以整天吃香喝辣。

可是事實如何呢?  黑客Guccifer 2.0在2016年9月13日公布了美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的文件,其中一份捐款名單直指民主黨賣官:包括美國駐英國、法國、新加坡、西班牙、日本、瑞士、南非、比利時、盧森堡、新西蘭、捷克、芬蘭等國的大使;  還有負責國際貿易的商務部副部長和司法部副部長等政府高官。

西方民主的選舉玩的就是錢,選舉之前搞“眾籌”,選舉之後就“分享成功當選的權力”。倘若移植了財產水平決定話語權的政治製度,“屌絲”的話語權隻會比現在更少——政府官員將堂而皇之地為資本服務,將廣大“屌絲”拋諸腦後。移植了西方民主的有些國家和地區,25%以上的“立法委員”有黑道背景,真可謂“有錢能使鬼推磨”。向往讓自己更加沒有話語權的政治製度,是不是愚昧?

上述奇特現象發人深思:從社會經濟地位來看,眾多當代阿Q顯然屬於不占有生產資料的無產者,混得稍好一點也就勉強算個小資產階級。可是這些並不占據優勢社會資源的群體,偏偏站在大資產階級的立場上思考問題。他們想當然地認為,對大資產階級有利的事情,也會讓他們跟著飛黃騰達起來; 並且不顧自己實際的社會經濟地位,一廂情願地認為自己也屬於所謂“上流社會”。

從這個意義上說,當代阿Q普遍抱有怪誕性的妄想,但同時存在對私有化的一切不加質疑的統統接受。 妄想換個體製就能吃香喝辣!    對社會主義公有製通常帶有憤怒和敵意。而對有人將試圖否定他們想法的人,一概斥之為“五毛”、“極左”、“文革餘孽”。

既然當代阿Q隨處可見,那麽“妄想性障礙”是如何產生和傳染的?  而今看來,改革中出現的重大失誤,就是在文化和傳媒領域盲目推行“市場化”:文藝作品和媒體信息的生產,很大程度上已被私人資本所把持。時下多數電影、電視劇、娛樂節目以及新媒體的運作,都由私人資本在背後操盤。

私人資本當然要通過文藝作品和媒體信息來傳播他們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吹捧半殖民地所謂“民國範兒”,歪曲抹黑新中國前30年的曆史,將一己的價值觀強行定義為所有人必須接受的“普世價值”,鼓吹形式正義高於實質正義,都是私人資本在意識形態領域的瘋狂進攻。

當然,私人資本還少不了釋放一些香豔的毒氣彈,使文藝作品充斥豪宅、豪車、美女、“小鮮肉”以及美食華服,盡可能地激發受眾的虛榮心,令受眾感到“隻有這樣的日子才叫日子”。於是,許多受眾特別渴望擁有奢侈糜爛的生活,恍惚中以為,隻要接受私人資本傳播的價值觀、和他們保持一致,就是抓住了“時代機遇”,最好能像“風口上的豬”那樣飛黃騰達。於是,很多受眾逐漸站在與自己對立的階級的立場上思考問題,以不勞而獲為榮,甚至鄙視自己和他人的勞動,“妄想性障礙”的症狀越發嚴重。

其實,缺乏政治覺悟、隻知低頭拉車、不知抬頭看路的當代阿Q,恰恰是私人資本最喜歡培養的奴仆。這樣麻木不仁的人越多,越有利於他們用隱蔽的手段逐步攫取對社會的控製權。被精神麻醉的當代阿Q,即使遭到剝削壓迫也不知反抗,隻會通過向政府和公有製泄憤來掩飾內心的懦弱。如此“省心”的奴仆,簡直妙不可言!

然而,當代阿Q們飛黃騰達的黃粱夢,總是被輕易碾碎。資本主義的運行規則本來就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小生產者、小私有者一開始可能會嚐到一點甜頭,旋即被強大的資本所碾壓,大多數的最終結果必然是無產階級化。

淘寶和天貓,其實就是把幾百年的資本主義發展史,濃縮在十幾年間給大家看一看:一開始還有小店主能夠僥幸致富,接下來財大氣粗的商家紛紛進場,依仗巨大的進貨與出貨量,能夠在攤薄利潤的基礎上賤買賤賣;  小私有者同大資本對抗的結果,必然是前者很快不得不出賣自身的勞動,而後也被拋進產業大軍裏去……

魯迅筆下的阿Q生活在辛亥革命前後,在其後的100多年間,中國人民贏得了革命勝利,建成了工業社會,把一窮二白的爛攤子打造成世界第二經濟強國。然而,中國的文化建設卻遠遠落後於經濟建設的步伐。近年來各種腐朽的思想大行其道,催生出了大批麻木不仁的當代阿Q,甚是可悲。

毫不誇張地說,誰控製了文化和傳媒領域,誰就能夠操縱人心、爭奪下一代,進而決定天下的走勢。如果任由私人資本來決定文化和傳媒領域的話語權,結果必然是貧富相差更加擴大,   社會矛盾更加尖銳,   階級分化更為明顯,  將會埋下再一次人民革命的種子。到那時候當代阿Q們應該警醒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