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對孩子能否不偏心?
在一個江南小城,有一個普通的五口之家,父母是普通的工薪階層,家裏經濟狀況一般。大兒子憨厚,從小到大讀書一直是學霸; 二兒子聰明機靈,討母親喜歡; 小女兒精明活潑,是父親的摯愛。三個孩子讀書都天資聰明。平時父母對孩子各有偏愛,掌控財權的母親對老二有求必應,而父親隻能悄悄地給女兒買些她喜歡的用品。
老大老二學業有成,都考上了大學,老大還考到國外讀研究生,畢業後在國外工作成了家。而小女兒一直以大哥為榜樣發奮學習,決心上全國重點大學,將來出國深造。而到了小女兒高中畢業,家裏的經濟狀態已無力支持她能上理想的大學。母親考慮再三,勸說女兒報考不需交學費的師範大學,這樣一來可以減輕家裏負擔,二來也可以將女兒留在身邊。
母親的想法,對女兒如晴天霹靂,她感到母親偏愛男孩冷落自己,非常生氣,與母親發生了激烈的衝突。在母親的思想裏,的確有重男輕女,認為女兒遲早是要出嫁的,終究不是自家的人。母親的這一決定,人為地限製了女兒的成長空間,對女兒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她從此對這個家庭充滿了失望和怨恨。
上大學以後她很少回家,她心裏暗暗憋了一股怨氣,“一定要出人頭地,超過家裏所有人!”畢業後拚命地工作,終於得到了老板的賞識,幾年後成了一家公司的銷售總監。而她對父母和兄長卻是漸行漸遠,心結越來越緊,矛盾越來越深。
看到這裏,相信很多人忍不住譴責這位重男輕女的母親。在生活中,家長對孩子的偏心所造成的惡果是難以估量的。實際上,人到老了才發現,女兒對家庭的貢獻普遍高於兒子。為人父母,在決定兒女前途的大事上,有許多解決難題的辦法,能不能盡可能一視同仁,對孩子不偏心呢?
可是調查的結果令人吃驚,除了獨生與女的家庭外,有70%的父母對兒女有偏心。而另外有20%的人不願承認,不會明說,但私下心知肚明,或多或少都有所偏心。父母對孩子的偏心完全取決於他們自己的三觀,表現在對物質和情感的分配上。兒女有的聽話,有的頑皮,有的上進,有的沉淪,有的模樣出眾,有的相貌平平。性格各異,令父母在對待自己的子女有的喜歡,有的不喜歡。
看起來,父母對兒女的偏心似乎非常普遍,司空見慣。社會輿論少有譴責,沒有有效的約束監管。而不幸的是,一些人往往不太清楚如何對待自己的孩子,出現了各種程度的溺愛偏心,嬌生慣養。對不喜歡的則是冷言惡語,甚至簡單粗暴,對犯錯的孩子過分無情地打擊,造成很大的傷害。要知道,孩子是會記仇的。他們心裏會想“既然生下了我,為什麽這樣待我?”久而久之,家庭成員對立加劇,兄弟姐妹反目,親情化為烏有。曾經聽到過朋友傷感地說,“父母走了,這個家就散了。”有些倔老頭臨了才發現,自己成了孤家寡人,無處收留安生。
聽起來,對子女不偏心,好像不太容易?理由很簡單,這個世界本來就不公平。
中國人很講究傳統的家庭觀念,注重子女的教育。受教育程度高一些的家長,表現比較開明。他們知道對孩子的愛要公平公正,盡可能人盡其才,再忙也不能忽略孩子。這樣有利於孩子們團結友愛,健康成長,家庭才有向心力。
我兒時曾經很羨慕一位朋友的七口之家,父母與五個孩子們聚在一起聊天,說說笑笑有說不完的話,其樂融融。一人有麻煩大家都會出手幫忙,從來沒見過他們為小事爭吵。前些年兄弟姐妹四家十幾人一起來美國自駕遊,還是那麽親密無間開開心心。
平時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不要厚此薄彼。給孩子買各種心儀的物品,鞋,球拍,遊戲,手機,電腦,鋼琴,。。。帶他們一起去玩,遊泳,打球,滑雪,派對。。。一樁樁一件件,日積月累,精心培養孩子,讓孩子們感受到寸草春暉。孩子長大了,做他們的好朋友,一點一點增加他們融入社會的能力。
在我周圍,老楊家是一個眾口稱頌的典型。
老楊夫婦是文革前畢業的老大學生,80年代就開始下海經商,生意規模小而平穩。他們在百忙中對兩個兒子的學習抓得很緊。花了大量的時間送他們去各種培訓班,學習鋼琴,學習外語。孩子從小就很懂事,學習也很出眾。
90年代初,來美國自費留學費用很高,對中國小康家庭也是天文數字。他們將大兒子送來了美國,進了社區學院。大兒子學習非常優秀,在社區學院拿了全A,順利地考進了美國最好的公立大學學習電腦。畢業後,成功的進入了美國一流的大公司,成為軟件工程師。
二兒子高中畢業前,老楊夫婦開始籌劃,他們與兩個孩子商量好,要求大兒子工作後負擔弟弟赴美的學習生活費用,安排好弟弟的生活。熟悉他們的人們都感到不解,按照老楊家的經濟條件,還是有能力負擔兩個孩子去美國讀書的費用的。而他們從長遠考慮,這樣做不僅讓老大明白,哥哥有責任帶好弟弟,長兄的模範作用對這個家庭是多麽重要,也讓弟弟深感父母和哥哥的殷殷愛心,有意培養他們的兄弟情誼。
幫弟弟考托福申請學校,安排生活寄宿,學習開車買車,適應美國的學習生活,老大傾之全力。老二進入了同一所社區學院,兩年內拿了全A。一帆風順,第三年入讀與哥哥同一所大學的同一個專業。
他們兩兄弟是我接觸過的自費留學生,出自富裕家庭,有良好的家教,表現很勤奮儉樸。與現在來美的富二代截然不同,他們不買豪車不炫富,與老留學生一樣,開二手車,學保養學修車,學習美國的點點滴滴。他們可以不用打工掙學費,在放假期間還是找機會去打工,體會普通人生活的艱辛。哥哥為了全力幫助弟弟,直到弟弟畢業後才開始交女朋友。
他們在美國工作了幾年後,父母把他們召回國內,開始在父母公司做管理工作。兩個孩子這時候已經相當成熟,在國外了解了高科技發展趨勢,他們協助父母將公司轉型和升級。很快把公司的業務從普通的貿易轉到了電腦網絡軟件的開發,成功地推出了國內先進的軟件產品,搶占了先機。兄弟兩人接棒後同心協力,在幾年內迅速地把公司的業務做大做強,成了國內同行業中的翹楚。
老楊一家十來年的發展壯大,來自他們鴻儒思想的運籌帷幄。孩子們從學校走向社會,父母向他們傳授了高於物質的理念和情感,教人教心,讓孩子深知兄弟齊心合力是多麽的重要,家庭是一個整體,家和萬事興。
從這個角度看,你說的代表了一部分人的看法,不能說不合理。看來,還是要看具體的個案。
謝謝關注。
你覺得事例我覺得也是這一範疇,既然父母都沒有能力供大學,師範院校也完全可以。很多非師範大學畢業生畢業後也是從事教育工作,本質並無多大區別。
新年快樂!
祝福子喬全家幸福安康,萬事如意!
給喬寧拜年,祝庚子年平安健康,事事如意。
祝喬寧新春愉快!
新頭像真喜慶,喜歡!
快點回來吧!
你拍的蝴蝶真漂亮!
鼠年吉祥,闔家幸福,百事順心,萬事如意!
新春快樂!
謝謝鬆鬆。
周末快樂!
周末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