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聯之友

全球有6000多萬華僑華人,分布在近200個國家和地區,讓我們攜起手來做朋友!
個人資料
僑聯之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五十六個民族 -- 哈薩克族

(2017-06-17 15:51:56) 下一個

《歡聚一堂》第134場:五十六個民族 -- 哈薩克族

2017-06-05 僑聯之友

龐燕加拿大 12:59
親愛的各位群友:僑聯之友專題節目《歡聚一堂》第134場的節目現在開始了!回首凝視,那逝去的時光,並不意味著我們老了!那一切總是在心底最柔軟的地方。一些故事或許被時光埋葬,一些記憶或許被風兒吹散,而某一天銘記於心中的溫暖希望是我們的僑聯之友。因為有您的參與,讓我們心存感激!再次感謝您的積極參與,期待我們攜手共同經營好我們的僑聯之友大家庭,辦好《歡聚一堂》專題節目!讓我們一起努力加油吧!今天的主題:五十六個民族 -- 哈薩克族!歡迎您參與討論!謝謝!

龐燕加拿大 12:59


龐燕加拿大 12:59


龐燕加拿大 12:59


龐燕加拿大 12:59


茹曉白 12:59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講人曉白,很高興和大家在每周一同一時間歡聚一堂。今天我們來聊聊哈薩克族。在節目之前,我感謝對我節目的支持,以及提供寶貴的意見和見解,謝謝大家。

Sophei -唐真菲加拿大 13:00

新疆伊犁哈薩克族冬不拉獨奏《白天鵝》
朱哲琴 - 月出

 

茹曉白 13:00
哈薩克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人口約160萬,全世界哈薩克族有1900萬。中國哈薩克族主要分布於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使用的哈薩克文是阿拉伯字母哈薩克文,哈薩克斯坦使用斯拉夫字母(西裏爾文字)哈薩克文。

茹曉白 13:00
哈薩克族是哈薩克斯坦的主體民族 也是中國、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土耳其、蒙古國等國的少數民族。哈薩克”意即“避難者”或“脫離者”。 哈薩克民族形成於15世紀的哈薩克汗國時期。

茹曉白 13:01


茹曉白 13:01
18世紀中葉,清朝平定準噶爾蒙古後新疆地廣人稀,特別是沙俄對哈薩克汗國的吞食、掠奪、戰爭導致很多哈薩克人逃離故地(“哈薩克”意即逃難者)、遊牧於大清疆域,開始進入中國。1932-1933年蘇聯哈薩克大饑荒期間數十萬哈薩克人從哈薩克斯坦逃到中國。

茹曉白 13:02
中國的哈薩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的副省級單位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此州包括三區即原伊犁地區和塔城地區、阿勒泰地區),其次在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和巴裏坤哈薩克自治縣,少數分布於甘肅省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及青海省海西州馬海村。

茹曉白 13:02
曆史上哈薩克族主要從事畜牧業,現在大部分哈薩克族定居在城市。善刺繡,繡品已出口到日本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

茹曉白 13:02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哈薩克族絕大多數人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牧民們住的是一種輕便而又易於支撐和拆的氈房。他們的飲食,大部分是肉食和奶食。

茹曉白 13:03
奶製食品多種多樣,如酥油、奶屯僭、奶皮子、奶酪等。他們製作的馬奶子是名貴的飲料。牧民的生活離不開牲畜。

茹曉白 13:03


茹曉白 13:03
他們主要用牲畜的皮毛作衣服的原料,多用冬羊皮縫製大衣,不掛布麵。婦女夏天穿長的花布連衣裙,冬季外罩對襟棉大衣。牧民冬季戴三葉帽,熱天則紮用三角布製的頭巾。女子們最講究帽子。

Sophei -唐真菲加拿大 13:03

燕子
斯琴格日樂 - 織謠

 

茹曉白 13:04
未婚女子頭戴漂亮的花帽,冬天有時戴皮帽。已婚婦女性頭戴方頭巾或白布蓋頭,蓋頭外披白布大頭巾,頭巾左上端上佩帶一件首飾,並戴耳環、戒指和手鐲。哈薩克族人民熱情好客。對來拜訪和投宿的客人給以殷勤招待。

茹曉白 13:04
哈薩克族的喪葬習俗是先用清水沐浴屍體,再用白布纏身,然後進行土葬。

茹曉白 13:04
主要節日有古爾邦節和肉孜節;還有“諾魯孜”節,是哈薩克族的辭舊迎新的節日。時間在舊曆正月,過節的那一天,互相祝賀,並每家都做這個節日特有的“諾魯孜粥(又稱比待粥)”。每逢節日喜慶時牧民都舉行傳統的刁羊、賽馬和姑娘追等遊戲。哈薩克族信仰伊斯蘭教。

阿曼 邵龍南 13:05
穆斯林習俗差不多都是用白布纏的

茹曉白 13:05
“哈薩克”族名的含義:一共有四種說法:1.《中國少數民族》、《中國少數民族簡況》、《哈薩克簡史簡誌合編》等書認為:“哈薩克”這一名稱出現於15世紀,錫爾河流域的白帳汗國屬民在克烈汗、賈尼別克汗率領下,東遷至巴爾喀什湖以南的楚河流域立足後,由於擺脫了阿布勒海爾汗的壓迫和剝削,因此自稱為“哈薩克”,他們創建的國家也稱為哈薩克汗國。“哈薩克”一詞的含義是“避難者”、“脫離者”。

茹曉白 13:05


茹曉白 13:06
2,何秋濤的《朔方備乘》卷3《烏孫部族考》、現代學者張西曼的《西域民族新考》認為“哈薩克是烏孫的對音意譯”。

茹曉白 13:06
3.清末學者丁謙在《耶律楚材西遊錄地理考證》一文中認為“哈薩克”是《唐書》所說的“可薩”、“曷薩”的對音意譯。

茹曉白 13:06
4.哈薩克族的《白天鵝的傳說》則認為哈薩克是kaz(天鵝)、ak(白)的聯綴詞,意為白天鵝,因其族崇拜白天鵝而得名。

茹曉白 13:07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使中國哈薩克族人民進入了與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發展繁榮的新時代。

茹曉白 13:07


茹曉白 13:07
1952年至1953年間,經新疆省人民政府批準,被烏斯滿匪幫裹挾到鎮西的300戶哈薩克族牧民遷回阿勒泰。從此,巴裏坤的哈薩克人民過上了和平安定的生活。

茹曉白 13:07
從1954年至1984年,在人民政府的幫助下,一批批哈薩克族牧民由甘肅、青海陸續遷回新疆。1954年11月27日,伊犁哈薩克自治區在伊寧市正式宣告成立,區下設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個專區,並受新疆省人民政府委托,代管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區(後改稱自治州)。

Sophei -唐真菲加拿大 13:08

可愛的一朵玫瑰花
吳作寶 - 張揚聲勢

 

茹曉白 13:08
1955年11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有關行政區域劃分的規定,伊犁哈薩克族自治區改稱伊犁哈薩克自治州。

茹曉白 13:09
哈薩克族尊敬老人,喝茶吃飯要先敬老人,一般在進餐時習慣長輩先坐,其他人依次圍著餐布屈腿或跪坐在氈子上。在用餐過程中,要把最好的肉讓給老人。哈薩克族熱情好客,待人真誠。對登門投宿的人,主人都要拿出最好的食品招待。十分尊貴的客人或多年未見的親人到來,除宰羊外,還需宰馬,以馬肉相待。

茹曉白 13:09
入餐前,主人用壺提水和臉盆讓客人洗手,然後把盛有羊頭、後腿、肋肉的盤子放在客人麵前,客人要先將羊右麵額的肉割食一塊,再割食左邊耳朵之後,將羊頭回送給主人,大家共餐。食畢大家同時舉起雙手摸麵,做“巴塔”(伊斯蘭教祈禱)。客人中如果有男有女,一般都要分席。

茹曉白 13:09


茹曉白 13:09
日常食品主要是麵類食品、牛、羊、馬肉、奶油、酥油、奶疙瘩、奶豆腐、酥奶酩等。平時喜歡把麵粉做成“包爾薩克、烤餅、油餅、麵片、湯麵、那仁、傑恩特等,或將肉、酥油、牛奶、大米、麵粉調製成各種食品。

茹曉白 13:10
飲料主要有牛奶、羊奶、馬奶子,特別喜歡馬奶子,馬奶子是用馬奶經過發酵製成的高級飲料。茶在哈薩克族的飲食中有特殊的地位,主要喝磚茶,次為茯茶。如果在茶中加奶,則稱奶茶。典型食品大部分來自畜牧業生產,如:冬肉,馬奶子,奶疙瘩等等。

茹曉白 13:10
哈薩克族主要節日有古爾邦節、肉孜節和那吾熱孜節(納吾肉孜節)。在那吾熱孜節裏家家戶戶都要喝用肉、大米、小麥、大麥、奶疙瘩、鹽、水等七種物混合煮成的“庫秸”(一種美味的粥)。拋撒包爾薩克、糖;跳“黑俊馬(哈薩克族傳統舞蹈)”來迎喜事是哈薩克族的傳統禮俗。

茹曉白 13:10
1949年以前,哈薩克族還處於宗法封建社會階段。哈薩克族人民大部分生活在高山山麓、河穀、盆地。土壤肥沃,水草豐美,天山山麓和阿爾泰山南坡還是中國五大牧場之一。

茹曉白 13:10


茹曉白 13:11
在特定的地理環境中、哈薩克早已總結出一整套基本生計模式。他們逐水草而居,視季節變化,遷徙到最適宜放牧的牧場,分冬夏牧營地。

Zeyne? Ismail(土耳其) 13:11
哈薩克民族的形成非常早,15世紀的說法是1990年前,一些極端學者的錯誤觀點

龐燕加拿大 13:11
@Zeyne? Ismail(土耳其) 謝謝配合

茹曉白 13:11
也有部分哈薩克族人兼營農業。打獵也是哈薩克族牧民生活來源的一種補充手段,獵獲物由參加打獵者平均分配。

茹曉白 13:11
哈薩克牧民放牧的牲畜主要有馬、綿羊、山羊。哈薩克騎馬、食馬肉、喝馬奶。用馬皮製品,馬在哈薩克人民生產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們的交通工具除馬外,還有駱駝、牛等。哈薩克人民用於生產中的牧羊犬和獵鷹也特別廣泛,它們是生產中的好幫手。

茹曉白 13:11
牧區貧富分化懸殊,少數大牧主擁有數千頭牲畜,而大多數貧苦牧民隻有少量或沒有牲畜。以阿勒泰地區為例,占人口10%的牧主占有50%的牲畜,而占90%的牧民僅占有50%的牲畜。

茹曉白 13:12
牧場名義上為部落所有,實際為大牧主所占有。由部落頭人、宗教上層和牧主所組成的封建統治階級,對貧苦牧民進行殘酷剝削。

茹曉白 13:12
1949年10月,新疆和平解放,哈薩克族和其他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入了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友愛和共同發展的社會主義新時期。

Sophei -唐真菲加拿大 13:12

都達爾和瑪麗亞
閻維文 - 西域情歌

 

茹曉白 13:12
1954年11月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成立,同年先後成立了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薩克族自治州(該自治州的哈薩克族於1984年遷回新疆巴裏坤地區)、甘肅阿克塞哈薩克自治縣、新疆木壘哈薩克自治縣、新疆巴裏坤哈薩克自治縣。

茹曉白 13:12


茹曉白 13:13
哈薩克族地區相繼實行了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哈薩克的畜牧業在建國前長期處於停滯狀態,實現合作化以後,采取各種措施,逐步改變了畜牧業的舊麵貌,促進了畜牧業生產的大發展。

茹曉白 13:13
在“以牧為主,農牧結合”的方針指導下,農業也得到了迅速發展。建國後,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在哈薩克族地區大力發展工業,著名的克拉瑪依油田和獨山子油田、伊犁榨油廠、布爾津麵粉廠、塔城和阿勒泰的麵粉廠、阿勒泰的水電廠等,都是由國家投資在短期內建成的。

茹曉白 13:13
第二條歐亞大陸橋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阿拉山口出境。哈薩克族居住的地區在向西開放中處於前緣陣地。對外開放與對外貿易發展很快。

茹曉白 13:14
哈薩克語,屬阿爾泰語係中的突厥語族,是哈薩克斯坦的官方語言和全球哈薩克族所使用的語言,與其他屬突厥語族的民族語言相當接近。

茹曉白 13:14


Zeyne? Ismail(土耳其) 13:14
哈薩克牧主利用個牧民,但是沒有殘酷剝削,哈薩克骨子裏沒有剝削

茹曉白 13:14
由於哈薩克斯坦曾經是蘇聯的一部分,哈薩克斯坦的官方語言為哈薩克語與俄羅斯語,所以哈薩克斯坦的哈薩克族也經常使用俄羅斯語。

茹曉白 13:14
哈薩克文學包括書麵文學和口頭文學,後者的地位十分重要。牧民們在相互交流與聯係中,將不同部落的傑出文才創作的口頭民間文學加以傳承和發展,使之日益豐富。

茹曉白 13:15
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敘事長詩、愛情長詩、民歌、諺語等,其中尤以長詩所占地位突出。據統計、哈薩克族約有200多部長詩,代表作如《英雄塔爾根》、《阿勒帕米斯》等。史詩有《薩裏海與薩曼》、《阿爾卡勒克英雄》等。

茹曉白 13:15
哈薩克族工藝美術豐富多彩。婦女會製作氈房、各種氈製品、毛製品和服飾。不少男子會製作木器、鐵器和骨器。用金銀、玉石製作的各種裝飾品造型藝術水平較高。哈薩克族愛好音樂,能歌善舞。民間樂器有冬不拉,傑特肯,霍步子。

Sophei -唐真菲加拿大 13:16

心愛的冬不拉
西域胡楊 - 二道橋子

 

龐燕加拿大 13:16
@Sophei -唐真菲加拿大 好聽

茹曉白 13:16
哈薩克族見麵時,都要伸出雙手握住對方的手,表示尊重和熱情,並說:“薩勞瑪裏肯。”同時還要問七八個“阿曼”(平安的意思),其內容要問到老人、父母、妻子、兄妹、兒女、牲畜等,不然,則被認為不禮貌。婦女們見麵時,一般是點頭、問候,若兩人較長時間沒有見麵,那麽見麵時就顯得格外熱情並要擁抱,表示親昵和思念。

茹曉白 13:16


茹曉白 13:17
由於哈薩克族主要從事畜牧業,為了適應遊牧生活的需要,他們的先祖創造了一種造型別致,具有民族風格的建築大家首次看會認為是“蒙古包”,但其實是——“氈房”。

茹曉白 13:17
氈房是哈薩克族民間建築,適宜於春、夏、秋季轉場搬遷的一種簡易住房。冬天則在冬季牧場修建平頂土房。氈房由圍牆、房杆、頂圈、房氈、門組合而成,分為上下兩部分。

茹曉白 13:17
下部為圓柱形,上部為穹形。下部圓柱形四周是用橫豎交錯相連而成的紅柳木柵欄構成的圍牆。頂部有天窗,覆以活動的氈子,用以通風。有的房頂氈上飾有紅色或其他色彩圖案。

茹曉白 13:18
氈房門較小,是雕刻著花紋的雙扇木板門,哈薩克語稱“斯克爾勞烏克”,一般高1.5米,寬0.8米,離地麵較高,以防積雪和嚴寒,門多開向東南,以避北風,氈房門外掛有用芨芨草草編織的夾有一層花氈的門簾,冬春天放下門簾擋風雪,夏天卷起,通風涼爽。氈房內都備有長木杆,用來預木圈頂的頂氈。

茹曉白 13:18


茹曉白 13:18
氈房一般分為四種:簡易小氈房,4塊、6塊、8塊房牆的氈房。氈房內的陳設與布置都有一定的講究,一般分住人、待客、堆放物品與做飯等幾個部分。

茹曉白 13:18
進入氈房中間對著天窗處是做飯的地方。氈房上半部鋪有一塊大地毯,地毯上麵的撐杆上掛有帷簾,地毯上白天是吃飯和接人待客的地方,晚上用帷幕分開,作為臥室。

茹曉白 13:18
冬房:哈薩克牧民一般從11月至來年4月住在冬牧場。冬牧場的房屋一般建在避風雪的河穀或山穀中。這種房屋結構結實耐用,形狀是圓頂式樣,哈薩克語稱之為“雪夏拉”,多用木料或石料製成。

茹曉白 13:19
古代哈薩克族生活的地區幹旱多戈壁,運輸比較困難,在這種條件下,使用駱駝馱運最為適當,而且駱駝載重量也超過其他牲畜,一向被譽為“沙漠之舟”。

茹曉白 13:19
因而一些有駱駝的人家,多用駱駝轉場搬遷和馱運貨物。駝運一般不用帶草料,通常一早起身即行至午前,中午放牧,讓駱駝得到休息。

茹曉白 13:19
日落前起身行至深夜,每走一段可以稍事休整,可以說駱駝在哈薩克族人民生活中起著很大的作用。現代部分牧區仍然利用馬、駱駝。

茹曉白 13:19


茹曉白 13:20
哈薩克族古代實行一夫多妻製,家庭為嚴格的父係家長製。丈夫在家庭中享有較高權力,但家內事務一般是尊重婦女意見。

茹曉白 13:20
哈薩克族婚姻是終身的,婚約一經締結,不許隨便解除。在特殊情況下,如果夫妻離異子女全部歸於男方。若是丈夫主動提出離婚,女方可以帶走自己出嫁時的嫁妝。若是女方提出,那麽任何東西也不允許帶走,隻能單身離開家門。

茹曉白 13:20
在家庭分工中,男子主要從事放牧,婦女從事家務。家庭生活中盛行敬老風尚,若有對父母不尊敬的人,要遭人恥笑,還會受到懲罰。

茹曉白 13:21
由於哈薩克族信奉伊斯蘭教,其葬禮基本上按伊斯蘭教教規進行。哈薩克族十分重視葬禮,葬禮大體上分為臨終前請,毛拉念經“贖罪”、整容、掛旗吊唁、報喪、奔喪、出殯、送葬、哀悼、祭祀等一係列活動,全部過程甚至要持續一年時間。

茹曉白 13:21
哈薩克族實行的是無棺土葬。“埋體”被淨身後,用白布纏裹,直體仰身,頭北腳南,麵西朝向聖地麥加方向入葬。

Sophei -唐真菲加拿大 13:21

瑪依拉
郭淑珍 - 西部歌王——王洛賓 歌曲精選

 

龐燕加拿大 13:21
哈薩克歌曲好聽

茹曉白 13:21
墓穴一般是先挖一個直土坑,在直坑的西壁再挖一個洞穴。安放完畢,用土坯樹枝先封住側洞,然後往直坑中填土,最後在墓上堆石成丘。墳的外形是長方形,周圍建有墳牆,有門可出入,形似氈房。墳前立碑。

茹曉白 13:22


茹曉白 13:22
死者去世周年時,要重修墳墓。普通人的墳墓用石塊壘起,有一定經濟條件的人用土坯砌成圓形或方形墓塚。有聲望的死者,還在墳上用磚石砌起高塔。

Zeyne? Ismail(土耳其) 13:22
哈薩克族生活的地區有草原,有高山,有綠地,有河流,也有戈壁

茹曉白 13:22
男性死者生前騎乘的馬,要被剪去馬尾、馬鬃,或將尾、鬃梳成辮狀,這種馬哈薩克語稱“托力阿特”,任何人都不得騎乘、鞭打。

茹曉白 13:22
自從哈薩克人信奉伊斯蘭教後,與之相聯係而形成的禁忌很多,最主要的是:忌食豬肉和非宰殺而死亡的牲畜肉,忌食一切動物的血。牲畜一般要由男性宰殺。所以一定不要當著他人的麵宰殺。

茹曉白 13:23
吃飯時,不能把整個饢拿在手上用嘴啃。在氈房內不許坐床,要席地盤腿坐在地氈上,不許把兩腿伸直。年輕人不許當著老人的麵喝酒。

茹曉白 13:23
哈薩克人認為每禮拜二、五是不吉利的日子,不能外出。在數目字方麵很重視單數,尤其重視“七”和“九”,特別是“七”被他們崇尚敬重。

茹曉白 13:23
在哈薩克的民間文學作品中,“七”是出現最多的一個數字,泛指數目之多。如“七天”、“七晝夜”、“七年”等多半是比喻征途的漫長,生活的煎熬、毅力的磨煉。

茹曉白 13:23


王海軍—韓國 13:23
韓國也最喜歡7

Sophei -唐真菲加拿大 13:23

Qara Jorga
酸奶樂隊 - Rock from Taklamakan Desert

 

茹曉白 13:23
在生活習俗上也常和“七”結下了不解之緣。如哈薩克人在嬰兒出生後第7天要舉行搖籃禮和命名禮。七代內不準通婚,而聯姻的人家必須隔七條河。

茹曉白 13:24
娶妻的彩禮也是多的為77匹馬,中等戶為47匹馬,下等戶為17匹馬。人死後,把死者放人墓穴後,每人也必須鏟7掀土。第7天要為死者祭祀。

茹曉白 13:24
在死者生前居住的氈房中點7盞油燈等。甚至有7個客人一同來到門前時,主人也特別高興,認為這是吉祥的征兆。如果其中一人給他們送些禮品時,認為是無上光榮和幸福的事,常將所送禮物珍藏起來作為永久的紀念。

茹曉白 13:24
哈薩克族喜聞樂見、世代相傳的娛樂活動很多,其中具有代表特色的主要有姑娘追、叼羊、賽馬和馬上摔跤等,這些活動一般都在喜慶日集體進行。

茹曉白 13:25
姑娘追是哈薩克族男女青年非常喜愛的一項傳統遊戲。凡年齡相近的同輩人均可參加這種遊戲。姑娘追的過程是先選擇一個眾人目所能及的指定點。

茹曉白 13:25
參加遊戲的男女騎手在前往指定點的過程中,男子可以隨意向女子說俏皮話、開玩笑,按習俗此時怎麽戲謔女子都不算過錯。到指定點後,男子要機敏地想法甩掉女子往回跑,這時姑娘會放馬追趕。一邊追,一邊會用皮鞭抽打前麵的男子。

茹曉白 13:25


茹曉白 13:25
當然這要看女子是不是喜歡這男子了,若是心中喜歡,隻會虛晃幾下,或輕輕打在背上。若是不喜歡,也會重重打上幾皮鞭,來懲罰剛才說過了頭的俏皮話。許多哈薩克族青年在這一遊戲中產生愛情,最終結成伴侶。

茹曉白 13:25
叼羊是哈薩克民族的傳統體育活動。起源於中世紀。當時遊牧部落十分痛恨在草原上逞凶的惡狼,一旦捕獲了狼,牧民們便將狼馱於馬上奔跑,爭相搶奪,以示慶賀。

茹曉白 13:26
後來逐漸發展成了一項專門的娛樂活動,並由刁狼改為刁羊,多在喜慶的日子舉行。有分隊和不分隊兩種形式,大家騎馬爭奪一隻割去頭的小羊,有時為了方便也用一張羊皮代替,以最後奪到羊並放到指定地點者為勝。這項運動爭奪激烈,對抗性強,體現了草原牧民勇猛豪放的性格。

茹曉白 13:26
叼羊比賽一般按兩組進行。每組先出一人,在角力過程中出場人數逐漸增多,最後誰把羊搶到手誰獲勝。叼到羊的人把羊扔到哪家,就表示給這家帶來幸福吉祥,這家人當晚宴請所有參加叼羊的騎手。祝願吃到羊肉的人能除病消痛,交上好運。

茹曉白 13:26
賽馬是哈薩克人十分喜愛的一項傳統體育活動。賽馬有賽走馬和賽奔馬兩種。賽走馬,是比馬的速度、耐力、穩健。騎手一般都是成年人。

茹曉白 13:26
比賽時,即要使馬走得快、穩、美,又不使馬跑起來。賽奔馬,是比馬的速度和耐力,以先到達終點為勝。參加賽馬的騎手大多是十二三歲的男孩。參加比賽的男孩,身穿紅色、白色或其他顏色的衣服。賽馬的鬃和馬尾必須用各種顏色的布條辮起來或綁紮在一起,馬上大多不配鞍具。賽程一般為20到30千米。

茹曉白 13:26
摔跤一般都在地麵上進行,但哈薩克族還有馬上摔跤。兩人各自騎著馬,相互交手,要把對方拉離馬鞍,摔倒地上。

茹曉白 13:26


茹曉白 13:27
謝謝大家現場支持

茹曉白 13:27
摔跤手不僅要有力量,而且要和自己的坐騎配合默契。馬上摔跤采取打擂台的方式,一人敗陣,另一人上來。有的連勝數人甚至十多人。

茹曉白 13:27
這是哈薩克族的又一項十分普及的運動,大人孩子都很喜愛。比賽者把雙腿套在麻袋或羊皮袋中,袋口用繩子係於腰間。

茹曉白 13:27
這種摔法,限製下肢活動,隻靠上肢用力把對方摔倒。既要保持自身平衡,又要摔倒對方,姿態各異,妙趣橫生。這種摔跤,多在草地或鬆軟的沙土地上進行,以防摔傷。

Sophei -唐真菲加拿大 13:28

嘎哦麗泰
霍勇 - 親愛的人

 

茹曉白 13:28
感謝大家百忙中現場支持!@Sophei -唐真菲加拿大 音樂好棒!謝謝!

茹曉白 13:28
馳馬拾物
把手絹或元寶扔在地下,騎手縱馬上前,展施馬上技術,看誰拾得快、準,馬上技術嫻熟、成功次數多者為勝。

茹曉白 13:29
今天的節目就到這裏,感謝大家積極參與和後台配合!下期節目不見不散。

秦佳 13:30
@程程 @Zeyne? Ismail(土耳其) @茹曉白 @黃琪旺 華人頭條 @李擴建東京 @天津僑聯楊暉 @瑞典劉律明 @無錫馮雷 @林德憲 美國 @李豔霞(澳門) @李剛河北省僑聯 @海峽Regina @龐燕加拿大 @Sophei -唐真菲加拿大 @周媄媄 @吳招毅澳門 @南京 周雯 @黃耀佳 @張小龍(柬埔寨) @史廣俊 @李琦Angel Lee @喬衛 @吳鋒雷意大利佛羅倫薩 @劉楓 斐濟 @曹大峰 @劉新 斐濟 @徐佳佳緬甸 @畢德玲---韓國 @HKS新聞總監灧稀 @梁安 @阿曼 邵龍南 @鎮翔 @沈敏 @張汝惟-美國矽穀 @(null) @韓友芳 @李京文-矽穀·江西 @馬俊 - 挪威 @李肖含~北京 @明光義 - 緬甸 @廖中強 美國 @歐陽飛鵬-美國矽穀 @南通僑聯吳亞軍 @方麗 英國 @王大鳴 @菲律賓-周經偉 @趙雲茜 沖繩 @賈素穎 @王恩逵(加拿大) @王海軍—韓國 @付智濤 @韓國~吳雨璿 @迪拜金龍集團,張克波 @吳軍浩 (韓國) @曾麗 香港 @楊本澤(緬甸) @邢紅梅美國華人票房文化公司副總 @鞠勇美國華人票房文化公司藝術總監 @溫建????廣 @張芝阿曼 @王欲峰(塔吉克斯坦) @Vicky 馬添翼 @付世軒(香港) @Sandy王曉梅(美國) @彭子軒(香港) @林南生 貴陽 @王丹 @李涓-墨爾本 @趙慧-江西僑辦主任 @李肖含~北京 @高峰 @JZMU錦醫梁忠寶PAUL @李青 緬甸 謝謝大家的積極參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