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聯之友

全球有6000多萬華僑華人,分布在近200個國家和地區,讓我們攜起手來做朋友!
個人資料
僑聯之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五洲論壇-澳大利亞之行

(2017-03-03 09:00:41) 下一個

《五洲論壇》第140場:澳大利亞之行 2017-03-03 僑聯之友

吳瓊 12:59
各位群友好!我們僑聯之友群的《五洲論壇》第140場專題節目現在開始了。

從《五洲論壇》開始到今天,得到了群友的熱捧,始終溫暖著我們為大家服務的心。因為有您,讓我們心存感激!再次特別感謝您的積極參與,讓我們攜手辦好我們自己家的論壇,使大家有個暢所欲言的環境共同努力吧!再次感謝您的關注,歡迎熱論!

本期專題~“澳大利亞之行”

王董家慧 美國 13:00
各位群友,大家好!
我是家慧,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麵了。
今天讓我們繼續隨著《遠方的惦念》2017春晚海外攝製組的腳步,來到第三站~澳大利亞。

劉楓 斐濟 13:00
家慧,加油。我們為你鼓掌

王董家慧 美國 13:00
@劉楓 斐濟 謝謝您!

王董家慧 美國 13:00
下麵請看 “2017年《遠方的惦念》華僑華人春晚海外拍攝工作計劃表”的計劃安排:

王董家慧 美國 13:00
“12/17/16早上9:00從奧克蘭起飛去悉尼做新西蘭航空103航班上午10:35抵達悉尼NZ103,在悉尼停留104小時”

趙睿加拿大 13:01

王董家慧 美國 13:01
在悉尼停留的104小時,包括了拜訪九龍回歸捐贈人MR. Craig Dale的家鄉BALLINA巴利納拜倫。"九龍”就是從這裏飄洋過海於2016年2月底回到了她的故鄉~中國,來到北京的中國華僑曆史博物館。

王董家慧 美國 13:01
從奧克蘭飛到悉尼,直航時間是3個小時左右。悉尼和奧克蘭之間有2個小時的時差,晚了兩個小時,所以從上麵的計劃表中看,我們從奧克蘭起飛,隻用了1個半小時左右就到了悉尼。

王董家慧 美國 13:01
由於東南衛視的三批攝製組均被拒簽,進入悉尼的時候就隻有群姐和家慧了。

王董家慧 美國 13:02
初到悉尼,我們就受到了澳洲組委會成員沈鐵、楊東東、楊誌惟、傅智濤及吳金瑩前議員的手捧鮮花熱情歡迎了,

路精保(美國) 13:02
@趙睿加拿大 感謝有你!

 

付智濤 13:02
@王董家慧 美國 @龐燕加拿大 辛苦了那幾天

張琳美國矽穀-納帕穀 13:02
非常期待王董家慧的精彩演講

王董家慧 美國 13:02
隨後群姐不顧一路的舟車勞頓,即刻與澳星傳媒負責人Ada 等就攝製工作進行蹉商。

王董家慧 美國 13:03
接著,群姐和家慧,由當地僑領吳昌茂~中國僑聯海外顧問、沈鐵~中國僑聯海外委員陪同,前往中國駐悉尼總領事館,拜見了童學軍副總領事、王燦領事。

路精保(美國) 13:03
@王董家慧 美國 損失過半呀?

王董家慧 美國 13:04
悉尼總領事館高度重視,大力支持《中國僑聯2017華僑華人春晚》活動。童副總和王領事還詳細詢問了澳洲站錄製工作的情況,並提出指導性建議。


王董家慧 美國 13:04
群姐向兩位領事館的領導介紹了有關春晚的工作情況,還特別介紹了《僑聯之友》的概況。

路精保(美國) 13:04
@王董家慧 美國 任務也加倍了!

王董家慧 美國 13:05
僑聯之友群友、澳大利亞華人團體協會執行主席沈鐵(右1)、中國僑聯海外顧問、澳大利亞華人團體協會主席吳昌茂醫生(右2)是陳嘉庚的後裔

王董家慧 美國 13:05
來到悉尼後就馬不停蹄,從總領館出來,馬上參加了由沈鐵委員主持的僑界歡迎會。澳洲組委會還特別選擇在情人港歡迎攝製組。當晚港灣內大放煙火,絢麗多彩的煙花預示著2017春晚將火爆全球。

路精保(美國) 13:06
@王董家慧 美國 僑聯之友把遠方的惦念帶到澳洲。

薑彥彬(莫斯科孔子文化促進會) 13:06
但是我就有個疑問,跑那麽多國家,攝製審批就是個問題呀。我們國家限製更嚴

王董家慧 美國 13:06
12月18日,早上九點,參加錄製2017華僑華人春晚的悉尼華人華僑們來到了
背景是悉尼歌劇院

王董家慧 美國 13:07
由於東南衛視攝製組被澳大利亞大使館拒絕簽發簽證,在何繼寧主任的配合下聯係了僑聯委員薑兆慶的澳星傳媒協助拍攝。
群姐在給攝影師講解拍攝的理念。

龐燕加拿大 13:07
@薑彥彬(俄羅斯) 華僑自己辦華僑自己演華僑自己看

路精保(美國) 13:07
@薑彥彬(俄羅斯) 各國情況各異吧

王董家慧 美國 13:08
當天,澳大利亞華僑華人給祖國人民拜年的鏡頭,在大家的努力配合下,拍攝成功!

王董家慧 美國 13:08
@李京文-矽穀·江西 照片非常好!

王董家慧 美國 13:08
因為後麵的海外拍攝,還有攝影師被拒簽的國家,所以群姐將自已的兒子David 急召支援現場(後麵的旅途一再的證明,群姐的這一舉措是何等的重要)。從這一站開始,我們的義工隊伍又壯大了:David 剛剛考試結束,自費購置了拍攝設備,用了36個小時抵達澳大利亞支援。

王董家慧 美國 13:09
12月19日,在機場接上David ,轉機飛往Ballina 巴利納。Ballina 與悉尼約有800公裏的距離,每天早上,澳洲的太陽最早從這裏升起。這裏被稱為澳洲大陸的最東邊的地方。

路精保(美國) 13:09
拍攝設備也會有些緊張吧?

王曉輝 13:09
@王董家慧 美國 很感人,很美,很酷!

王董家慧 美國 13:10
讓我們暫且把目光回轉到一年前,北京間2016年3月1日上午,中國華僑曆史博物館舉行了《九龍回歸--中國古木雕捐贈儀式》。中國僑聯副主席喬衛、來自澳大利亞的捐贈人團隊、中國各大媒體代表以及僑聯之友成員等上百人出席儀式。

海峽Regina 13:10
這個我參加了

王董家慧 美國 13:10
據當時的文件記載,經中國僑聯海外委員、澳中商業峰會主席楊東東和中國僑聯海外委員、加拿大華商發展基金會主席龐燕的多方聯絡,在澳大利亞僑領卞軍、薑亞華、傅智濤等的積極協助下,澳大利亞友好人士克雷格·戴爾先生和夫人瑪麗·戴爾女士將其收藏超過50年的中國古代“九龍木雕”無償捐贈給中國華僑曆史博物館永久收藏並公開展覽。

路精保(美國) 13:10
群姐和家慧,不是孤軍奮戰,有之友們的支持,走遍天下,譽滿天下!

王董家慧 美國 13:11
據捐贈人夫婦介紹,這尊木雕有600多年曆史,是從中國流出,由他父代傳下來,1966年正式由他們家接手收藏的,並一直保存在澳大利亞家中,上麵刻有精美的中國獨特文化含義的九龍雕飾。

王董家慧 美國 13:12
@路精保(美國) 您說的對!

王董家慧 美國 13:12
捐贈人代表律師斯蒂文在捐贈儀式上講到:“中國最寶貴的財富是其豐富及悠久的曆史,今天捐獻的這件傑出藝術品是一件精美的木雕,中國豐富的文化,悠久的曆史孕育了這件作品,九龍代表著中國的皇權,獨特的文化符號象征著完整與永恒。

路精保(美國) 13:12
記得九龍回歸,澳洲的群友非常給力,這次也不例外!

王董家慧 美國 13:13
值得一提的是:這件藝術傑作見證了這個國家的誕生,它同樣見證了人類社會裏人與人的衝突,其中包括了法國革命、鴉片戰爭、美國南北戰爭,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同樣見證了日本對不屬於他的國家的領土的野蠻侵略。

方麗 13:13
為群姐和David點一百個讚!

王董家慧 美國 13:13
也許,更為重要的是:這件藝術品見證了中國的統一,並且見證了這個偉大國家從屈辱到犧牲,直至今日還向強盛國家的全麵轉型。

王董家慧 美國 13:13
這件藝術品標誌著這個偉大的國家的豐功偉績,龍的圖騰時最被認可的國家符號,這件藝術品時最該被珍藏、被欣賞的。”

王董家慧 美國 13:14
在捐贈儀式上,中國僑聯副主席喬衛用最樸實無華的話語答謝了捐贈人,並向為實現此次捐贈做出獨特貢獻的《僑聯之友》的群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梁安 13:14
九龍回歸幹的漂亮!

王董家慧 美國 13:14
喬衛副主席講到:“50年前,在中國文化大革命初期,這尊九龍木雕現身在澳大利亞。幾經周折,被捐贈人克雷格·戴爾先生和夫人瑪麗·戴爾女士珍藏。隨著中國的發展、中國文化的傳播、中國與澳大利亞兩國人民的友好交往,這尊木雕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

王董家慧 美國 13:14
盡管我們目前還不十分清楚這尊木雕的身世和其漂泊海外的故事,但澳大利亞捐贈人純樸的、真誠的心願讓我們十分感動。他們說 ,這尊他們心愛的古木雕是中國的,還是應該讓它回歸故裏!

王董家慧 美國 13:15
中澳兩國人民是友好的。在當今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社會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合作共贏是我們共同追求的目標,兩國合作發展前景廣闊。兩國人民的友好交往和人文交流為我們的未來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王董家慧 美國 13:15
喬衛副主席深情的說:“我們在座的各位正在見證一個重要曆史時刻:九龍回歸!這不僅是一件流落海外中國文物的回歸,也不僅深含著捐贈人的真誠情感,更代表著澳大利亞人民對中國人民友好情誼。

路精保(美國) 13:15
領事館,大使館都十分給力。

路精保(美國) 13:15
David,一路立功了!

王董家慧 美國 13:15
我相信,這尊九龍木雕在中國華僑曆史博物館展出時,將默默敘述中澳友好與合作的佳話,為兩國人民友誼加力。”

路精保(美國) 13:16
@王董家慧 美國 每一步都不容易,克服意想不到的困難。

王董家慧 美國 13:16
捐贈人動情地說:“我讓我心愛珍藏的寶物回家了!她就像一個迷路失蹤的孩子,現在終於找到了家,這才是她的家!回歸是正確的…”

王董家慧 美國 13:16
九龍木雕回家的感人故事,被搬上2017年華人華僑春晚的舞台。

路精保(美國) 13:16
九龍回歸幹的漂亮!

王董家慧 美國 13:17
請看,這就是群姐看到九龍回歸的場景,現場記者抓拍及時

路精保(美國) 13:17
@王董家慧 美國 我在現場

王董家慧 美國 13:17
@路精保(美國) 您也見證了!

王董家慧 美國 13:17
2016年12月19日群姐帶領節目攝製組一行專門前往捐贈人Craig Dale先生的家鄉進行了節目取景和錄製。

張琳美國矽穀-納帕穀 13:17
九龍回歸這段故事將永載史冊!


畢德玲 13:18
為克雷格·戴爾先生和夫人瑪麗·戴爾女士點讚

王董家慧 美國 13:18
到達目的地,群姐一行步入送九龍回歸的Craig家中,意外發現二戰日本投降書,Craig的爺爺在現場見證了日本簽署投降書的過程,這段曆史資料非常珍貴。

王董家慧 美國 13:19
Craig的祖父曾作為飛虎隊的隊員支援中國抗日,至今Craig 仍然細心收藏保養著當年二戰時候的一駕飛機,而這次群姐作為唯一中國人登上了這駕珍貴曆史紀念的飛機。真的是油然而生的自豪感,機艙裏的燕姐也是美美噠!

王董家慧 美國 13:19
澳中之間世代延續的友好情誼在Craig Dale的家族曆史中得到了最好的展現!

王曉輝 13:20
九龍回歸幹的漂亮!

路精保(美國) 13:20
為澳洲的群友點讚!

海峽Regina 13:20
群姐酷

王董家慧 美國 13:20
九龍木雕這尊藝術品能得以回歸中國,從異地回到了原來初始的地方,回到家,離不開僑聯之友人的努力!

路精保(美國) 13:20
@王董家慧 美國 感謝有你,美圖不斷!

畢德玲 13:20
群姐威武

王董家慧 美國 13:20
群友楊東東在接受家慧的采訪時介紹道:“我去朋友薑亞華家party,老外大律師也在,談起他們想捐木雕,但中國沒有人理他們?” “然後呢?”家慧問道,“然後我就托群姐,她搞定一切”,東東幽默地說;
王董家慧 美國 13:21
楊東東激動的感言道:“群姐,沒有你的努力,九龍回歸將不會成行!九龍回歸中最難的那些環節:報批,海關,商檢,稅務,國內運輸,儀式落實,領導和群友到場,在短時間都要落實,簡直是太難了!但你把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都做到了!我們整個九龍回歸代表團都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對你的感謝和敬佩之情!”

薑彥彬(莫斯科孔子文化促進會) 13:22
盡管我們目前還不十分清楚這尊木雕的身世和其漂泊海外的故事,但澳大利亞捐贈人純樸的、真誠的心願讓我們十分感動。他們說 ,這尊他們心愛的古木雕是中國的,還是應該讓它回歸故裏!

王董家慧 美國 13:22
群姐回複說:“我們身居海外,如果不為自己的祖籍國做點實事,無顏回國見江東父老!祖籍國給的榮譽要珍惜,要作為責任才對。”

王曉輝 13:22
@趙睿加拿大 音樂給力

薑彥彬(莫斯科孔子文化促進會) 13:23
他的身世和故事一定要繼續挖掘,是大家的責任

王董家慧 美國 13:23
倪雪萍,著名女高音民歌歌唱家,倪雪萍聲樂表演中心創始人。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師從著名聲樂教育家金鐵霖先生,是彭麗媛,李穀一,宋祖英等的師姐妹。曾是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和中國少數民族聲樂協會理事。現定居於澳洲,所創辦的倪雪萍聲樂表演中心積極參與社區和義演活動,為澳洲多元文化建設做出貢獻。

龐燕加拿大 13:23
九龍回歸這裏麵有我們群友華僑博物館黃館長和王秋慧主任的大量心血

王董家慧 美國 13:23
在澳洲時,前議員吳金營向攝製組推薦了這位優秀的歌唱家。

王董家慧 美國 13:24
時間匆忙,從Ballina回到悉尼,攝製組決定,因陋就簡,就在酒店群姐所在的房間,拍攝錄製倪雪萍。不負眾望,這位美貌的歌唱家以她優美的歌聲登上了2017《遠方的惦念》華僑華人春晚的舞台。

路精保(美國) 13:24
@龐燕加拿大 記得那天比較冷。

王董家慧 美國 13:25
倪雪萍在春晚結束後感慨道:
“2017《遠方的惦念》華僑華人春晚順利結束了,自從回到我的第二故鄉澳洲以後心裏久久不能平靜!通過這次春晚我們感受到祖國的強大,也慶幸海外有這麽多華人的精英回國參加春晚,這裏特別要感謝的是我們的群姐-龐燕或者說這次世界華人春晚的成功群姐功不可沒,我在這裏說聲謝謝!希望來年的春晚更加輝煌!”

王董家慧 美國 13:25
在悉尼時,群姐在緊張的拍攝中間,走訪看望慰問了旅居當地的僑胞,並來到了唐人街。

路精保(美國) 13:25
@王董家慧 美國 吳金營議員還親自陪同歌唱家來福州現場。

王董家慧 美國 13:25
炎黃子孫,遍及世界各地的各一個角落,在海外時,曾經聽說,如果中國人手牽手,可以繞地球5圈,而世界的人口,每5個其中一個就是中國人。

王曉輝 13:26
@王董家慧 美國 燕姐和你一行的七萬多公裏行程,成就了段段傳奇故事!讚!

王董家慧 美國 13:26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人,華人聚集多的地方,就會有唐人街。

王董家慧 美國 13:26
悉尼唐人街位於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悉尼商業中心區南端的區域,由地方政府區域悉尼市管轄,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唐人街,亦是全南半球最大的唐人街。

路精保(美國) 13:27
@王董家慧 美國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人,華人聚集多的地方,就會有唐人街。

王董家慧 美國 13:28
悉尼唐人街信息亭曾獲澳大利亞建築獎!

付智濤 13:28
悉尼僑界因為燕姐和佳慧姐的到來而興奮

路精保(美國) 13:28
我們這裏淡水也很多,歡迎大家來。

王董家慧 美國 13:28
唐人街正對著“城市市場”(CityMarket)的南頭,豎立著一座綠瓦紅欞、玲瓏標致的中國式牌樓,牌樓上的橫額寫著四個金燦燦的大字“四海一家”,內側橫匾是“澳中友善”。

王董家慧 美國 13:29
久負盛名的悉尼唐人街自南向北,用腳丈量不過短短150餘步。這條街從無到有,由衰到興,漫長的曆史在這裏積澱,細細研讀,每一步似乎都走得很沉重。

方麗 13:29
@王董家慧 美國 @龐燕加拿大 群姐!家慧!David ,澳大利亞的群友們!你們辛苦了!

王董家慧 美國 13:29
悉尼的唐人街幾經改造,由原來最早的 與市內碼頭相連的、位於岩石區唐人街,重心移到與之比鄰的德信街。

任仕薇(貴州海外青年創業創新會) 13:30
一直都想去澳洲旅遊

王董家慧 美國 13:30
1920年,德信街成為華人活動的中心區域。“當時這裏大部分是貨倉,圍欄內多存儲著香蕉、番茄等水果蔬菜。零星的幾家餐館是工人們填飽肚子的場所,食物非常簡單,衛生狀況非常差。

王董家慧 美國 13:30
到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因為生意規模的擴大,菜市場搬遷至距離市中心較遠的物流中心。一時間,人聲鼎沸的德信街寂靜了下來,隻有空空的貨倉。

王董家慧 美國 13:30
但當地華人對這生活了近半個世紀的區域充滿感情,麵對衰敗的景象,他們很是傷感,改造店鋪和街道的呼聲日益高漲。當地華人決定改變這一現狀,由幾個店老板一起成立了“美化德信街委員會”。

王董家慧 美國 13:31
那時,一位身為建築師的僑領與當地政府磋商後,和老街坊們立下規定:德信街白天可以開車,晚上則變成名符其實的步行街,他們還在街口立了一個新牌樓的模型,實地考察效果。

王董家慧 美國 13:31
這一方案立即得到了眾多華人的支持和肯定,他們的勁頭更足了,當即下決心徹底改造路麵、建立牌樓。華人們很快開始為唐人街的改造募捐。

王董家慧 美國 13:32
功夫不負有心人,1980年德信街南北兩端建起了鋼筋水泥的大牌樓,成了華僑華人在當地社會地位不斷提高的象征。

方麗 13:32
@王董家慧 美國 家慧加油!棒棒滴!

王董家慧 美國 13:32
@方麗 英國 謝謝你的鼓勵!

王董家慧 美國 13:33
大牌樓頂部為中國宮殿式琉璃瓦,兩邊鑲嵌花崗石,但在牌樓正式安裝時,“美化德信街委員會”認為應該再增加些中國元素,便決定在北側牌樓下埋入一個“時間囊”。

王董家慧 美國 13:33
據說,當時埋入地下的“時間囊”是一個不鏽鋼鐵箱,裏麵放著四樣物品:一罐來自中國的泥土,原本華人在澳洲過世後要把骨頭帶回中國埋葬,以示入土為安,“如今有了中國泥土,寓意華人在澳洲也能魂歸故裏”;

王董家慧 美國 13:34
一份當時的澳洲報紙和一份已有百年曆史的華文報紙,“一來顯示華人文化源遠流長,二來代表華人在澳已與這裏的文化相互交織”;

張汝惟-美國矽穀 13:34
@王董家慧 美國 華人在逐步有地位和話語權了。

路精保(美國) 13:34
@王董家慧 美國 牌樓就像地標,地界,就像征著存在。

王董家慧 美國 13:34
一隻金龜,“象征福氣、財富與長壽,祝願華人在這裏吉祥如意”;一些中國古錢,“說明華人來澳洲並非要帶走這裏的財富,相反還為當地創造更多的財富”。

王董家慧 美國 13:35
改建後的德信街,街道雖不寬,但兩旁樹木下有亭台、座椅,富有中國園林特色。良好的環境迅速帶來了投資,如今站在街上,看到的是一派繁榮景象——街道兩邊的商店幾乎是清一色的中文招牌,商品琳琅滿目,顧客盈門;入夜燈火輝煌,中餐館前食客絡繹不絕,一時間如同置身於國內城市。

路精保(美國) 13:35
@王董家慧 美國 牌樓招攬生意呀。

王董家慧 美國 13:36
事實上,悉尼的唐人街已經演變成了“中國城”,以德信街為中心,旁及禧街、小禧街、沙瑟街等,中文街牌下還都寫上了一行中文的“歡迎光臨華埠”,令華人倍感親切。

方麗 13:36
@王董家慧 美國 中國人的驕傲!

王董家慧 美國 13:36
穿過唐人街,到了北側牌樓下。兩旁楹聯上,“德業維新萬國衣冠行大道”、“信孚卓著中華文物貫全球”的金字,點出了悉尼唐人街的功能和特色。

王董家慧 美國 13:36
在北側牌樓的對麵、是悉尼各亞裔社團發起建立的“澳大利亞華裔軍人英雄榜”紀念碑。它的一側是紀念碑文,另一側是華裔軍人的英名。

路精保(美國) 13:37
盼望那一天也到此一遊。

王董家慧 美國 13:37
二戰期間,澳大利亞華僑華人為戰勝法西斯,做出了重大犧牲和貢獻。“它證明,華人曾經用熱血和生命保衛了澳大利亞。

方麗 13:37
@王董家慧 美國 家慧的攝影技術也很好哎!讚一個!

李京文-矽穀·江西-上高 13:38
@王董家慧 美國 澳大利亞的景觀實在是太美了@任仕薇(貴州海外青年創業創新會) @路精保(美國) 心動不如行動

王董家慧 美國 13:38
華人移民澳大利亞的曆史可追溯到十九世紀中葉。

王董家慧 美國 13:38
歐洲人正式踏上澳大利亞大陸是在1770年,70多年後,澳大利亞在1846年迎來了第一個華人。自此,澳大利亞的社會經濟發展史出現了華人的身影。目前澳大利亞已經有約100萬華人,從1到100萬的這個過程並非一條直線,期間由於反華和白澳政策經曆了多次起伏。

王董家慧 美國 13:38
在1848年之前,主要來自福建的華人零星來到澳大利亞做勞工,他們大部分在農場做工或在家庭做傭人。

方麗 13:38
@路精保(美國) 路大哥好!

王董家慧 美國 13:39
據1848年10月3日出版的《悉尼先驅晨報》記載,第一批121名華工在前一天抵達悉尼,從事墾殖。自此拉開了契約華工輸入澳大利亞的序幕。

王恩逵(加拿大) 13:39
@王董家慧 美國 中國人的驕傲!

王董家慧 美國 13:39
當時中國國內處於清朝道光末年,人口劇增,可耕作土地有限,天災頻頻,華工出國謀生成為青壯年走投無路的選擇。

路精保(美國) 13:39
@王董家慧 美國 祖籍國強大了,華人的地位也相應地升高了。

楊東東 Dong Dong²?¹? 13:39
悉尼僑界因為群姐和佳慧的到來而興高采烈

路精保(美國) 13:40
@方麗 英國 感謝有你!

王董家慧 美國 13:40
@路精保(美國) 您說的太對了!

王董家慧 美國 13:40
另外,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西方國家用大炮轟開中國的大門,為華工輸出創造曆史條件。當時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急速擴張,在各個殖民地開拓種植園、礦山、道路、港口等,急需大量的廉價勞動力。

王董家慧 美國 13:40
在澳大利亞,羊毛產業發展迅速,很多農場急需勞工。據記載,1830年澳大利亞人口僅7萬人,羊卻有數百萬頭。農場主向澳政府要求輸入外勞,由於各種原因,輸入印度等國的外勞計劃受阻,於是華工成為澳政府的目標。1848年第一批大規模華工輸入,隨後大批福建人從廈門登船"賣豬仔"來到澳大利亞做苦力。

王董家慧 美國 13:41
從1848年到1853年這五年間,超過3000名華工在悉尼港登陸然後分散到新州各個農場從事農耕勞作。這些廉價勞力剛踏上異國他鄉的土地就遭受歧視,他們辛勤工作卻極少有關於他們的記錄。這些華工有的人在契約期到後即返鄉,但有的人卻留下來度過餘生。

王董家慧 美國 13:41
淘金熱(1853-1877)

王董家慧 美國 13:42
1851年,在澳大利亞現在的新州和維州幾個地方發現了金礦。消息不脛而走,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淘金者,其中包括華人。淘金熱期間華人在澳大利亞的人數高峰期達到4萬之多,是澳大利亞1901年聯邦成立前華人人數最多的時期。

王董家慧 美國 13:42
與之前的契約勞工大部分來自福建不同,前來淘金的華人基本都來自廣東。19世紀中期中國南部處於太平天國時期,時局混亂,當時香港也已經被割讓給英國,成為中國對外聯絡的窗口,很多廣東人通過香港賣豬仔,當苦力來到南洋並一路往南來到澳大利亞。澳大利亞發現金礦後,消息靈通的廣東人懷著一夜暴富的夢想,變賣家當到處借錢舉債買來船票,在海上航行三個月,飄洋過海來到墨爾本。

路精保(美國) 13:42
@王董家慧 美國 現在中國人,中國企業也可以在澳洲剪羊毛了。

王董家慧 美國 13:43
華人淘金者的到來並不受到歡迎。在整個淘金熱時期,華人礦工在礦場一直是被歧視的群體。

李京文-矽穀·江西-上高 13:43
@王董家慧 美國 講滴太棒了!目前澳大利亞遍地見到華人和中餐館

王董家慧 美國 13:43
@李京文-矽穀·江西 謝謝您!

王董家慧 美國 13:43
從1853年末開始,華人淘金者開始大批湧入,其中不少人確實淘到金子。逐漸的,早期發現的金礦差不多被淘完,一些有經驗的華人礦工帶領新來的礦工尋找新礦。由於澳大利亞的金礦是地表淺層沉積礦,開采和發現都比較容易,不太需要複雜的設備和技術,一些華人礦工竟然尋找到幾個大金礦,其中一條被華人發現的礦脈被命名為Canton礦脈,阿拉拉特(Ararat)也是華人發現的有名的金礦。

路精保(美國) 13:44
@王董家慧 美國 中國人民站起來了,華人華僑在海外也站起來了。

王董家慧 美國 13:44
隨著華人礦工逐漸開發自己的金礦,開始招來歐洲殖民者的嫉妒,加上華工吃苦耐勞,客觀上拉低礦工的工資水平,以及由於語言不通文化習俗不同,華工很少與其他國家的礦工溝通,導致反華情緒日益高漲。這種反華情緒到1850年代末和1860年代初達到頂峰,期間發生了兩起著名的反華事件。

王董家慧 美國 13:44
一是伯克蘭暴亂(Buckland riot)

王董家慧 美國 13:45
伯克蘭暴亂發生在維州伯克蘭穀的金礦,當時有大約2000名華人礦工和700名歐洲移民居住於此。雙方的矛盾日積月累之下,在1857年7月4日爆發,當天大約100名歐洲移民襲擊華人礦工,華工被打被搶劫並被驅趕到伯克蘭河對岸,至少三名華人礦工傷重不治。警方逮捕了13名肇事者,但是在隨後的審判中認定這些暴徒是受到旁觀者慫恿才襲擊華工的。

路精保(美國) 13:45
@王董家慧 美國 漲知識

王董家慧 美國 13:45


王董家慧 美國 13:45
直到2007年,暴亂發生150周年紀念日,當地才豎起一個紀念碑紀念事件中的受害者。

王董家慧 美國 13:46
二.林賓平原暴亂(Lambing Flat riots)

王董家慧 美國 13:46
林賓平原暴亂發生在新州如今的揚格鎮(Young),也是在1860-1861年這個地區發生的一係列反華事件的統稱。

王董家慧 美國 13:46
林賓平原暴亂的起因有兩個,一個是悉尼地方議會否決了一項反華提案,另一個是有謠傳稱1500名華人新礦工正前往揚格地區,歐洲裔礦工對華工的積怨一觸即發。

方麗 13:46
@王董家慧 美國 家慧功課做的好!謝謝你的付出!

Sophei -唐真菲加拿大 13:47
@王董家慧 美國 家慧功課做的好!謝謝你的付出!

王董家慧 美國 13:47
@方麗 英國 @Sophei -唐真菲加拿大 感謝有你們!

王董家慧 美國 13:47
事發在1861年6月30日晚,約兩千名歐洲裔暴徒持槍驅趕華人礦工,破壞他們的帳篷,搶劫財物,並把他們的辮子拽下來。約一千名華人礦工不得不逃離並在其他地方安營紮寨。警方第二天趕到林賓平原,捉拿肇事者頭目,並逮捕另外三人。當時的報紙《Argus》報道了這次事件。

王董家慧 美國 13:48
林賓平原因這次暴亂事件蒙羞,後來改名為揚格(Young)。

王董家慧 美國 13:49
反華政策(1877-1901)

王董家慧 美國 13:49
淘金時期來的華人移民不是目的,他們的目的是掙錢。因此淘金潮結束後,大部分華人都返鄉做生意娶老婆了,少部分留在墨爾本的主要從事三種職業:第一種是做家具,現在墨爾本市區還有不少華人家具店;第二種是菜農,現在在墨爾本的維多利亞市場還能看見不少華人在賣菜,已經有一百多年曆史了;第三種就是繼續礦工生涯,到其他州例如塔斯馬尼亞開采錫礦。

商良 馬達加斯加 13:49
插隊欣賞

王董家慧 美國 13:50
從1880年代開始,在墨爾本和悉尼等大城市的反華情緒在平息一段時間後又有所抬頭。在金礦掙到錢的一些華人來到城市做生意,他們開店或擺攤。到1890年,僅在新州就有將近800個店鋪由華人經營或擁有。華人從事的職業也越來越廣泛,廚師、煙草種植、洗衣、種菜、木匠等等。

王董家慧 美國 13:50
隨著越來越多的華人從鄉鎮搬到城市居住,澳大利亞社會關於"黃禍"的言論甚囂塵上,新州在1881年和1888年兩次出台移民限製法,各州紛紛效仿。甚至有觀點認為,各州在移民問題上的一致反華立場也是聯邦成立的促成因素之一

方麗 13:51
@趙睿加拿大 每一次講壇的音樂都特別合適、好聽!感恩你們一直的付出!@Sophei -唐真菲加拿大

王董家慧 美國 13:51
受這些反華政策影響,華人移民基本隻出不進,人數驟降,在1900年澳大利亞成立聯邦之前在澳的華人不足5萬人。這個時期留下的華人也盡量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學習漢語,甚至改名換姓,不願意自己的子女被看出有華人血統。

王董家慧 美國 13:51
白澳政策(1901-1973)

王董家慧 美國 13:51
1901年澳大利亞成立聯邦,最早通過的法律之一就是移民限製法案,禁止一切來自歐洲以外的移民。這些白澳政策雖然沒有明確寫入法律,但是卻存在了70多年,特別在1900年代初期,白澳政策的實施使華人移民進程嚴重受阻。

王董家慧 美國 13:51
白澳政策最具代表性的是對移民采取"聽寫測試"這項十分文明的規定,移民官有權挑選任何一種歐洲語言對入境者進行一項50個詞的"聽寫"測試,沒有通過測試的人禁止入境。這項為華人移民"度身定做"的規定可操作性極高,移民局官員的目的是阻止華人入境,因此如果你精通英語,他就用德語考你,如果你剛好精通德語,他就考拉丁語,最後總有一種歐洲語言你不懂的。

王董家慧 美國 13:52
此時正值中國國內辛亥革命。據說澳大利亞華人當中不少人支持孫中山和辛亥革命。當年康有為曾想到澳大利亞來,但是擔心無法通過聽寫測試就放棄了。

喬衛 13:52
@王董家慧 美國 真棒

王董家慧 美國 13:52
白澳政策"成效"顯著,到二戰開始前,澳大利亞的華人隻有不到3萬,達到曆史最低點

王董家慧 美國 13:53
不過,隨著國際經貿關係和人員往來的日益頻繁,與時代進步背道而馳的白澳政策存在的幾十年多次受到現實的挑戰。

一戰期間有約1000名華人符合應征入伍條件,但是在白澳政策下,華裔青年要參軍報國是一件困難的事情,除了要滿足嚴格的體格要求,還要麵對種族歸類等諸多限製。首先你要體檢達標,當時的最低身高要求約為163公分,此外還要滿足種族的要求。沒有顯著歐洲血統的人不能入伍澳大利亞帝國軍。

許誌懷 (Robert Hsu) 13:53
據考證,那段日子華人在澳大利亞很艱難!

王董家慧 美國 13:53
但是戰事所需,最終有206名華人參加一戰,一戰結束後,在澳大利亞出生的華人人數首次超過在中國出生的華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和中國抗日戰爭打響,在戰爭後期大戰後期,澳大利亞接收了在太平洋英屬島嶼上飽嚐炮火蹂躪的華裔千餘人,疏散至澳大利亞各地。

王董家慧 美國 13:53
哥倫布計劃

王董家慧 美國 13:53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到了1950年代,澳大利亞實行哥倫布計劃,資助亞洲部分國家和地區的優秀學生前來澳大利亞留學,哥倫布計劃為澳大利亞輸入大批人材。當時二戰結束,澳大利亞一方麵麵臨人口不足、經濟發展受阻的困境,另一方麵思想慢慢開化,意識到對亞洲移民與其一味地封堵,不如吸收一些有才華的年輕人,為澳大利亞社會經濟發展作貢獻。

王董家慧 美國 13:54
1957年,澳當局宣布居住在澳大利亞15年以上的非白裔人口有資格獲取得公民權。1958年,移民法廢除了聽力測試代之以更簡單的入境考核。

王董家慧 美國 13:55
1970年代,白澳政策已經無法阻止曆史前進的車輪,1973年來自工黨的澳大利亞總理惠特拉姆正式取消存在了半個多世紀之久的白澳政策。

王董家慧 美國 13:55
多元文化(1973-今)
1970年代是澳大利亞移民史上重要的階段。越南戰爭接近尾聲,北越攻陷南越,大批越南難民流向世界各地。澳大利亞慷慨伸出援手,據統計,澳大利亞接收的越南難民人數是所有其他國家接收的總和。

王董家慧 美國 13:55
語言生
中國改革開放,一批向往學習西方語言和文化的中國大陸學生到澳大利亞學習,從1980年代中期開始,經曆了一個小高潮。當時來的大部分是得風氣之先的上海人,不少人變賣家具,湊夠五千澳元來澳大利亞。

路精保(美國) 13:56
@王董家慧 美國 海外勞工,移民,其實是很艱辛的。

王董家慧 美國 13:56
這批中國來的語言生從1985年開始,高峰期出現在87、88年,人數一度達到五萬人。1989年之前在澳大利亞學習的中國留學生後來獲得霍克政府特批無條件留下來,這些815和816簽證類別的留學生成為澳大利亞華人社會的一支生力軍,隨後他們把中國國內的家人也申請過來,掀起了一股小小的移民潮。

王董家慧 美國 13:56
留學生與商業移民

王董家慧 美國 13:56
1990年代中期,澳大利亞繼續吸引大批中國學生前來留學,他們當中有大概四分之一的人留下來移民澳大利亞。1990年代末開始,一批投資商業移民加入移民大軍。不過這兩類移民與早期移民不同,屬於理性常態化的國際流動。

Change Partner
澳大利亞好聲音;Cocktail Lido - The Red Lounge

王董家慧 美國 13:57
如今在澳大利亞的華人人口已經達到一百萬,其中近50萬澳大利亞華裔在家裏說中國方言,去年有超過12萬中國留學生來澳大利亞留學,100萬中國遊客來澳觀光旅遊,中國也已經成為澳大利亞第一大貿易夥伴。澳中兩國在去年底簽署了自貿協定,人員往來也成為其中一部分。

王董家慧 美國 13:57
在國際化已經成為大勢所趨的今天,澳中經貿文化往來日益密切,華人移民在當中發揮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當代澳大利亞的華人移民繼承了先輩吃苦耐勞的優秀傳統,發揚新一代知識分子和技術人員的聰明才智,“我們就是澳洲社會的主流!” 如今的澳大利亞華人驕傲地說!

王董家慧 美國 13:59
@周媄媄 @Sophei -唐真菲加拿大 @方麗 英國 感謝有你們!

王董家慧 美國 13:59
離別澳洲時,群姐說:“104小時悉尼、Ballina兩地緊張的拍攝、采訪馬上就要啟程趕往下一站了,感謝澳洲華僑華人給予的熱情接待和支持!……中澳友誼萬歲!祝澳洲的華僑華人在異國他鄉,快樂平安健康!”

王董家慧 美國 13:59
澳大利亞之行就介紹到這裏,請隨著攝製組的腳步,下星期飛到南太平洋島國~湯加。 讓我們不見不散。

付智濤 14:00
依依不舍當燕姐和佳慧姐走的時候,感覺時間飛逝。

王董家慧 美國 14:00
謝謝大家的支持!

秦佳 14:01
@程程 @喬衛 @楊子岩 @(null) @吳瓊 @南京 周雯 @廖中強 美國 @斐濟 馮捷尤 @周媄媄 @李雲祥 li yunxiang @石嶽 北京海澱僑聯 @劉楓 斐濟 @付智濤 @王曉輝(美國華盛頓) @呂虹 @坦桑尼亞 孫傳紅 @張琳美國矽穀-納帕穀 @Nancy美國舊金山李翠英 @梁安 @海峽Regina @史廣俊 @張汝惟-美國矽穀 @王海軍—韓國 @池日明(巴基斯坦) @龐燕加拿大 @白.其朝日格(蒙古國) @希臘汪鵬 @金慧 @王董家慧 美國 @薑彥彬(俄羅斯) @路精保(美國) @南通崇川葛燕 @趙睿加拿大 @陳麗潔 美國 @李京文-矽穀·江西 @方麗 英國 @丁又鋒北京 @許誌懷 (Robert Hsu) @張勇 美國洛杉磯 @陳蕾 山西省僑聯 @希臘 虞陳星 @韓梅梅 - 塞浦路斯 @李競芬(競芬姐)美國舊金山 @朱秋華河北唐山僑聯 @劉鶴齡(讚比亞) @畢德玲 @有義 美國舊金山 @June Chang @李肖含~北京 @徐佳佳緬甸 @沈敏 @任仕薇(貴州海外青年創業創新會) @菲律賓-周經偉 @王恩逵(加拿大) @楊東東 Dong Dong Yang @Sophei -唐真菲加拿大 @商良 馬達加斯加 @林大旺 @歐陽飛鵬-美國矽穀 @鍾李院(湯加王國) 謝謝大家的積極參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僑聯之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reamstory' 的評論 : 非常感謝閱讀
dreamstory 回複 悄悄話 讚,收藏起來可以作為新研究課題: 研究世界各地的華裔和當地文化的融合狀況,通過比較和分析來得出結論,能更多發現和了解他人和自己。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