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蘇共主導--孫文越飛宣言
在此以後國共之間接觸不斷.
一九二三年一月十六日,蘇俄駐中國特命全權代表越飛以治病養身名義來到上海.對外謊稱休養看病,實際與孫中山頻蘩接觸.商談諸事.一月二十三號越飛更於上海東方大旅館與孫中山共進午餐.席間孫中山提出願意派譴一個軍事代表團到蘇維埃俄國去學習.同時表示希望莫斯科派給他一些軍事和政治顧問.
經過前一段時間的接觸,二三年一月二十六號孫中山與蘇聯特命全權大使越飛連合發表了一個宣言.史稱<孫文越飛宣言>,此宣言墊定了國民黨與蘇聯共產黨的合作基楚.宣言稱:
1, 孫逸仙博士以為共產黨組織,甚至蘇維埃製度,事實均不能引用於己於中國.因中國並無使此項共產製度或蘇維埃製度可以成功之情況也.此項見解越飛君完全同感.且以為中國最要最急之問題,乃在民國的統一之成功,與完全國家的獨立之獲得.關於此項大事業,越飛君子並告孫博士,中國當得俄國國民最摯熱之同情,且可以俄國援助為依賴也。
2, 為明了此等地位其見,孫逸仙博士要求越飛君再度切實聲明1920年9月27日俄國對中國通牒列舉之原則.越飛君因此向孫博士重行宣言,即俄國政府準備且願意根據俄國拋棄帝政時代中俄條約(連同中東鐵路等合同在內)之基礎,另行開始中俄交涉.
3, 因承認全部中東鐵路問題,之能於適當之中俄會議解決.故孫逸仙博士以為現在中東鐵路之管理,事實上現在隻能維持現況;且與越飛同意,現行鐵路管理法,隻能由中俄兩國政府不加成見,以雙方實際之利益與權利,權時改組.同時,孫逸仙博士以為此點應與張作霖將軍商洽。
4, 越飛君正式向孫博士宣稱(此點孫自以為滿意):俄國現在政府決無亦從無意思與目的,在外蒙古實施帝國主義之政策,或使其與中國分立.孫博士因此以為,俄國軍隊不必立時由外蒙撤退,緣為中國實際利益與必要計,中國北京現政府無力防止俄兵撤退後白俄反對赤俄陰謀與抵抗行為之發生.以及釀成較現在尤為嚴重之局麵.
此篇宣言你如果隻是泛泛一看,看 不出什麽不妥之處,但你深究一下立刻就看出很多奧妙來..
首先說,越飛與以前的馬林身份不同.越飛是蘇俄派往中國的特命全權代表,是代表蘇俄政府的公開的住北京代表.而馬林是代表蘇聯共產黨的秘密代表,是肩負秘密使命的. 越飛的任務是要讓北京政府成認新生的蘇維埃政權並保持在外蒙古的住軍,和中東鐵路的經營權.他的這三個要求都未獲的北京政府承認.等於未完成任務.北京政府則是要求蘇共先行撤走在外蒙古的軍隊.保持中國國土完整,然後才能承認蘇俄政權。致於中東鐵路的問題,說了也沒用.那是在張作霖的地盤上呢.
越飛不能達成其目的,這才秘密轉與孫中山結盟.是想把孫中山扶持起來,建立一個親蘇政權.你看條款之中暫時可以不撤軍之條款,就是越飛的目的.孫中山也樂的給越飛指山賣磨,畫餅充饑,
你再看第一款, ,就明白了,聯共並非是孫中山所願.但是孫中山需要錢,需要槍,炮.孫中山是病急亂投醫,答應合作又要你不去實現自己的主義,這怎麽可能呢?國共合作是蘇俄強塞給孫中山的附加條件, 所以,以後的國共分家就是必然的.馬林當時的想法是讓新生的中國共產黨依附在國民黨這個載體上迅速膨漲起來.這種合作在現今商場上也是常見的。一個小公司掛靠在另一個大公司之下,借用另一個大公司的龐大銷售網絡,獲得穩定的訂單和可觀的訂量。公司得以迅速發展起來。
孫中山壓根就認為共產製度是一個怪物.看看他在二二年四月是怎樣與少共國際代表林達談話的.孫中山說:“我給你一個山區,一個最荒涼的沒有被現代文明所教化的縣.那兒住著苗族人,他們比我們城裏人更能接受共產主義,因為在城裏,現代文明使城裏人成了共產主義的反對者.你們就在這個縣組織蘇維埃吧,如果你們的經驗是成功的.那麽我一定在全國實行這個製度。”完全是在調侃林達.林達氣的七竅生煙.但後來共產黨的發展,還真如孫中山所言,是在最貧困地區發展起來的。
那麽中國共產黨為什麽也大力的抬高孫中山, 共產黨人真的看不懂麽,非也,這裏有三個原因。
一是,像毛澤東,周恩來這一時期的人,都是看著孫中山鬧革命的書刊,報紙長大的,從小就對孫中山懷著崇敬之心。
二是,為抱住國民黨這條粗腿而舉起這杆大旗。後來和現在還大樹特樹孫中山,就是為統戰了。
三是,必竟孫中山死時,還是堅持國共合作的,蓋棺定論嘛.不必猜測如果孫中山不死以後會怎樣。
孫中山被抬到現今這個高度,是蔣介石的國民黨和毛澤東的共產黨合力吹捧而促成的.蔣介石要報恩,是要用孫的三民主義來統領全黨.毛澤東要統戰.各取所需。
孫中山委派徐紹楨到洛陽聯絡吳佩孚,而吳佩孚在和徐的談話中有一段對孫中山的評論,頗為有見地,值得我們一讀,吳說:“彼所理想之主義,迄於今日尚未見有任何給予國利民福,目前幹戈之擾攘,蒼生之困扼,豈非數倍於彼所視為腐爛而成為打倒對像之前清末葉政府耶? 孫先生一出,精神的或實際政治的,果有何物以裨補於中國乎.不獨此也,彼急求成功,為敷衍一時計,從來不問對手是為何人,隻有乞助於妥協一途,甚至聯絡日本,因無結果,乃轉而利用俄國,不圖反為俄國所利用.然其所以標榜於外者,則乃為救治中國數千年之痼疾也.彼不求傳統之藥方,而強用辛辣強烈之俄國猛劑,其失亦甚.孫先生聯結俄國共產黨,冀利用其學說組織,以謀自己事功之順利,以為到時斷絕其關係取所謂”飛鳥盡,良弓藏”之態度,則可坐收其利而不致貽患後來,其純為理想,彰彰明甚.”其後來事情的發展很多為吳佩孚所言中。
宣言簽定之後,廖仲愷又陪同越飛轉到日本繼序商談細節.越飛指出:以往的中國革命過於籍軍閥之力,因而常導致失敗,國民黨必組織培養自身的軍隊,為此蘇聯將幫助國民黨設立軍官學校. 蘇俄將為國民黨提供經濟和武器上的援助,幫助建一所軍校,每年援助經費二百萬金盧布.幫助改組整頓國民黨,抓好組織建設和紀律建設.加強宣傳工作和政治工作,發動工農群眾。
共產國際還命令中國共產黨人加入國民黨,為實現國民黨的主義和目標而奮都。
總之大家相談甚歡,孫中山和蘇聯共產黨越談越近呼.孫中山隨決定派一個軍事代表團去蘇聯參觀學習.孫中山為這個這個軍事代表團選的團長就是蔣介石。我感到孫中山對蔣介石的使用和器重有點像共產黨裏毛澤東對待林彪一樣.說起來蔣介石追隨孫中山時,是在孫中山的後期,比蔣資格老的軍事領導有的是,均跟隨孫中山多年,並從事軍鬥爭多年.原因就是老人都有一些背景,而蔣介石是學生出身,比較幹淨一些.。
第一章,第六節 都是少年才俊
蔣介石是屬於”根正苗紅”那一類人, 軍校出身的學生官,這一點與林彪同.沒有軍閥的匪氣。愛讀報紙,關心時事.注重讀書學習,不懶惰,講衛生,不鋪張, 不吸煙,不喝酒,尚忠義,行仁孝。在他思想最迷茫的的時期他讀了很多書.含蓋很廣,各類曆史書,人物轉記,名人紮記,政體論述,政治學,經濟學,軍事類,俄國革命類,進步雜誌如<新潮> <新青年>等,尤其喜愛<曾文正公全集> 以致於他後來常用這套書送給他的愛將。
由於有愛讀書的這點特質,雖然孫中山的事業不順,他也有點前途迷茫,但是倒沒影響他寫詩作對的雅興.當他住軍福建遊鼓浪嶼時,見石壁上有刻:天地正氣. 便有感而做對:”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 據說此對聯現被書寫在蘇州大學門上.他還寫過:”從容乎疆場之上,沉潛於仁義之中”.他請孫中山為他書寫這幾句話,孫中山乘興為他寫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陳其美也贈他對聯:”安危他日終需仗,甘苦來時要共嚐”.
他也曾沉湎於上海十裏洋場若幹年,曾經參加張靜江,戴季陶開辦的證券物品交易所.但他沒有參與交易所的工作.從他這段時間所看的書,已及他追隨孫中山的行為來看,仍不失學生本色,及革命黨人的特質.隻是有點迷茫而已。
我們再來挖挖蔣介石的根. 俗話說三生(歲)看大.從他一生的政治活動中,都可以看到他兒時玩劣的影子.最新的,最典型的例子是台灣國史館於2004 底公開的陳誠檔案裏有一封蔣介石於1943年寫給陳誠的信,為使陳誠統領緬甸遠征軍,蔣寫到”除向你三跪九叩之外,再無其他禮節可以表敬意”.言語卑謙如此,那可能算是治黨有方,治軍有方的領袖,所以蔣介石往往在關鍵的時侯指揮不動他的軍隊.還是我那句話,溫親太重,而同時,蔣也有在忿怒的時侯把茶葉水潑在陳誠的臉上.如此情緒化的言行舉止作為一個大國領袖是否是國人之福?
蔣介石的家鄉是浙江奉化溪口鎮,蔣介石生於1887年10月31日. 乳名瑞元,譜名周泰,學名誌清, 十四歲時學習易經,根據易經的爻辭改名中正字介石.小時特別玩劣,愛搞些惡作劇,喜歡舞刀弄棒,惹事生非,被村裏人看成是無賴,常被母親揍,但侍母至孝.學業優秀.
蔣家宗譜可追溯到周朝,已後曆朝都有為官的名人, 唯獨到清朝溪口蔣氏家族無人為官,保持反滿清氣節實為難能可貴,這種精神不能說不對蔣介石有重要影響.這在蔣以後的經曆中可以看到.比如抗戰時期無論日本如何壓迫和利誘就是不投降,逃到台灣後,在風聲鶴唳,一日三驚的環境下仍堅持,不獨立,不讓聯合國托管.
蔣懷有強烈的民族氣節.
蔣曾於1906年考進清朝陸軍部舉辦的保定陸軍速成學堂.一次一名日本軍醫教官在上衛生課時擺了一塊泥巴在講桌上用以比喻中國,說到,這塊泥土上有4億個微生蟲就像是中國的四億人口一樣,一聽這話蔣誌清(此時用名)離開課桌走上台去把那塊泥巴掰成八塊,然後拿起一衝著日本教官說:日本有5千萬人口,是否也像五千萬微生蟲寄生於這八分之一的泥巴裏? 驚的日本教官無言以對.
無怪乎抗戰時日寇如何軟硬兼施都不能使他屈服, 對比一下汪精衛投敵,法國政俯向德國投降就顯出英雄本色來了.
蔣介石一生多次去日本。1905年去日本為學軍事,但當時日本規定欲進入軍校學習必須由清國陸軍部保送方可。所以蔣未能如願。但他有個非常重要得際遇,就是他認識了陳果夫,陳立夫的叔叔陳其美。通過陳其美他又認識了孫中山。完成了他追隨孫中山革命的第一步。
凡是在世上叱吒風雲,名留青史之輩,無論是在日後的爭鬥中成為英雄,還是成為敗將,窩囊而死。在他初入社會時必定是血性青年,都是壯懷激烈,自命不凡,到了社會上,在鬥爭中大浪淘沙,方知到天外有天..如古時的曹操,袁術,袁紹。想當年袁氏兄弟仗劍宮門,逐殺十常侍是何等的英武。在董卓討論廢立皇帝的會議上,袁紹推案而起,仗劍怒對董卓,其血性及氣概,何曾顧及生死。可是後來與曹操對陣時又是何等的昏庸。最後被曹操追的吐血而亡,不禁令人唏噓。
近代的毛澤東,蔣介石,以及大漢奸周佛海,陳公博,汪精衛等。無不在青年時代壯懷激烈.誓為民請命,推翻黑暗腐朽的當權者,建立一個光明,富強的新中國.然而成年後的生活軌跡卻大不相同.這些人大都在少年是豪情滿懷,壯懷激烈.大都留有豪情萬丈的言誌詩. 蔣介石留日時就曾寫詩言誌:
騰騰殺氣滿全球
力不如人肯且休
光我神州完我責
東來誌豈在封侯
周恩來也曾留學日本,1917 年9 月19 歲的周恩來作詩言誌.
詩曰:
大江歌罷掉頭東
邃蜜群科濟世窮
麵壁十年圖破壁
難酬蹈海亦英雄.
大漢奸周佛海中學時曾寫言誌詩:
登門把酒飲神龍
拔劍狂歌氣似虹
甘處中流攔巨浪
恥居窮壑伴群峰
怒濤滾滾山河杳
落木蕭蕭宇宙空
不盡沅江東逝水
古今淘盡幾英雄。
好詩!
而周佛海,陳公博都是中共一大代表, 中共這個最革命的組織的發起人.然而後來由於利欲的牽掣,及際遇的不同,人生道路越走越顯出不同。周佛海最後以漢奸罪被判無期徒刑死於獄中,陳公博以漢奸罪被蔣介石槍斃,誰又料得到呢。
汪精衛年輕時曾懷揣炸彈謀刺清攝政王,何顧生死? 被捕後曾作詩:
慷慨歌燕市
從容做楚囚
引刀成一快
不負少年頭
年輕時都是熱血青年,
有意思的是被譽為詩人的毛澤東,少年時也寫過幾首改自前人的”言誌”詩. 有說當年他在東鄉小學讀書時,有一天老師讓大家各寫一首”言誌詩”.他化用社會上流傳很廣的<<詠蛙詩>>寫到:
獨坐池塘如虎距
綠蔭樹下養精神
春來我不先開口
那個蟲而敢做聲?
霸氣十足,藏有帝王之氣。下麵這首詩流傳更廣,可信度高一些.有說他在十七歲時將日本人西鄉隆盛的言誌詩改了三個字,. 留贈父親作為他出鄉讀書的誓言.
詩曰:
孩兒立誌出鄉關
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
人生無處不青山
西鄉隆盛的原詩是:
男兒立誌出鄉關
學不成名死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
人生無處不青山
西鄉隆盛在日本被譽為最後的武士.是公認的明治維新的三傑之一.他雖被政府軍誅殺,但在日本還是視他為英雄,為他鑄像.日本現多處還保留有他的雕像.
一百年前,西鄉隆盛在中國的改革者中間,在中國的誌士中間,在中國的年青學子中間廣有英名.不少人都視他為榜樣.前輩者如譚嗣同,梁起超,後來的如蔣介石,胡適,毛澤東.等代表人物.正因為如此毛澤東才會知道並引用他的詩.
我也驚歎於西鄉隆盛的中國文學功底的深厚.我在這裏選出幾首給讀者看看.
另一首言誌詩:
幾曆辛酸誌始堅
丈夫玉碎愧瓦全
吾家遺法人知否
不為兒孫買美田
青年時期曾唱導倒幕府維護皇權,有詩如下:
朝蒙恩遇夕焚坑
人生浮塵似晦明
縱不回光葵向日
若無開運意推誠
洛陽知己皆為鬼
南嶼俘囚獨竊生
生死何疑天賦與
願留魂魄護皇城
好詩!
西鄉戰死前領著四百多武士被政府軍幾萬人圍困,住紮在山洞裏.常與身邊的人下棋,還作詩;聊以自慰.
百戰無功半歲間
首邱幸得返家山
笑儂向死如仙客
盡日洞中棋響閑
西鄉的事就說到這兒吧,否則就跑題太遠了.
1.7節 二七鐵路工人罷工
前麵我們以經講到在一九二三年是蘇聯共產黨與孫中山的合作實質性開始.
一九二三年二月七號發生了”二七”慘案.二七慘案的發因是由於京漢鐵路工人要於二月一日在鄭州成立京漢鐵路總工會.整個行動都是由共產黨領導的,比較著名的有林育南(林彪的哥哥),項英,陳潭秋等.本來一切都是按合法手續辦理的,也申請到了開會許可證.可在這時有人送情報給吳佩孚,說此件事有不少共產黨人參於其中,工會成立後,有計劃要成立全國鐵路總工會,並準備發動全國鐵路大罷工.吳佩孚聞此言即打電報給駐鄭州的軍隊首腦靳雲鶚,令他製止開會。據此電令鄭州軍方,警方,及鐵路當局,都出麵告訴工人方麵不能舉行總工會成立大會.
接到禁製開會通知後,工會人方麵連夜派出代表去洛陽求見吳佩孚申訴.吳佩孚接見了工人代表.代表們力陳決無罷工之說.吳已被說動,但表示命令已下不可更改,工人可換時間換地點再行舉會.
代表們回到鄭州向工人轉達了吳的建議,一部分工人也表示了接受的意願. 其實這種事換個地點,換個時間並無不可.達到目的就行了不必硬碰硬。但當時有一些激進分子,包括一些年輕的共產黨員如王荷波,李振瀛等堅持反對改時間,喊出頭可斷,會決不可以不開的極端口號.從而使事情走向了極端對抗的結局.
王荷波於當晚秘密招集骨幹分子開會,擬就五個條件讓當局答複.五個條件是:
1,撤換局長趙繼賢,南段處長馮雲,鄭州警察廳長黃殿宸.
2, 路局賠償成立會損失六千元.
3, 所有軍警扣留匾額禮物,由地方官員以軍樂送還;總工會一切損失,由鄭州工會開單索償,並且由地方官員到場道謙.
4, 每星期日休息,照發工資.
5, 陰曆年放假一星期,照發工資.
並要當局三日內答複,最後時間定於二月四日中午十二點.否則於己於二月四號舉行大罷工.同時決定總會辦工地點移至湖北江岸辦公。
當局當然沒有答複,工會組織工人開始罷工,京漢線千裏鐵路運輸立刻停頓.罷工發生後,北京,鄭州,漢口當地的軍政當局均試圖找工會領袖談判,但不得要領,因為總工會沒有成立,隻有籌備組,一時找不到總負責人.各地領袖都推說沒有權力下令複工.並且罷工有失控的趨勢,甚至有人提出要趙繼賢,馮雲,黃殿宸的頭.等等.矛盾進一步激化。
調解無效的報告陸續反饋到了吳佩孚那裏,吳佩孚不能容忍鐵路停頓,隨下令讓軍隊強迫工人立即複工。工會沒有遵行,吳於二月二十七號出動軍隊開始鎮壓.
工人領袖的表現到是很勇敢的.江岸工會領袖林祥謙被捕後被綁在站台上的一根電線杆上.軍法官對林祥謙說: 你趕快下令叫工人複工,否則殺你的頭.林說:我無權下令.實際上林祥謙說的沒錯.事情發展到這一步,組織不建全,一沒有一個總頭目,二個也沒有體係來傳達和執行命令了。
軍法官對劊子手說:先讓他嚐嚐刀的味道.劊子手即在林的脖子上輕割一刀,林的脖子立刻血流如注.軍法官接著問林:你下不下複工令?.林已知死不能免,說道:”頭可斷,複工令不可下”.軍法官向劊子手示意.劊子手手起一刀,林祥謙人頭落地.旁觀者無不為之動容.
鄭州工會的負責人劉文鬆亦是讓人可敬.當時鄭州工會被捕十七人他不在其列,軍法官對被捕者說,找出劉文鬆即可放你們回家.劉文鬆聽說後,當即去當局投案.當局倒也守信放掉了這十七人.劉文鬆被殺。
總計這次慘案,工人被殺三十七人,傷兩百多人.吳佩孚也因此遭全國輿論譴責,這是他一生最大的汙點.
二七大罷工是共產黨參與領到的最早的一次工人運動.
1.8 蔣介石對蘇聯的認識
一九二三年中國政壇上的另一個大事是曹錕賄選當上總統.曹錕是直係的頭,吳佩孚是直係的魂.直係內部分成兩個團夥,一個團夥是曹錕直接指揮的駐屯於天津和保定地區的軍事集團,第二個團夥是吳佩孚直接指揮的駐屯於以洛陽為中心延展到陝西,河南,湖北等地區的軍事集團.第一次直奉戰爭後雖然直係喊出了”直係即中央”的口號.但還不敢用直係的人做總統,還要有些過場要走.所以北京政的總統還是黎元洪.這邊兒曹錕心裏怎麽能平衡?無論如何都想要把黎擠走.黎元洪在這種情況下當然幹不下去了,最後一走了之.
黎元洪走了,曹錕身邊的一幫人就開始緊鑼密鼓的酬備要選曹錕當總統.為了確保曹錕當選,這幫人開始用錢收買議員,開出價碼一張票八千圓.最後終於在十月五號完成了選舉程序,曹錕如願當選了中華民國大總統.
結果除直係以外,其他各黨派,各勢力團體都罵曹錕是賄選總統,不予承認.孫中山則以廣州政府大元帥的名義,下令討伐曹錕並通緝參於賄選的議員.並電邀段祺瑞,張作霖,盧永祥一致行動。
實際上孫中山也隻是喊喊口號表個態而已,跟本無力北顧.他這時的肘掖之患是陳炯明.廣州東麵正打的熱火朝天呢.孫中山邀請了有家不能歸的滇軍,驅逐了陳炯明的部隊占,據了廣州.陳炯明領軍反攻,滇軍為顧自己的飯碗,也不能讓陳炯明回廣州,但也無心消滅陳炯明.所以當陳的部隊攻近廣州了,就打一打,陳的部隊遠了就鬆鬆勁.所以戰鬥呈膠著狀態.這就是二三年下半年廣州的狀態.
話接前麵,蔣介石帶著代表團於九月二號到達莫斯科,在蘇聯停留了三個月.其間參觀學習,會談,坐談自是繁忙的很.曾有傳說蘇聯方麵曾建議,蔣介石脫離孫中山獨立出來,去中國北方建立基地,蘇聯將給他武裝幾個師,打遍天下, 終因蔣介石不願背叛孫中山而作罷. 此事有沒有,因沒有見到官方文件不好確說,但蘇聯沒給蔣介石留下好印像卻是人人皆知的,因為他給孫中山寫了考察保告.裏麵寫上了他的觀點.大致是: 1, 蘇聯的政治太過激,不可取,不適合中國.2, 蘇聯終究是要扶持中共上台的, 使中共成為中國的正統. 3, 蘇聯對中國的領土有野心, 並不比西方列強友好多少,不過是五十步笑百不而已.
蔣的觀點平心而論不無道理,回放曆史蘇俄隻所以找上孫中山除了其他原因之外還有一個特別原因.就是北京政府不承認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因為蘇聯紅軍當年追擊白俄軍隊進入外蒙古,還沒撤走,.北京政府要求蘇俄先撤走紅軍再談承認的事.蘇俄駐北京全權代表越飛與孫中山簽的協議裏其中就有一條:當孫中山取的全國政權後即承認蘇俄政府.同時蘇俄也將撤出他在外蒙的紅軍.言下之意現在可以不必先撤軍.
蔣介石對孫中山與共產黨的全麵合作有意見,而且也認為孫中山在黨裏不給他地位,所以廣州也不想去.呆在溪口悠哉悠哉.後來在孫中山,張靜江,戴季陶,汪精衛,廖仲愷,許崇智等人的函電邀請及當麵促談之下,蔣才於二四年一月中旬姍姍來到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