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灑的雲

沒有方向,沒有目標。
飄去飄來,瀟瀟灑灑在九霄。
從不算計,從不尋找。
管他明天化作春雨,還是冰雹。
個人資料
幸福生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解字】端午粽香

(2024-06-10 12:34:33) 下一個

端午粽香
文/幸福生

又到了粽香四溢的端午節。今天首先求解兩個問題。第一,為什麽叫端午;第二,為什麽叫粽子。

“端”字出現較晚,在甲骨文、金文,都還沒有發現,始見於戰國時期。左邊的“立”是一個張臂跨立的人,表示與站立有關。而右邊的“耑”(duān)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株植物的全圖。上部是植物的地上部分,中間為地麵,下部為植物之根。植物有本有末,故為兩端之義。

其實“耑”是“端”的古字。“端”字出現後,“耑”就漸漸淡出江湖,成為“端”的異體字,“端”的本義為“始”,“頭”,引申為事物的一頭,邊際,頭緒,正直等等。

“午”,象形字。甲骨文中的“午”字是一個舂米的木杵,是“杵”的初文,引申為違逆,抵觸。借作中午,午夜,十二地支的第七位,十二生肖的‘馬”,農曆的“五月”及“五日”。

“端”為開始,所以正月為端月,初一為端日,初五為端五。“午”是農曆五月,這樣五月初五,就是午月端五。大概是由於“五”和“午”同音的緣故,五月初五,便縮寫成了端午。也就是說,端午中的“午”,即指五月,又指五日。

再說“粽”字。目前大家公認的是,“粽”為形聲字,“米”做形旁表義,“宗”做聲旁表讀音。我認為“宗”在這裏不僅僅是表示讀音,而且也有重要的表義作用。

“宗”會意字,始見於甲骨文。上部是“宀(mián)”,即房屋,此處為廟宇;下部是“示”,是祭台,表示祖先的牌位。“宗”本義指宗廟,本是古代帝王和士大夫們,祭祀祖先的場所,轉指祖先,祖宗。

右邊的“宗”使“粽”字,不僅是一種米製食品,而且是和宗族有關用於祭祀的食品。也就是說粽子的名稱來自祭祀祖宗的祭品。

“香”是會意字。在甲骨文中,上麵是“黍”或者“來”,我們在上一篇《未來與明天》中提到,“來”是“麥”的初文,所以“香”字上麵是穀物,後來隸書簡化為“禾”。在甲骨文中,“香”的四周有幾個小點,表示穀物成熟而脫落。下麵是一個盛接穀物的容器,小篆中下部改作“甘”,隸書裏改為“日”,便有了今天的“香”字。

“香”源於穀物成熟的“芳香”,引申為食品的美味,和各種人們喜愛的氣味,如,花香,熏香,爐香,書香。又因胭脂的香氣,來代指女人,如,憐香惜玉。

“端”為“正”,“午”為“中”,端午節即為正中,這天午時則為正中之正,乃大吉大利之象。古人崇尚中“中正”之道,所以端午節曆來是重要的節日。


端午節的起源說法不一,最普遍的是紀念屈原。屈原是曆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他的中正愛國與端午中正之義完美結合,使端午節與屈原自然而然地聯係在一起。


端午節風俗也很多,最主要的當然是吃粽子。粽子種類繁多,各地千差萬別,共同點大概是粽葉香和糯米香帶來的往事回憶。


端午莫忘做人的堂堂正正,粽香喚起心底的一片柔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幸福生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謝謝菲兒,端午節快樂。
幸福生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雲霞姐姐' 的評論 : 謝謝雲兒一貫的鼓勵。
雲霞姐姐 回複 悄悄話 好文,特別喜歡的係列,於知識和娛樂為一體,謝謝幸福才子分享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記住了,端午節,吃粽子,紀念屈原,或回娘家,總歸思鄉之情,端午節快樂!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多謝分享,學習了。尤其這段“右邊的“宗”使“粽”字,不僅是一種米製食品,而且是和宗族有關用於祭祀的食品。也就是說粽子的名稱來自祭祀祖宗的祭品。”

“端午莫忘做人的堂堂正正,粽香喚起心底的一片柔情。”,讚。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