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時評溯源2015.12)

(2017-05-15 22:19:24) 下一個

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時評溯源2015.12)

當美俄都屯重兵於敘利亞,第三次世界大戰看似一觸即發之時,卻傳出安理會要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了,還是所有國家一致同意的。就好比兩個BOSS都亮了相準備發大招的一刻,鳴鑼散戲了,要多掃興有多掃興。
安理會一發話,敘利亞人民多少年的期盼就有希望實現了,這是件大好事,聯合國本來就應該是維護和平的地方,不應該是挑起戰爭的地方,這也是當初創辦的宗旨所在。雖說還有些人並不情願,敘利亞不少反對派就放言要抵製這個決議,不過,還是要先掂掂自己的斤兩,大國的話不是說說就完事的,五常一生氣,後果很嚴重。
政治解決敘利亞衝突,反對人為武力推翻敘利亞合法政府,乃是中俄,特別是中國的一貫立場,這個結果,說是中國的一個政治勝利並不過分,敘利亞人民也會隨之苦盡甘來。此時,一個曾經熟悉、卻是淡漠已久的名字在腦海裏掠過,是的,那就是利比亞。
利比亞和敘利亞何其相似啊,戲碼比複製粘貼的還要精確:先是民眾離心、暗潮湧動;然後全國騷亂、群雄並起;然後反對派自立為王,要推翻獨裁的合法政府;然後歐美支持、武器支援、經濟製裁;然後兩派互鬥、民不聊生、百姓遭殃;等到打得筋疲力盡的時候,安理會決議宣布建立禁飛區,外國軍隊介入,這鍋飯的火候也就煮得八九不離十了。
隻可惜,利比亞和卡紮菲都沒有趕上好時候,在那會,俄羅斯還正憑借火箭般躥升的油價吃得滿臉紅光,幻想著俄歐一體化的清秋大夢,中國也正全心全意地趕德超日,在世界需要G2還是G20之間舉棋不定,日子過得挺愜意的,為什麽要為了一個小國去壞別人的好事?還必須冒著得罪世界霸主的風險,兩張棄權票,使得西方直接武力幹涉的大門洞開,已經奄奄一息的反對派又死灰複燃,最終徹底葬送了卡紮菲,也徹底葬送了利比亞的太平時光。莫非中俄覺得,這般表達了一番誠意、獻上了投名狀之後,西方人或許會良心發現,日後能多撈點好處也說不定?遺憾的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中俄這樣的大國也概莫能外,為私利拋棄了利比亞,自己得到什麽報答了嗎?當然有,時至今日,俄國正承受著美歐一扣緊似一扣的經濟製裁,油價還整天跌跌不休,看不到一絲曙光,核導彈也快要部署到家門口了,內外交困,壓得喘不過氣來。中國呢,換來的就是美國重返亞太,不得不直麵著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大兵圍困和日本的軍事正常化,美國的飛機軍艦還時不時要來南海上下閑逛。害人,終歸要害己,不是國家大一點、財富多一點就能躲得過去的。
現在,報應到了,中俄的腦子也應該清醒一點了,後退是沒有希望的,想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首先要做的就是挺直了腰杆。這幾年,美國已經鐵了心想要巴沙爾下台,又是給反對派出錢出槍,又是搬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陳詞濫調,法國還迫不及待地當起了馬前卒,宣布反對派才是敘利亞的合法政府,黑雲壓城城欲摧,難民也如潮水一般湧出國門,敘利亞成為利比亞第二隻是時間的問題。可中俄這回居然聯起手來,要把一切不可能變成可能,先是罕見地在安理會屢次否決了歐美的提案,挫敗了屢試不爽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把戲,而後中國出錢、俄國出兵,在戰場上一舉壓製了美國及其代理的氣焰,擺出了一副要打就奉陪到底的架勢。神鬼也怕惡,美歐更不是傻子,代價大於利益的事情,從來都不肯去做,權衡一下,收手也許好處更多,這才放下了高傲的身段,國務卿親自飛到莫斯科去談判,把自己定下的“不接觸”的原則拋到了腦後,巴沙爾自然不必急著讓位了,解除製裁嘛,也不是不能商量,南海巡航嘛,也先拖幾天再說。想象一下,如果中俄還是如利比亞那般行事,這一切真的有可能嗎?和平的陽光,真的會自己照到敘利亞的上空嗎?
順便為利比亞默哀吧。貌似看不到一點有關利比亞的消息了,但這並不意味著那裏已經國泰民安、一派祥和,恰恰相反,民主的利比亞現在是真正的“一國兩製”:兩塊地盤、兩個政府、兩套班子、兩支軍隊,相互之間不是文鬥,而是武鬥,漫漫長夜,黑暗得超乎想象,永遠也沒個盡頭。那些成就了這一切的世界大國,還都對此視而不見、裝聾作啞,心照不宣地讓他們自生自滅好了,提一句都覺得多餘。最可悲的,不是成為世界熱點,而是被所有人遺忘,利比亞,他做到了。
叢林法則雲:能打敗的敵人永遠是敵人,不能打敗的敵人才可能做朋友。偉人說過:以鬥爭求團結,則團結存;以妥協求團結,則團結亡。利比亞和敘利亞這兩個小國的不同命運,又一次印證了上麵兩段話的正確性,隻不過,代價實在是有點太大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