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虛館

時間深處,我們都是孤獨的旅人。
正文

考駕照

(2017-06-10 23:29:38) 下一個


20120726駕照


上次考過筆試後拿到了一個”上路許可證“,隻允許在有駕照的成人陪同下開車。鄰居很好心,知道我想拿駕照,特意安排了一天去湖邊。讓我有機會練習,她先生在旁指點。


上次去超市老公也作過陪駕。當時他不停羅嗦要我保持高車速,我覺得他未免大驚小怪。我開得夠快了,但過馬路,叉路,轉彎,安全起見,慢速通過總是好的麽!他卻沒來由的叫喚:
保持速度,別減速!你有優先權!


可能真是自家人教不好自家人。對鄰居的話,我就聽得挺認真的了。原來因為兩個國家交通規則不同,開車人的習慣也因而不同,還真是有很多地方要從頭學起。我一直覺的自己開了十年車,在中國十分遵守交通規則,開車也很小心,在這邊開車,除了要熟悉一下自動波,其他應該不是問題。這兩次上路,才發現情況不是我想像的,對自己的舊習慣開始警惕。也明白為什麽會有笑話說:中國的老司機在美國考駕照,十年駕齡的要考十次才能過,一年駕齡的一次就可以過。


1)直行或任何你有優先權的地方,不可減速,隻管保持速度開過去。


做為一個很小心的司機,在中國開車時,每到有叉路匯入的地方,我永遠要鬆油門,腳就刹車位,手握檔位,眼睛餘光觀察叉路的來車情況,以備有車橫刺裏殺出來,隨時準備應變。這份小心幫我避免了不知多少次的事故。在這裏我也保持“良好習慣”逢叉路就減速,老公急得大叫,我也不聽。 這次鄰居解釋,才明白:首先,所有叉路匯入的人都會等主道的車,隻管過沒有危險;其次如果你減速,後麵的車會高速撞過來,你還得對這起事故負責。聽聽容易,要改十年的習慣可不容易。每次經過右邊有來車匯入的路口,鄰居要我原速通過時,我都幾乎是摒住呼吸,保持住八十公裏的時速,一邊呼嘯而過,一邊想象右邊的車向我淩空衝過來。雖然每次的確所有人都在等,無奈我就是沒法完全的信任,也就沒法放鬆。


2)保持速度, 不可高,也不可低,住宅區是25邁你不可以高, 高速路65邁也不能低。上下過5邁就是違規,很嚴格。所以這兒的車流速度很均勻,難怪老公反複嘮叨讓我不要隨意變速變線,再三說那樣很危險,現在終於知道原因了。


3)過燈口如果符合通過條件,要高速通過,同第一條一樣,是我很不順手的一個規則。我習慣了一看二慢三通過。


4)左轉即使是綠燈也要等對麵車道清了才可過,而且要高速(保持速度)過。


 


其他規則還有很多,最難的恐怕還是這些跟我多年習慣相左的規則了。


今天在網上查了地圖,請鄰居陪駕,我們去了類似車管所的地方。照相,輸資料,等了會就路考了:開著我自己的車,先停車,倒車,倒也簡單。接著上路,跟著考官的指示過了一些路口。左右轉,停定標識,禮讓標識,叉路,不同限速區,等等。還是在綠燈左轉時犯了錯。我特意停定看了看才左轉的,哪知因為是上坡,我又矮,看見沒車以為已經CLEAR就左轉,進了十字路口,對麵上坡的車忽然冒出來也進入十字路口,嚇得我趕緊急煞。快回到考點時,又一個左轉但沒燈的路口,對方使勁打手勢讓我先過,我猶豫好久不知該不該,最好還是過了(事後考官說這個過的倒是沒問題)。


停定後,考官跟我解釋我犯的錯,她在哪些地方扣分了:例如有的路段速度不對,左轉的問題等等。我認真聽,心想周五再考時一定要避免,沒想到她說我通過了。


很開心,但是經過上次去湖邊路駕和這次路考的緊張,我倒是開始警醒。這兒大家駕車的行為模式跟我在中國養成的習慣很不同,一定要完全遵守規則,嚴格遵循大家的習慣,才是真正的安全駕駛。 沒拿駕照前,認為有人陪同才能開車的規定對我完全是多此一舉, 拿到駕照後,反而深感還需要很多的指教和訓練才能移除舊習慣,建立新習慣!


不管如何,拿到駕照總算解決了“行”的問題,不能開車在這兒可真是寸步難行哪,決定下午就開車去超市買菜,獎勵一下自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