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佛法可以改變你的氣質嗎?

(2017-01-27 16:56:29) 下一個

      現代生活中,有的時候人們由於社交需要,會聘請形象顧問,幫助自己改進形象和氣質。在社交場合,得體的言行,優雅的舉止,可以讓你顯得更加富有魅力。一個人的氣質,就是內在心靈狀態的自然流露。內在富有智慧,心態平和,外在的顯現上就比較有親和力,舉止大方自然。
      在藏地的唐卡中,描繪的有許多莊嚴、美麗、絢爛、威嚴等不同氣質的佛菩薩、寂怒本尊等。比如,大眾比較熟悉的文殊菩薩、蓮花生大師、綠度母、四臂觀音等,其優雅、莊嚴的氣質,很容易讓人心生歡喜與仰慕。唐卡中描繪的佛菩薩,都有自己不共的特質,象征著不同的意義,具有不同的氣質。佛菩薩之所以具有這些氣質,主要是源於自身修行的結果。當修行達到一定高度,內心已經非常調柔,外在的優雅也就自發地呈現出來了。
      很多有成就的上師,雖然衣著簡樸,也沒有太多的財富,他們無論住在山中,還是到城市裏弘法,都很少依靠時尚元素裝點自己,但是每當人們見到他們時,都能感受到那種自然流露出來的慈悲與幽默,並被這種內在的氣質所感染。當然,對於城市裏的現代人來說,有很多場合還是需要形象顧問的幫助,以應對複雜的各種活動需求。不過,從身口意三個方麵下功夫,提升自己內在的慈悲與智慧,才是培養氣質的終極途徑。
      從因果的層麵講,修行佛法也會讓你形貌更莊嚴。很多相貌威嚴、美麗的人,得到的這些容貌和氣質,都是過去所積累的福報顯現,並不是無緣無故形成的。如果沒有堅實的生命基礎,那麽隻要遇到一些小的風吹雨打,你的好形象和氣質就會像易碎的玻璃一樣,迅速顯現出無常和脆弱的一麵,外在的華麗與光彩,很快就黯然失色了。
      世事無常,一切都在迅速變化,生老病死都是難於逃避的。長期的修行,以及經過歲月的磨礪,你的好氣質才能真正地得以淬煉和升華。

 

 

 

(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