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九頭聊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馬爾克斯的《霍亂時期的愛情》

(2024-05-15 21:32:04) 下一個

馬爾克斯的《霍亂時期的愛情》

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聞名於世的作品是他的小說《百年孤獨》。他以此而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得到了許多作家的推崇。記得多年前,竇文濤在鳳凰衛視的訪談節目《鏘鏘三人行》中就談到過這本著名的小說。最近讀到木心的《文學回憶錄》,在介紹魔幻現實主義的時候,也曾經簡要的談到過馬爾克斯和他的這本小說《百年孤獨》。我曾買了《百年孤獨》的中文和英文版書,可是,讀了開頭,就怎麽也讀不下去。無論是中文版還是英文版,都覺得有些囉裏囉嗦,而且故事有些雜亂不堪。大概這種魔幻小說就是需要靜下心來,多讀幾遍才能理清關係。故事情節也不像風靡全球的《哈利波特》那樣,跌宕起伏,讓人讀起來欲罷不能。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的,看了幾頁也就放下了。或許這是寫給專業作家們看的,而不是像我這樣的普通人。然而,陳丹青說,他也看不下去。我相信他說的是真話。盡管如此,這部難讀的小說卻被眾多的作家奉為經典,倍受推崇。好多人都曾模仿過他寫這本小說的技巧,比如小說開頭的那幾句,能在多位作家的小說中看到類似的描述---多少年後,我們還會想起,我們的今天發生的.......”。以此作為小說或者文章的開頭,屢見不鮮。

然而,我最近注意到的另一部小說《霍亂時期的愛情》,似乎更有可讀性,而且這部小說還拍成了電影,被人們廣泛的稱讚為講述愛情故事最偉大的作品之一。小說是以作家父親的故事,他自己的故事,還有報紙登載的真實事件為原始材料而寫成的。

這是一個曠世持久的愛情故事。年輕的電報員弗羅倫蒂諾,偶遇騾馬商的女兒費爾明娜,心生愛慕,鍥而不舍,追求半個多世紀。弗羅倫蒂諾對費爾明娜一見鍾情,可費爾明娜父親希望女兒嫁入豪門,所以堅決反對。為此費爾明娜的父親甚至舉家搬遷,帶著費爾明娜去了另外一個城市。在那裏,他們遭遇了霍亂大流行,邂逅從巴黎留學歸來的富家子弟烏爾比諾醫生。之後醫生愛她美貌,從而不懈追求,加之父親的促從,費爾明娜盡管沒那麽愛烏爾比諾,卻與之結婚了。婚後生活和多數人一樣,平靜也有起伏,但一直持續到五十多年後,烏爾比諾去世。盡管生前平淡,可烏爾比諾醫生臨終前,卻對費爾明娜充滿深情,向她告白:“隻有上帝知道我有多麽愛你”。

就在丈夫烏爾比諾醫生去世後,那個五十多年前的戀人弗洛倫蒂諾·阿裏薩突然來訪。原來他一直沒有放棄,在過去的五十多年中,雖然他記錄了和623位不同的各類女性發生過肉體關係,但在他的心中,愛的卻一直是費爾明娜。他宣稱:“我為你保持著精神上的童貞”。五十多年的不懈追求,最終贏得了費爾明娜的芳心。帶著老女人的腐酸味,鬆垮下垂的體態,兩人重墜愛河。

經典之所以為經典,必定有其獨特之處。作者的愛情觀似乎與眾不同,至少書中主人公把肉體的性愛和精神的愛戀分得很清楚。一方麵費洛倫蒂諾·阿裏薩愛著費爾明娜,在精神上一直為她保持著童貞。另一方麵,卻享受著和其他數眾多女性的性關係。他甚至記錄下了交往女性的數目。不禁想起前些年被抓官員的獵豔日記,是否從這兒學的就不得而知了。

還有許多對話,也堪稱經典。比如,“愛是我們在一起不穿衣服所做的一切”。“愛是分裂的,腰以上是精神的愛,腰以下卻是肉體的愛”。“死亡的最大遺憾是沒有因愛而死”。這樣的話,大概也就在王朔類的作家的作品裏找到。“丈夫死了,現在我終於可以知道去哪兒找他了”。這話似乎有些耳熟,是在馮小剛的電影《非誠勿擾》中聽到過,特別冷幽默的一句話,沒想到是來自這裏!

還有一個十分有意思的英語詞, Eggplant。女主人公費爾明娜·達薩不喜歡吃eggplant。我才知道在美國英語中, eggplant的意思是茄子。在英國超市裏,茄子的名字是 Auber gine.

電影隻是一個大慨輪廓,而小說裏的故事要更詳細一些。有些電影裏沒法描述的,在小說中卻能寫得很細。比如說,年輕人小便,尿線又準又直。老了,則變得稀稀拉拉,撒得到處都是。“將近晚年時,烏爾比諾醫生終於想出了最後解決這一麻煩的辦法:象妻子一樣蹲著小便,這樣不僅可以保持便池清潔,而且也省力得多看了”。

看了電影,有空了還要再讀一讀小說。

對忠貞不渝,對愛,不同的人,或有不同的理解和定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九頭聊 回複 悄悄話 這兩部小說都要靜下心來,仔細品!
囫圇 回複 悄悄話 百年孤獨和霍亂愛情都是我最喜歡的作品之一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