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MM

每張照片都有一段美好的回憶
正文

Covid-19 與理發

(2020-05-01 15:11:28) 下一個

"理發”常常和美女聯起來。美女要保持美,須經常去理發店理發,當然,"理"很複雜,剪,削,燙,染… 。美女去得多了,或出來後都變得美了,所以,理發店往往也叫美容院。理發師很多也好看,不知為什麽本來靠手藝來吃飯的,偏要像按演員的標準似的。不過,理發師自己弄漂亮了,客人自然就多了,相輔相成。

我去理發店當然不是為了看美女。要是三、四個禮拜不剪,頭發癢,像女的買衣服有念頭(癮)似的。這次的Covid-19改変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其中包括理發。



疫情將來還未來時,好像頭發告訴你,該是時候了。於是,去了一淌,還剪得比往常短了一號,結果,一周後,county(郡裏)就下了shelter-in-place(居家令)



就像大饑荒時,吃了上頓,還不知道下頓在哪兒。或許疫情期間頭發長得快,感覺理了沒多久,腦袋沉,一摸頭,頭發又長了。於是趕緊找工具。

和一、二個月前的口罩一樣,這次又是後手。找遍能找的店,全沒了。於是,想起人人都有頭發,是頭發都會長,好像是真理似的。網上隻有一款剃大胡子用的,二、三周後到貨,別無選擇。頭發、胡子一把抓,本來沒分得那麽細。

某個周三,理胡子工具一到,太太的手癢了。估計是塵封在記憶裏的那種如割草機走過,身後留下齊刷刷一片的成就感醒了。早年我的頭被拔弄過幾回,你知道,即使頭頸再硬的人,坐在理發椅上,都得老老實實地聽從理發師的指揮。我猜測拔弄人心裏,由於被拔弄人的無比順從而產生的快感,也很甜蜜。所有這些猜測的前提是,你偶爾為之,不是謀生手段。

最後決定還是周六動手。一方麵,太太有時間上網學習,加上二、三天下來,心情會平複些,不致於過於興奮而發生事故。最重要的是,即使事故發生了,周末還有個時間可以自我適應,緩衝一下,不至於第二天一早,就得用不尋常的頭去見人家。形象倒是次要的,要是落得個趕新潮,甚至喜歡奇葩異相的名,非我所願。畢竟有把年紀了。

管理學上有個木桶定律,也稱短板效應,說的是木桶中能存的水,並不取決於最長的木板,而取決於它最短的板。而留在你頭上的頭發的長短,同樣取決於給你理發的人,任何時候那把剃刀摁下去的最深的深度。畢竟,隻有很少人喜歡頭上高一叢,低一條的奇皅發型,絕大多數人還是習慣於沒台階,沒溝壑,均勻的發式。所以,理發師得從頭至尾小心翼翼,萬一,在任何時刻摁下去多了一點,必須根據最短的地方,對全頭進行修整。弄得客人不滿意不說,自己還得化雙倍、三倍的時間。

理發店的價格設定,好像跟人的頭發的長度掛鉤似的,同樣是剪,女的比男的多個三、五刀屬正常。依我之見,男的比女的高才算合理。男的頭發與女的相比確實短、少,光從"量"上來看,似乎有道理。但要是把"質",或難易程度考慮進去,就完全應該倒過來。就如,你不能把鑿一塊石頭和加工一粒鑽石比。頭發多了,即便有些瑕疵還可混跡其中,易於隱藏,含混過去。頭發越少,都放在麵上,數都數得清,真不好處理。現在年紀大了,能遮羞的東西越來越少。講得極端點,我們熟悉的三毛如果是真的,假設理發時發生事故,即使弄壞了一根頭發,百分之三十三點三的部分就糟糕了。而一根頭發對於女的來說,差不多如九牛一毛,無足輕重。所以,在理發價格的設定上,至少來個女男平等,也讓那些隻剃男人發的理發師心理平衡一點。

周六上午,在後院裏,頂著明媚的春光,太太開始對我的頭動手。我家小狗Zowie坐在邊上見證。很快,我的頭順著她的手左右前後晃動幾下,就完了。先伸手一摸,感覺不錯。再回衛生間照一下鏡子,我還是我,都挺好。我本想對太太說,像你這樣學得快,手藝好的人真不多。既給自己的頭上加了分,又給了她鼓勵,順便滿足了一下虛榮心。又想,不對。疫情早晚會過去,要是你給她更多的機會來實踐,萬一,幾次下來,手藝好得和店裏差不多,到時,太太抓住你的頭不放,她省了錢,我就少了一個光明正大看美女的機會了。嚴正聲明:太太知道我最喜歡,也是最適合我的理發師是兩個男的。

人群中有美女,你不能用正眼看,這是不成文的規矩。你隻能用眼角的餘光掃,且不能停留。要想多看一眼,人老早轉過去了,隻見背影。要是此時,正巧她也在回頭看你,有可能她將成為你的女朋友。這是王菲的《傳奇》告訴我的。當然,她大概是指男朋友,但性質一樣。這些傳奇,大體上會發生在白日的夢裏。要是在暗淡,朦朧的燈光下,假如情景類似,那你看到的就是你太太了。


理發店裏看人,堂堂正正。椅子上一坐,對著鏡子,目不轉睛地看著自己的頭發一片片地剃掉。鏡子裏的理發師,要是運氣好,是個美女,也同樣給你看得清清楚楚。隻要她還在撥弄你的頭發,你就可以永遠地看下去,這沒有破壞規矩。直到衣領一抖,電吹風一吹,付錢走人,美女理發師從鏡子裏走出來,又去招呼其他客人了。

疫情終將過去。人都是愛美的,所以,理發店早晚會重開。但肯定會多出一些像太太一樣悟性高,手藝變得好的。雖沒有執照,但還會分食該行業的流量,如我。至於太太,要是下次真還想拔弄我的頭,得花錢買麵鏡子豎在前麵。那樣,她有成就感了,省錢了,痛快了;我同樣可以堂堂正正地在鏡子裏看美女了,而且是在自然的陽光下。不負光陰不負卿。

疫情過後,理發這行業會恢複而美起來得怎樣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