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曲終個不見,月轉花梢

誤人猶是說聰明。成陰結子後,記取種花人。
正文

獻給不鏽鋼碗網友的《一個人沒有同類-刺客聶隱娘》(原創)

(2016-09-29 15:48:59) 下一個

不鏽鋼碗姐姐原文見:

 

===================================================

這首歌的原唱是旅德的跨界女高音歌唱家龔琳娜老師,作詞也是她,作曲是龔琳娜的德國夫婿、作曲家老鑼。

龔琳娜作的詞參照了李白的名作《俠客行》。

我認為聲樂是可以創造角色的。

 

為了演繹出碗姐姐所解讀的,侯孝賢鏡頭裏《刺客聶隱娘》其實是講是一個人的內心孤獨和自我覺醒的故事,也就是從婦人之仁升華為大道至善之仁,通過反思使得聶隱娘無論人生還是精神都進入自由王國的故事,我先後唱了六版,選擇了最接近不鏽鋼碗姐姐影評中聶隱娘精神世界的一版呈現。

不過還是很遺憾地說,龔琳娜老師唱出的是刺客聶隱娘,我唱出的也就是聶隱娘的前半生----聶窈七。

 

李白的原作:

《俠客行》 ·李白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遝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一個人沒有同類》

龔琳娜作詞

老鑼作曲

原唱:龔琳娜

 

這一世傳奇,尋覓初心

我一身絕學,難了塵緣

命運難莫測,殺戮的鋒芒

隱劍在江湖

一起一落,拂衣去

一飛一落,心已止

青鸞舞鏡,舞鏡

一個人,沒有同類

一個人,沒有同類

銀鞍照白馬,颯遝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

身輕如風,心如止水

疾風吹過,葉無所動

一起一落,拂衣去

一飛一落,心已止

青鸞舞鏡,舞鏡

一個人,沒有同類

一個人,沒有同類

紅塵無果,玉劍焚煞不爭,

就此決別

感念往昔,不爭朝夕

夢見乾坤,心住四海

一起一落,拂衣去

一飛一落,心已止

青鸞舞鏡,舞鏡

一個人,沒有同類

一個人,沒有同類

 

---------------------------------------

 

 

這首獻給親愛的不鏽鋼碗姐姐,唔,碗娘娘的歌居然遲到了一年,為著一年前的九月裏我在文學城“影視人生”論壇潛水所邂逅的、她的大作,足足六集之多的針對侯孝賢電影《刺客聶隱娘》的係列影評。

 

前不久舒淇和馮德倫在歐洲發布婚訊,更令我想起自己一年前默許的這個願望。想當年舒淇與黎明這對金童玉女黯然分手,走出“玻璃之城”曾經令我唏噓不已-----《玻璃之城》是舒淇、黎明主演的講述1960-1970年代香港大學學生運動的文藝片,令曾經在港大負笈一年的我深感親近。

我總想,女神這些年盡管佳作不斷也是緋聞不斷,其實每當夜闌人靜時分,是否也如同《刺客聶隱娘》裏聶隱娘的嬸母嘉誠公主所講述的“青鸞舞鏡”神話故事裏那西域帕米爾高原上的神鳥青鸞(原文是說青鸞生活在 罽 jì 賓國,即今天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部分國土)對鏡而舞,顧影自憐。

 

待我此以一顆深入八卦的心仔細研究舒淇和馮德倫婚訊相關的信息,才明白這對文藝宅男宅女早就暗通款曲多年,當年曾經主演過殺妻後自戕的著名詩人顧城的馮德倫如今已經是一名導演,男神女神拉埋天窗,修成正果成為賢伉儷,何嚐不是應了漢語裏“鸞”字的喜興涵義呢?

 

鸞和鳳凰一樣都是傳說中生活在西方的神山神樹上的仙鳥,鸞是青色或紅色的,鳳凰是赤色的。關於這兩種神鳥的傳說很早就沿著後來被稱為“絲綢之路”的東西方交流要道進入中原的典籍了,不會晚於春秋時代的中後期。青鸞,就是西方傳說裏會給人帶來幸福的“青鳥”。

唐代李商隱的詩句“青鳥殷勤為探看”。

《山海經》載,西王母每次出行,都先讓一隻青鸞報信。後人便用“青鸞”“青鳥”借指傳送信息的使者。

清納蘭性德《月上海棠·中元塞外》詞:“青鸞杳,碧天雲海音絕。”

漢、晉小說中流行的說法,是把鸞鳥——玄鳥——青鳥視為春神之使者,以及東王公與西王母的象征。

周成王時氐羌獻鸞鳥。——《周書·王會》。注:“大於鳳。”

 

鳴女床之鸞鳥,舞丹穴之鳳凰。——張衡《東京賦》

 

《山海經》:“女床之山,有鳥,其狀如翟,名曰鸞鳥,見則天下安寧。”

 

 

鸞,在中國傳統文化裏也時常比喻夫婦間堅貞的愛情,祝願善良的才子佳人、俊男倩女終成眷屬。鸞,也是音樂的象征,古代許多樂器上都有鸞的形象。

傳說青鸞是為愛情而生的鳥,它們一生都在尋找另一隻青鸞;

傳說青鸞有世上最美妙的聲音,但是它們隻為愛情歌唱,可是誰也沒有聽過,因為這世上隻有一隻青鸞才能聽見另外一隻青鸞的歌聲。

:鸞儔(佳侶)、鸞鳳(喻夫婦);鸞鳳和鳴(形容樂聲美妙和諧;亦比喻夫妻感情和諧);鸞交鳳友(比喻男女情誼)等。

李白《鳳凰曲》:“嬴女吹玉簫,吟弄天上春。青鸞不獨去,更有攜手人。

 

大唐是一個詩歌的朝代,詩歌也是大唐婚禮的必需品。在唐代的婚禮儀製中,有“催妝詩”,即迎親時候請新娘趕緊梳妝停當,以便趁早上轎子,不要耽誤吉時的詩;也有拜堂時候的“卻扇詩”----因為唐代新娘不是用紅蓋頭而是用朱紅色的一柄團扇遮麵,這時候司儀就要高聲朗誦“卻扇詩”,新娘則羞答答地、緩緩挪開扇子,露出真容。

 

大詩人王昌齡為唐代的一位駙馬和公主的婚禮就寫過“卻扇詩”《蕭駙馬宅花燭》,其中詩句有:“青鸞飛入合歡宮,紫鳳銜花出禁中。”

 

鸞,也因此時常被鐫刻在古代女子的妝鏡上,是祝願她們佳偶天成的意思。

【李賀詩】銅鏡立靑鸞。

明湯三江《題唐玄宗還宮感舊·雙調夜行船序》套曲:“侍兒扶傍粧台,懶把青鸞高照。”這寫的是楊貴妃的鏡子。

 

再閃回到去年九月。當時我自上海公幹回到歐洲,正沉浸在這次忙裏偷閑,還完成了與父母及滬上親友小聚歡宴的心願那般歡樂的回味裏,甫驚聞我平生最重要的良師益友之一---陳茫先生於九月三日英年早逝,得年僅僅54歲的噩耗,都不知該怎樣安慰他的遺孀曉惠師母,猶是到了一年後的今日,我但凡看見陳師生前策劃並讚助、陳魯豫主持的最後一個專題節目、北京電視台的“魯豫的禮物”都不忍卒觀。

 

按照中醫的“七情七傷”學說,大悲傷肺,大喜傷心,特別當時既是草木開始蕭瑟,又是歐洲百年難遇的一個炎熱無比季節的尾聲,我這大悲大喜之後難免焦躁不安,又正搜句勞神地在趕寫這次滬上公幹的任務主題報告---對於“宋氏三姐妹生平文物與事跡預展”以及上海音樂學院聲樂教授、祖籍雲南的著名歌唱家楊學進主創的複興“民國時代上海老歌”活動的觀摩與印象,因此焦躁之外更添焦躁。

 

正是那時我先看了電影《刺客聶隱娘》,又恰恰讀到了不鏽鋼碗姐姐的影評,這兩件事令我複歸寧馨。

 

先說電影,我看了兩遍。都是在我讀到影評以前,讀了碗姐姐的影評後,我迄今一直養成一個習慣,每逢難以入眠時候,就回想她的文章,按照她的解讀一幕幕閃回蒙太奇,在腦海裏複原電影、、、、、、、、然後就入夢了。

“可知我一生兒愛好是天然?------《牡丹亭》裏女主人公杜麗娘的唱詞”

碗姐姐在文章裏曾經引用竇文濤的話說,事到如今,張藝謀、陳凱歌等大導演都已經變味後,《刺客聶隱娘》的導演,文藝史詩片的高手侯孝賢還是那個原來的侯孝賢。那麽女神舒淇何嚐不是如此?

她以她千嬌百媚的外形和肢體語言,爐火純青卻不著痕跡的演技演繹了那麽多或頹廢,或墮落,或呆萌,或深沉,或耿直等各色文藝女性,唯這部《刺客聶隱娘》最似她在日常所表現的那種半是和光同塵,半是出塵率真的本色。非如此的珠聯璧合之作,不能成為2015年當年戛納電影節的特別獻映,也難怪能使得侯孝賢導演在衝擊七次之後,終於奪得戛納電影節的最佳導演獎。

而舒淇從影廿年,在378歲時候終於有了巔峰之作,得償心願,便一如片尾所暗示的聶隱娘與磨鏡少年的結局那樣,與同行知己攜手,嫁為人婦,於高冷處下凡,重拾人間煙火。

 

不止因為碗姐姐的影評給我的身心健康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益處,更因為碗姐姐這個係列影評的文學質量本身,令我今天載歌載文。

 

因為這實在是我近年讀到的中文文藝評論裏的上佳之作,堪與文學教授、作家畢飛宇的《反邏輯的紅樓夢》相媲美。

我是2015春天裏讀到畢飛宇的文章。然後到七月底,我自己也和我的他合作完成了得意之作,也是關於《紅樓夢》裏賈寶玉和林黛玉人物分析的文藝評論姊妹篇《密宗人物賈寶玉》、《知是花魂與鳥魂?》。

我本不是莫名驚詫之人,但碗姐姐的《聶隱娘》係列影評還是如空穀幽蘭般驚豔到了我。

 

簡而言之,她的文章在邏輯清晰、文采翩然、結構精妙之外還有知識淵博、材料翔實的好處,熔冶電影美學、唐代詩學、心理學甚至紅學於一體,卻鋪排自然。

 

其中從四萬首之多的《全唐詩》裏信手拈來錦句描摹如詩如畫展現大唐氣象的一幅幅鏡頭畫卷,那般嚴絲合縫的精妙,其功力可與湯顯祖集唐人詩句為《牡丹亭》裏每一場所寫的“定場詩”比肩,而對於電影鏡頭視角的分析,足可彰顯其專業素質。

 

尤其讚她行文接地氣,閱讀界麵友好,深入淺出,並不象walking bookcase”那樣掉書袋。

不僅時有珠璣字句於我心有戚戚焉,而且她的謀篇布局方式竟然也是我所喜歡采用的。

 

她那洋洋灑灑六集連載,我來總結下,其實焦點有三:“借鏡”、“仁”、詩意電影的“中國美”。

 

 

借鏡,也稱“觀照”,即人物與人物之間的個性、生平事跡可以互為鏡像,是把物理世界裏的對稱美、均衡美通感到精神世界,即西諺所說“世界的某個地方總是生活著另外的一個我”。

 

聶隱娘與偶遇的磨鏡少年之間互為默契與知己,最終攜手走天涯的觀照;

 

 

聶隱娘與自己的嬸母嘉誠公主之間相似的人生悲劇之間的觀照;

 

 

3聶隱娘與自己青梅竹馬的姑舅表哥、也是嬸母嘉誠公主收養的嫡子本來是庶出的魏博節度使田氏家族傳人田季安之間自幼年到成年悲情人生軌跡,包括兩人共同記憶部分的觀照;

 

所有的悲劇裏我認為最具備哲學意義的是“無妄之災”類型的悲劇,即並非由什麽明顯的好人壞人爭鬥造成的悲劇,而是由捉摸不定的“看不見的手”即曆史規律推動的各種因緣巧合集大成後造成的莫名悲劇,這種悲劇的特征就是“無奈”。

 

刺客聶隱娘與自己天真爛漫的前半生----將門千金聶窈七之間的觀照;

 

聶隱娘與她的三位母親之間的關係可以互為參照----生母聶田氏、奶媽、嬸母嘉誠公主;

 

田季安的初戀表妹聶隱娘與田季安的正室夫人也是同為刺客的田元氏,即精精兒之間,同樣從貴胄小姐被訓練成刺客,又與同一個男人糾葛的觀照;

 

聶隱娘窺見田季安、田元氏夫婦對膝下三名幼兒的舐犢情深與聶隱娘的童年記憶、聶隱娘與父母重逢後暗流湧動的親情之間觀照;

 

聶隱娘的“武術導師”道姑與聶隱娘的“精神導師”嬸娘嘉誠公主竟然是一對孿生的皇室姐妹花,這個寓意就更加不言自明了。

 

 

“仁”,大體而言有兩類,有婦人之仁、大道至善的仁。

 

第一類乃是天性,例如我現在就處於母性泛濫的婦人之仁年華,特征是不由自主地要溺愛孩子進而傾向於溺愛身邊所有的親朋好友;

 

第二類,按照我喜愛的作家、《棋王》作者鍾阿城先生的解讀,則是經過思考後的仁,隻要是身心健全者,都具備思考的能力,關鍵在於願不願意開啟慧根;所以,思考與“大道至善之仁”都不是讀書人的專利。偏偏西諺有雲“人們一思考,上帝就發笑”------上帝是不希望人們去思考進而具備質疑、辨別能力的,所以他很憤怒地把因為被蛇慫恿偷吃了善惡樹上的果實而具備了思考、質疑、辯證能力的亞當、夏娃驅逐出了伊甸園。無獨有偶,老子《道德經》有:“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chú)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芻(chú)狗就是祭祀典禮上使用的用草編織成的玩偶。上蒼和聖人都不希望萬物哪怕是“萬物之靈”的人來思考、質疑他們已經頂層設計好了的倫理與秩序。

 

這多麽象嘉誠公主們被設計成為政治聯姻、和親工具的人生規則,多麽象道姑、聶隱娘、田元氏被訓練成殺手的人生規則。

 

但是誠如碗姐姐的解讀,侯孝賢鏡頭裏《刺客聶隱娘》其實是講是一個人的內心孤獨和自我覺醒的故事。我理解也就是從婦人之仁升華為大道至善之仁,通過反思使得聶隱娘無論人生還是精神都進入自由王國的故事。

而那個沉默寡言的,以身作則的,平日裏精心磨鏡為營生,不問江湖事,卻在危難時候拔刀相助的陌生少年則是這個升華反應的催化劑。

磨鏡少年就是不為芻狗,求仁得仁的百姓的象征。

 

 

詩意電影的“中國美”

 

碗姐姐首先強調了侯孝賢洗練的鏡頭運用實際上複刻了中國文史語言的簡潔與詩性,正因為這種簡潔留下的懸念才給了後世的文人或曆史學者“草蛇灰線,伏筆千裏”的推理趣味。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記載曆史的國家之一,而國史最初是經人力刻在龜甲、竹簡等載體上的,費事費時,所以要求用最簡潔又最雋永的語言來敘事。我時常宣傳說其實文言文才是最合乎科學的中文文體----言簡意賅又言之有物,兩種有點兼美可是非常了不起的,如果另外還具備或者幽微,或者深遠的詩意,則更是造化鍾神秀了。

西方直到14世紀才由邏輯學家、聖方濟各會修士奧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約1287年至1347年,奧卡姆(Ockham)位於英格蘭的薩裏郡)提出的一個語言邏輯學的簡約法則“奧卡姆剃刀”--“最簡單的闡釋通常是最正確的”。

古代世界裏,最符合“奧卡姆剃刀”原理的語言發端,一個是中國的文言文,一個是古希臘人開辟的數學體係。

 

《刺客聶隱娘》通過劇中人物的各種主觀視角而不是觀影者視角,散點透視如吳道子筆下山水長卷的展開,一個鏡頭承載千言萬語的手法,既以有我之境,又以無我之境營道盡劇中人、主創者內心,令人回味至今。

 

我對碗姐姐文章的補充、拾遺

 

唐代的話本傳奇是後世許多文學作品的源泉。例如湯顯祖的《牡丹亭》藍本就來源於唐代傳奇《杜麗娘慕色還魂記》。已故作家王小波的多篇小說都脫胎於唐代傳奇。

 

田氏家族領軍的魏博藩鎮節度使,在大唐曆史上真實存在過,隸屬於六鎮節度使安祿山、史思明。

 

有關田氏魏博節度使藩鎮參與政治博弈的故事在唐代就有多個互為參照的版本。最有名的就是出自裴鉶的《聶隱娘》、出自是唐末袁郊所作《甘澤謠》九則故事中最精采的一則《紅線傳》。

這兩則故事相似度頗高,也可互為觀照----都有一位神秘的女飛俠(聶隱娘、紅線),都寫魏博節度使田氏相關的政治鬥爭為背景,裴鉶寫魏博節度使與陳許節度使劉昌裔之間的爭鬥,袁郊寫魏博節度田承嗣使與潞州節度使薛嵩之間的爭鬥。

 

而原著裏聶隱娘對刺殺對象劉昌裔暗生朦朧情愫的微妙之筆便是侯孝賢的影片裏聶隱娘與刺殺對象也是表哥田季安之間由情侶到敵手再化敵為友這一脈故事情節的藍本。

 

這兩位作者本身就是政治沙場的親曆者或見證者。裴鉶官至成都副節度使、袁郊的父親袁滋官至宰相,本人為翰林學士。

 

2  不鏽鋼碗姐姐這個六集係列連載的《聶隱娘影評》本身也具備均衡美------鋪排考據精細,卻不生艱澀厭煩感覺,分析入情入理,銜接得當。這絲絲入扣的六集,就好象音樂裏的六個和弦,自一個中心呈同心圓般的對稱,仿佛一曲蕩漾開來的船歌。

 

不鏽鋼碗姐姐原文見:

啟功先生生前曾經解讀了《紅樓夢》裏的姑舅表兄妹賈寶玉、林黛玉雖然兩小無猜、青梅竹馬,但按照封建倫理,卻必然不能締結婚姻,而寶玉曾經說過的表親關係不如他和林黛玉的兩姨表姐薛寶釵,卻最終按照宗法可以成為寶玉的妻子。

 

因為封建社會裏有個重要法則“骨肉不還家”,也作“姑肉不還家”,即姑姑的孩子不能與舅舅的孩子結婚,否則視為“血親還家”,類同亂倫。

這是因為封建社會為父係社會,血緣上的禁忌以父係為主。

 

姑姑是A家的女兒,舅舅即姑姑的兄弟是A家的兒子,姑姑嫁給B家生了B姓但帶有一半A家血緣(母係)的女孩子C,舅舅生了A姓也帶有一半A家血緣(父係)的男孩子D。如果親兄妹之間,也就是血緣完全相同的孩子之間私通是亂倫,則CD好也就近似半亂倫了,因為一方的父係血緣與另外一方的母係血緣犯衝。

自古“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姑姑出身於A姓,歸屬於B姓,但她的孩子如果通過婚姻又回到A姓,就是血親還家。從財產上來講也不合禮製----姑姑出嫁時候已經帶走了A家的部分財物作為嫁妝,而她的孩子又回到A家來爭財產是不可以的,等於多吃多占。

 

大姨是A家的大女兒,嫁給了B家,生了一個帶有一半A係血緣(母係),B姓即父係血緣為B的女孩子C

二姨是A家的二女兒,嫁給了D家,生了一個帶有一半A係血緣(母係),D姓即父係血緣為D的男孩子E

CE,無論自己的母係血緣還是自己的父係血緣都不會與對方的父係血緣犯衝,所以締結婚姻不會被視為亂倫。

而且他們的母親帶走的是A家部分財物作為各自嫁妝,如果他們通過婚姻,出嫁或入贅的是B家或D家,都不曾讓他們的生母把部分財物作為嫁妝帶走,則也不是多吃多占;

當然你要說他們的母係血緣是相同的啊----我前麵已經說過了封建宗法社會為父係社會,血緣判斷以父係為主。

 

這就也說明了為什麽賈母雖然有心為孫子和外孫女締結秦晉之好網開一麵,但一直思忖的是用自己從娘家史家帶來的私房錢來作為林黛玉、賈寶玉婚姻的開銷,而不是動用賈家的財物,因為林黛玉的母親賈敏已經以豐厚嫁妝形式分得了賈家屬於她的那部分財產,林黛玉如果再以彩禮的形式分割一塊賈家的財物就屬於她們母女倆多吃多占。那有人問了,林黛玉不也可以以陪嫁嫁妝形式再把母親帶入林家的財物帶回賈家嘛!理論上是可以的,這就是曹雪芹的隱筆的精妙了----不是已經有人分析出林黛玉從父母那裏繼承的、原本可以給她撐腰的財物被賈璉、王熙鳳給侵吞了嗎?

 

薛寶釵就不同了。她的母親是王家的小女兒,不曾從賈家帶走財物做嫁妝;而薛寶釵如果嫁入賈家,則是把她從母親的王家以及父親的薛家繼承的財產以嫁妝形式帶入賈府,對於賈府來說是隻賺不賠的。

 

 

《刺客聶隱娘》裏也巧妙地把田季安與聶隱娘(窈七)設計為姑舅表兄妹,實際上已經從宗法製度上否定了他們締結婚姻的合理性。

 

 

 

 

關於《刺客聶隱娘》的音樂。音樂監製是龔琳娜、老鑼夫婦以及淡出的著名音樂人樸樹。不過在電影原聲裏是沒有歌曲的。歌曲----樸樹唱作的《在木星》、龔琳娜夫婦唱作的《一個人沒有同類》都是宣傳片裏的歌。

 

特別有意思的是龔琳娜這首《一個人沒有同類》的標題-----前麵我已經總結了不鏽鋼碗姐姐的分析,其實處處講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似、類比與觀照,卻言之鑿鑿地說,一個人沒有同類,聽著就象反話。

不過縱然有相似的葉子,世界上也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

 

關於我和不鏽鋼碗姐姐之間的“借鏡”。套用泛濫的大俗話---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最近的距離都是心靈的距離。

我在機緣巧合的時刻,偶然地在虛擬世界裏遇見她和她的文章,正是我所需所愛的、、、、、、、、、

 

“給自己點讚,"無人賞,自家拍掌震得千山響"。:)不管別人怎麽看,姐就這麽自信”

留個懸念給她,我也引用唐詩“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崔顥《長幹曲》 ”

“微風驚暮坐,臨牖思悠哉。開門複動竹,疑是故人來。時滴枝上露,稍沾階下苔。何當一入幌,為拂綠琴埃。----李益 《竹窗聞風寄苗發司空曙》”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