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核

電影是怎樣打動我們的
正文

再談創造力 為什麽低成本也能拍出好電影三 評《金陵十三釵》電影製作

(2017-07-24 10:26:39) 下一個

《金陵十三釵》不屬於低成本電影,我怎麽拿他來評論,而且還在《為什麽低成本也能拍出好電影》的題目裏。根據IMDB提供的數據,《金陵十三釵》總投資估計九千四百萬美元,全球票房九千五百萬美元(累計到2012年7月28日)。國內票房超過6.1億元人民幣。如果考慮到宣傳和發行的費用,這部電影的投資和收益大體上持平。

這部電影應該製作的更好,全球票房也應該至少增加一倍。那麽相對於收益的話,這部電影就可以劃為低成本電影這一類。我可不是為了博大家的眼球。下麵我就簡單地說說我的理由。
非洲有種螞蟻,在渡河的時候它們會形成一個螞蟻團,翻滾著渡過河去。在外層的螞蟻會被河水衝走而死亡,但是,總有裏麵的螞蟻會度過河水,幸存下來。我們人類在重大災難來臨的時候會怎樣麵對呢?我不知道,因為我們地球上的人類還沒有作為一個整體麵臨過一場那樣的災難。但是,在1937年的12月。整個南京的老百姓,一起麵臨了一場地獄般的浩劫。
《金陵十三釵》的電影劇本有很大的缺陷,有些缺陷不一定出自創作者的本意。如果我來從新創作這個劇本的話,他會更加具有國際視野,更深刻的主題。我會從以下幾個方麵入手,發力。
我會以平視的視角展現宗教。把神父設置成真神父,而不是假神父。基督教是對普通人的終極關懷,對現實的苦難無能為力。當那麽多無辜的平民麵臨著邪惡地殺戮的時候,不禁要問,上帝在哪裏?怎麽會允許如此邪惡的災難發生。這無疑會動搖對上帝的信仰。但事情不會這麽簡單,有機會相信天堂的存在,讓那些頻臨死亡的災民多少得到些慰籍。
我很敬畏那些在戰場上為國捐軀的勇士,尤其是我們中國勇士。“天堂”的概念能讓基督徒在麵臨死亡的是由有所慰籍。“靖國神社”讓一些邪惡的日本戰犯找到它們死後的歸宿。那個時候的中國人百姓,中國軍人是拿什麽說服自己麵臨死亡。那是一種怎樣的犧牲,把希望留給了別人。這種犧牲更加偉大。
回到我一開始講到的螞蟻過河。在1937年的南京,生或者是死。誰來選擇,或者是選擇誰來犧牲。要比《拯救大兵瑞恩》還要震撼。而且是不分種族和文化背景。
以上就是我對《金陵十三釵》劇本創作的一些想法,很高興和大家分享。
我最近寫了一些關於電影的文章,主要想找到知音,希望在一起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幹一番事業。
請關注我寫的文章《電影是如何打動我們的》,多提寶貴意見。非常感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