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護童心

一己之觀察, 一己之感受, 一己之記錄罷了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微信雜記一則 “什麽是人生的圓滿?”

(2016-10-13 22:23:25) 下一個

 

 

2016年6月15日晴

 

與我的先生和3個孩子度假時, 碰巧遇到西人婚禮, 木橋上放了10個潔白的心形紙袋。 我一直想知道那有什麽涵義。

 

上周的11年前的28青春與82名人的婚姻到今天的39與93在網上引起了無數的評論。那樣的婚姻有什麽可圍觀的呢? 14世紀英國的Geoffrey Chaucer 在他的 《The Canterbury Tales》中描寫了年齡懸殊的婚姻的故事,反映了那個時代對年齡懸殊的婚姻的看法:年長的會因這婚姻受到某種羞辱性的懲罰。

 

我看Chaucer 的故事時總是感覺到英國女子在14世紀就非常強悍,比如其中一個人物是the wife of Bath, 這個女人太厲害了,結過5次婚,先後有5個丈夫,從年老的到年輕的都有。  39VS93的討論,讓我想到了一本談張愛玲與美食的書,記得作者的一個說法說吃鹽水花生是張愛玲享受生命歡悅的理由。 那麽我就想了,又是什麽樣的理由讓一個年輕女子在象牙塔(清華院)中的象牙塔 (一個更靜的教授小院)甘心成為上帝給老人的禮物呢?  我可愛的微信群中有親回答是 “願打願挨,豐富生活,沒什麽不好”,“人家過的好好的,旁人又何必庸人自擾。”  我以為翁會彈鋼琴是童子功,就如曾在慈善音樂會為馬友友鋼琴伴奏的前國務卿賴斯從小學琴,沒想到是楊送她去學的。  如此的豐富生活,的確沒什麽不好,況且楊真的善待 “上帝給他的禮物”。    

 

今晨與僑居在加拿大的敏同學的微聊中, 我一下子得到一個靈感, 有了自己對那10個紙袋的理解:  每一個紙袋將會盛滿新郎和新娘婚姻旅途中的每個階段的共同收獲, 裝滿了第一個, 再是第二個,再是第三個,…, 最後才是第十個。

 

10個紙袋要一一按續裝滿,急不得,跳不過,就像加減法的功課做好了,才能往上晉級做乘除的功課。 往紙袋裏裝什麽呢?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需求,三觀決定了選擇,收獲的東西也就不同了。 人生圓滿與否始終是與自己的決定有關,我三觀裏的人生圓滿就是做好女兒的本分,妻子的本分,晉級母親了就做好母親的本分,再晉級奶奶那麽就做好奶奶的本分。 如果再有幸晉級太祖母,那是大賺了,我就是俗人或庸人一個的想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別讓童心流浪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ziqiao123' 的評論 : 子喬對張愛玲的理解比我深多了,我隻記得她的“虱子袍子論”。 近期子喬評論的書我也要找來看看。
別讓童心流浪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曉青' 的評論 : 謝謝曉青鼓勵。 曉青的書給了許多新移民幫助。
別讓童心流浪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我翻了一下我的借書證,那本書是《張愛玲美食》。這本書,我個人認為寫得一般般,書名吸引我借的,家學淵源的,幾乎都擅長描寫美食佳肴,如曹學芹的紅樓吃喝,金庸的《射雕》裏的黃蓉的廚藝。我猜你的“幸福”篇,也離不開美食吧?
別讓童心流浪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思韻如藍' 的評論 : 我不記得在哪裏看到一個英文句子,大意是這樣的: 你可以不懂微積分(calculus),但要懂Chaucer(喬叟)。 為學分,我學過微積分越學越不喜歡;網上找到的"The Canterbury Tales"的現代版(喬叟的originial的詩對我來說太難)讀得磕磕巴巴,但越讀越起勁。喬叟的書值得我們華人孩子到了高中(16歲以上)讀幾遍。
ziqiao123 回複 悄悄話 童心好文筆。張愛玲曾經說過:“世有三憾事 鰣魚有刺 海棠無香 紅樓未完”,人生雖有憾事,但是園不園滿由自己定。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寫得真好!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很有思想的文,圖也配得好,那本書是《民國太太額廚房》嗎?我回頭想寫一篇什麽是幸福?:)
思韻如藍 回複 悄悄話 童心也讀過"The Canterbury Tales"? 我隻是聽我的學英美文學的妹妹介紹過。童心真的好學廣閱,做你的孩子們是福氣。我和你一樣,隻願與我同齡的先生共同成長,共同盛放生命的福杯。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