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美國的南北恩怨》裏, 我們聊了美國主流社會在十九世紀內戰後的愛恨情仇。 你可知, 美國還有一批不為“凡事”煩擾的人們, 他們是十八世紀從歐洲遷徙到新世界的阿米希人。
在美國生活過的人都知道, 這個國家除了幾個大城市算得上高樓林立, 熙熙攘攘, 其他地方則更像是鄉村。 阿米希人的聚集地若不是公路上時時出現的馬車和騎著腳踏車的老婦,乍看起來, 似乎也跟別的地方沒有太大區別。
我們的阿米希導遊說, 她們喜歡這種簡單樸素和沒有科技幹擾的鄉村生活。即便是在現在人手一機的互聯網時代,也要過著沒有電網的日子。
這個理念倒和美國近幾年一些被”第一世界選擇性困難”而物極必反的”返樸歸真“新興派有些不約而同了,不過, 阿米希人要前衛了三百多年。因為 十八世紀就從歐洲遷移到美國賓夕法尼亞, 他們更一直定格在那個時代的服飾和生活習慣上。如果你想時空倒轉二百年, 這裏確是要比佛吉尼亞的仿古小鎮Wiliamsburg 來得更真實。 隻不過, 阿米希人似乎越來越不純粹了。 他們雖然沒有電網,但家裏可以有獨立發電的設備和基本的電器;雖然不能開車, 但搭乘他人的汽車是可以通融的;雖然堅持傳統醫療土方, 但若遇到疑難雜症時也會求助於現代醫療。 如此看來, 阿米希人堅持的底線更是沒有電網, 沒有手機, 沒有電視, 更沒有互聯網的與世隔絕。閑暇時, 他們的娛樂項目是去附近的大劇院看聖經故事。 忽然覺著, 如此簡單的生活方式倒是解決了現代人的網路焦慮症, 當我們在社交平台上手指飛舞時 ,他們在和摸得著看得見的朋友麵對麵的交流; 當我們在追逐當下新潮時, 反對奢華的他們早已無欲而剛; 當我們為子女教育心力憔悴時, 他們…
不過,說到阿米希人的子女教育, 我卻無法繼續正麵的措辭了。 阿米希人為了保證後代能沿襲自己的生活方式, 他們自辦學校選擇性教育。 先拋開他們家庭作坊式教育結構的質量問題, 光學校最高年級隻設置到初中,就已經讓人目瞪口呆了。 你是否很難想象, 在當今的美國社會,還有這樣一批孩子在十三四歲時便離開學校,回家幫忙打理生計了。即便是孩子成年後,很多阿米希家庭會讓他們自由選擇生活道路,但我們不難想象從未真正了解過這個世界的他們又有幾個能走出自己早已熟悉的生活天地呢?
一路趕著馬車帶我們穿過阿米希人村莊的阿米希導遊微笑地說:我喜歡我們這樣的生活。 通常,我會敬佩這樣返樸歸真的實踐者。但當此話出自於一個從未出個遠門, 沒有接受完基礎教育, 又從小和現代社會隔離的人之口時,我卻不知該如何作答了。
其實放棄是個奢侈品, 隻有在你擁有足夠的認知與眼界時,才可以說是放棄。反之,則是被拋棄。也就是說阿米希的年青人們更是被現代社會所拋棄。我和同行的朋友們不禁感歎阿米希人通過割斷孩子對知識的學習,對世界的認識,來延續自己的生活方式,其實是對孩子的極大不公。可過後在想, 我們哪個不是或多或少的阿米希人呢?我們在教育孩子時,何嚐不是以自己的見識來引導呢?阿米希人無非是在做他們認為對孩子好對孩子負責的事情而已。 就如同, 華人覺得硬件知識最牢靠,所以我們絕不讓孩子在補習班和GPA上落後於人;老美覺得體育精神最關鍵,所以他們冒著孩子腦子撞成篩的風險也要衝;老印覺著啥都能弱就是嘴皮子功夫不能差,所以他們的孩子在辯論演講上幹勁十足;阿米希人覺得簡單的生活最幸福,所以他們讓孩子不再接受外麵的幹擾。 如此看來, 阿米希人隻是見解太過與眾不同而飽受爭議而已。這世上的父母, 又有幾個不是按著自己的見解而安排著孩子的生活, 開闊又或是限製著孩子的視野與認知?當然, 這所有的所有都是以愛的名義。
如此看來, 造訪阿米希人對主流人士來講也是腦洞大開的有趣經曆, 就如同看哈哈鏡裏的自己:這絕對跟我無關, 卻也依稀相識。
我在加拿大,所在的住處是在一大群阿米希人的附近,平時的社交圈是阿米西希人的近現代派後代,個人覺得挺好。
這邊的近現代派阿米西後人,家庭學校辦到初中,高中大部分就進入國家公立學校,據我所了解,他們的家庭教育比起小女所在公立學校相對更加全麵,同時特別注重家庭以及道德教育。
這取決於每個人對利害的取舍了, 也就回到一個人自身認知能力了。
謝謝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