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毛囡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五、六十年代中國科技情報所與國外機構互換資料的幾份原件

(2021-05-13 11:53:31) 下一個

五、六十年代中國科技情報所與國外機構互換資料的幾份原件

     下麵是中國科技情報所與美國、加拿大大學、刊物出版機構等互換期刊資料資料等的一些來往信件的原件。
這種交換從五十年代就開始了。圖1、2是和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圖書館的交換信件,59年開始,到64年還在繼續。

   下圖是58年和美國費城醫師學院圖書館聯係的信件:

美國全國科學文摘與索引機構的信件:

美國路易絲安娜大學的信件:

美國Perkin-Elmer 公司的信件:

美國新藥雜誌的聯係的信件:

 雖然都說文革前是閉關鎖國,實際和西方的聯係交流還是一直有的, 直到七十年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毛囡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西北東南' 的評論 :
查資料的時候,發現中央民族學院的教授名錄一直沒有更新。還有若幹地方民族學院的教授名錄,似乎也沒見到。若有新的資料,請費心整理更新。問好。
------------------------------------------------------------------------------------
你好!中央民族學院的教授到是有新的級別資料可更新的,去年本來想更新的,貼了幾個學校的,感到感興趣的不很多,就沒興致繼續了。
毛囡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呂洞賓' 的評論 :
前一段時間國內將茅台院士吹得沸沸揚揚的,好像釀酒的不該出院士。我在您的名錄沒有找到江南大學(也就是無錫輕工學院),這是我國釀酒學科的王牌學校。

據我的印象,釀造屬於不小的二級學科,上世紀二十年代就有MIT的博士學成回國的,少說也是二級教授,搞不好一級教授,像朱物華那樣。而有的二級學科學科解放後才成立的,最高也就三級。

我的請求是您能否按照學科分類做一個名錄?其意義不亞於按學校排名。謝謝。
------------------------------------------------------------------------------------

名錄學校是根據56年高教部發的名單列的。那上麵沒無錫輕工學院(可能屬地方院校),象這種學校很多人是評工程師頭銜而不是教授頭銜,我沒這學校的資料。
你希望名錄"按照學科分類",我以前發過一篇"主要工科院校一,二教授的原工作單位和學科"可參看,要做一個完整的目錄沒有這個條件和能力,如前說的,我隻是業餘愛好。
毛囡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呂洞賓' 的評論 :
"五十年代教授名錄,遺漏了測繪學家董鍾林教授。"
------------------------------------------------------------------------------------
你好!你提到的董鍾林教授介紹我也看過,因在我收集名單中,那兩個學校都沒董教授,故沒列上。當然我沒收集到完整的名單,有的名冊也不是同一時期的。如把葉雪安教授計入同濟大學,是56年評級時他在同濟的名單上,但我約兩年更新名錄時,武漢地區的名單是依據一份80年湖北省高校教授名冊,葉雪安在武漢測繪學院名單。我是業餘收集的資料,不是官方發布名錄,遺漏難免,很歡迎網友的指正和補充。
西北東南 回複 悄悄話 查資料的時候,發現中央民族學院的教授名錄一直沒有更新。還有若幹地方民族學院的教授名錄,似乎也沒見到。若有新的資料,請費心整理更新。問好。
呂洞賓 回複 悄悄話 二, 前一段時間國內將茅台院士吹得沸沸揚揚的,好像釀酒的不該出院士。我在您的名錄沒有找到江南大學(也就是無錫輕工學院),這是我國釀酒學科的王牌學校。

據我的印象,釀造屬於不小的二級學科,上世紀二十年代就有MIT的博士學成回國的,少說也是二級教授,搞不好一級教授,像朱物華那樣。而有的二級學科學科解放後才成立的,最高也就三級。

我的請求是您能否按照學科分類做一個名錄?其意義不亞於按學校排名。謝謝。
呂洞賓 回複 悄悄話 毛先生,

向您提出一些請求, 不知算不算無理:

一, 您的五十年代教授名錄,遺漏了測繪學家董鍾林教授。

據百度百科介紹,他是和王之卓、夏堅白、陳永齡一同被錄取,遠赴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土木工程係攻讀測量專業。1935年獲得皇家大地測量師文憑(DIC),以後在時任中英庚款董事會常務董事李四光教授的幫助下,轉美國康奈爾大學繼續學習,獲美國康奈爾大學大地測量博士(PHD) 。

學成回國後,董鍾林先後任廣西大學、複旦大學、同濟大學、武漢測繪學院教授。學術成就突出,成為我國測繪界的四傑之一(王之卓、夏堅白、陳永齡、董鍾林)。

上世紀50年代初,因院係調整,複旦大學撤銷了“土木工程係”,該係並入上海交通大學,不久又劃入同濟大學,董鍾林與夏堅白、王之卓、俞征等教授曾在同濟大學共事。1956年,經曆第三次調整,同濟大學測量係調整至武漢測量製圖學院(後更名為武漢測繪學院),建製縮編為測量教研室。1956年正直全國高校評定教授工資級別,當他到武漢測量製圖學院報到以後,他被定為三級教授(同事夏堅白、王之卓均為一級)。在這一番折騰後,董鍾林先生自動離職,回到上海。有人認為,他的“平差法”的研究成果沒有給予足夠認可使他耿耿於懷,也是離職的原因之一。回到上海後仍居住在複旦大學第二宿舍(徐匯村)。

百度這裏可能有誤,據武漢大學測繪學高時瀏教授說, 這個測繪界的四傑應為測繪後四傑,葉雪按等四人先他們去歐洲留學,為前四傑。

您將葉雪安的一級教授計入同濟大學,應該也有董鍾林的教職。能否查找一下?這也算當時為數不多的一樁公案吧。
呂洞賓 回複 悄悄話 當年情報所的資料的來源有文章專門介紹過,在香港和英國都有專人訂閱當時的科技雜誌和書籍,然後郵寄到情報所,情報所再送交印刷廠影音或製成縮微膠片分發到科學院分院的情報所。

當時的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陣營中西方科技資料收集得最為全麵的國家,以至於有東歐國家的科研人員到我國查閱資料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