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之旅 (12)讚比亞一瞥
快樂玉子
2017年8月16日星期二下午
大巴士上了維多利亞瀑布橋,一過橋就是讚比亞的利文斯敦市。
百年老橋全部由鋼鐵鑄成,當年大橋是在英國製造完畢後由火車運來非洲的。
遠遠觀望大橋是一道風景,現在車行在橋上,感覺橋身微微顫抖。
窗口望出去,不寬的橋麵上還留著火車鐵軌道。橋的中端有一觀景小亭。那裏是蹦極愛好者的天堂。
從小亭的繩索處跳下去,像一塊被甩去的石頭,忽地落入百多米深的峽穀中,托住石頭的是讚比西河的滔滔流水。
大巴停在地處津巴布韋和讚比亞交界的利文斯頓市,讚比亞海關到了。
導遊下車去海關交涉,留在車裏的一行人無所事事,不由打開車窗,與湧上來的小販討價還價。
有人買了木製動物紀念品,也有買木製的廚房小工具。
你問我買了啥?津巴布韋的百萬大鈔。
我對數字沒有概念,那麽多零,先生說是億。
一瞬間變成億萬富翁了啊!海市蜃樓般的發財幻夢。
這種錢早已不在市麵通用。它是當年津巴布韋通貨膨脹的見證,於遊人的我隻是一個紀念品而已。
讚比亞海關規定持香港護照的遊人免簽,加拿大護照需要付五十美金簽證費。香港護照含金量很高啊。
又是一番拍照打手模。
午時火辣辣的太陽又熱又曬。拿到簽證後竟讓遊人步行入關。大巴士被留下單獨作安檢。是擔心恐怖分子的自殺炸彈?可惡的恐怖分子把世界變得越來越敏感多疑到處草木皆兵。好在走路時間不是太長。
再登上巴士後我們直奔利文斯敦市的維多利亞瀑布公園。
導遊Gin告訴我們,由於維多利亞瀑布地跨津巴布韋和讚比亞。兩個國家都吹噓自己是瀑布的擁有者。在津巴布韋的那一麵欣賞到瀑布的大部分風景,但仍有一部分在讚比亞莫西奧圖尼亞公園的一側才能看得清楚。當年利文斯敦就是在讚比亞這邊發現了瀑布。
莫西奧圖尼亞公園門口的瀑布地形圖塑繪吸引了南來北往的遊人。立體造型讓人一覽無餘地看清整個瀑布以及瀑布附近地區的地形地貌。
讚比亞的一側有一座刀邊橋(knife Edge Bridge)。橋連接了二座懸崖,那裏離瀑布的距離最近。
莫西奧圖尼亞公園進口也有一座利文斯敦雕像。他頭戴遮陽帽手遮著眼,好像是為遮擋瀑布騰起的雨霧。這座雕塑可能想表現當年利文斯敦發現瀑布時的驚喜。
與津巴布韋的維多利亞市不同,那裏幾乎全是遊人。利文斯敦市卻能看到許多當地人。讚比亞自然資源豐富,銅礦最為出名。經濟發展水平日漸提高,與通貨膨脹的津巴布韋相比,讚比亞人已逐漸擺脫貧困進入發展中國家的行列。隨著生活的不斷改善,讚比亞人對旅遊的興趣越來越濃。你看,公園門口圍著一群當地學生,欣賞祖國山水的孩子們聚精會神地聽導遊講解。
沿著觀景步道一路往前走。過了水簾般的馬蹄瀑布便看見刀邊橋了。
難怪她起這麽個名字。導遊Stephen在前麵帶路,拍下懸崖絕壁和小橋的風景。橋把兩座似刀切的懸崖連在一起,恐高的人走在橋上難免膽戰心驚。
遊人喜歡站在橋上觀景。橋讓遊人與瀑布貼得更近,白色的瀑布陡峭的岩壁,尤其是峽穀下的滾滾流水,清晰可見一目了然。
站在觀景台旁,聽瀑布水聲隆隆,率性地伸出手去,托一手細細的水霧。
瀑布公園外有一個不小的集市,沒有時間逛了。
大巴穿過利文斯敦市,去機場的路上溜一眼市容。
利文斯敦市的大街小巷非常的整潔漂亮,街邊路旁到處是鮮花。望不盡的綠色,綠葉綠藤綠草地,草地旁座落著一幢幢英式風格的二三層小樓,時間仿佛止了腳步,停在了曾經的緩慢精致的歲月。她曾經是讚比亞的首都。後來讚比亞首都搬遷到盧莎卡(Lusaka),利文斯敦市仍然是遊人流連忘返的城市。
三點多到達利文斯敦機場。
機場不大,時尚的大廣告牌透露出讚比亞現代化的氣息。看一眼飛行時刻表,沒幾班飛機,寥寥無幾的幾個候機乘客。
我們一來,一下子多了三十幾個人,候機廳頓時添了人氣。
還有幾小時空閑時間,去外麵走走。
路邊的大樹又高又粗,站在樹蔭下回望機場。又見一座利文斯敦雕像。拄著拐杖的他行走在古老的非洲大地上。利文斯敦人銘記著為這塊土地貢獻了畢生善良和智慧的歐洲人。
機場門外持槍的武警來來回回巡走,還是女的警察!二三個姑娘一起,有說有笑一副輕鬆自在。怎麽看都覺得冷冰冰的槍背在她們身上有些不倫不類,就像如此美麗的城市卻不時遇到全副武裝的兵。
檢票了。
站在一塊指定的墊子上,麵對鏡頭,不是照相,是檢查有否發燒。一個接一個地檢查,好在登機的人不多。
又不是流行病時節,為何弄得人心惶惶 ?
緊張警惕的氣息無處不在。也許為了維護這個城市的平靜安寧,利文斯敦市人竭盡全力地避免和阻攔醜陋和罪惡的發生。
別了,美麗的莫西奧圖尼亞瀑布和利文斯敦小城!但願寧靜祥和的日子來日方長,祝福利文斯敦人能廝守大自然賜予他們的那塊樂土。
連我自己都覺得這樣的祝願有些蒼白。遊人大多浮光掠影地看世界,無人細究寧靜美好背後的零零總總。若利文斯敦地下有知,會不會後悔當年把這塊美好的土地展示給世人呢?
印著肯尼亞航班紅色標記的飛機開始起飛,下個目的地肯尼亞首都內羅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