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你站在哪一邊

(2020-05-03 09:42:29) 下一個

你會站在哪一邊?

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利尼娜》對婚姻和家庭的悟言是: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 不辛的家庭

各有各的不辛.“

 

當前, 我們身在美國的華裔就是處在這樣一個不幸的家庭裏. 中國是養育我們的母親; 美國是扶植我們的父親. 可是, 自從2016 開始, 我們的父母互相對不上眼了, 不高興了, 都是為了錢的問題, 先是打口水戰, 然後打了貿易戰, 現在有人把新冠疫情比作第三次世界大戰, 美中兩國又站在兩個對立的戰壕裏天天吵吵嚷嚷, 磨刀霍霍, 大有大戰一場, 鬧離婚之意. 我們作為中美兩國的子女,  麵臨著這樣一個可能的現實: 如果中美打開大戰, 像父母撕破臉鬧離婚, 你是跟母親, 還是跟父親? 

鑒於現狀, 這種擔心並不是多餘的, 或著是毫無根據的. 於是, 我出於好奇, 我想知道我周圍的親朋好友是怎麽想這個問題的. 我做了一個微信調查. 在我微信群裏跟我有聯絡的一百十六個人中, 我挑選了二十四個人, 參與我的微信調查的條件必須是: 美國公民, 中國大陸出生, 第一代移民, 中產階層.

我問了他們下麵這個問題:

“如果中國與美國打仗, 你會站在哪一邊?”

其實, 我自己也很清楚, 這是一個過於簡單化, 還缺乏完整的邏輯性, 還非常敏感, 還有點政治傾向, 而且內涵膚淺的問題.

第一,“中國還是美國”國的概念是有多種意義的.  從廣義上, 泛泛來看是講一個國家, 但是其中狹義還包括許多不同的內容: 1) 政治性的, 中國政府是由中國共產黨組成的政府; 而美國是由美國民眾選出來的總統特朗普來領導的; 2) 民族性的, 中國以漢族為主, 及55 個少數民族; 美國是多民族的大熔爐; 3) 地域性的, 中國是指大陸, 香港和台灣; 美國有阿拉斯加, 夏威夷和美國本土; 4) 文化性的, 中國有5千年留下的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 包括它的飲食文化; 美國是多元化的文化, 包括它的快餐文化; 5) 倫理性, 中國是親生的窮媽媽, 美國是過繼的富爸爸, 以利還是以義為選擇標準, 涉及到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 還有是誰先打起來, 這是一個正義和公平的問題, 涉及到人的正義感.

因此人們很容易受到其中任何一條的影響而左右其判斷和選擇.

第二, 生活中除了黑白以外, 還有灰色, 而且灰色還有種多層次. 我的問題給予的選擇隻是A或者B. 但是我得到的更多的回答恰恰即不是A,又不是B, 而是C, 或者D, 和E.

第三, 在這百年一次新冠瘟疫盛行的非常時期, 我們每個旅美華人對自己所處的位置, 所持的觀點, 心裏都有一本書. 在我的心中那本書裏, 清清楚楚密密麻麻地寫著我的心跡: 首先, 我的臉上天天掛著一個大寫的無奈, 這病毒也太肆無忌憚了, 到處搔擾, 防不勝防, 更荒唐的是, 人類對比一粒塵埃更小的東西都毫無辦法; 其次, 我的腦子裏常常嵌著深深的負罪感. 因為這新冠病毒是先從中國武漢爆發出來的, 而我是一個中國人, 好像是我一個人做了一件害人害己傷天害理的事, 鬧得全世界都雞犬不寧;  然後, 我為自己是一個人而感到羞恥. 當我看到在密西根, 那些四肢發達,殺氣騰騰的美國彪悍大漢,在病疫的高峰期, 扛著機關槍, 一副向新冠病毒宣戰並能用他們手上AK-47完全根除新冠病毒的氣勢. 他們聚集在市政府大樓麵前, 吵著要開工解禁, 嚷著要民主自由. 我心想, 人類如此的愚蠢, 如果我能轉世的話, 下輩子我絕對不想做人了, 我想做一條比人類更聰明的大魚, 自由自在地海洋中遨遊; 最後, 我心中有時充滿著憤怒. 當我看到亞裔同胞在紐約的地鐵內被人無辜謾罵,被人凶狠毆打, 慘遭歧視. 我恨不得馬上飛去香港跟成龍去學一下中國功夫, 學一學怎麽拳打腳踢, 既可以幫人又可以自衛,

但是, 我知道, 我所問的是當下一個很敏感的問題, 不是每個人都會樂意把自己心裏的那本書, 還有書裏的隱秘, 跟我分享, 向我公開的. 

還好, 我在改AP考卷時認識的一位老師, 她在微信裏鼓勵我, 並對我說: ”支持你的調研!“ 

還有一位朋友給我出一個很好的建議: 用穀歌的調查報告形式發在朋友圈內, 大家回答是匿名的.

最後, 我還是用了我的那一句非常簡單問題問了大家.

在一般的社會調查中,  統計學意義(statistical significance)至關重要. 因為人數少, 而且參與對象僅限於我的親戚朋友, 所以我的調查是在統計學上的社會意義不大. 但是我還是有信心地說. 這個調查結果代表了我的社會圈子裏美籍華人的想法. 所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我微信調查的結果是, 在中國美國打仗的前提下, 在二十四人中間, 7個人會站在中國一邊, 5個人會站在美國一邊, 7 個人會持中立的態度, 其中包括有一個人說, 因為這個問題太糾結. 3個人回複了我的微信, 但是他們的回答是, 中國美國不會打仗的. 最後2個因為沒有回複我的微信,於是就沒有答案了.

調查的結果其實隻是三大類: 站在中國一邊的占29.2%, 站在美國一邊的占20.8%, 除了2個人沒給我回答占了8.3% , 其餘都是站在中間立場的, 共占41.7% . 

選擇中立的原因是不想選任何一邊, 如果是按這個原則進一步推測, 那麽那三位不希望或者覺得不會有中美戰爭的選擇, 也是不想選擇任何一邊, 所以也應該屬於中立的選擇 29.2% + 12.5%, 那麽中立總數達到41.7%, 比另外兩個中美選擇要多得多. 所以說, 更多的子女們不想父母鬧離婚, 他們想的是父母能平平安安, 和和諧諧地過日子, 不要一三五小吵, 二四六大吵, 有話好好地說, 有問題理性地解決.

選擇站在美國一邊, 原因是, 在加入美國籍時已經宣誓過了, 要忠誠於美國, 把美國的利益放在首位. 我覺得這很有道理. 這也是我經常想到的一個問題. 除此以外, 還有的人說, 自己和自己的子孫都在美國紮根了. 美國就是自己的家. 還有一個回答反映了對中國政治製度的不信任, 不認同. 

選擇站在中國一邊的, 也包括了我自己. 讓我來講講自己的原因.

2019年十月份我回中國辦事, 我抽空去了在上海淮海中路上的國泰電影院看電影. 這是我離開上海35年後, 第一次進中國的電影院. 我看的還是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 周年而拍的一部宣傳片-《我和我的祖國》. 這是一部很普通的電影, 美國的電影網站IMDB的評分隻給了6.4分 /10分. 平時我對7分以下的電影都沒有太大的興趣. 這部電影裏還有一首很普通的歌, 是王菲唱的. 

我連自己都沒想到, 看這部普通的電影看得我熱血沸騰, 淚流滿麵. 回美國後, 有一段時間, 我還會反反複複聆聽了王菲唱的那首歌. 我喜歡她那清心, 純情, 空靈之音. 王菲以一個天籟般的童聲唱了這首歌, 一下子穿越了時空, 把我拉回到了我的兒時, 讓我感到無比親切, 所以我想借此歌來尋覓我在上海看這部電影時那種被震撼的感覺:

《我和我的祖國》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
無論我走到哪裏都流出一首讚歌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條河
嫋嫋炊煙,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轍
我最親愛的祖國
我永遠緊依著你的心窩
你用你那母親的脈搏和我訴說

我的祖國和我
像海和浪花一朵, 浪是那海的赤子, 海是那浪的依托
每當大海在微笑, 我就是笑的漩渦
我分擔著, 海的憂愁, 分享海的歡樂
我最親愛的祖國, 你是大海永不幹涸
永遠給我, 碧浪輕波, 心中的歌

我問自己為什麽會被這麽一首歌, 這麽一個電影而感動? 

我想知道自己真正的內心深處對故鄉的感情. 盡管我在美國時間遠遠超過了在中國的時間. 在美國, 我看過紅塵煙雲, 嚐過苦辣甘甜, 經曆過滄海桑田, 邁過了人生幾個裏程碑: 求學, 成家, 生子, 工作, 立業. 可是上海永遠是我的故鄉. 盡管, 在那裏, 在那時, 我們窮得一無所有: 沒有漂亮的衣服可穿, 沒有佳肴可嚐, 沒有財產可擁.  可是我們擁有過生命中最珍貴最美麗的東西: 有我, 有你, 有我們, 有大家; 有無盡的時間; 有青春加愛情; 有天真和浪漫; 有純粹的快樂; 還有無數的人生最美的珍藏. 

這是我對故鄉最原始的感情, 跟政治和跟經濟毫無關係.

後來, 每隔三四年回一次故鄉, 我每次回家都要先買一張新的地圖. 借助於新地圖, 我偶爾可以找到一點點的過去.  我親眼見證了那裏日新月異的變化, 那裏的蓬勃發展. 我為故鄉的變化感到興奮, 感到自豪, 盡管故鄉還有這樣那樣的問題.

有時, 我還會問我自己, 如果我當時沒有來美國, 那我現在會過哪一種生活? 會成怎麽樣的一個人? 會有怎樣的人生感悟?

也許有人會問我: 那麽你三十多年前為什麽選擇去美國? 

在當時, 我選擇了去美國, 不是因為政治迫害, 不是因為戰爭殘酷, 不是因為毒梟暴力, 也不是因為走投無路.

在當時, 在一個沒有選擇的社會, 突然間我的生命中多了一個選擇, 我就奮不顧身地拋棄我擁有的一切美好, 來到了美國. 為了尋找一個那個虛無縹緲的美國夢, 為了一個更美好, 更幸福, 更自由, 更光明的未來. 

一個無知的未來.

年輕時期的我沒有想到, 經曆了歲月之後, 我才知道, 中國是一棵樹的根, 美國是那棵樹上的綠葉. 樹越高, 葉越茂密, 它的根就越根深蒂固.

年輕時期的我更沒有想到, 現在的我竟變成了錢鍾書《圍城》裏的一個角色.

前幾天, 我跟我先生聊起了中國美國之間矛盾和戰爭的問題, 我問他: ”如果中國美國真的打起來了, 美國政府會把我像當年二戰時期把日本人關在集中營一樣, 把我關起來, 那你怎麽辦?“

”那我會在集中營旁邊搭一個露營的帳篷, 天天給你送你愛喝的豆漿.“ 他回答.

當我聽到他所說的, 我眨了一眨我的眼睛, 我不知道, 我是應該哭, 還是笑.

最後我還是笑了.

我傻傻地笑著, 衝著他說: “你太可愛了, 太貼心了! “ 

可是, 我接著還對他說:

“如果中國和美國真的打起來了, 我會第一時間放棄美國公民權, 離開美國, 流浪地球!”

其實, 我跟我微信群的大多數的親戚朋友一樣, 心裏希望著, 並祈禱著, 中美之間沒有戰爭. 

有人問羅素 (Bertrand Russell 英國的哲學家文學家1872-1970) 留給下一代他的一生的感悟是什麽. 他說, “有兩點,  其一關於智慧, 其二關於道德. 有關智慧, 是不管你是在研究什麽事物, 還是在思考任何觀點, 隻問你自己, 事實是什麽, 以及這些事實所證實的真理是什麽; 有關道德, 十分簡單,  愛是明智的, 恨是愚蠢的. 在這個日益緊密相連的世界, 我們必須學會容忍彼此, 想要共存, 而非共亡, 我們就必須學會寬容與忍讓, 因為它們對於人類在這個星球上的存續, 是至關重要的.

事實, 真理, 愛 和寬容

是打開世界和平大門

的一把鎖

 

寫在2020年5月1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人生是修行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野性de思維' 的評論 : 謝謝你!
野性de思維 回複 悄悄話 寫的細膩、耐讀。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