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行

修學佛法多年,深感佛法博大進深,受益匪淺,願與有緣眾生共沾法喜,同登彼岸。
正文

佛性常隨自性行,廣度有緣聽佛音(上)——2016年10月1日盧軍宏台長台灣台北世界佛友見麵會開示摘要

(2016-10-25 07:15:30) 下一個

 

佛法誓言眾生悟,慈心善念要守護;佛性常隨自性行,廣度有緣聽佛音。

感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龍天護法,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

尊敬的各位法師、各位來自世界各地的佛友們,大家好!

觀世音菩薩慈悲加持,讓我們來到了寶島,繼續弘揚中華文化,弘揚佛法的精髓,這是我們前世的福德所造。

當今世界人心渙散,很多人都為自己著想,眾生所造諸惡業,隨著末法時期,進入了報應階段。所以現在的報應越來越快,天災人禍不斷。我們需要的是以慈悲心、容忍心和忍辱心,在這個世界上接受有和承受無的變化。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在變化,一會兒有一會兒沒有。這個世界一切無常,今天有不代表永遠有,今天沒有也不代表以後沒有,這個世界一切都在變化。前幾天台灣的14級台風,這兩天就走了,一切都是似有似無的。這個世界上,人的責任心起了變化,沒有一個人為別人想,家庭才會變得越來越糟糕;個個都為自己想,所以個個都在內心變得越來越自私。現在的人容不得別人,不但容不得別人,連自己的妻子孩子都容不得。自私造成了社會問題。不要以個人利益為重,也不要以自我為重,這個世界就不會變成那麽自私。我們要改變它,就要用佛法來教育眾生變得越來越慈悲,要有人傷我痛的佛學精神,來讓自己得到更多改變。學佛就是改變當下。(掌聲)

現代社會崇尚物質享受,忽略了精神世界的充實,所以很多人家裏什麽都有,但是心靈卻越來越痛苦,因為貪心不足,永遠得不到滿足,心靈的扭曲造成了人生的迷茫空虛和痛苦。學佛人要放下對物質無窮的欲望,一個人欲望越多,慢慢隨著時間的變化會不斷生根發芽,得不到滿足就會不斷再去追求,人就在無窮的欲望中,得不到真正的幸福和快樂。要真正地放下自己,才是解脫。佛法說出生和死亡並不存在,就是因為我們自己對出生死亡的概念信以為真,我們以為自己活著就是活著,以為自己死了就是死了,這就是一個概念性的問題,人活著的時候沒有認為自己活著,有一天要死了也沒有想到自己很快就會死了,這些都是一種幻相,因為無窮的追求那些幻相,才會得到無窮的痛苦。很多人買房子,以為房子買下來了就永遠是自己的,殊不知幾年之後又把它賣掉了。這個世界上的一切帶給我們很大的痛苦,活在世界上要懂得,心靈的欠缺很難彌補,物質上的欠缺還能擁有,今天買不起一樣東西,可能時間長了就買得起了。人要有良好的心智,要用平衡的心態少衝突、多鎮定、多寬容,少嫉妒別人、多原諒別人,這個人心中才會沒有仇恨。整天掛著臉一副恨別人的樣子,不是學佛人良好的心態,整天恨別人,心靈才不會純潔。好好學習樂觀的心態來自於寬容大度,要好好學佛,要寬容,美麗的心靈來自於善解人意。當一個人能夠理解別人,這個人就能善解人意,與世無爭。碰到不好的逆境,要能沉得住氣、定得下來,因為困難和苦難是鍛煉人的最好的條件和基礎。不要計較人生一時的得失,想一想我們年輕的時候有多少計較,為了爭一樣東西,和同學、老師、朋友為了一時的得失產生了多少煩惱,現在想起來多麽可笑,實際上這一切早就沒有了,這種感覺在今天沒有了,事實上這就是屬於幻覺,當你今天還擁有這個感覺的時候,你就還在幻覺當中。很多真正出家修行的人,修得好的,是完全放得下的;很多人心沒有出家,不行;很多居士雖然沒有出家但是心在出家。希望所有人都要以心來守住自己的本原,就是佛緣,讓自己的心真正懂得解脫,不斷地修身養性,才能品嚐到真正的修行脫離自我的喜悅。很多人的憂鬱症就是留意失去的東西,永遠不舍得忘記。把自己得到的全部忘記了,最後讓自己變得輕鬆一點,如果把過去得到的東西永遠留在心中,就像很多人離婚了卻一直不願意相信自己的妻子或先生離開了一樣,永遠沉浸在痛苦當中,走不出人間的煩惱道。學佛人一定要學會調理自己的身心,真正的修行,天上地下任我行。(掌聲)

一個人的心不能錯,心錯就會影響你的正常生活,一個人錯就錯在心錯,心把別人想偏了,一生就偏了,心把別人想得好,一生就很好。我們要懂得,精神上要安靜,一個人精神病,就是因為不能安靜,碰到人間不管什麽煩惱,心靜不下來,不停的跳、鬧,接下來就出事了。心靜神自明,一個心靜得下來的人,他的神清,才能氣爽,一個很開心的人,精神非常好;一個人經常很憂鬱的人,看上去就像神經病。一個人的精神很重要,大度的人天地廣,所以人要學會大度,要學彌勒佛,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現在我們碰到一點點事情就不能容忍對方,哪有慈悲?慈悲心早就九霄雲散了。慈悲心和氣和有善念都是連在一起的,當看到別人可憐的時候,心就會產生善良的念頭,有善良的念頭的時候,氣就會和,一個氣和的人,就能看破超越愛和恨,看淡人間的事情,使我們學會坦然平等視眾生。今天把大家看作你的親戚、好朋友,你的心就會越來越幹淨,如來如去的自在。修行要學會克服自己的貪,不要貪,不要恨,不要做愚癡的事情。做愚癡的事情隻會讓你越來越愚癡和失去自性;你的恨會讓你仇恨這個世界,缺少朋友;你的貪念會讓你變得越來越不自在,覺睡不好、飯吃不下,越來越失去自己的本性。保護好自己,要明心見性。明心首先要學會忍耐,一件事情能夠平息,最終靠的是忍耐,而不是爭鬥,這個世界的爭鬥解決不了問題,隻有忍耐的人,在中國傳統上講叫“柔能克剛”。一個人能夠忍耐,就能解決所有問題,不能忍耐就解決不了所有問題,忍耐能讓自己變得心平氣和。(掌聲)

不要太把身體當回事情,身體是我們的色身,不屬於我們能控製的範圍。很多人說要控製自己。你能控製嗎?你的體重控製得了嗎?你餓得頭昏眼花想吃東西,能控製嗎?想跟別人吵架,能控製嗎?恨別人的時候,思維能控製你的肉身嗎?站起來就要吵架打架。何況色身之外的一切物質和感情?很多人根本控製不了自己,想發脾氣就發脾氣,想罵人就罵人,想跟自己的妻子丈夫鬧就鬧,終有一天會有報應。眾生習慣於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所以不能讓自己有限的生命去做無限的幫助眾生的事情,很多人走不出來去幫助別人,永遠為自己打工一輩子,最後連自己的家也沒有了;很多人雖然出來了,但是我們有這麽多的佛友,等到晚年的時候,根本用不著花錢去找阿姨來照顧你,因為我們身邊未來的菩薩們就是我們最好的親人。我們不能浪費有限的生命去將原本虛幻的東西保留住,想保持一個房子,保持孩子一輩子對你好,保持老公一輩子不離開你,就是一種執著。在人間隻要用心對別人好,別人自然能夠感受到;盡自己最大努力將生活過好,但是一切隨緣。有多少人因家庭破裂選擇了自殺,就是因為把所有希望寄托在某一個固定的事物當中。人間沒有一樣東西可以留住,而我們人拚命要把它留住,就如皇帝的新衣一樣,原本得體的,卻以為有一件金光閃閃的衣服,這不就是一種痛苦嗎?我們人本來擁有了很好的良心,但是去追求那些物質的、以為穿在身上能夠讓自己閃閃發光的榮譽,而這些榮譽很快退失的時候,就覺得自己沒有穿衣服一樣,這不就是一種概念性的執著嗎?希望大家要放下痛苦,無所畏懼,一切隨緣,想得通想得明白,這就是學佛,這就是精進。(掌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