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智慧

我的學佛小天地.我特別喜歡看小小的,短短的故事,每次看了小故事,都會想很多.特用這個小天地來記錄我的小故事!
正文

“堵”不如“疏”

(2020-05-14 18:17:43) 下一個

清朝乾隆時期,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區發現了大型金礦,關內很多流民迫於生計,都去那裏挖礦淘金。當時,清政府駐迪化(今烏魯木齊)的大臣知道了這件事,害怕流民太多引發騷亂,就找人來商量,想辦法阻止關內的流民到金礦產區淘金。有人出主意,說:“很簡單,通往阿勒泰金礦區就一條路,政府隻要派兵把守住進出金礦的關口,不準糧食進去,裏麵的人沒糧食,時間長了,就會乖乖地出來。”

這句話可是一劍封喉、不攻自破的好辦法。清政府大臣就接受了這個建議,派兵把守住金礦的關口,不準往裏麵運送糧食。金礦區裏麵有好幾萬人,糧食一缺就出亂子了。這些流民翻山越嶺逃出了礦區,生活無以為繼,隻好鋌而走險,翻山越嶺,打家劫舍,成了危害一方的土匪,讓清政府頭痛不已。朝廷派兵多次去圍剿,打了好幾年,耗費了大量的銀兩,折損了不少兵將,不但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土匪反而越剿越多。

沒辦法,朝廷又采納了一位高參的建議,這位高參說:“堵不如疏。當年大禹治水就是用疏導的方法,既然淘金的人擋不住,不如幹脆放開,讓他們去淘吧。隻需要在進入金礦區的要道上設個關卡,淘金的人淘了金要出來,可以,隻要照章給朝廷納稅就可以了。”就這樣,淘金的百姓有了收入,當時清朝政府也有了新的進賬。有了穩定的收入,誰還願意去當土匪呢?朝廷也不用耗費銀兩去剿土匪,讓很多百姓和朝廷實現了“雙贏”,這是“疏”出來的結果。

很多事情“堵”不如“疏”,今天恨別人,人家欺負你,你很難過、很傷心,你把這口氣堵在心中,不如把它疏散掉,因為問題就是堵出來的毛病。很多人身體越堵越不好,越想越傷心,越來越難過,越堵,心的毛病越大。

“疏”就是化解矛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疏通渠道,困難自然迎刃而解。學佛,要學會疏導;做人,要學會自己解脫,想通、想明白就是給自己“交稅”,就是有一個非常好的方法解決問題,能夠想通的人就是有智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