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歐遊散記之三 葡萄牙 科英布拉(Coimbra)

(2022-10-29 14:57:34) 下一個

葡萄牙第三大城市科英布拉的中文名字是根據Coimbra一詞的英語發音翻譯的,實際上,這個詞葡萄牙語的發音更接近昆布拉(ku:nbra),和當地人交流時,對方也更容易聽懂。科英布拉距離我們在葡萄牙的最後目的地波爾特(Porto)不遠,所以我們決定去波爾特之前,先在這座古城逗留兩天,去參觀久聞其名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學之一: 科英布拉大學和這裏曆史悠久的中世紀老城。

科英布拉也是一座建在丘陵上城市,寬闊的蒙德古河在它的腳下流過。曆史上,科英布拉曾被摩爾人占領過許多年,古城裏至今仍可看到穆斯林文化的遺痕。從十二世紀初到十三世紀後半葉科英布拉一直是葡萄牙的首都,所以古城裏保存了大量的古跡遺址,許多都成了今天的觀光勝地。

       這是建於十二世紀的城門,是當時人們進出老城的三個通道之一, 城門上方的紋章依稀可見。

古城裏狹窄的街道曲折、陡峭,大都是鵝卵石鋪成。年深日久,石頭已經被磨得又光又滑,雨天走在上麵要格外小心。從這個老城門進入古城,沿著一條窄窄的街道往上走,沿途會見到很多古老的的建築,如這座建於十一世紀末的老教堂(Old Cathedral)。

              走過這座教堂不遠,便是聞名遐邇的科英布拉大學(Coimbra University)。這所大學自1290年在裏斯本建成後,幾經搬遷,於1537年搬到了科英布拉,在一座舊皇宮裏安營紮寨,永久地安頓下來並在2013年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大學坐落在山頂上,古色古香的舊皇宮環繞著一個寬闊的廣場,從這裏可以俯瞰老城裏高高低低、錯落有致的房屋建築,還可以遠眺城外緩緩流淌的蒙德古河。廣場中央矗立著國王約翰三世(John III)的高大塑像,塑像左邊是著名的若昂尼納(Joanina)圖書館。

約翰三世是葡萄牙強盛時期的君主,在位三十六年。他在位時不遺餘力的支持葡萄牙的人文、科學、文學和教育等學科的發展。科英布拉大學就是在他的鼎力支持下得以永久性的遷至科英布拉,為其以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若昂尼納圖書館是歐洲著名的大學圖書館,建於十八世紀初,收藏大量珍貴的典籍,每年都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參觀圖書館要事先購票預約,並且每一次進入圖書館內參觀的人數和在裏麵停留的時間都要受到限製。每批參觀者都隻能在導遊的引導下參觀,室內嚴禁照相。我們一批大約二十個遊客在導遊帶領下穿過厚厚的石牆,從側門進入圖書館的大廳,立刻為裏麵金碧輝煌的巴洛克風格的裝潢所震撼。大廳內處處雕梁畫柱,正麵牆壁上是圖書館建造者約翰五世國王的巨幅畫像,畫像上方是一個巨大的王冠,周圍簇擁著雕刻精美的紋章、花卉、和天使的浮雕,鎏金鍍銀,極盡奢華。天花板用大量的黃金裝飾,書櫥,桌凳等家具都是用珍貴木材製成,精雕細鏤,美不勝收。因室內不允許照相,這張來自網絡的照片可以讓你一窺其風采。

這座圖書館整日門窗緊閉,以保持室內一定的溫度和濕度。更有甚者,圖書館內還養有一群蝙蝠,為的是讓它們吃掉蛀書的蟲子,以保護珍貴的圖書、典籍。下圖是圖書館的正門。

除了圖書館,這座古老的校園裏還有不少值得遊覽的地方。廣場北側的舊皇宮裏保留完好的大廳、房間,已成為大學學術活動的重要場所。中世紀葡萄牙國王的主要居所王座廳(Throne Room), 現在是大學舉行重要儀式的地方。牆壁都用黃色錦緞裝飾的“黃廳”是醫學院專用的會議廳。國王居所的另一個大廳,被用作博士生舉行論文答辯的地方。

離舊皇宮不遠的地方有一座建於十二世紀的精美的小教堂。小教堂的內部仍然保留著幾百年前曼奴埃爾風格的裝潢,天花板上優雅的彩繪,牆壁上精致的瓷磚,和雕飾繁雜的小講壇,無不顯示了那個時期葡萄牙裝飾風格的特點。

       參觀完這幾處古跡,已是下午了,雨後初霽,空氣格外清新。校園裏典雅、美觀的古建築令人賞心悅目。學生們身上披著寬大的黑色長袍,飄飄灑灑地穿行在這些古建築之間,讓你感到好像是到了《哈利 波特》裏麵的魔法學校一樣。據說,科英布拉的學生仍保留這種穿黑色長袍的傳統,不過隻是在新學年開學的第一個星期或是某些特殊場合才穿。還有人說,當年《哈利 波特》的女作家蘿琳(Rowling)寫作此書時正生活在葡萄牙。她看到葡萄牙大學生們穿的這種黑袍子,受到啟發,才讓她的魔法學校的學生們也穿上黑袍子的。不過,這個說法從未被蘿琳本人證實過。

一所辦公樓

大學裏的科學博物館

我們順著校園裏的一條坡道下山,準備去參觀學校的植物園。途中看見一處像高架橋一樣的古跡,長達一公裏,遠遠望去,雄偉壯觀。這是十六世紀建在古羅馬水道遺址上的水槽,被稱為聖塞巴斯蒂安水槽(San Sebastian Aqueduct)。穿過水槽便可以看見植物園的入口。

  科英布拉大學植物園建於1772年,是葡萄牙最古老的植物園,在歐洲也享有盛名,被認為是歐洲最美的園林之一。 植物園地處一片山穀之中,麵積很大。園內古木參天,種植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珍貴樹種和其它植物。令人印象最深的是園中占地整整一公頃的茂密的竹林,綠意盎然、青翠可人。數丈高的毛竹在甬道兩側亭亭玉立,竹葉婆娑,一陣微風吹來沙沙作響,令人疑是身在日本嵐山的嵯峨野或是中國揚州個園的竹林當中。真是在歐洲難得一見的勝景。

植物園的入口

   參天的古樹

竹林

   來到科英布拉, 不能不去體驗一下科英布拉另一個傳統的曆史文化項目: 科英布拉法多(Coimbra Fado)。法多是葡萄牙特有的一種傳統音樂形式, 有著幾百年的悠久曆史。葡萄牙各地都可以看到法多藝人在街頭、酒吧裏演唱的身影。 而科英布拉法多卻與眾不同、獨具特色。據說,科英布拉法多源自科英布拉大學的學生們。他們身披黑袍,懷抱吉他,在萬籟俱寂的夜晚,仰望著小街窄巷裏樓上的窗口,自己心儀的女孩兒,唱出自己的思戀;或是在畢業時,呼朋喚友,聚集在食肆酒吧,為即將到來的別離,唱出自己的憂傷。久而久之,科英布拉法多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和演唱方式,不同於其它地方。比如,科英布拉法多隻用男聲演唱,演唱者必須身著黑袍,用科英布拉吉他伴奏 。這種傳統保留至今,是科英布拉大學及其這座古城引以為傲的文化傳統。

我們有幸在位於老城的法多中心(Fado ao Centro)參加了一場法多音樂會,聆聽了原汁原味的科英布拉法多的演唱。兩位演唱者都功力非凡,尤其是在演唱傳統的小夜曲時,深沉悠揚的歌聲讓聽眾仿佛聽到了一個追求幸福的年輕人對愛情的憧憬、向往和失戀時的痛苦與憂傷。每首歌曲演唱前,歌手都先用英語介紹歌曲的內容和背景,再加上歌曲旋律的表現力極強,所以聽眾很快都能產生共鳴,沉浸在歌曲的意境之中。短短的五十分鍾的音樂會,讓人如醉如癡、意猶未盡。走出小小的音樂廳來到院子裏,隻見兩位歌手正為所有聽眾斟上一杯杯美酒,杯杯美酒酬知音,這真是一個意外的驚喜。   
 
法多音樂會。左邊演奏的就是科英布拉吉他,也叫葡萄牙吉他。

         音樂會結束後,這位歌手為大家斟上一杯杯美酒。

                                                                             2022年10月28日  多倫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萍民 回複 悄悄話 @五湖以北 謝謝閱讀。科英布拉很值得一去。
五湖以北 回複 悄悄話 科英布科去過,但看得不全,你這裏補上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